缺水救旱工程緊急💧環境衝擊仍要降低
最近新竹的水情持續吃緊,每天盯著寶山寶二的水量越來越低,新竹遲遲沒有降雨也十分令人擔憂。
今天也去追蹤新竹漁港緊急海淡設施的進度,這裡幫大家補充資訊,預計2月底要開始每天產出3000公噸到13000公噸海淡水的,不是有固定建物的「海淡廠」,而是10多部貨櫃屋大小的移動式「海水淡化機組」。
這幾個月的旱象讓水利署、水資源局和水利規劃試驗所的公務員每天都超時加班趕工,到處在想辦法找水出來,就是為了避免讓桃竹苗地區在明年梅雨季來臨前,走到分區供水或定點供水的慘狀。
我知道他們很積極地在跟地方溝通討論,如何減低緊急海淡設施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以及避免損害當地居民本來的經濟活動,但是我還是有些不中聽的話必須說。
⒈
桃竹苗地區是高風險的缺水地區,這是很早就有共識的事了,尤其是新竹地區除了人口還在成長,加上新竹科學園區是國家產業命脈,每天需要14萬噸的水不能中斷,一旦水情不佳,來自民生跟產業的壓力都會非常巨大,更別提這20年來每次缺水就先被犧牲的農業。
站在氣候變遷調適的角度,#新竹老早就應該要好好面對水資源不夠的問題,並採取對策,無論是適當的開源方式,包括興建海淡廠、開發再生水利用,或是必要的節水機制——例如早在2016年水利法修法就授權可對用水大戶徵收「耗水費」,卻從來沒徵收。
但過去我們,包括普羅大眾其實是一直抱著明天後天大後天可能就會下雨的心態,沒有好好面對這個問題,這一次請讓我們記得,在天氣越來越難預知的未來,#新竹地區是每年都有可能會缺水的,#我們必須提早做準備。
⒉
正因為沒有好好面對這個問題,這次緊急海淡設施才會引起法律適用上的爭議,根據環評法規《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13條第1項第2款規定「海水淡化廠興建或擴增處理量,申請每日設計出水量一千公噸以上。」就應該要實施環評。
當時的法規訂定可能沒有想過,現在的技術可以用幾個貨櫃屋大小的海水淡化機組,拼湊成一座其實等於海水淡化廠的「緊急海水淡化設施」,這次預計一天可產水3000到13000公噸,超過環評標準甚多,卻被解釋成這些只是暫時的可隨時移走的「設施」,而不是「興建」海淡廠,所以免辦環評,而環保署可能礙於來自行政院的壓力,竟然也准予水利署免辦環評。
我相信環評標準當初這樣寫,應該是只要進行「#抽取一定容量以上的海水進行淡化,#並且排放出高鹽度的鹵水」的行為,就可能對周遭的環境造成影響,必須進行環評,而不是只有固定建物的才要環評,用移動式貨櫃機組的就免環評,雖然水利署還有舉出水利法第46條第2項的但書認為這是「防止危險及臨時救濟」來排除環評,但我同樣認為能否適用仍有疑義,這是這整件事我不能認同的部分。
⒊
最後,緊急海淡設施日產3000到13000公噸就能避免新竹地區免於在明年5月前進入分區供水嗎?其實跟新竹地區每天要花費約54萬公噸的水量比起來,海淡水的量實在不多。
當然我能理解水利署就是抱著這邊攢一點那邊攢一點,能有一點是一點的想法去努力找水,但是如果能提早宣布一些節水或減少供水的措施,#讓民眾也早點認知到乾旱的逼近,#共體時艱地節水,其實效果可能會比緊急海淡設施還好。
💧
我還是很肯定基層的水利官員辛苦為民眾找水,這次緊急海淡設施也是每天持續地在和地方上溝通,盡量選擇減少環境衝擊與影響當地居民權益的方案,也承諾會在此次工程前和工程後進行生態與水質的環境調查。
但我還是要強調,#本案有環評法規適用上的疑義,#水利署必須向外界說明清楚他們將執行的環境監測內容項目,#與降低環境衝擊的方案,即便最後不環評,該顧好的環境也不能被犧牲。
而且水利署此次採購的這批緊急海淡設施機組,未來規劃會像移動式抽水機一樣,哪個縣市有旱災就可以搬過去產水救旱,如果每次都要事到臨頭才搬出緊急條款,或是用有疑慮的方式解釋法規來免辦環評,這是很不負責任的。
我認同能夠移動救旱的機組是好的構想,但是水利署應該要超前部署盤點出未來全國各地區有缺水風險以及可能作為緊急海淡設施機組上線運轉的位置,#預先作環境監測以及政策環評。
🌏
#氣候變遷的嚴重影響其實離我們真的不遠,也許我們不會有連月的森林大火,但等著我們的可能是連月的大旱。
Search
讓民眾也早點認知到乾旱的逼近 在 廖子齊新竹市議員- 缺水救旱工程緊急 環境衝擊仍要降低 ...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今天也去追蹤新竹漁港緊急海淡設施的進度,這裡幫大家補充資訊,預計2月底要開始 ... 早點認知到乾旱的逼近,#共體時艱地節水,其實效果可能會比緊急海淡設施還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