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我記得在1~2年前葡萄酒圈的網路上,曾出現有人在跟酒友對嗆中說他1年喝幾百瓶的『DRC』,我想這件事應該不少酒友們應該都還記憶猶新,結局是什麼?我想也不用我多說~~
其實很多場合上,更多需的是看的懂酒標、懂得酒的大約價格,能隨口就來段酒資小故事當談資,在品飲時能說的出那些年份是這些酒款的經典年份,這樣就夠了。
而這本:商業人士必備的紅酒素養2--「頂級葡萄酒的知識與故事」講述的便是這些,這本書收錄了超過60篇關於世界頂級葡萄酒的故事,能讓你們一窺有錢人的世界與喜好,這對於商務人士也是必備的技能之一。
ps.這本書有 #T大 #小資男女的紅酒筆記本 #覓覓客的左腳 還有 #葡萄酒新手選 的帥帥小E大推薦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6021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未成年請勿飲酒&酒後不開車)
#大是文化 #讀書心得 #商業人士必備的紅酒素養 #頂級葡萄酒的知識與故事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萬的網紅Dream Chef Home 夢幻廚房在我家,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要訂閱我喔!☆訂閱Vivian每週看新片,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食譜: 最近宅在家的時間比較多,想來自釀米酒跟做酒釀,但是可能天氣太潮濕悶熱了,我連釀兩次都長毛發霉失敗,本來決定暫時跳過這個食譜,但是好巧不巧,釀酒機的廠商剛好來合作邀約,搜尋了一下Alchema釀酒機的相關報...
「葡萄酒新手選」的推薦目錄:
- 關於葡萄酒新手選 在 阿宅Wine的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葡萄酒新手選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葡萄酒新手選 在 戴雨凡 Gigi Ta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葡萄酒新手選 在 Dream Chef Home 夢幻廚房在我家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葡萄酒新手選 在 酒心智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葡萄酒新手選 在 老娘買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葡萄酒新手選 在 [心得] 葡萄酒迷思系列-別再說我是新手- 看板Wine 的評價
- 關於葡萄酒新手選 在 葡萄酒新手選2.0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葡萄酒新手選 在 『葡萄酒新手必看』教你四步驟學會專家品酒法 ... - YouTube 的評價
葡萄酒新手選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酒神慶典】
2020 第十屆酒神慶典,圓滿落幕。
從 Yusen LIN / 林裕森 口中得知,原來這個成功的酒界盛事,當年是由他提議促成的。#酩洋國際酒業 的 Jessie Jessie 也很有魄力,一辦就是十屆。明年還將擴大舉辦。
今年巡迴台中、台南、台北,我擔任台中、台南場主持人,台北則擔任客座。今年登台之後,我很有感觸。我與 Jessie 認識多年,以前也曾經做過特約講師。如今回首,她是我職涯的重要貴人。在過去三年來的酒神慶典裡,她讓我站上舞台主持、拍賣酒品、娛樂來賓,磨練我講課之外的舞台功力。 多年以來,她看著我一路成長蛻變。
在酒神慶典的巡迴中,還認識不少人。除了經常見到的業界好友、自己的學員、侍酒師、經銷商之外,這屆最讓我感動的是見到了 歸仁漂亮莊園 的阿勇師,還有他的兒子Joe。在漂亮莊園的晚宴結束之後,Joe還領著我們,參觀溫控酒庫,好友 萊特‧微醺生活 與 葡萄酒新手選 Eric,見到這般豐富的庫存,也驚嘆連連。
這次客串登台的還有 覓覓客的左腳 Vincent,以及另一位不想公開真面目的酒界朋友。那我就只貼照片不指名了。
葡萄酒新手選 在 戴雨凡 Gigi Ta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來了來了😆
所以到底要怎麼樣進入潛規則呢😱😱😱
葡萄酒新手選 Eric
#有趣小酒
葡萄酒新手選 在 Dream Chef Home 夢幻廚房在我家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記得要訂閱我喔!☆訂閱Vivian每週看新片,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食譜:
最近宅在家的時間比較多,想來自釀米酒跟做酒釀,但是可能天氣太潮濕悶熱了,我連釀兩次都長毛發霉失敗,本來決定暫時跳過這個食譜,但是好巧不巧,釀酒機的廠商剛好來合作邀約,搜尋了一下Alchema釀酒機的相關報導,讓我對這台釀酒機充滿了好奇跟興趣,大家都知道我超愛廚房玩具,怎麼能錯過厲害的廚房工具呢?毫不考慮的接下了這個合作案,也想藉機完成自釀米酒兼做酒釀的心願。
一共花了3天就成功釀出清香好喝的米酒,酒渣就是酒釀,真的太香惹!我拿酒釀做了酒釀南瓜湯圓,真的是我做過最好吃的一次酒釀,跟市售粗渣口感的酒釀不同,我的是生酒釀,但煮個3分鐘就好了,滑軟香濃到不像話!太好吃的酒釀了!還拿酒釀來魯肉控肉,真的太讚👍大推自己釀米酒做酒釀,原來我也可以變成釀酒達人啊———其實是機器厲害不素偶厲害😆
📌詳細文字食譜🔗
https://reurl.cc/NrD0Oq
👩🏻🍳 食材 Recipes
《釀酒材料》
岩之月六割精米500g
白糖340g
酵母包1包Cote des blanc(增加清澈度)
《南瓜小湯圓材料》
南瓜泥80-100克
糯米粉100克
✅南瓜泥跟南瓜品種含水量有密切關係,若加入太乾請補些水,太濕請補些糯米粉,很好調整的
《酒釀湯圓材料》
釀完米酒的米半杯
水4~5杯
糖65克
湯圓(自製或市售皆可)適量
蛋2顆
✅杯為基礎量杯200ml
☘️料理名稱&做法不一定正統,食譜純粹以個人經驗改良分享 ,請多包涵指教。
🌹About Dream Chef Home 夢幻廚房在我家🌹
❤️合作事宜請聯絡Email ↓ dreamchefhome@gmail.com
微博🔗 https://bit.ly/3iTm3Wu
Facebook🔗 https://goo.gl/tM5wCF
Instagram🔗 https://goo.gl/ekbJa3
團購FB私密社團 ➩ https://pse.is/FGESW
完整的食譜影音教學頻道🔗 https://goo.gl/wD27iV
👉我的書這裡購買:https://goo.gl/dGZkFS
💗夢幻廚房精選好物賣場連結底加▶️ https://bit.ly/2VAk3Zd
⚠️ 本片由Alchema釀酒機贊助合作
#夢幻廚房在我家 #自製米酒 #酒釀湯圓 #ALCHEMA釀酒機 #ALCHEMA #釀酒機 #釀酒教學 #智慧廚房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sZPXdmHbr0/hqdefault.jpg)
葡萄酒新手選 在 酒心智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酒心智庫(Spirits & Wisdom) Gallery藝術家單桶系列,是對於威士忌的風味變化,以知名藝術家的畫作來比擬,並具體的呈現在酒標之上,讓大家在品飲之時,能夠對於威士忌千變萬化的風味,有著更清晰的輪廓。第四個選桶,所要呈現的是來自威士忌製程中對風味的「幻想」。 這桶威士忌來自於蘇格蘭莫爾島上的「里爵」,風味則是將泥煤風味的威士忌,放入波爾多葡萄酒桶中熟成,這是製酒人運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所孕育出來的美好風味。
連建興被稱為是「魔幻寫實」繪畫風格的台灣第一人,他的作品會在畫作中將傳統的寫實主義放入少許的超現實或幻想在裡面。他的畫面構圖中常帶有一種時空錯置及荒誕的意象概念組合,型塑出一種不是人眼中所能觀察到的現實景象,並在當中隱含了人文關懷及社會文化變遷的精神。
靜心之島畫中的意涵是乘著輕舟,來到舒放的心靈靜心之島,自在的在島上漫遊,尋找有溫度情趣的地景。將許多嚮往的心靈寄托之純樸異境奇景,盡收納在想像的心海之島。可以瑜珈、泡湯、散步、放空、冥想,感受那天人合一,動物悠遊,和協無擾的清淨夢土,藝術家連建興和靜心之島這幅作品曾受邀參加第五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
酒心精選的Gallery004所選擇的單桶原酒,是以「里爵」這個帶有煙燻泥煤的威士忌加上以波爾多葡萄酒桶熟成的風味,在市面上極為少見。這桶威士忌在2007年蒸餾,2020年裝瓶,仍然保有相當高的酒精度59.9%,在聞香時可以明顯感受到煙燻、海鹽、香料及果乾的香氣,初入口時相當柔順,不覺得有這麼高的酒精度數,隨之而來豐富的層次變化,在味蕾上一波波的湧現,來自海洋的鮮味、鹹味,以及柑橘、葡萄乾、黑櫻桃果醬、梅子等來自葡萄酒桶的水果風味,交織而成一幅溫暖又平靜的海島風情景象。在品飲時欣賞酒標上連建興的這幅「靜心之島」,幻想雲遊在靜心之島,與世無爭,讓人有遺世而獨立之感,實在是不可錯過的一支單桶威士忌作品。
(未成年請勿飲酒,喝酒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cRze0HO6Tw/hqdefault.jpg)
葡萄酒新手選 在 老娘買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四大國際葡萄品種 #看懂酒單
這支影片有點吵雜,因為隔壁桌辦聖誕聚會🎄
要看懂酒單不容易,因為大部分歐洲國家的酒標不會標明品種,也不一定會寫英文。這時候了解一些撇步很重要!
新手可以先從新世界以及舊世界的差別入手,認識自己可能會喜歡的風格。
若是想要深入了解品種的特色,可以從這四大品種🍇開始認識,以後點酒就輕鬆多了~再也不崩潰哈哈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I_bSfr2lPQ/hqdefault.jpg)
葡萄酒新手選 在 葡萄酒新手選2.0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葡萄酒新手選 2.0 1. 謝絕任何販售2. 勿轉發文章,請直接新發文. ... <看更多>
葡萄酒新手選 在 『葡萄酒新手必看』教你四步驟學會專家品酒法 ...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只要聽過葡萄酒帥哥王子小e專業解析你也能快速上手 更正6:13錯字應為「脂」味#有趣小 ... 葡萄酒新手 #新手必看 |小e個人粉專| 葡萄酒新手選 Eric ... ... <看更多>
葡萄酒新手選 在 [心得] 葡萄酒迷思系列-別再說我是新手- 看板Win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前陣子看見了這篇文章"[問題] 適合喝慣(甜)白酒的人喝的紅酒?"
有感而發寫了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還請大家不吝指教
但由於文章又臭又長,眼睛不好的版友建議閱讀網頁好讀版:
https://www.uksaywine.com/2016/05/23/wine-misconception-0523/
另外為了方便交流小弟也最近剛開了個粉絲團
歡迎大家多多指教,互相洗腦推坑
https://www.facebook.com/uksaywine/
---
本文開始
當你覺得店員在唬爛你的時候,他就是真的在唬爛你
在開始今天的主題之前,先說說最近在PTT上看到一篇網友發問的文章,
標題是"[問題] 適合喝慣(甜)白酒的人喝的紅酒?"
這位網友在文章中開門見山的說
"承蒙眾多版友推薦,小妹嘗試過了許多的德國Riesling,也順利找到了自己的菜XD。
不過在尋找Riesling的過程中經常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很難找XD。
也曾經有店員就很直白地表示台灣喝Riesling的其實蠻小眾的QQ。
在這個背景下,讓我慢慢地想要進入葡萄酒的「主流」-紅酒的世界!!!"
雖然許多資深版友們都依自己的經驗跳出來推薦自己的喜好,當中我也認同許多分享,
但店員的直白卻也激起了我滿腔怒火!套句單眼相機界流傳的一個經典名句:
"當你覺得店員在唬爛你的時候,他就是真的在唬爛你!!"
店員這麼說,原因不外乎以下三點:
1. 他們沒有賣符合你需求的酒,但錯怎可往自己身上攬,
於是所以先唬爛你是你的口味與大眾不合,而不是它們的選酒眼光不好。
2. 不是他們專業知識太差,所以不知道葡萄酒界中有許多甜的好酒;
就是他們對市場的敏感度太差,不知道其實有至少25%的消費者其實喜歡喝甜酒!
3. 經驗不夠,沒能體會餐酒搭配及葡萄酒品飲的心法;資訊不足
所以不知道過去三年許多國家的超市入門酒款,
導入大數據分析消費者喜好後,平均含糖量可是較以往提高了兩倍以上!
退一步說,我們其實也不能怪店員,畢竟每個月也拿了老闆薪水,
除了上頭交代的任務以外,當然得以銷售自家產品為第一優先。
八府巡撫包龍星大人三司會審也得先得皇上交代,
所以店員豪洨你也無可厚非,畢竟你我大多不是五柳先生,
沒辦法沒事就跑去朋友家白吃白喝。
另外當時我也還沒寫開始部落格,
他們也沒機會看見我之後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葡萄酒選擇心法。
再退一萬步,假使店員說的都是對的,你的口味真的和大眾不衣樣,然而,你就是你,
人有三千煩惱絲,令人煩心的事情已經夠多了,
小時候因為長輩期望,讀了多少自己不想讀的書;
出社會後因為長官要求,後幹了多少自己不想幹的工作。
今天好不容易找到品飲葡萄酒的興趣,不是更應該找自己喜歡做的事,選自己開心喝的酒
嗎?
難道連個喝酒都還要符合店員或專家期望?
不過這也不怪大家,如同我在先前的【心得】歐洲及亞洲的葡萄酒文化差異裡所說,
市面上太多似是而非的資訊被不斷的轉貼及分享,迷思及誤解也就這樣一步步的建構起來
最終弄假成真,甚至連許多專家都信以為真。
由於迷思實在太多,今天就先挑幾個來跟大家分享討論。
這裡必須先聲明,以下的內容肯定跟許多人目前所理解的有衝突。
如果你願意撇除篇見,一步步理解我的論述,
相信你可以突破以往許多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的盲點;
如果你看完後,覺得我在嘴砲而且寧可繼續相信你既有的理解,那也沒關係,
畢竟葡萄酒本質上就是個發酵過的葡萄汁
(別誤會我這裡並無貶低葡萄酒的意思,我還是十分佩服造就佳釀的釀酒師們)
無論從甚麼角度理解欣賞,只要自己喜歡,沒有甚麼不可以!
迷思一:品飲葡萄酒是個需要學習的過程!
身邊有許多朋友一直沒有飲用葡萄酒的習慣,
經過詢問後發現原因是她們覺得自己不懂葡萄酒,
學起來又耗時費神,所以乾脆就不喝了。
不知道看過多少次網路上有新手發問:
"朋友送我這瓶酒,請問各位大大對他的評價如何,該如何飲用"
常常會收到的回覆是
"建議新手先嘗試不同酒款學習基本葡萄酒種類"
"建議從雜誌或部落格入門學習基本葡萄酒知識"
拜託!我只是想知道我手中這支酒如何!
試想,哪一天你上網發問到五十嵐點甚麼飲料最好喝划算,
結果別人告訴你,不好意思想喝五十嵐請先品嘗學習理解飲料單上的各種口味,
最好再順手買兩本書了解一下五十嵐的不同茶款用了哪些茶葉,
仙草跟粉圓分別使用了哪些原料及製作方式,這樣你還會想喝五十嵐嗎?
當然,琳瑯滿目的葡萄酒一開始確實是讓人看得眼花撩亂,
有專家的初步介紹對選擇絕對有幫助。
但我想說的是,在品飲葡萄酒旅程上,路徑的選擇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喜好之別。
你想深入研究,當然歡迎!
但不能忽略是大多數的人只是想開心跟親友喝杯自己喜歡的酒而已!
這點我發現目前台灣的業界做的不是很完善。
大部分酒商都以推銷自己的酒為目標,但很少協助消費者找到自己喜歡的酒。
於是口味與業界主流吻合的人留了下來,
非主流的人(有可能佔了很大的比例)過程中受到幾次挫折後,就放棄了這條旅程。
另外,別在以為歐洲人都懂酒了。葡萄酒之於歐洲就如同茶之於台灣。
台灣的喝茶人口幾乎是世界之冠,多少人每天一杯手搖茶或罐裝茶,
但你身邊真正"學習"茶類知識的人又有多少呢?發現盲腸了嗎?
葡萄酒身為歐洲文化的一部分,歐洲人很少覺得葡萄酒是個需要學習的東西。
管他甚麼產區品種年份,喝自己所喜愛的就對了!
多少次在歐洲酒莊看到顧客,遇到喜歡的直接帶個三五箱回家!
那還介意這支酒的專家給的分數高低,年分好壞。
總之,如果你覺得探索各產區不同類型的葡萄酒讓你感到興奮,那就放手發掘吧!
如果你覺得只想喝自己喜歡的酒,找到了就固定喝吧!品飲葡萄酒應該是讓人開心的!
迷思二:新手才喜歡喝甜酒,味覺成熟後就會慢慢傾向喜歡不甜的酒
"在舌頭是可以訓練的,葡萄酒入門建議從微甜的或味道細緻的入門款開始!"
"今天假使我不喜歡專家推薦的高分酒、雜誌酒、漫畫酒;或是我更喜歡專家口中的便宜
餐酒、
甚至是不入流的低價甜酒(如White Zinfandel),那一定是我學習不足,知識不夠。
得多多向專家們學習酒類知識,磨練自己的味覺,期待有一天可以達到專家的高度,
能夠喝出專家口中的,甜美滋味及優雅的架構!"
有沒有覺得上面兩句話很熟悉?
在歐洲,葡萄酒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就是一個日常生活中的飲料;
然而在台灣甚至美國,葡萄酒並非傳統飲食習慣中的一環。
在近代對歐洲文化的憧憬下,葡萄酒的地位在歐洲外的地方幾乎被昇華至甚至是身分地位
的象徵。
就我所見,古代中國文人相輕的傳統,幾乎被現代台灣葡萄酒界繼承。
似乎葡萄酒知識不足的人,就是掉漆,該好好檢討自我學習提升後才有資格和"專家"們
共享一瓶酒。
舌頭品味與"專家"相異的人,那應是你品飲經驗不足,應該學習成長磨練自己的味覺,
直到能體會專家口中的美妙滋味。
但你知道?事實上,一切的原因都只是你喜歡的跟"專家"不同罷了。
換個場景,如果今天有網路專家跟你說
"清玉黃金比例"的甜酸比例多麼黃金,多麼的完美,
於是你排了一小時的隊伍,買了一杯黃金比例,
然而出乎意料的,你一試之下只是覺得太甜了。
試問,你會相信自己的舌頭,下次點半糖;
還是推崇專家的建議,增加自己的品飲經驗,
訓練自己的舌尖味覺,學習體會專家口中的完美比例呢?
對歐洲人來說,葡萄酒就像如同台灣的手搖飲料一般,
選自己所愛,喝自己所選,不分品質,天經地義。
晚餐我想搭配一瓶一歐元比礦泉水還便宜的微甜白酒,
或是波爾多五大酒莊之一的Chateau Lafite。
哪個今晚我喝得開心就是最好的選擇。口味沒有高下之分,只有選擇不同。
可惜的是,這樣的偏見讓許多"只"喜歡甜酒的朋友們漸漸遠離葡萄酒的世界,
因為專家口中的強壯、複雜、深度,
她們怎麼樣喝都只剩下苦澀、酸澀、及嗆辣的酒精。
在"學習不良"的情況下,最終放棄了葡萄酒轉投向其他飲品的懷抱。
迷思三:專家經驗豐富,對一支酒的評鑑會比一般人更客觀
有沒有哪一次你買了瓶專家推薦的高分酒,興奮的與朋友分享時大家卻覺得並無特殊之處
。
或是哪一次想要體驗漫畫中所形容,有如漫步在山林花叢間的鳥語溪流當中,但入喉後卻
發現
別人口中的風華絕代,對你來說卻好像是便利商店裡一瓶20塊的酸梅湯?
你懷疑自己太主觀了,所以才無法正確的評判一支酒的本質;
也相信一定是喝得不夠多,經驗不足,所以才無法體會到專家口中的美妙滋味。
別擔心,這些疑慮全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
要破解這個迷思,必須先得了解人類的感官。
首先我先問大家兩個問題。
"對你來說,藍色代表了甚麼樣的心情?"
"數字"1",讓你聯想到女性還是男性呢?"
…
…
…
我相信上面兩個問題你拿去問你身邊的人,絕對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
為什麼有人看見藍色聯想到憂鬱,有些人卻覺是快樂;
有些人認為數字1是女性,有些人卻覺得是男性呢?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你眼中的"藍色",在其他人眼中是否是相同的顏色呢?
會不會你腦中的藍色,在其他人腦中,其實等同於藍色或甚至是藍色呢?
每個人先天的基因及後天經歷不同,對外在事物的感官也不盡相同,葡萄酒體驗也是如此
。
即使是專家,即便他喝過了上萬隻的葡萄酒,
他也還是從自己的角度去體驗及建立自己的知識庫。
因此,專家覺得美味的酒你不一定覺得好喝,你喜歡的類型說不定都是某些專家口中的低
分酒。
就連許多一線的專家都常常有口徑不一致的狀況。
常常一支酒美國的Robert Parker給了極高的評價,
但Jancis Robinson反之卻認為味道單調且架構不佳。
許多專家,說穿了只是以自己的喜好在打分數,
自己喜歡的就給高分一點,自己不喜歡得就給低分一點。
如果你發現你跟某位專家的口味一致,那恭喜你!你找到一個可信賴的參考對像。
如果還是沒聽懂我的意思,下面的影片請自行參考(別忘了打開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dcG7PlkAg0
如果你還是覺得我在豪洨,
你可以參考這篇由英國葡萄酒大師Jancis Robinson MW 去年所寫的文章。
但由於文章又臭又長,外加我很懶,所以就不翻譯了!
文章在此: Jancis Robinson on wine experts versus amateurs
迷思四:土壤中的礦物會反映在葡萄酒的香氣及口感
這項迷思可說是,我遇見最似是而非的理論之一,甚至當年我也信了。
不只是著名的葡萄酒漫畫,連許多業界的朋友及專家們都深信不疑,
並不斷的向大眾宣傳這個偽知識!
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Chablis白酒。
數不清的雜誌及部落格都不斷的教育消費者下面的知識:
"法國Chablis產區土壤富含侏儸紀時期遺留下來的(Kimmeridgian Clay),
這種土壤由豐富的海洋化石成分組成,擁有許多的礦物質,
這些礦物質在葡萄的生長過程中被葡萄吸收,累積於葡萄當中,
因此Chablis所產的白葡萄酒,多含有豐富濃厚的礦物風味。"
有學過邏輯嗎?因為A→B→C→D所以A→D,看起來似乎很合理對不對?
可是,就許多人(以及我個人)而言,不知道多少次的品飲經驗卻一再的打臉這個理論。
Chablis產區中的Petit Chablis由於土壤成分多由Portlandian Clay組成
而非前述的Kimmeridgian Clay。這種土壤相較起Kimmeridgian Clay而言礦物質低了許多
,
若依照前面的邏輯,Petit Chablis在品飲時產生礦物感應該更較Chablis弱。
然而,不知道多少例子都顯示了Petit Chablis在品飲時的礦物感一般來說遠勝於Chablis
。
同時,漫畫跟業界專家也常常唱反調。
漫畫說:"入門Chablis的果味較少礦物感較重,適合搭配生蠔一同食用"
專家說:"有別於一般入門Chablis,頂級的Chablis Grand Cru內含強烈且高雅的礦物感
"
這些經驗及說法前後矛盾,讓人不得不懷疑這經典的理論是不是正確的。
想想,如果葡萄中的礦物質含量高到你喝得出來!這濃度該有多高啊!喝了難道不會金屬
中毒嗎?
(下面為Geek專屬內容,如果只是喜歡喝酒不想成為書呆子的人可以直接跳過!)
經過一番研究後發現這個迷思來自於根本邏輯推理中的謬誤之一:另有他因。
主要的成因來自於選種結果及釀酒過程中的酵母菌:
1.選種結果:
在歐洲,除了法規外,葡萄栽植品種選擇主要受限於當地的風土條件。
經過長年累積的經驗,各葡萄園多開始種植適合該風土條件的Clone。
不同的Clone雖然在基因上稍有差異,但都屬於同一種Variety(品種)。
然而細微的差異卻使不同的Clone適合不同的生長環境,以及不同的葡萄酒風味。
換句話說,土壤中豐富的礦物質,並非直接造成最終風味的直接主因,
而是這樣的風土環境適合種植某種類型的Clone,而以這種Clone為原料所釀造的葡萄酒剛
好具有豐富的礦物風味。
2.釀酒過程中的酵母菌:
另外,葡萄酒大師Sarah Jane Evans MW在整理許多大學及機構的研究成果後整
理出來以下的成因:釀酒過程中,酒液與桶中殘留酵母殘渣接觸的時間以及Latic Acid的
含量,在某些葡
萄品種當中,與成品中的礦物感有正相關性。因此可以透過攪拌酒液內酵母殘渣
(lee stiring)以及延長Malolatic Fermentation的方式來提升最最終成品的礦物風味
。相關的論述可以參考:
1. Minerality in wine: What does it mean to you?
2. Minerality in wine: taken for granite?
3. Minerality in wine: yeast not terroir
不過Sarah也說到,成因一切還是未知數。但從科學的角度而言,絕對不會是土壤中的礦
物質。
看到這邊,你覺得你想相信店員的話,還是葡萄酒大師及歐洲大學的研究結果呢?
迷思五: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口味重的菜餚搭配口味重的酒,反之亦然。
我相信這的原則許多人都試過,即使沒試過也曾聽過其他人說過。
這個餐酒搭配的論述是這樣的,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你是否某次聽從專家的說法嘗試了上述的餐酒搭配卻感到困惑,
因為你覺得酒並沒有讓食物變好喝,反而變得更糟?
不知道多少次我覺得西班牙生火腿與某些西班牙紅酒的搭配簡直是失敗透頂;
也不知道多少次在餐廳享用美食的同時,我覺得幾近完美的搭配,
朋友們卻對其流露出一股疑惑的表情。
沒錯,他們沒有質疑我的意見,由於我的專業,
他們更願意相信錯的是自己舌頭而不是搭配!
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如果你忘了的話可以回去看我的迷思一以及迷思二。
在飲食搭配裡面迷思很多,許多朗朗上口的餐酒搭配其實都是人們的幻想而已。
沒錯!你沒聽錯,我稱它們為幻想,由於這些餐酒搭配的迷思太多,內容太豐富,
日後我會另外寫幾篇文章為大家解釋這些迷思,
分享以我攻讀博士時事求是的精神,所理解的餐酒搭配"原則"!
(其實是太懶了寫到第五點就寫不下去啦!!XD)
--
=英倫酒哥說說酒=
Facebook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ksaywine/
部落格
https://uksaywine.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6.33.24.1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ine/M.1463963897.A.A09.html
※ 編輯: bryan107 (46.33.24.151), 05/23/2016 08:39:40
※ 編輯: bryan107 (46.33.24.151), 05/23/2016 08:46:23
※ 編輯: bryan107 (46.33.24.151), 05/23/2016 08:47:49
※ 編輯: bryan107 (46.33.24.151), 05/23/2016 09:01:23
相信可以完整的解讀你的看法!
說到底一切都是個人口感罷了!
※ 編輯: bryan107 (46.33.24.151), 05/23/2016 21:18:34
預計下篇文章跟大家分享這個"異"字!
※ 編輯: bryan107 (46.33.24.151), 05/23/2016 22:49:48
我其實很喜歡Jancis開頭那段文字
這輩子覺得自己最懂葡萄酒的時候大概是多年前考過WSET L2之時
覺得知識最貧乏的時候大概是現在 囧
學海無涯,學得越多後發現自己懂的越少
其實萬法歸宗,不管喝酒喝茶喝咖啡,大概都不出類似的道理
※ 編輯: bryan107 (46.33.24.151), 05/26/2016 05:44:3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