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沒有書寫【防疫日誌】,寫其他文章。今天來介紹一本 維京出版粉絲團的雙胞胎繪本吧!
..................
《基因大冒險》是一本科普知識繪本,告訴讀者雙胞胎先天遺傳與後天改變。故事中的諾爾和里昂是一對同卵雙胞胎,他們有著相同的遺傳基因,長得很相像,辨識度不高,就如我的雙胞胎女兒一樣,難以區分的兩個個體。這是先天註定的遺傳基因,那麼,後天成長環境是否讓兩人不太一樣呢?
諾爾和里昂對音樂都感興趣,卻對音感、音樂的體認有不同的感受,一個喜歡動感搖滾,一個傾愛輕輕柔柔的音樂;他們思考與執行度各有節奏,一個慢性思考,一個快板行事;生活習慣也截然不同,一個喜愛外出行動,一個享受居家休閒。外型相似,為何個性與習慣迥然有異?
《基因大冒險》告訴我們,雙胞胎是擁有相同的基因體:
基因體就像管弦樂團的指揮,它給出指令,但無法決定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也因此,後天環境會影響人的發展,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樣子,諾爾和里昂是不同的樣子,我的雙胞胎女兒也是,若宣稱他們是一模一樣,可是不專業的評定啊!
http://zoyo.tw/book-20210522/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超級歪 Supe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1110482065772127 #智力高低、性傾向、...
「異卵雙胞胎遺傳」的推薦目錄:
- 關於異卵雙胞胎遺傳 在 一開始就不孤單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異卵雙胞胎遺傳 在 黃建榮醫師(黃建榮婦產科診所暨台北試管嬰兒中心Taipei IVF)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異卵雙胞胎遺傳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異卵雙胞胎遺傳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異卵雙胞胎遺傳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異卵雙胞胎遺傳 在 異卵雙胞胎基因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異卵雙胞胎遺傳 在 Lonely Planet 孤獨星球國際中文版,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 的評價
異卵雙胞胎遺傳 在 黃建榮醫師(黃建榮婦產科診所暨台北試管嬰兒中心Taipei IVF)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PGD)適用於夫妻雙方家族中已知帶有單一基因遺傳疾病,將檢測提前於胚胎著床前,藉由基因檢測診斷,將無基因異常之胚胎植入母體。
首先須先確定家族遺傳的基因突變點位,在依此訂製家族特異性之探針。接著進入試管嬰兒療程,須將胚胎於體外培養至第五天囊胚期,以切片的方式取一部分胚胎外胚層之細胞,進行胚胎基因分析,選擇基因正常胚胎於下週期植入母體。
這位對夫妻是針對馬凡氏症來做PGD,但因為太太的卵巢功能AMH比較虛弱,所以前前後後總共取卵六次收集到一定數量的胚胎去做PGD的篩檢,很高興的在植入PGD篩檢正常的胚胎後很順利的懷上雙胞胎,也就是照片中可愛又健康的寶寶們。
日曆中有張照片很有意思,他們把之前做療程中用的藥物及空針圍成一圈愛心,可愛的寶寶們就在愛心的中間,散發著溫馨的同時也感受得到當時療程中的辛苦,很替他們開心現在一切的努力都開花結果。
謝謝他們夫妻的用心送給我們寶寶月曆,希望能分享他們的經歷及好孕給各位正在努力中的夫妻,祝福大家都能跟她一樣好孕成功,也祝福他們一家四口都平安健康。
=====內文如下======
親愛的黃醫師您好:
因為老公有馬凡氏症,從我們還沒結婚前就來找您諮詢PGD流程,一直到婚後三年才植入,記憶猶新,三年前第一次取卵,因為本身AMH數值低,第一次打針後回診照超卵泡的結果很沮喪,回家路上默默掉淚,但每次回診黃醫師都很溫暖的告訴我會盡全力,兩年間總共取了六次卵,最後一次取卵走進手術室已經當走自家廚房,怎麼坐怎麼躺都能自己來,最後培養到D5的有8顆送檢PGD,7顆過關,1/2的遺傳機率卻能有這麼高的過關率,最後再去年聖誕節當天植入,一次成功懷上雙胞胎,謝謝黃醫師當了聖誕老公公送了我一個珍貴的生日禮物,雖然現在照顧雙寶累的不要不要的,但每每想起這幾年的過程,是甜蜜的負擔!!
記得看診時,黃醫師常常指著桌上的桌曆,鼓勵我們明年換我們做一本,終於…這就稍來了,謝謝黃醫施已及所有親切的護理人員,也鼓勵更多想懷孕的媽媽們,相信黃醫師的好孕會照福更多媽咪創造更多未來國家的棟樑。
異卵雙胞胎遺傳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花花本身並非醫療相關人員,僅以同為患者的角度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昨晚花花收到了一封網友的來信,內文主要詢問我現在是否還有在服藥,並且想了解思覺失調是否有遺傳的可能,因為網友與他的家人都有同樣的疾病。
=======
就我目前所吸收到的資訊來看,精神疾病有沒有直接遺傳的可能還不能夠肯定,可以知道的是家族中若有人出現精神疾病,其他家人罹患精神疾病的機率也會比較高,且越近親罹患的機率就越高。
但,並非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就一定會生下有精神疾病的子女,有研究指出,有精神疾病的父母生下的同卵雙胞胎,其中一人有發病另一名則沒有,因此精神疾病不能夠完全用基因來解釋。
我在十八、九歲時被診斷出罹患思覺失調與憂鬱症(後來演變成躁鬱症),直到我二十八歲的這十年間,陸陸續續都有為了治療疾病而尋求醫療的協助,從精神科到腦神經內科皆有我的就診記錄。
不論是哪一位醫師給我的說明與解方都大同小異,大概都是血清素濃度太低、多巴胺無法正常分泌因此我會容易感覺情緒低落,前額葉的功能異常因此會出現幻聽、幻覺等思覺失調的症狀。
:「醫師,這個藥我得吃多久病才會好?」
:「這些藥是用來控制妳的症狀的,什麼時候能停藥得看妳的反應;但也有很多患者停藥之後症狀又惡化,所以通常都還是建議一直吃下去避免復發。」
跟許多人一樣,我也曾經以為精神疾病就如同感冒,只要投藥把病毒殺光後就會痊癒並且產生抗體;結果精神疾病就跟唇皰疹一樣難纏,平常看似沒事了,但某天醒來時就發現嘴角又出現潰瘍。
"殺不死妳,但也不會放過妳。"
=======
看過自傳的讀者們都知道,使我對生存感到絕望的並非我的精神疾病,而是我一整個荒謬的人生;我多次嘗試自殺並不是想結束疾病帶給我的困擾,而是想停止我這場名為人生的鬧劇。
在多次嘗試自殺最終卻都失敗之下,我才正式接觸了改變我生命風格的 #個體心理學 (又稱 #阿德勒心理學) ,廣為人知的代表作品就是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
當然,並不是看完書後我的病就好了這麼戲劇化,看書是一回事,吸收內容並且實踐又是另一回事了。實踐個體心理學的過程並不輕鬆,也很難堅持下去,不過這不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改天有機會再講。
針對來信網友的問題“思覺失調會不會遺傳”以及"停藥後會不會復發",我以停藥並且實踐三年個體心理學的角度來回答。
一、精神疾病是後天造成的。
二、停藥後確實還是會復發。
=======
由於我本身是生父母不詳出生後被領養的小孩,因此我無法得知我的親生父母是否有精神疾病,不過我本身有生育兩名孩子,在他們身上也確實都有精神疾病的影子,他們兩個同時也都被確診ADHD。
在長子還很年幼的時候,我就能夠感覺到他是個多愁善感的孩子,我曾經很自責自己將精神疾病遺傳給他,直到我開始研究個體心理學後明白,長子是被我一手帶大的(直到離婚之前),因此在他身上會看見我的影子非常正常。
"錯誤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在這種家庭中變成模範和榜樣的作用,孩子從小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自然而然就把這些卑劣的行徑,比如竊盜,當成一種謀生手段。"(談犯罪性格是否與生俱來)《走出孤獨——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非常重視兒童的教育,阿德勒認為個體大約在四五歲大的時候,他的性格就已經成型,而往後的人生也會遵循他的性格走出對應的人生型態。
在缺乏適當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一但性格往“不安”、“多疑”等方向發展,長大後將會比其他孩子更容易發展出精神疾病。而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正是影響孩子性格發展的重要關鍵,若照顧者本身很情緒化,孩子也很難發展出正面樂觀的性格。
=======
與其說我把精神疾病的基因遺傳給我的孩子們,更合理的說法是,我把精神病患的生活型態,教給了我的孩子們,使他們習得這樣的生存模式,並且發展出會被社會認定為 #精神病患 的性格。
因此,即便罹患精神疾病,只要能夠提供給孩子穩定、安心且正向的成長環境,患者的孩子也可能終生都不會出現精神疾病。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才會被診斷為精神病患,既然如此又怎麼能夠在教養孩子上,做到完全不情緒化呢?
當然不可能完全不情緒化,正是因為有不同的情緒變化才能稱為人,不然跟機器又有什麼不同呢?
不論父母有無精神疾病,許多家庭的教養只會停留在情緒失控打罵孩子就結束;孩子犯錯是一回事,但父母打罵孩子也同樣不該發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只會習得避免在父母面前犯錯,同時也會變得無法認同自己。
在還沒有獨力生存的能力之前,孩子必須仰賴照顧者才能夠得以活下去,因此照顧者對自己的評價會變成一種影響一生的自我認同。
經常被父母嘲笑、批評、否定或忽略的孩子,長大就容易變成缺乏自信、沒有主見以及疑心病重的大人,嚴重者就會演變成精神疾病,不論家族是否有出現過病史都一樣。
在教養孩子上難免會有沮喪無力、憤怒痛心的情況,與孩子間的爭執也在所難免,但只要在每一次的失控後,誠心地為自己的情緒失控向孩子道歉,並且跟對方說明自己為什麼會為此抓狂,孩子會明白是人都會有犯錯與失控的時候。
重點在於是否能夠從中獲得讓彼此變得更好的經驗。
=======
接下來,說說關於停藥後又復發的問題吧。
精神疾病是後天所造成的,在個體心理學中更是一針見血的指出「精神疾病是個體自己所選擇的生存模式」,也就是說我會患病是我自己所選的,既冷血又荒謬是吧?改天再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接受這個理論的。
雖然是自己選擇患病,但患病之後對生理上造成的傷害也是真實且不可逆的;醫療研究證實缺乏適當生長環境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發展會遠低於同齡的孩子,甚至會出現萎縮的情形。
大多數的生物都是在發育得差不多了才會出生,黑猩猩出生後不久就有活動能力,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抓住母猩猩,以及尋找奶頭自主進食;人類大概是所有生物當中最脆弱的一種,出生後不僅沒有任何生存能力,連大腦都只有成人的三成不到。
五歲大的孩子性格已經成型,這個理論並非阿德勒瞎掰出來的;剛出生的寶寶大腦雖然小,但是發展卻非常的快速,也因此出生後頭幾年的環境對大腦發展的影響才會如此大。
缺乏適當環境成長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無法得以健康的發展,甚至會停止發展造成一些永久性的傷害,這也是為什麼精神病患停藥後又會容易再復發的原因。
如果可以選擇,相信大家都會想要有個健康的腦袋,不過我相信在現今的世界上,不論哪個國家的人,沒有一個人是「完全健康」的。
這些年來研究個體心理學後,我已經不會再執著於自己到底有沒有康復的一天這樣的念頭;正常或健康與否,都是人自己訂出來的標準,但這個標準的依據又是從何而來?
=======
與其稱之為「精神疾病」,我偏向於認為這是「個人特質」。認為是疾病就會想要去治療、去消滅;但若是個人特質,那就是怎麼去接受與面對的問題了。
停藥後的我,經常還是會出現情緒低落,或是躁症期間過度亢奮,去年剛接回兒子們後,暴漲的壓力也讓我的幻聽又多次重新出現;我明白服藥並不是為了治療這個病,而是像麻醉藥一樣,讓這個症狀暫時變得不活躍,但那不表示症狀已經不存在了。
學習個體心理學後也讓我明白,情緒的變化是我難以靠自己控制的,因為我的大腦負責控制情緒的部分,早在成長期間就已經受到不可逆的傷害;但大腦控制行為的部分顯然還算健康,因為我不會出現身體不聽大腦使喚的情形。
我指的並不是什麼情緒失控而打人這種不聽使喚,而是像妥瑞氏症那樣,因為大腦不正常放電而出現無法控制的肢體行為;情緒失控而出現的行為,實際上仍舊還是自己能控制的。
因此我能夠做到情緒歸情緒;行為歸行為。
當下的情緒低落是真的,也確實讓我很難受,但那並不會影響我去做該做的事情;如果我因為情緒低落而無法做任何事,在個體心理學的說法會是:
「為了不做某某事而不斷放大自己情緒低落的問題。」
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或許處理事情的效率與品質都會比較差,但我們也只是生存在一大群同物種間,在不傷害他人同時也不傷害自己為前提,讓自己過得好好的這樣就夠了,何必一定要達到完美才肯做?
所以,我的精神疾病從來就沒有真的康復過,我只是找到了和平共處的方式罷了。
⚠️補充說明:開始鑽研個體心理學時我還在服藥期間,當時我是在醫師的許可下漸進式停藥,身心狀況嚴重者切勿擅自停藥。
異卵雙胞胎遺傳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1110482065772127
#智力高低、性傾向、疾病,一切都是基因決定好的?
#書來面對EP10 《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貼文,就有機會抽中 《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一本。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8.7.28 - 2018.8.4
👏感謝 時報出版 提供3⃣️本贈書!
-
►超級歪:「精子小人在哪裡?絕對難不倒你!」
►本集重點節錄:
1.優生學歷史:源於英國、應用於美國、高峰於德國、轉向於蘇聯
2.智力不等於基因遺傳結果,而是受環境文化重視的取向影響,基因本身沒有優劣好壞
3.目前沒有找到同性戀基因、異性戀基因,但基因多少具有決定性傾向的影響力
4.表觀遺傳學:後天經驗可以透過表觀標記記住並遺傳給下一代
5.基因診斷:改變個體以適應環境?改變環境以保有個體?這是個問題...
-
本集關鍵字: #遺傳學 #孟德爾 #達爾文 #畢達哥拉斯 #伊底帕斯 #畢氏定理 #亞里斯多德 #精子小人說 #高爾頓 #優生學 #絕育 #納粹 #鐘形曲線 #AlisonGopnik #MichaelBailey #DeanHamer #同卵雙胞胎 #異卵雙胞胎 #Xq28基因 #表觀遺傳學 #waddington #瘋狂天才 #KayJamison #後人類 #基因診斷
本集推薦書目:
Siddhartha Mukherjee《萬病之王》
Nessa Carey《表觀遺傳大革命》
Michael J. Sandel《訂製完美:基因工程時代的人性思辨》
異卵雙胞胎遺傳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俗語說,好醜命生成,科學發現,一個人樂天與否,天生樂觀還是天生悲觀,原來都跟遺傳有關。今年荷蘭科學家對照了逾千名異卵雙胞胎,和同卵雙胞胎的兄弟姐妹,發現基因幾乎完全相同的同卵雙生兒,比起基因不同的異卵雙生兒樂觀指數更一致,因此相信先天有先天影響。報告中,他們當然亦不排除樂天與否,也很大程度受後天影響,而且一個弄不好,樂觀都會變成悲觀。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異卵雙胞胎遺傳 在 Lonely Planet 孤獨星球國際中文版,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美國德州大學的研究指出,同卵雙胞胎似乎純屬偶然,但是異卵雙胞胎出現的機率似乎和遺傳有關,換句話說,如果你的家族裡有人生出異卵雙胞胎,你生出異卵雙胞胎的機率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