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故事:【歷史檔案守護者】
「午餐吃甚麼好呢?」「啊,就吃上星期五那間吧?」「上星期五⋯⋯我們吃了甚麼?」「你這麼快就忘記了嗎?」
放飯時間,總會很容易聽到類似的對話。香港人很善忘,彷彿連上星期發生的事情,都是悠久的歷史,當時間相隔愈久,記憶便愈見模糊。
但她相信,歷史是有價值的。幸好,她工作的公司也如此相信。十年前,她獲派新任務,替公司在香港建立歷史檔案庫。由一個人、一部電腦、一張枱開始,她一手一腳,從集團及旗下公司收集各式各樣公司歷史檔案,讓使用者能從檔案中發掘出不同的大小故事。
我們是誰?有甚麼東西讓我們成就今天的自己?那就是故事 —— 我們每個人背後都有故事,她同時相信,每間公司背後都有歷史,影響香港不同的發展。
人容易遺忘,所以我們需要守護歷史,讓下一代知道上一代大大小小的故事。
「太古的歷史,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從以前的機票、機師接載過甘地的logbook、太古煉糖廠逾百年的廣告月曆 、太古工業城工人的照片等等。豐富的歷史檔案讓我看到,太古150年來如何與香港一起成長。」
她是太古歷史檔案主管施清。如今,她開創的一人部門已發展成為一個團隊,繼續收集和訴說著太古以及香港的故事。
Storyteller:Bonnie Sze & 太古基金TrustTomorrow
illustrator:Yuki @iamyylee
Text::StoryTeller Team @everyone.is.storyteller
2011年,太古成立集團香港歷史檔案服務部 (現為太古歷史檔案部),為集團及營運公司提供專業收集和管理歷史檔案的服務,同時鼓勵員工認識和應用,令太古在香港超過一百五十年的故事得以傳承。
太古將會在8月27日至10月12日舉行「信望香港 信望未來」展覽,展出珍貴的歷史文物、圖片讓大家更了解太古在香港的歷史。
【展覽資訊】
地點:香港中環8號碼頭香港海事博物館專題展覽及文化活動廳
日期:2021年8月27日至10月12日
開放時間:
- 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時半至下午5時半
- 星期六、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費用:免費入場
👉🏻 了解更多展覽詳情:exhibition.swire.com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EveryoneisStoryteller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支持 StoryTeller 繼續創作:
https://bit.ly/388NCaD
✨任何商業合作/廣告洽談,歡迎聯絡:info@story-teller.com.h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40的網紅寶瓶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怪癖心理學》| #岡田尊司🔎 ✨本集重點✨ ❶ 什麼是「怪癖」? --- 00:52 ❷ 岡田尊司是誰?--- 04:09 ❸ 恐怖的完美主義 --- 05:00 ▘三島由紀夫的完美主義 ▘節食、禁慾的甘地 ❹ 其它潛藏的異常心理 --- 10:08 ▘容易上癮...
甘地成就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天才不可怕,努力的偏執狂才恐怖
做為名詞,「天才」的確存在;
做為形容詞,它卻被嚴重的濫用。
我們人類都喜歡找藉口
用藉口逃避自已的怠惰、撫慰自已的失敗,
所以從小到大我們一定遇過這樣的狀況:
成績永遠比不上那幾個同學,
「他們太聰明了」;
籃球場上永遠被那幾個人輾壓,
「他身高太犯規」「他天生手感好」;
看著自已認識的人創業成功,
「他家有錢」「他有貴人相助,我沒那種命」;
打架時候怎麼打都打不贏的對手,
「他天生神力」「他是無痛症患者」;
這個情境我們可以一起無限延伸下去,
但歸納起來,都是同一種思維:
不是我的問題,是上天不公平。
如果差異出在別人身上而不是我自已的問題,
如果優勢來自我無法控制的變數,
至少我可以找到藉口讓失敗嚐起來不那麼苦澀。
大家也能利用這樣的設定,
找到其它人一起取暖。
就像戰爭,
把陣地對面虎視耽耽的敵人們妖魔化、污名化,
我們才能說服自已戰爭是必要的,才能求生。
把遙不可及的、太過耀眼的人,稱為「天才」,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從智商的角度來看「天才」,
智商160、180、200…(數字請自行想像)
可以加入門薩協會的那種奇人之中,
(門薩協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長的高智商同好組織,欲申請入會必須通過Mensa Test,
以證明申請人的智商為當地人口中最高的前2%)
雖然有很多各領域的頂尖人士,
也對世界帶來巨大的貢獻,
但很多極高智商的人,
其實生活境遇並不如我們想像。
回到剛剛提到的門薩協會,
會員組成非常多元,
有各種年齡層的人;
(美國最年輕的門薩組織成員Kashe Quest,今年通過測驗加入的時候才兩歲,測驗結果高達146分,而美國人的平均智商據說是100分)
有多個博士學位的高知識份子,
也有從來沒接受過教育的人;
有百萬富翁,也有窮人;
有教授、卡車司機、科學家、園丁、電腦工程師、工人、藝術家,警官…,這個職業清單還可以無限延伸。
所以不代表門薩的134000個高智商會員中,
都有驚人的成就,大富大貴或名滿天下。
當然,以智商來評估人的資質,
只是所有方法的其中一種,
反駁「IQ測驗」的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發展學家
加德納(Howard Gardner),
在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中
一共列出了八個智能範疇:
邏輯數理智能(牛頓、居理夫人)
語文智能(莎士比亞)
視覺空間智能(米開朗基羅)
音樂節奏智能(莫扎特)
肢體動覺智能(拳王阿里)
人際社會社智能(甘地)
自我認識/內省智能(德蕾莎修女)
自然智能(加德納在1999年補充,喜歡了解並索索動植物、大自然環境和注重生態保育的能力。擅長辨別、歸類、觀察、實驗等,在農業、生態環境和自然科學方面的表現較強。能勝任跟動植物、自然環境相關的工作)
(有一本書號稱達文西在所有範疇中都是天才,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7 Brains --- 怎樣擁有
達文西的七種天才》)
加德納反對過去對智力過度狹窄的定義,
認為人的評價不該限定於某一項智力類型,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一套智力組合體系。
所以天份,可以存在各種不同的領域與條件中
「天才」也不應該只限定來形容狹窄定義的「智商超乎常人的人」,
各種人類活動的領域,都有天才,
但為什麼,「天才」其實不可怕?
因為,我們口中時常掛著的那種「天才」,
其實都是人,跟我們一樣是血肉之軀
他們因為在各個領域中有驚人的超凡表現,
而被稱為「天才」,
我們透過對他們的「非人化」,
將他們與我們的距離拉開,
幫他們戴上「非我族類」這頂帽子,
讓成功遙遙無期這個困境變得能夠忍受。
但是他們的成就與崇高地位,
往往是透過我們無法想像的艱苦過程而達到的。
這些人是否天份出眾?是。
但是在他們的天份之外,
還有超過我們千百倍的努力,
與歷經多次我們承擔不了忍受不了的艱苦。
這些人幾乎不會否認他們為了在自已的領域登上顛峰付出多少心血,
甚至還引以為傲。
而坐在沙發上吃鹽酥雞挖冰淇淋,
看著電視裡面的「祂們」閃閃發光的同時,
我們假裝這些人生來就有四隻手、兩個腦,然後一天有48小時,
所以我們永遠比不上「祂們」,
這不是真相,但至少我們會過得舒服一些。
熱血籃球漫畫灌籃高手是許多人心中的經典神作
在眾多魅力四射的角色裡,
有一個非常奇特的存在:山王工業的一之倉聰
他外表不起眼,也沒有任何出色的身體條件,
身高、彈性、手感、速度…統統都很普通,
但是他透過超強的毅力跟忍耐力,
把自已打磨成超一流的防守專家,
在一支人才濟濟的冠軍球隊擔任先發球員。
山王工業的訓練是以超高水準與嚴苛恐怖聞名,
而他是唯一從來沒有從集訓基地逃跑過的人。
在主角球隊湘北跟山王的大戰中,
他緊盯另一個號稱「永不放棄」的男人—三井壽,
憑著他恐怖的意志力,三井壽在上半場就幾乎被他耗盡體力。
(當然漫畫畢竟是漫畫,主角威能是永遠無法突
破的bug,結局就不討論了)
除了對這個角色的人設印象深刻外,
山王的堂本教練對他下的一句點評
才是我忘不了的箴言:
能夠堅持不懈的努力,也是一種天份。
隨著年紀愈大,這句話在我心中的份量愈重,
不單是因為「努力」與「天份」之間的關係,
而是我有無數次親身體驗到一個殘酷的事實:
我所認識有天份然後能獲得成功的人,
都超.級.努.力。
當我累得倒地不起的時候,
這些人繼續打磨他們的技術;
當我想在床上多睡半小時的時候,
這些人打電話來說他們已經在訓練場等我;
當我做體能做到喘不過氣的時候,
這些人忍住痛苦繼續衝刺;
當我抱怨工作的時候,
這些人不停為事業尋找突破點、思考怎麼成長;
當我因為努力的結果不如意而四處討拍的時候,
這些人永遠放眼下一場比賽下一個挑戰。
他們沒有四支手,
但他們每天用盡生命能量用到忘我。
他們沒有兩個腦,
但他們隨時在思考怎麼進步跟把事情做得更好。
他們的一天沒有48小時,
但他們把握可以運用的所有時間做該做的事。
(Kobe Bryant曾經說過,做為球員,他最自豪的
其中一件事,就是他好好利
用了每一分鐘)
當然,這些人的光芒太過耀眼
所以在這些人面前,我們會感到自卑,
因為不論天份與用心程度,我們都自嘆弗如。
但是自卑,不代表我們要自暴自棄,
我們也許分毫無法動搖他們的地位,
但我們可以努力在自已的人生坐上王座;
我們也許沒辦法名留青史,
但我們可以在自已的人生留下足跡;
我們也許得不到別人的歡呼,
但我們可以光明磊落的面對自已。
不放棄也許是一種厚臉皮,
但是不放棄,代表在賽局當中你還有一席之地,
只要你還想繼續,沒有人可以叫你認輸
而不認輸的意志,會反過來成為你的盾牌,
用這個盾牌,去防禦閒言閒語,
讓自已可以繼續勇敢堅持下去,
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你們的方陣,
人生是你們自已的,
就像斯巴達三百壯士可以擋下波斯十萬大軍,
你們也可以死掐著外界的冷眼跟奚落,
死掐著自我懷疑跟卻步,
不讓這些情緒攻陷你的內心。
喚醒你心中的那個偏執狂,
讓理性退位,
不要妥協,
用原始的求生本能去追求你想要的東西,
這種能量跟慾望,比天賦,更強大,更猛烈。
天才很厲害,但是不努力的天才並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為了成功永不妥協的偏執狂。
「我打不過你,但我永遠不會停止挑戰你」,
對命運,對宿敵,他們都抱著這種心態,
然後將想法付諸行動。
下次跟大家聊聊,
我心中最可怕的偏執狂之一,
球衣51號的辣個男人。
甘地成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的一週要開始咯,請大家收起你的Monday blue,扯開嘴邊微笑面對新挑戰吧!
日復一日的生活其實潛藏不同的樂趣,沒有一分一秒是重複的,人生的每一刻都是不能倒轉回頭,如何活得盡其所能、最大利用、沒有遺憾,或者虛度,就看你的一念之間。
我很喜歡貼在三立大樓的入門標語:你必須要成為那個改變,成就你希望看到的世界!(甘地說的,與大家共勉)
不滿的,不要抱怨,提出改變的方案、或者從自己身先士卒的做起。
做好自己、讓周遭的人看到潛移默化,你自己就可以掀起蝴蝶效應。
明天晚間新聞17:45開播。
#主播 #張齡予 #三立
甘地成就 在 寶瓶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怪癖心理學》| #岡田尊司🔎
✨本集重點✨
❶ 什麼是「怪癖」? --- 00:52
❷ 岡田尊司是誰?--- 04:09
❸ 恐怖的完美主義 --- 05:00
▘三島由紀夫的完美主義
▘節食、禁慾的甘地
❹ 其它潛藏的異常心理 --- 10:08
▘容易上癮的罪惡快感:霸凌、虐待
▘人會有的反向心理:唱反調
❺ 受母親支配下,被當作玩偶的名人 --- 11:40
▘海明威 ▘王爾德 ▘三島由紀夫 ▘尼采
❻ 擺脫非黑即白的思考方式:拋掉完美主義吧 --- 14: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才如何為異常心理所苦,
又如何因怪癖而成就非凡?
歷史上的天才,都有著鮮為人知的怪癖:
●三島由紀夫 有致命性的「完美主義」,自殺前還交了最後一篇稿?
●甘地 節食禁欲,是出於罪惡感?
●尼采、海明威、王爾德、三島由紀夫,皆因母親的掌控欲引發身心問題?
一切怪癖、潛伏於日常的異常行為,
都是內心欲望的投射,起因於得不到愛的孤獨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怪癖心理學》◎岡田尊司
博客來:https://reurl.cc/9ZGYQj
金石堂:https://reurl.cc/ynrj4E
誠品:https://reurl.cc/jq1jYm
讀冊:https://reurl.cc/OXA8L3
全台各大書店販售中
#瓶說書25|#岡田尊司|#怪癖心理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BC4DbbNhOw/hqdefault.jpg)
甘地成就 在 印度“躺平”第一人-- 《甘地传》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甘地 / Richard Attenborough's Film: Gandhi IMDb链接: tt0083987 本片记录了印度圣雄 甘地 史诗般传奇伟大的一生。1893年,24岁的 甘地 (本•金斯利Ben ... ... <看更多>
甘地成就 在 成功楷模 聖雄甘地—成就如己所願的改變(二集之一)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他是印度的國父,也是印度人心中最偉大的政治領袖他是聖雄 甘地 ,其「非暴力」的哲學思想,影響全世界愛國者和那些爭取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非暴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