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看世界—— #自己呃自己
2021-06-25
有小學校長懷疑洩露校內考試卷予補習社而被廉署拘捕的消息,引起家長和網民對小學呈分試的關注。倘若只將問題集中在校長和補習社上,相關家長卻沒有作出反省的話,子女必然受害。
很多家長都知道不少名校只懂教「#好學生」,並沒有特殊技能去「#教好」學生。學校的成績能夠持續保持優秀,通常都因為家長能力高,而且肯投放資源去催谷子女。資源較多的家長會找名師私人補習,資源較次的家長則會找補習社。
程度較高的小學,選擇的課本內容較深外,考試的範圍和題型也有難度,所以一般補習社不容易為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生進行考試訓練。坊間有不少補習社專門針對某小學開辦補習班,藉以吸引同一間學校的學生幫襯,同時也較易控制課程的難易度。
假若家長發現子女參加的補習社有「異常」針對性的操練,以及有能力預先收窄溫習範圍,並針對某些題目和題型叫孩子背誦,甚至考試後子女發現有不少題目「似曾相識」時,家長會覺得興奮,好像中了六合彩一樣,還是擔心學校試卷已被洩露?
如果家長功利地只希望孩子考好成績,將會削弱他們升中後的學習能力。當孩子相信「#求學只為求分數」,只懂根據「#貼士」讀書,卻欠缺學習的視野和動力時,未來在能力和道德上都會輸得慘烈。
#張慧慈
好學生補習班 在 我們不只是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教育思考】15:最強品格力──小游的故事(上) (暘斌)
教育改革千變萬化,升學途徑變得五花八門,家裡有小孩的家長常抱怨連連:「改來改去,不如不要改!一試定終生最公平。」
新的108課綱,重要的關鍵詞是「素養」。那,什麼是「素養」呢?
簡單的說,一個學生光是有很強的能力、很棒的口才、很積極的行動力⋯⋯是不夠的。舉個例子,我們不能否認希特勒很有本事,但我們都不會同意他是個有「素養」的人。
我認為,「素養」的核心仍在於「良好的品格」。
該做的事,他知道怎麼做、有能力做,而最重要的是「願意去做」。也就是說,萬變不離其宗,「品格教育」仍是新課綱有成效與否的關鍵,也是下一代面對世界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今天的主角「小游」,就是一個深具品格力和素養的孩子。
從我18歲開始在補習班打工,有學生叫我第一聲「老師」開始,算一算也快要15年(雖然芳瑜常虧我這樣是灌水的算法😆)。
任教的歲月裡,遇過很多不同類型的學生:有學業成績十分優異的;有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能文能武的;當然也有迷失自我,誤入歧途而越陷越深的。
目前為止,小游是最令我「佩服」的學生,沒有之一。
小游是我之前的導師班學生,入學沒多久就說未來的志向是要當老師(是有多想不開😂)。她最特別的地方不在於學業頂尖,也不是才藝出眾,而是那令人驚嘆的「高尚品格」。
說一個準大學生的「品格高尚」,是否太浮誇?那不是用來讚揚古人的嗎?我卻認為是實至名歸,以下簡單舉幾個例子。
日前小游透過繁星上了理想的大學,身為她國中的班導非常開心,我打算跟她約個時間相聚,聊聊未來的生涯規劃。
我:「就約下禮拜五下午,好嗎?」
小游:「不行耶,再隔兩週好嗎?」
我:「妳不是上榜、放暑假了,還有事要忙啊?」
小游:「對啊,那兩天我們學校要段考。」
聽到此處,我差點噴飯,也有些汗顏。已經上榜的準大學生,很多都玩瘋了,這時的段考成績根本無關緊要,一點影響也沒有。但許久不見的小游,還是跟國中時一樣,仍堅持做好學生的本分。
這又讓我想起了許多往事。
當年,剛升上七年級的小游,入學資料卡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因為她的字實在是太特別了!每個字一筆一畫都很清晰,工工整整、方方正正,彷彿是精心雕刻出來的。
之後,身為班導就開始默默觀察她,就連一些可以很隨興的筆記、週記,她都一絲不苟的完成,慢慢雕琢,就像要完成一件藝術品一樣盡心盡力。
我看了有些感動,也有些心疼。我心裡常這樣納悶:「這麼盡力的寫這麼多字,手一定很痠吧!」、「孩子,這只是寫給自己看的筆記啊,有必要這樣搏命演出?」
字如其人,小游在班上就是這樣「君子」般的存在。
國中小女生有些小團體,一起抱怨、講些小祕密,是再正常不過了。小游也有自己的知心好友們,但她從不談論人家的是是非非。
小游是個極其認真的孩子,她在課業上的自我要求極高。印象最深的是八年級時,她常讀書到三更半夜,而身為導師的我,考量到健康和效能,不只一次勸阻她「開夜車」的行為,但總是比不上她那與生俱來的執著。
後來,我已能透過嘴唇的血色來判斷她前一晚是否熬夜。有一次,小游又徹夜苦讀她最弱的數學。我實在看不下去,直接「保管」了她的數學講義,要她多休息,健康比較重要!(聽起來有沒有很詭異😂)
看到目前為止,大家可能會想:莫非小游是個書呆子吧?恰恰相反,一個品格好的孩子,會對自己負責、對眾人負責,做什麼事往往都會成功。
好比小游的文科很不錯,但以前她只會做條列式的筆記。我教她可以運用心智圖來以簡馭繁,並透過電腦軟體繪製更省事,之後,我就慢慢淡忘此事。
但她居然透過自學,慢慢「自燃」起來了,之後就自動自發地做出社會科專屬而有系統的筆記,令人驚艷不已。
在班上,小游有點內向,話並不多。但因為待人和氣又負責,加上有點「生活白痴」的傻氣,因此親和力十足,大家都喜歡跟她相處。
這實在是一種很有魅力的人格: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身為她國中的班導,說實話,自己還達不到這種境界。
升上高中之後,彼此都忙,我們的聯繫就少了很多。
某次在捷運站遇到小游的弟弟(也是我們學校的學生),他偷偷告訴我小游想考師大國文系。我聽了很開心,如果自己的學生變成學妹,那是一件多麼有趣又有意義的事!
繁星放榜時,我默默不斷查榜,卻又無消無息,一顆心懸在那。沒想到幾天後,收到小游親自傳來的好消息:「老師,我考上師大國文系了!」聽到這孩子如願以償,往自己人生的夢想前進一大步,為師我開心不已。
一個品格力這麼好的孩子,願意投身教職,將來一定會造福很多學生,實在是臺灣的福氣啊!
後記:
不知不覺打了快兩千字,唯恐文章過長,決定分為上下兩篇。
下篇來寫一下我的觀察心得:小游的高尚品格是怎麼來的?品格力為何是素養的關鍵?這樣優秀的孩子會帶給班上怎樣的正向影響?
好學生補習班 在 方格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不是專家,但人人都可以動腦思考關於疫情的事情。
稍微找了其他抗疫模範生,例如澳洲的資料,他們地廣人稀,邊境封鎖快速明確,每日最高確診也與台灣相仿,但即便在這麼好的情況下,政府仍祭出了鐵腕封城的大絕招,疫情高峰也維持了將近三個月(2020/6-9月)。
台灣先天條件困難許多,人口稠密(屏東人都可以去萬華唱卡拉ok 囧),加上病毒為傳染力更強的英國變種病毒,若不封城,疫苗也沒跟上的情況下,若能在三個月內結束這波高峰已是媽祖保佑。
我認為現在的數據有幾種解讀法,一是未來即將有更大的爆發(目前仍是鐘形曲線的開端,注意一下,按照澳洲的資料推估,我們的高峰其實至少在一個月之後才會來!),另一種更樂觀,且可能的解釋是,其實疫情爆發一陣子了(或許已接近高峰),目前的平原期是反映了篩檢量能的上限,若是如此,未來這個平原就可能趨緩,不見得是鐘形曲線
因此該思考的是,政府與人民是否應該接受疫情應該以周,甚至是月來計算,像股價指數一樣每日開記者會公布需要大幅校正的染疫人數是否仍適用? 或只是讓台灣(再次)陷入一種變態的集體狂熱之中。
此外,警戒的標準或許也該重新修訂,第四級警戒標準一為兩周內平均每日新增超過100例,標準二為超過一半為未知感染源。我個人認為,這是相當嚴苛的標準,也就是說政府是以這一年半,幾乎沒有本土案例的情形去推估的,沒料到的是現在的變種病毒,一旦擴散就是成千上百,而在此情形下已不可防不可控,我們就是要承認現在的病例不可能像之前一樣都在掌握之中,以此標準來看,早該是四級警戒了,也就是說,現在就是一年多前擬定警戒標準中的最壞最嚴峻的狀態了。
但尷尬的是,真的現在就要把大絕招都用出來了嗎?要封城到什麼程度? 要如何在經濟與防疫間取得平衡,這是太困難的問題了,但很明顯的是,目前需要重新在三級與四級警戒間,擬定很多新策略,而且誠實地告訴人民,這將會是一場中長期抗戰。
就像總是考100分的好學生,擬定了一些警戒標準,假想成績若降到80分就要去補習,但沒想到一下子就掉到了50分,而糟糕的是,連要去補習班的錢都還沒有存夠,咬著牙也得先自己撐著,想想還有什麼新辦法。
可惜的是,疫情跟政績息息相關,要誠實跟民眾承認與預告不樂觀的未來並不容易。想像一下,官員們若誠實地說「很抱歉,我們疫情暫時壓不下來,以後每周報一次平均確診人數比較適當,真正的高峰還沒到呢! 需要大家強迫不上班不外出了,才有點機會在三個月後恢復正常」,大家能接受嗎?
不能,但根據我的思考,這是很可能發生的結果。希望我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