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喝過麻薏湯的朋友請舉手 🙋
台灣雖然小小的,但各地的飲食口味卻還是有些不同。近年來討論度蠻高的台中美食就數「麻薏湯」了!麻薏湯是台灣中部特有的在地口味,尤其是在台中為大宗,外縣市幾乎很少聽到麻薏湯的存在。位在台中東興市場的「 #楊媽媽麻薏」是台中少數專門賣麻薏湯的老攤位,許多台中人會在麻薏盛產的季節裡特別來買麻薏湯回家品嚐,這是一碗充滿老台中人記憶的美味。
📖 閱讀全文:https://reurl.cc/dxVvQ8
📷 追蹤我的IG(journey_hsu):https://reurl.cc/eELO5Q
原產地印度的麻薏,又稱麻芛、國王菜、埃及甜麻或長蒴黃麻,是麻繩的原料。每年三月開始播種,種植約一個月便開始採收,一直採收到九月之前,是春末、夏季限定的鄉土植物。過去由荷蘭人引進臺灣種植,後來因為地形環境影響,麻薏大多種植在台中大肚山台地,彰化以南、豐原以北非常罕見,才會造就台中人喝麻薏湯的地方風情出現唷!
台中特有美食麻薏湯 在 貓足跡 食旅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中限定 #台中美食 #台中小吃 #麻薏 #麻薏湯 #台中必吃 #麻芛 #古早味 #台中名產
「麻薏湯」據說是台中特有的消暑聖品,貓編也的確是到了台中後才首次品嚐到麻薏湯,而且這是夏季才有的限定美食喔!
口感上帶點天然的黏稠感,和以太白粉或地瓜粉勾芡的感覺不同,而麻薏本身就具有豐富的營養,這碗漂浮著綠色菜葉、加了白色魩仔魚和黃地瓜的湯品,不但增添了視覺配色,營養更加豐富,吃了也有飽足感呢!
不過在此提醒一下,雖然「麻薏」的營養成分不錯,但其鉀離子含量可能較高,洗腎患者最好不要多吃。
麻薏湯可以冰冰地吃,也可以熱熱地喝;可以是甜湯,也可以是鹹湯,都很好喝的啦!推薦呦~~~~~~
___________
地點:台中很多傳統市場都有,怕找不到的可以去 #第二市場
#貓足跡 #貓足跡台中
#相機先吃 #夏日消暑
台中特有美食麻薏湯 在 文化銀行 Bank of Cultur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特有美食搜查線:#台中人,站出乃!
日頭赤炎炎,隨人熱衰竭。
全台抗暑online,就靠這一碗!
這一碗黃黃綠綠的湯,叫—— #蔴薏,又名麻薏、麻芛,台語唸作muâ-ínn(唸起來要有鼻音)。是台中地區的特色名產,在雲林以南,台中以北,則較少有人食用。
#WHY
日治時期,台灣作為大量出口稻米、蔗糖的基地,黃麻布袋是不可或缺的物資,於是開始大量種植黃麻。中部以員林、北斗、南投等地為主要產地,南部則有嘉義、新營、新豐等地。
在家家戶戶皆以農作維生的時期,黃麻粗糙的纖維被拿來做麻布袋、編麻繩,而葉子因為沒有用途,若是丟掉又太可惜,於是 #惜福愛物的農民便煮來吃看看。吃了卻發現「啊~好苦啊~」,便發揮了「一點都不能浪費」的智慧與創新精神,找到了去除苦味的方式,於是,就做成了清涼消暑的蔴薏啦!!
而現今的蔴薏多為經改良過的甜麻品種,苦澀度較黃麻降低許多,以台中南屯為主要產地。
#HOW
首先要先將嫩葉揀選出來、去除葉梗與葉脈,再放到水裡搓揉,#將苦水都搓洗出來,也同時 #搓出其黏稠度,讓口感更好。如此反覆數次,將苦水過濾掉後,就可以煮了!
配料通常會有 #地瓜 和 #魩仔魚(或小魚乾),有些人還會加入太白粉勾芡。甜甜的地瓜X回甘的蔴薏X軟嫩的魩仔魚,冷冷涼涼吃下去,感覺就是「啊~嘶~」
雖然蔴薏製作過程繁複,卻非常適合親朋好友一起備料、烹煮,煮好後再一起享用,可是會更加美味喔!
#BUT
蔴薏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β-胡蘿蔔素、 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不只是降火氣,還非常營養。不過,因為鉀含量也很高,#腎不好或洗腎患者不適合吃太多。
下次來到台中,別忘了品嚐這一碗
——手作の幸福X團結の感動X健康又消暑=給你台中特有的大滿足!
#行員有話說
此篇所介紹的配料魩仔魚,是早期傳統農家流傳下來的作法,不過,現在的海洋生態以及海洋永續觀念已經與彼時大不相同囉!還是要提醒大家,為了海洋生態系的健全與永續,請大家不要吃魩仔魚。為了這片哺育我們的海,我們可以做出更好的選擇。(延伸閱讀請見留言)
-
#台中名產 #傳統小吃 #南屯美食
#台中的朋友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
#以下開放補充你家鄉的特有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