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三的私塾
看到這標題就知道,
這篇文章跟警察沒什麼關係,
老實說最近也沒甚麼好寫的,
一直批判也很累欸,風平浪靜很好啊。
看了十六的《我的5667》,久久無法沉澱。
我是個念舊的人,也許是受爸媽影響,
對怎麼把生活過得「優雅且愉快」很嚮往,
看完我的5667後,馬上私訊我爸媽,
向他們索取「阿金」的照片。
阿金是一台金龜車,福斯的Beetles Type 1,
最老的那一種,跟金龜車賀比同款,
是當初老媽的嫁妝,就這麼來到台南。
開著一台大紅色的金龜車到處跑,
我媽年輕時在她的故鄉可是遠近馳名,,
而隨著小孩一個個出生,阿金也任重道遠,
從老媽的寶駒漸漸變成全家人的一份子。
阿金很特別,她的引擎設計在車尾,
而車頭前面則是超大的行李廂置物空間,
沒有冷氣,為了我們還花了不少錢去改裝,
窗戶是手搖式的,打檔是手排,車頂很高,
這二戰時期德國產物在台灣真的格格不入。
記得有一晚回家,一隻蟑螂鑽進車子來,
全家一邊尖叫,一邊迅速搖著車窗的搖柄;
身高超過195的美國人坐進車子駕駛座,
第一句是「wow我的頭居然碰不到車頂」。
對阿金的印象也跟照片依樣逐漸斑駁,
看的老家玄關的相片牆上那個開心的自己,
那笑臉不知道為什麼隨著長大越來越陌生。
去海邊,去山上,回娘家,上班上課,
無時無刻阿金都盡心盡力完成她的任務,
但跟所有老車一樣,依舊不敵歲月的摧殘,
零件找不到了,維修金額也逐漸攀升。
直到有一天,清晨的一聲巨響伴隨著噩耗,
一台酒駕的自小客在過彎時速度過快,
為了閃避安全島,以超高時速撞上了阿金。
剛好,我們家在那個路口轉角處;
剛好,阿金停在我們家的私人車位;
剛好,阿金的車頭朝內,屁股朝外;
剛好,酒駕仔從後面撞上停好好的阿金;
剛好,阿金的引擎就這麼剛好設計在車尾。
一切都是這麼剛好,像設計過的橋段一樣,
失控的酒駕仔從後面把阿金撞個稀巴爛,
偌大的撞擊聲把街坊鄰居都吵醒來看熱鬧,
擠滿了警察、消防員、記者跟圍觀群眾,
當然還有睡眼惺忪、臉臭得要死的我,
相本至今還有一張與被撞爛阿金的合照。
阿金的到來是一場喜劇,
走的時候卻像是一場鬧劇。
因為維修所費不貲,維修後也不安全,
爸媽商量後決定把阿金報廢,讓她安息,
卻不知道怎麼跟年幼的小孩們解釋,
尤其是我吧,完全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經過好幾次得商量後,爸媽決定了,
把酒駕仔事後為數不多的賠償捐出去,
雖然沒多少,但肯定有人比我們更需要。
「阿金去了更好的地方」
「她留下的東西可以幫助更多人」
老媽安慰哭到抽搐的我,一邊溫柔的說,
如果不是阿金停在那裡幫他吸收衝擊,
酒駕仔說不定會撞上分隔島一命嗚呼。
幹,死就死啊,酒駕就去死一死,
這個觀念大概是從那時候養成的。
最後,阿金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
除了那沒幾萬塊的賠償金額外,
還有排檔桿上刻有福斯標誌的裝飾。
(雖然事後找不到在哪了)
我高中時,家裡打算買第二部車,
買車前夕,家庭會議中要表決車子的顏色,
全家人都投了寶藍色,只有我挑了紅色,
爸媽心領神會,要大家閉上眼睛再投一次,
依舊只有我選了紅色,而原因也很明顯。
老媽哈哈大笑,跑過來抱了我一下,
跟我說,沒關係啦,阿金不會介意的。
那時候開始,我才發現,
阿金在我心中舉足輕種的地位,
她會一直在,只要我沒有選擇忘記。
長大後開始有自己的經濟能力,
能夠選擇自己過生活的方式是幸運的,
喜歡些復古的東西、收藏些舊的東西,
裝扮自己,樹立風格,是件有趣的事,
除了是對過往那些美好時光的致敬,
也許是希望自己可以活在那個年代。
去年牽了這台老雲豹當自己的生日禮物,
翻修了一下讓他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就此開始了陪著我上山下海的日子,
無論是跑跑山、看看海、跑長途或通勤,
上班再怎麼累、鯛民主管同事再怎麼靠北,
只要跨上這台車,握著離合器踩進一檔,
聽著白鐵管噗噗叫、齒輪轉動咖咖的聲,
瞬間好像又活過來了一樣。
「並沒有哦學長,」
所內一個很靠北的學弟對我說,
「你這車不是復古,只是單純的舊而已。」
看著我送給他的兩跟中指,我心想,
「復古」跟「老舊」要怎麼分,很困難嗎?
一樣是有年代感的詞彙,我是這麼區分的。
只要是我喜歡的東西,我對它有愛的東西,
我遠意花時間跟花心力去整理它的東西,
這就叫復古;
放著讓它髒髒舊舊臭臭爛爛的,就是老舊。
啊管他的,反正大家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我過我的你過你的,彼此分享但互不干涉,
地球一樣轉,日子還是過,要相處要應對,
這就是最真實的人生吧。
這篇文章寫給十六 @16v0_0v16 ,
還有我很想念的阿金。
#我寫他們的故事
#他們過自己的人生
#一線三的日常
#福斯 #Volkswagen #Beetles #金龜車
Photo by 一線三
Written by 一線三
Post by M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的網紅新竹市議員林彥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三次定期會單位質詢-交通處-左右轉專用道設計問題 搞什麼道路設計⁉ 害八成的市民都違規 😱 定期會我針對新竹市左/右轉專用道設計不良的問題質詢交通處長。之所以會專注這個議題,是有次助理載著我在南大路直走就突然變成左轉道,我嚇了一大跳(當民代都很怕被說違法)。 過沒多久,就收到有人陳情相同的...
「分隔島 標誌」的推薦目錄:
- 關於分隔島 標誌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分隔島 標誌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分隔島 標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分隔島 標誌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分隔島 標誌 在 Re: [問題] what is 分隔島meaning in taiwan? - 看板Cross_Life 的評價
- 關於分隔島 標誌 在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 前回有關實體分隔快慢車道的討論一出 ... 的評價
- 關於分隔島 標誌 在 最新》砰!汽車變換車道自撞分隔島底盤遭卡死@newsebc 的評價
- 關於分隔島 標誌 在 傻傻不清!中央分隔島-如何判定可否迴車???? - Mobile01 的評價
分隔島 標誌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專題〗台灣難行》分隔島種樹後不再安全 綠化美意竟成道路殺手
#行道樹 #恐釀車禍
2020年,發生在新北蘆洲區環堤大道與永樂街38巷45弄交叉口,一輛左轉車行至路中,與直行車擦撞,車尾甩出,傷及正在過馬路的小女孩,最後重傷不治。
後來地方民代召集會議,協商如何改善民眾安全,環堤大道安全島上的行道樹也被納入檢討:會不會是因為立意良好的綠化植栽,阻擋了駕駛的視線?
#留言告訴我們你的答案
直至去年6月,交通部才在《公路景觀設計規範》新增規定:中央分隔島頭 25 公尺內,植栽高度必須維持50公分以內,且植栽不得有遮擋標誌的情況。交通部亡羊補牢,但有多少道路養護工程落實?台灣道路的「易肇事體質」又該如何改善?
— 分享・按讚・追蹤 —
怪奇路現形記8》分隔島種樹後不再安全,綠化美意竟成道路殺手
https://newslab.pts.org.tw/news/356
怪奇路現形記》好難行!解密台灣交通意外隱形殺手
https://news.pts.org.tw/project/strange-traffic-designs-in-taiwan/
— 公視新聞網PNN —
#人本交通 #台灣好行
#分隔島 #環堤大道 #路上的怪東西
#請支持 #pSharp #新聞實驗室
#公共電視 #看見更好的未來
分隔島 標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兩天最爆笑的公路新聞莫過於此,前一天還信誓旦旦說被罵也不拆,然後當晚就偷偷把分隔軟桿拆掉了一大段。
這讓我想起去年國道『八德鶯歌標示風波』時,林佳龍部長有邀請我與時任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 理事志學去參加運研所辦理的台灣道路標誌標線修改的研討會,會中我們與許添本教授就不斷地強調,除了標誌的易讀性以外,最重要的是重視駕駛人的 #決策點 與 #行動點 的不同,而去修改 #預告標誌的設置規範
會中也有邀請公路總局跟高公局一起討論,很有趣的是,其中高公局對於會議內容大多認同,而公路總局的代表則是說:
#我們認為現行的標誌標線設置規範不需要調整
不需調整是吧?現在出包了吧?
我其實不反對這種用實體分隔的形式去杜絕一些投機駕駛人在最後關頭才硬擠進來造成行車風險,但是這種實體分隔其實就是類似分隔島的概念,而台灣的分隔島都是需要做槽化線做車流銜接的緩衝,結果你們都不用思考關渡大橋最大的問題在於上橋後 #動線標示不足,都是到最後一刻才告訴用路人你要左轉右轉,現在更搞一個 #行動點 在 #決策點 之前的實體分隔,然後被罵爆、兩天撞了八起車禍後後再來花錢拆
#你他媽的你我的稅金就是這樣用的
繼續以交通專業為本位啊,這種專業的傲慢不去自省標誌標線規範的不足,持續不斷的更新跟上世界潮流,也難怪人家都上月球了你們還在想機車怎麼左轉。
#是說後來高公局也沒有全線高速公路比照德國形式去做改善
#林佳龍一番好意都給你們玩爛了
最後謝謝 變態阿筌の機車日常 提供畫面截圖
完整影片:http://sparkmoto.piee.pw/3ezznh
歡迎大專院校公司行號邀約道安講座
贊助我們一起為交通努力:
https://pay.firstory.me/user/corgimoto
買一張貼紙代表你與我們站在一起 :
https://shopee.tw/rso3na?smtt=0.0.9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https://reurl.cc/bzYaDX
按讚我的粉絲專頁:https://reurl.cc/WENMDe
聽聽我們的Podcast:https://reurl.cc/g86pDL
延伸閱讀:
圓山八掛陣機車上不去也下不來的結界
http://sparkmoto.piee.pw/3cfh8u
蘇花改通行機車敗訴,法官你有事嗎?
http://sparkmoto.piee.pw/3a89f9
揭露謊言!蘇花改長隧道最科學分析!
http://sparkmoto.piee.pw/3afb6l
台灣圓環一國五制,超越世界奇觀
http://sparkmoto.piee.pw/QJP3Y
分隔島 標誌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第三次定期會單位質詢-交通處-左右轉專用道設計問題
搞什麼道路設計⁉ 害八成的市民都違規 😱
定期會我針對新竹市左/右轉專用道設計不良的問題質詢交通處長。之所以會專注這個議題,是有次助理載著我在南大路直走就突然變成左轉道,我嚇了一大跳(當民代都很怕被說違法)。
過沒多久,就收到有人陳情相同的路段,覺得案情並不單純,一查下去發現不得了,問題可大了。
🚥 #轉彎專用道傻傻分不清楚
質詢一開始,我列舉了好幾個路口畫有「左轉指向線」的車道,讓交通處長猜看看是不是「左轉專用道」。
這些例子大多沒有「專用道」的標字,有些有雙白實線,有些沒有;有些有箭頭綠燈,有些沒有。
處長可能太緊張,回答每個例子都是專用道(我還再三確認),後來問統一規範的時候,才又改口其中幾個只是左轉道,不是左轉專用道。
🚥 #究竟專用道有沒有統一規範
處長表示:嚴格來說,左轉專用車道是要搭配左轉專用號誌和獨立時向;如果沒有左轉燈,那只能叫作左轉車道。
規劃上有一個原則,直行車輛總數的百分之十五如果是屬於左轉車輛的話,那就要設一個左轉車道。
而專用車道是讓你左轉的時候可以停留的車道,但是呢,是不是有配合號誌,是另外一回事。
不過呢,只要是劃有「左/右轉指向線」的車道,不論是屬於專用道或是轉彎道,都不可以直行,只要駕駛人直行都算違規。
(經查,處長的說法跟《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有所出入,文末補充。)
🚥 #你以為的直行不是直行
新竹市的道路設計有個很大的問題,很多路口都是直行走一走就突然變成左/右轉(專用)道。
像是上面說的南大路x公竹路,還有光復路二段x金城一路、建中路,以及公道五路三段x舊社大橋、食品路x西大路等等,不勝枚舉。
走一走變轉彎道問題可大了呢!
如果沒有提前在轉彎道提醒駕駛人的話,很容易到路口才發現,緊張怕違規占用才急著變換車道。
幸運的話,後方沒車可以來得及換,來不及就會違規跨越雙白實線(禁止變換車道線),可罰 600~1800,最慘是如果不幸擦撞到後方車輛,造成交通事故,通常要負全責。
🚥 #這不是陷阱什麼是陷阱
其中我認為問題最大的是西大路地下道出來和南大路的交叉口,我在現場看的時候,幾乎有八成的人都在該左轉專用道直行,所以我很好奇警察局裁罰的標準。
警察局長表示,只要在左轉專用道或是左轉道直行就是違規,要罰 600-1200(正確其實是 600-1800)。
我特別追問:即使是上面提到的南大西大路口,只要有人檢舉 八成的人都要受罰,是不是這個意思?
警察局長:沒有錯。
我的天呀!交通處長和警察局長在議場上毫不猶豫都認為八成的人都違規。他們都不覺得這樣的道路設有問題嗎?根本是意圖使人違規、掉入陷阱!
(經查,警察局長的說法跟《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有所出入,文末補充。)
🚥 #偏心式轉彎車道才是根本解方
路口如果沒有設置轉彎車道,往往遇到有車輛要轉彎,就會擋住後方的直行車輛;被擋住的車輛想往外切,結果又卡住隔壁車道的車,造成兩線道的行車效率,有時候剩不到一線道。
即使有設置轉彎車道,但如果沒有偏移或是提早告知,就很容易發生上面說的,直走開一開變轉彎道,影響行車動線和交通安全。
為了改善上述的狀況,有愈來愈多的縣市開始在推動所謂的偏心式轉彎車道,通常都是在有分隔島的主幹道上,像是新竹市的光復路二段。
但其實沒有分隔島,也可以利用標線劃出偏心式的左轉道。像是台中市的民權路和市府路口,只要將分向限制線(雙黃線)畫成有彎度的,就可以讓路段的頭尾都有偏心式的左轉道。
🚥 #市府應全面改善竹市左右轉專用道設計
在質詢的最後,我向交通處長提出下列三點訴求:
1⃣ 制定一致的行車方向專用道設置標準
2⃣ 提前告知駕駛人前方為左/右轉(專用)道
3⃣ 廣泛運用偏心式左/右轉車道,並以北大路和南大路為先行試辦路段。
感謝處長承諾會全面來檢討改善,也提到目前北大路和東大路都有在辦理偏心式的左轉道。至於南大路的部分,因為有國道客運在行駛,轉彎需要比較大的空間,所以還需要再評估。
未來我會持續來追蹤改善的情況,也歡迎大家留言反應新竹市還有那些左/右轉道應該要改善。
#第三次定期會質詢
#路口改善 #交通安全
#偏心式轉彎道
===
📂「行車方向專用道」相關規範:
《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
📍 第 62 條:
車道遵行方向標誌,用以告示車輛駕駛人使用車道應行駛之方向。懸掛於該指定車道將近處之正前上方。
本標誌應以一標誌面管制一車道,同方向車輛能同時看到管制各車道之所有標誌面為原則。
本標誌得配合「禁止變換車道線」、「行車方向專用車道標字」及「指向線」使用。
📍 第 164 條:
行車方向專用車道標字:「左彎專用」、「右彎專用」、「直行專用」。
📍 第 176 條:
行車方向專用車道標字,設於接近交岔路口之行車方向專用車道上,得視需要配合禁止變換車道線使用。用以指示該車道車輛行至交岔路口時,應遵照指定之方向左彎、右彎或直行。
本標字為白色變體字,自該專用車道之起點開始標寫,標字之前方應標繪指向線,每隔三十公尺標繪一組,連續至交岔路口。
📍 第 188 條:
指向線,用以指示車輛行駛方向。以白色箭頭劃設於車道上。本標線設於交岔路口方向專用車道上與禁止變換車道線配合使用時,車輛須循序前進,並於進入交岔路口後遵照所指方向行駛。
📍 第 213 條:
行車管制號誌箭頭綠燈之應用原則如左:
一、與單行道相交之交岔路口號誌宜以箭頭綠燈指示車輛遵行方向,避免轉入單行道逆向行駛。
二、道路某些方向受到管制,或實際上不能行駛時,其交岔路口號誌宜以箭頭綠燈替代圓形綠燈,指示車輛遵循方向行駛。
三、交岔路口進行早開、遲閉等號誌運轉時,可以箭頭綠燈替代圓形綠燈,使在早開、遲閉時段中,僅有部分方向車輛可以行駛。
四、交岔路口准許紅燈右轉,或進行多時相號誌管制時,可增設箭頭綠燈,或以多向箭頭綠燈替代圓形綠燈,指示車輛行進方向。
#專用道應該怎麼判斷
綜合上面幾條,完整的左轉專用道應該要有:
1⃣ 左轉專用道字樣
2⃣ 左轉指向線
3⃣ 禁止變換車道線
交通處長說的「行車管制號誌箭頭綠燈」反而不是必要的條件。
📂 違規裁罰標準: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 第 48 條:
汽車駕駛人轉彎或變換車道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
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
一、不注意來、往行人,或轉彎前未減速慢行。
二、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
三、行經交岔路口未達中心處,佔用來車道搶先左轉彎。
四、在多車道右轉彎,不先駛入外側車道,或多車道左轉彎,不先駛入內側車道。
五、道路設有劃分島,劃分快、慢車道,在慢車道上左轉彎或在快車道右轉彎。但另設有標誌、標線或號誌管制者,應依其指示行駛。
六、轉彎車不讓直行車先行。
七、設有左、右轉彎專用車道之交岔路口,直行車佔用最內側或最外側或專用車道。
汽車駕駛人轉彎時,除禁止行人穿越路段外,不暫停讓行人優先通行者,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三千六百元以下罰鍰。
汽車駕駛人轉彎時,除禁止行人穿越路段外,行近攜帶白手杖或導盲犬之視覺功能障礙者時,不暫停讓視覺功能障礙者先行通過者,處新臺幣二千四百元以上七千二百元以下罰鍰。
#真的八成的人都會被罰嗎
按第七項,就法規的解釋,應該在「設有左、右轉彎專用車道」直行才會被罰,究竟在交通處長說的(非專用)左轉道直行,警察能不能罰,恐怕有所爭議。
⚠ 溫馨提醒:
按第二項,在有左轉專用燈的路口,只有左轉專用燈亮了才能左轉,燈未亮就左轉會被罰。
按第四項,在設有左/右轉(專用)道的路口,如果不在該車道左/右轉,會被罰。
分隔島 標誌 在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 前回有關實體分隔快慢車道的討論一出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前回有關實體分隔快慢車道的討論一出,果然大家開始問,那中港路有BRT的設計該怎麼辦? 的確,這個車道配置可以說是當初壓垮中港路BRT的關鍵要素,但中港路中央分隔島 ... ... <看更多>
分隔島 標誌 在 最新》砰!汽車變換車道自撞分隔島底盤遭卡死@newsebc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台北市民大道五段,有駕駛原本想變換車道,但不慎撞到 分隔島 ,整個汽車底盤被卡死,後續才了解原來是因為,這處 分隔島 常被其他駕駛撞,路口 標誌 才換新 ... ... <看更多>
分隔島 標誌 在 Re: [問題] what is 分隔島meaning in taiwan? - 看板Cross_Lif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全憑記憶打果然還是有些小錯...
看了推文後我查了一下,
安全島 = 分隔島
所以兩者應該是一樣的,目的都是保護安全
只是給行人走的會做寬一點,馬路中間的就細長一些
另外安全島的功能頗多,我查到的資料寫:
在都會的道路上,南北東西往來的車輛,中間有一個區隔的空間,叫「安全島」;
在國道高速公路上,南北往來的車道之間,也有「分向地」也就是「安全島」。
安全島之功能
一、避免受對向來車干擾。
二、提供失控車輛回復正常的區域。
三、提供車輛緊急停車之場所。
四、提供車輛變換速率或作為左轉、迴車之暫停等候空間。
五、減少對向車輛燈光干擾。
六、提供未來擴增車道之用地。
七、增加綠化的空間以改善道路景觀。
所以,合理推測安全島只是個統稱,因應不同功能會有不同長相。
例如形狀細長可以種花的、可供人行走的、可停車的、可回轉的...
※ 引述《starsky1978 (來看熱鬧)》之銘言:
: ※ 引述《hereafter (祕密朝聖者)》之銘言:
: : 在台灣,分隔島一般指用來分隔不同向車道或快慢車道的東西,
: 四線道以上才有快慢車道,分隔島不會用來分隔快慢車道,不然要怎變換車道?
: 分隔島主要是為了安全,不讓對方車道超車,和隨便迴車。
: 種樹可以綠化環境,可減少對方車道的干擾。
: 不過車速快且路不直的路段,那些樹會影響到左轉。
: : 上面通常會種植花草樹木。
: : 當然不是每條路都有分隔島,通常比較大條的路會有分隔島。
: : 有些路確實太寬,行人必須在路中間,也就是分隔島上或分隔島旁邊有標線的區域,
: : 等下一個綠燈亮起,不清楚有沒有另外的名字……
我稍微畫了一下
俯視圖:
人 人 人
▆▆▆▆▆▆▆▆▆▆▆▆▆▆▆▆▆▆▆▆▆▆▆ ←—安全島
慢車道→
快車道→
▆▆▆▆▆▆▆▆▆▆▆▆▆▆▆▆▆▆▆▆▆▆▆
花/草/樹 ←—安全島/分隔島
▆▆▆▆▆▆▆▆▆▆▆▆▆▆▆▆▆▆▆▆▆▆▆
←快車道
←慢車道
▆▆▆▆▆▆▆▆▆▆▆▆▆▆▆▆▆▆▆▆▆▆▆ ←—安全島
人 人 人
剖面圖(?):
安全島 分隔島/安全島 安全島
↓ 車道 ↓ 車道 ↓
行人 ↓ 花 ↓ 行人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6.103.13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