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連9黑,政府惹得禍?
#文長1000字
#本來只想打200字
台股連9黑,剛剛看了一下,過去10年似乎未曾發生過這種現象。
日均量也從7月初的逼近6000億,一下回到只剩3000多億。不少人把矛頭指向當沖減稅優惠不延長所導致。
不過我認為,現在回頭看上半年的走勢,直線上升的主升段行情,伴隨著暴增的交易量,大量的股民跑步開戶進場,以及令人擔憂的融資直線上揚,不少跡象都顯示股市「異常熱絡」。
很難想像2年前的今天,交易量不過1000億出頭,短短2年時間,不見百業繁榮的光景,倒是看不著、摸不到的金融資產,出現數十年來難得一見的大榮景。
先是本益比動輒百倍起跳、高得連半導體行業拿望遠鏡都看不到的口罩類股,用半年10倍的行情,令全市場驚覺「原來賣口罩的股票比賣晶片還會漲」;
再來是長期處在台股邊緣的DR股,莫名其妙獲得市場追捧、集體回春,最經典的莫過於即將瀕臨下市的杜康(911616),就算結局只剩下一張壁紙,也能緬懷它曾經達到前無古人,可能也後無來者的3660%溢價新高度;
當然還有疫情衝擊下的重災族群觀光、旅遊類股,竟然能在營收只剩1/10的背景下,上演超過100%的漲幅,甚至高於疫情爆發前的股價水準。我還記得有天旅遊類股大漲時,特別搜了一下相關利多新聞,不是開放旅遊,而是忙著轉型賣便當;
最後是大家印象深刻的航運類股,霸佔了大半年主流地位不提,更是把研究航運景氣、精算運量、解讀政策打造成股市新顯學,霎時間航運人才輩出,散裝、貨櫃不再混淆了,總算弄懂一個是載科技產品、一個是載原物料;BDI、BMI也明白了,一個是波羅的海指數、一個是身體質量指數。
回顧這幾次主流更換,除了航運股有著真正的基本面加持,持續最久外,可以發現它們有著一項共通點,就是本來都為爹不疼、娘不愛的「低價股」,這個特質也正是散戶的最愛。
這些低價股之所以能大翻身,除了站對風口,不可否認更多的是明顯參雜了投機風氣、與新手的無知。當一個市場充滿熱情的時候,當然人人都愛,但是熱情總有消逝的一天,已經偏離的股價終究也會回歸基本面,如果放任熱情延續的太久,一旦市場回歸理性,最終一定會有人受傷,而且是重傷。
所以在這個時期拋出當沖降稅優惠不延長的利空,很多人解釋為打擊市場,不過客觀來說,派對本來就有結束的一天,這項議題在我看來,不過是加速市場回歸理性的「催化劑」。無論最終是否定案,對於政府而言,為冷卻市場的目標已經達到了。
我甚至認為,比起過去1年半,這個時期的台股可能更接近其真實、合理的模樣。
如果站在這個角度,再來看官員們為何回應給市場的結論是「持續討論」,就能輕易理解背後的動機。這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合理作為。
打的不是市場,而是投機風氣。
人才輩出解釋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感謝熱情認真的李學長,
今天要來介紹「建中科學班」!
————————————————————
科學班考試三月多就考了,獨立招生。
📍考進科學班有什麼優點?
主科老師會是比較有經驗的,幾乎沒有地雷老師。老師還會同時兼任你的專題研究老師
🔆三年不分班,會有電神互相切磋討論。
教學資源多,可以借用科學館做實驗、借競賽資料、想考數理科免修可以直接報名(普通班要7%或是老師推薦)。
數理科目進度高二就上完,要在高三去台大修課(微積分、普通物理、普通化學、普通生物四選一)。高二下須通過資格考試方能第三年取得台大修課資格,沒考過者你會拿不到科學班認證證明文件,但是不會強制將你轉班。
📍 科學班的內容會不會比較難,成績會不會不好看?
🔆 數理科的內容會比較難,老師比較少管必選修,以主題式教學為主。
某些科目段考較難,老師會調到比較高分,只要你有努力老師一定看得出來分數給的算高。文科被當在科學班會更常發生,因為我們甄選就是數理跟一階不太難的語文考試。
📍 我是一個沒有超修的國三生(注意,那是會考前),要怎麼準備考試?
🔆 初試:
語文:不用太擔心,英文國文都在會考範圍,然後T分數差距也不大。
考古題以及其相似題型有公開,建議練完,才有考過初試的機會。
同樣地,初試會有沒準備的人來考,分數的標準差較大,最後T分數大概會落在60上下,在總體人數上大約是60/350。
科學班數學考試絕大多數題都可以國中解法,但多半想不太到。不會寫不要太沮喪,其他人大部分也不會寫。如果有餘力可以學習一些高中好用的單元如三角函數,能在你想不出那些超難解法時提供一個只要花時間就可以做出來的方法。
自然科會參雜一些高中觀念,但是不太會影響到解題,計算方面則多半是國中公式在高中的延伸。可以針對考古題去對對應的高中章節進行延伸閱讀在考試時比較不會那麼慌。
🔆 複試(實驗&證明):
數學佔複試4成,數學會是好幾大題每題帶六七小題的形式,其中每題的前段基本上通過初試的人都做得出來,建議每題都先做完前幾小題,卡在一大題很久會造成大量的分數損失。建中沒有公布複試題目,但外縣市學校好像有,可以去找找,但難度低於建中。
物理和化學各佔複試的2成,都有筆試和實驗。
物理筆試會考一些較難的高二高三題型最難到達物理奧林匹亞初複試水平,運動學和力學佔大宗,物奧初選該部份可以在高中範圍念完後練習一下。光學和熱學出現了國中為提供的公式請先自行預習,高中的電磁學與國中難度差較多,考的比較少。
化學筆試範圍有點多且量也很多(四十幾頁),有英文文章的閱測,比起其他題這類題目只要英文能力強一點就能做了。其他題目需要高中大量觀念,而且有些觀念是常常連高中生都忽視的(像溶解)。
🔆 實驗的部分:
兩科都是以高中實驗改編而來,會有線索提供你研究步驟以及計算,在討論的部分最好能去閱讀一些高中的實驗手冊,了解格式以及重點句的寫法,不要玩器材,會被扣分,打破也會(手殘者在此)。數據做出來差強人意也要放然後再想辦法解釋,你如果捏造數據老師一定會發現,你的成績就不會太高。有些討論不會需要作完實驗,實驗做不出來趕緊寫那裡搶分!!
複試的實驗技巧很多難以以國中的能力去填補,如果有這個規劃,可以在初試後詢問你的國中理化老師是否有機會讓你在課餘時間自主訓練高中實驗。(我的國中老師蠻支持的)
生物和地科各佔複試一成,生物高機率動植物器官、滲透壓、細胞觀察。做好這三類的實驗考過機率較大。地科由於內容不多,推薦讀完高中內容,才能節省做題組前要看大量資料才能解決的窘境。
✅ 再來是學習歷程的部分,學習歷程會用到競賽、專題等東西,考上者你們跟數資班對比的優勢就在四月到七月了,趕緊選一科專心拼競賽。在開學後你們可以跟數資班拉開一段距離(但在一、兩年後就沒了QQ)
✅專題研究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科、資訊六科可以選,與你的競賽能力無關,建議去台大或中研院找個指導教授,他能帶給你大量的收穫。
專題研究高一下開始分組,高二上10月有國際科展初審,進度快者可以直接拼這個
高二下三月會有校內科展然後特優可至台北市科展然後特優可至全國科展,最後還是會回到台灣國際科展,台灣國際科展的目的就是篩選出一批國手前往美國比ISEF選上國手至少可以推薦本科系,得幾等獎會影響保送推薦範圍,請查教育部法規。
✅ 開學初會有能力競賽,以及各科奧林匹亞,能力競賽物理、化學、生物、地科限四選二初試,到了校隊培訓時資訊以外科目限選一科成為校隊。
然後有時候比競賽還是會吃天賦的,吃天賦的大小由左至右遞減大概是
數學>資訊>物理>化學>生物
但同樣也有人全部都行然後被迫上述能競四選二
最終能力競賽與奧林匹亞都會匯流到選訓營,然後決選營,而選訓營前半會推薦個本科系,成為國手後得金銀銅會影響保送推薦範圍,請查教育部法規。
✅ 科學班保送推薦人數僅佔三分之一,其餘的人最終還是會回流到學測指考。如果當初文科很爛考進來,沒拼到保送或推薦及特殊選才者很吃虧。可能會因此落入一些較差的志願。申請時如果有一個某科選訓營,加分會很賺。
✅ 再來就是要關注人才培育計畫,大概在8, 9月可以去考,有台大、清大、中研院等等各科的培育。這可以推廣到專題研究的部分,如果你對計畫裡的指導教授的研究主題感興趣的話,你可以毛遂自薦,指導教授get!
✅科學班的同儕實力很強大,有數物化生地免修的人、各科的奧林匹亞決選者與國手,跟他們一同考試時不要壓力太大。也因為這樣你永遠有奮鬥的目標,以及能幫你在課業跟競賽都走得更遠的人。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資優班篇
#他們認真拚數理科學
#但也沒偏廢英文的學習喔
#台大明明高手輩出
人才輩出解釋 在 Spark Liang 張開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老闆不喜歡我 #我要離職嗎
在最近第七季的《奇葩说》第17期的題為“ 我是職場新人,老闆明顯不喜歡我,要不要辭職?” 的辯題中,有一位來頭很大的選手 - 楊天真 (她在其他節目可是擔任導師的位置)。
她的言論很霸氣,可每一個論點都讓我頻頻點頭,給出職場新人的建議真是非常貼切實用。
1. 老闆不喜歡你,你就換地方,這不是一種放棄嗎?一有壓力,你就放棄。這麽喜歡放棄(氣),#你是不是高壓鍋?
對於這點,我是非常認同的。
每一個人的認知都是不一樣的,儅一個人單憑感覺去做認知,是非常危險的,因爲感覺是一個非常主觀的東西。
首先,可以弄清楚,#應該問問自己爲什麽老闆不喜歡你?#是不是屬於極端情況?
有可能是出自有你自己的 “覺得” 而已,你覺得老闆對你不理不睬、你覺得老闆對你有偏見、你覺得老闆喜歡差遣你做事?你覺得不舒服、不喜歡、被針對?可能事實不是。
如果是真的不喜歡,比如故意找你茬、總是惡意批評你、對你精神打壓,這個就屬於個人偏見了。那麽,你就離職吧。
身處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相比起批評,大多數人更需要鼓勵。
職場上有種最低級的情商,就是批評成癮。差評不是激勵的良藥,而是精神的毒藥,面對惡打壓自己的老闆,建議你直接走人。
先搞清楚老闆不喜歡你的原因,如果沒有的話,就算你離職了到其他公司就業,一樣的問題還是會存在。
2. 楊天真也説道,員工和老闆 - #是一種雇主關係,是一種互相需要,不是互相喜歡的關係。那麽 #你爲什麽要在意老闆到底喜不喜歡你?
職場上不能談感情。雖然,職場的人際關係就是簡單的交易關係,但,很多時候,很多職場關係就像是婆媳關係,是沒有對錯的,也是永遠無法調和的。
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去討好或者逃避老闆,而是去解決問題,#做好向上管理,#結果導向才是真正被需要的。什麼是向上管理?楊天真在節目中對做出了一個很全面的解釋 (可以去看看)
很多時候,你所以為的 “領導不喜歡我” 只是你的主觀感受而已,是你自己在讓自己不安。
畢竟,安全感是自己給的,把該做的都做到位,把問題都解決清楚,領導還有什麼理由不喜歡你呢?
3. 她安利大家在工作中要有 “#渣男心態”
其實所指的是凡事 #以目標為導向,按照自己的目標和節奏工作,不要被外在評價擾亂了自己的步伐。
一個人想要在職場中無往不利,就要把握好一個原則,即:“#找到自己的目標,#一切行動為目標服務”。
如果你找到你的職業目標,不再把注意力聚焦在外部因素上,無論外部有任何的風吹草動,也無法在你的內心引發巨大的漣漪。
---------------------------
總結來説,還是套楊天真的 “#價值系統” 來做結論。
我們需要一套屬於自己完整的價值系統,因爲它是理性的,根據客觀條件和你的實際目標來制定的。
真正成熟的職場人,從來不會跟隨情緒做判斷,而是跟隨價值系統來權衡利弊,這樣做出來的選擇,才不容易後悔。
鼓勵所有職場人都去看看這一期,職場上要有所成就,目標永遠比情緒重要。
👉🏻 如果是你的話,你會采取什麽樣的行動?
📌 影片鏈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tpMgwHErjU&t=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