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關於 #瑞典小學觀察 的文章引起了一些討論,不少讀者對於下雨下雪還在戶外玩的這點很有想法,認為台灣的氣候條件不可能讓小孩不論晴雨都「關」在外面玩,還有人提到爆紫的空氣品質和可怕的紫外線等。(詳情請見上下游新聞市集原發文討論串)
當然,台灣的氣候跟瑞典相當不同,本來就不能相提並論。但其實分享這個觀察的重點也不是下雨天一定要趕小孩出去玩,而是一種「不要輕易被天氣限制」以及一種對於戶外活動的真心重視與實踐(又可以去看《瑞典模式》裡有關自然近用權跟戶外活動的兩個篇章,一直quote自己"Ku 2019"真是很不要臉)。
總之,這些討論讓我想到之前看的一本 #瑞典繪本《史汀娜的夏天》(原文:Stinas sommar,作者:Lena Andersson),這本書有兩個部分,都是小女孩史汀娜暑假到外公住的小島上發生的故事。
跟這個討論相關的是第一個故事,叫做「旋風史汀娜」(Storm-Stina),講述史汀娜跟外公在小島上生活的點滴,她喜歡到海邊撿寶,各種海浪帶到陸地上的驚喜都被史汀娜視為珍寶;她也喜歡跟著外公划船到海上去收漁網,看看晚餐有沒有著落、或是有沒有什麼「寶物」上鉤。
一天晚上,她跟外公吃晚餐時聽見收音機裡傳來暴風雨的警告,她藉口累了,早早上床睡覺,想不到是自己一個人跑到外面去「體驗風暴」去了。外公發現床鋪空蕩蕩,連忙到海邊去找史汀娜,在岩石旁找到全身濕透、又冷又怕的史汀娜。外公抱著史汀娜趕回家。
就在此時,我以為外公會把她帶回家,好好安頓、給她一杯熱巧克力、哄她上床睡覺。故事就這樣溫馨的結束。
想不到,外公帶著史汀娜回家,說:「我們重新來過。」然後幫史汀娜穿上雨衣雨鞋、保暖衣物,然後告訴她:「這種天氣最好要結伴出門。」兩個人就裝備齊全的又出了門,到海邊「享受」暴風雨。
故事最後,史汀娜在暴風雨中撿到一個木箱,剛好用來裝她那些海裡來的珍寶。
「時不時有暴風雨來襲也滿好的,不是嗎?」她心滿意足的告訴外公。
這個故事當然不是鼓勵大家颱風天有完善的裝備就應該去觀浪,畢竟瑞典小島的暴風雨跟台灣的颱風完全不是同一個等級。史汀娜外公這樣的態度跟做法,保護孩子的最好方法是教導他們如何面對困難、處理問題,這十足展現了瑞典人對於自然、戶外活動的精神,也是可以提供在台灣的我們參考的。也許對於大自然的熱愛與對戶外活動的堅持也是瑞典人對環境議題熱情的來源之一?
這本繪本目前沒有中文版,在瑞典的讀者有興趣倒是可以去圖書館借閱,很溫馨很有瑞典風味的一本書。(第二個故事也很棒,是有關獨居老人的)
#Stinassommar #瑞典模式 #裝備很重要 #上下游新聞市集 #瑞典童書 #繪本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