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閱讀】讀萬卷書 行麥理浩
“It represents a valuable natural resource for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and an environmental heritage that desperately needs respect and protected, especially given the probability of continued future waves of immigration into the SAR.”
-Bernie Owen & Raynor Shaw
近年潮流興行山,係動盪下郊野公園成為唔少香港人透透氣嘅地方,上到山除咗可以打卡呃like,仲有咩可以欣賞同向個山學習呢?如果想知識型郊遊邊行邊學,研究員推介閱讀由香港資深地質學家 Bernie Owen (歐文彬) 撰寫的《Hong Kong Landscapes: Along the MacLehose Trail》。
全本書都以麥理浩徑作為敍述主軸,將10段嘅麥徑分段描述。每段都提供地圖指南,地質地圖同路線圖(Mapguides, Geomap & Trailmaps),比起相類似郊遊著作 (如劉克襄《四分之三的香港》唔同嘅係,少了一份文學記事,卻多了以地質學家的視野剖析唔同景觀形成及地質作用的知性。就例如係麥徑第二段約M034-M0359之間會望到大浪灣四個沙灘包括西灣、鹹田灣、大灣和東灣。
大家除咗讚嘆壯麗嘅西貢「四灣」之外,可從書中讀到係沙灘上見唔見到有離岸流(Rip current)。書中圖文並茂,顯示出波浪達到西灣近岸淺水區,波浪會在破碎帶(surf zone)破碎,沖上海濱的海水稱為沖流(swash),從海濱回到海中的海水為回流(backwash),當大量海水回流到海中時又被新的沖流推進,就會容易形成離岸流,最高速可以去到時速每秒兩米,會令你看到美景之餘亦認識到當中的危險性。
又例如當作者行到清楚見到馬鞍山嘅馬鞍形狀,就交代了由於馬鞍山同牛押山係由較堅硬的凝灰岩(Tuff)組成,而兩個山峰之間嘅山坳由於有斷層(Faults )同弱線(line of weakness),所以經日月洗禮之後就形成好似「馬鞍」,讓你也能在觀賞時能看出各種本土景觀的前世今生。
近日研究員也有拜訪作者歐文彬教授,提到書中有些地方已經出現變化,讀者可以當本書作為參考基線來 (baseline) 比較不同地景變化,更提到希望讀者睇完本書再行麥理浩徑時能更了解沿途不同地貌嘅變化,久而久之可以支持香港環境保育工作。
而家政府成日對郊野公園虎視眈眈,一係話要發展「邊陲」,一係就話將郊野公園旅遊化,除左睇靚景透透氣,深度了解郊野公園自然景觀價值及當初原意,可讓現時的郊遊熱行多一步。
P.S. 有意借閱可inbox我哋
#智識型郊遊
#郊野公園
#麥徑愛好者必讀
— 本土研究社 —
▍研究到底 參與小額月捐支持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2的網紅Thats Tamm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日香港又再多一宗市民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後死亡的個案。大家打之前真係要好好考慮清楚,了解自己身體狀況先!! 唔係中國野都未必好LOL 【新冠疫苗比較】一表看清科興/BioNTech等疫苗副作用及有效率 https://www.bowtie.com.hk/blog/zh/%E6%96%B0%E5%...
「麥 理 浩 徑 第 一 二段」的推薦目錄:
- 關於麥 理 浩 徑 第 一 二段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麥 理 浩 徑 第 一 二段 在 朱庭萱 Bonnie 玻璃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麥 理 浩 徑 第 一 二段 在 香港山女 Mountain Girl H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麥 理 浩 徑 第 一 二段 在 Thats Tamm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麥 理 浩 徑 第 一 二段 在 細強遊記:麥理浩徑系列(第1 , 2段)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麥 理 浩 徑 第 一 二段 在 【麥理浩徑全走】第一二段東壩浪茄大浪西灣鹹田灣赤徑北潭坳 ... 的評價
- 關於麥 理 浩 徑 第 一 二段 在 2017.10.28 麥理浩徑一、二段逆走 的評價
麥 理 浩 徑 第 一 二段 在 朱庭萱 Bonnie 玻璃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嘗試想由條麥理浩徑第一段到第十段整條行畢,今星期先由第一、二段開始,由北潭涌停車場走到浪茄!全程12.6公里!風景很美路又好行。北潭涌有很多牛牛,再加上天氣又好,一流!👍🏻
麥 理 浩 徑 第 一 二段 在 香港山女 Mountain Girl H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無痕山林
相距5年,用照片比對之下,就很明顯看到這幾年間,在行山熱潮及打卡文化下對山徑的影響。
#大東山 其實屬於 #鳳凰徑 第二段,是漁護署的正式山徑,鋪設有良好易走的石階,估計這種石階的做法是用來應付大量人潮以免表土過度水土流失而造的。走在路上其實也算易走,只是部份梯級幅度較大,走起來要跨較大步。但其實要全程走在石階上絕對是易走的,當然要費點體力啦。
但前幾天在大東山見到卻是另一番景象。由於遊人眾多,一些走的較慢的人走在石階上,後來較年輕的遊人則走到旁邊的斜道上,好讓自己趕在更多遊人到達前快人一步到達賞芒草的位置。也有正在下山的人,因為石階狹窄,為了避開上山的對頭人,而被迫走到旁邊的斜道上。還有跑山者為了保持速度,快步從斜道上跑過,揚起一片塵土,絕塵而去。少不了一些年紀較大的遊人,因為懶得抬腿走石階,而走在斜道上,一小步一小步的慢慢登山。
以前自己也沒有留意這些行徑,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反正大家互相保持禮貌有序登山不就好了?
但是今年確是香港山徑受難的一年。到郊外行山的遊人與日俱增,隨着天氣轉涼,秋高氣爽,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加上適逢賞芒草的季節,大批遊人同時間湧到同一條山徑上,令山徑急速短時間內損耗。一旦損耗,則難以回復,因為泥土需要休養生息以及養份等等,才能重新長出草苗;有了草苗的根莖,才能再次打開泥土,讓水份養份流進去,從而抓緊表土,減低水土流失。根據 綠惜地球 The Green Earth 分享,麥理浩徑第四段則花了三年,才令擴闊了的山徑收窄了一點點,重新長出植物。
你可能覺得,路都是人走出來的,人多路便要闊一點,有什麼問題?
山林在大家印象中應該都是翠綠如茵,而非一片黃沙的吧。假如路一直擴闊,山頭剩下一片黃沙的禿頭山,你還會喜歡到這片郊野去嗎?
此外,水土流失後的山徑,亦會增加遊人登山的難度(假如你還是要走在這條已損耗的山徑上)。惡性循環下,山徑繼續日益損耗,久而久之山徑變得不適合大家登山,這是大家希望見到的嗎?
那麼我可以做什麼?
對於山徑保育,最基本的就是堅持 #走正路!意思是走在鋪設好的石階上,而非走到旁邊的泥路上。即使人多,其實大家可以選擇耐心等候,而非一股勁兒衝到並非原本為遊人鋪設的路上。
到了沒有石階的路段,也選擇走在泥路上,而非刻意踩在草頭上,把僅餘還沒瓜掉的植物也給踩死。假如對自己登山能力有懷疑,例如不踩草頭根本登不了山,那我建議你先買一雙防滑的行山鞋,而非穿一雙不合適的波鞋去讓大自然承受你的能力不足。(摘自 #綠惜地球 網站:扯著小型植物上落、或一屁股下滑拖行表土,也加速山徑退化)
長遠來說,可以大家都多出一分力就更好了!例如見到別人走在小路上時,可以善意提醒大家走正路。此外,更可以參加 #山徑維修 的工作坊,在疫情過後一起幫忙修復損耗嚴重的山徑,讓山野保持大家都想看到的面貌。
跟做人一樣,我們都走正路,不走捷徑,好不好?
這個概念對香港人來說應該比較新,認同請分享給朋友把訊息宣揚開去!守護山徑,一生平安 🙏🏻💚
有關 #綠惜地球 最近做的 #鳥瞰山徑 調查: https://bit.ly/鳥瞰山徑變化
~~~
郊野行樂,也請謹記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包括充滿細菌的口罩垃圾;#勿留火種;最好 #源頭減廢,#自己垃圾自己負責!每次行山多帶一個鉗個袋就可以一起 #一人一袋和你執 啦~ 切記勿破壞環境及生態,支持 #山野無痕!做個負責任嘅山友!
#當你享受大自然
#保育就成了責任
#源頭減廢
#自己垃圾自己負責
#無痕山野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香港山女
#mountaingirlhk
FB/IG: mountaingirlhk
麥 理 浩 徑 第 一 二段 在 Thats Tamm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日香港又再多一宗市民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後死亡的個案。大家打之前真係要好好考慮清楚,了解自己身體狀況先!! 唔係中國野都未必好LOL
【新冠疫苗比較】一表看清科興/BioNTech等疫苗副作用及有效率
https://www.bowtie.com.hk/blog/zh/%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7%96%AB%E8%8B%97-%E9%A0%90%E9%98%B2/
reference:
本港累計11人接種新冠疫苗後死亡,其中9人接種科興疫苗,兩人接種復必泰疫苗。
死者為59歲男子,今日於西貢被行山市民發現失去知覺,由政府飛行服務隊送往東區醫院,搶救無效證實死亡。該男子7日前,即3月18日曾在彩虹道羽毛球中心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復必泰疫苗,他在打針後逗留接種中心觀察期間並沒有不適紀錄。
今早11時許,有行山者發現59歲姓李男子於西貢西灣山麥理浩徑第二段的山徑昏迷不醒,遂報警求助。李其後由飛行服務隊直升機救起,送院東區醫院,惟搶救後證實不治。據了解,李任職保安經理,沒有長期病紀錄,經常獨自行山已近5年,今日由西灣出發往東壩,沿途有打卡傳送予妻子
上年的同類街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DcMMHUT3nk
••••••••••••••••••••••••••••••••••••••••••••••••••••••••••••••
MORE ABOUT TAMMI | 關於TAMMI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hatstammi/
☞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thatstammyy
••••••••••••••••••••••••••••••••••••••••••••••••••••••••••••••
#復必泰疫苗 #BioNTech
記住要開1080~

麥 理 浩 徑 第 一 二段 在 【麥理浩徑全走】第一二段東壩浪茄大浪西灣鹹田灣赤徑北潭坳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麥理浩徑 全走】 第一二段 東壩浪茄大浪西灣鹹田灣赤 徑 北潭坳MacLehose trail Section 1, 2. 1.9K views · 2 years ago SAI KUNG ...more ... ... <看更多>
麥 理 浩 徑 第 一 二段 在 2017.10.28 麥理浩徑一、二段逆走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8 麥理浩徑一、二段逆走 by 大嶼樂家 2017.10.28 麥理浩徑一、二段逆走 北潭凹(北潭路) (起) > 赤徑> 大浪坳> 大浪村> 鹹田灣> 西灣> 吹筒坳> 百足地> 西灣山(三角網 ... ... <看更多>
麥 理 浩 徑 第 一 二段 在 細強遊記:麥理浩徑系列(第1 , 2段)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北潭涌--萬宜路--東壩--浪茄--西灣山--吹筒坳--西灣--鹹田灣--大浪坳--赤 徑 --北潭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