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 諺語新知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描述秦末項羽、劉邦楚漢相爭,相約鴻門見面時的一個小插曲。「刀俎」即是宰割用的工具,刀和砧板,整句的意思是一個比喻,自身是無力反抗的「魚肉」,而別人就手執宰割用的工具,反映生殺大權掌握在別人手裡,自己處在被宰割的位置。
項羽、劉邦等訂下了「先入咸陽者為王」的規則,而劉邦就不顧項羽在戰爭中的功勞,在公元前206年率先進入了秦首都咸陽。當時項羽謀士范增已打算攻打劉邦,屯兵40萬在新豐鴻門,設下以「分封」為名的鴻門宴,打算一問究竟。
劉邦早知鴻門宴的真正目的,就帶同張良,勇士樊噲到鴻門向項羽謝罪。怎料宴會一開始,就有項莊以舞劍為名,企圖刺殺劉邦為實,情勢相當危急。劉邦藉故拖延,並使樊噲和張良商量如何脫身。當時樊噲和張良勸喻劉邦馬上逃走,但劉邦就指必須向項羽辭謝,樊噲情急之下說道: 「 大行不顧細僅,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鱼肉,何辭為。 」劉邦聽完此話,頓時醒悟,就馬上與樊噲離去,只留下張良向項羽辭謝。而這句說話,後來又演變成「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諺語新知 #諺語 #歷史故事 #中國歷史 #項羽 #劉邦 #鴻門宴
鴻門宴比喻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諺語新知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在現代常用來比喻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和事,形容說話和行動與真實動機有差別,到底這個鴻門宴中的經典故事為何會引伸出這個意思?
故事發生在公元前207年,在「先入關中者王之」的約定之下,劉邦先入咸陽並且與城中百姓約法三章,在此情況下,劉邦手下將領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向項羽通報,惡意離間項羽與劉邦。此舉觸怒了實力強大的項羽,並打算乘機教訓劉邦。在公元前206年,故秦都城咸陽郊外的新豐鴻門就舉辦了一場簽約宴會,史稱鴻門宴,亦是決定關中統治權以及漢中郡分封的一場宴會,為後來的楚漢之爭埋下伏線。
劉邦的手下張良得到項羽叔父項伯的幫助,當然得知鴻門宴的目的,劉邦自知實力不如項羽,在鴻門宴開席的時候,就已經向項羽認錯。項羽當然領情,並且指出是曹無傷離間雙方的關係。然而,項羽的參謀范增並不會如此罷休,他指派項莊,讓他在劉邦面前舞劍,趁機裝作意外殺死劉邦。項莊表面上是舞劍,但實際上是希望殺死劉邦,看在眼內的項伯也一同舞劍,暗中保護劉邦,更重要是拖延時間,好讓張良有所對策。《史記·項羽本紀》就有記載,張良至軍民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
鴻門宴至此亦到了最激烈的位置,樊噲早年以屠宰狗為業,抗秦之戰屢立戰功,入到營中就直接站到項羽面前,《史記》中形容他的表情是「目眥盡裂」,眼見如此項羽只好賜酒賜肉,並停止了項莊的表演。
#諺語新知 #諺語 #中國歷史 #歷史故事 #劉邦 #鴻門宴
鴻門宴比喻 在 東森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精彩回顧】
台灣不願碰的歷史? 蔣公日記曝43天慘劇
#鬼斧神編:竟然被比喻像鴻門宴!!!?
#台灣 #歷史 #蔣公
鴻門宴比喻 在 鴻門宴解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瑜珈皮拉提斯資訊指南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鴻門宴比喻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PeacockLiu也提到: ※ 引述《tuboshu ()》之銘言: : : 最近剛換手機: : 想到之前這些廣告打很兄凶,感覺性質類似: ... ... <看更多>
鴻門宴比喻 在 鴻門宴比喻 :: 藥局地圖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鴻門宴比喻 | 藥局地圖 · 鴻門宴比喻 安世藥局地址 板橋漢生東路藥局 泰林中西藥局 博宇藥局地址 余碧子 佑全藥局電話 台安藥局評價 台安藥局ptt. 相關資訊整理 ... ... <看更多>
鴻門宴比喻 在 鴻門宴解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瑜珈皮拉提斯資訊指南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鴻門宴比喻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PeacockLiu也提到: ※ 引述《tuboshu ()》之銘言: : : 最近剛換手機: : 想到之前這些廣告打很兄凶,感覺性質類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