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放假去邊玩
#1312 魔鬼山
最近步入盛夏🔥
黑洞想行山又怕曬黑🌚
所以都揀d無咁chur😗
今次介紹嘅路線有齊歷史古蹟同打卡景點📸
-
路線:
衛奕信徑3段 >▶️魔鬼山山頂炮台>▶️鯉魚門天后廟 >▶️鯉魚門礦場 >▶️鯉魚門燈塔
-
起步點 (圖2):
油塘大本營商場穿過中庭去高超道
沿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車路上斜
呢段路算係最辛苦🥵
上到中段會見到衛奕信徑3段
留意左邊有紅色欄杆樓梯⚠️
-
🔺魔鬼山山頂炮台
跟指示牌去炮台山方向行😉
就可以去齊👇🏻
✅魔鬼山碉堡
✅歌賦炮台
✅砵甸乍炮台
炮台日久失修 雜草橫生😂
最後再行多條樓梯就到山頂⛰可以飽覽海景
-
🔺鯉魚門天后廟
離開魔鬼山之後原路折返
去返一開始衞奕信徑條樓梯
轉左繼續沿車路行5分鐘
右邊會有一條小路㊙️
跟指示牌往鯉魚門方向行
大概20分鐘就落到☺️
-
🔺#鯉魚門礦場
跟沿路指示行多10分鐘就到
環境好空曠好舒服😎
-
🔺#三家村 燈塔
出番大路沿鯉魚門海傍道行
位置比較近海鮮街
不過現場環境冇想像中咁靚😖
只係沙地上嘅超迷你燈塔🤫
-
#香港美食#foodiehk
#hkigers #hkig#hkigfood#foodiehk#hkfood#食好西 #hkfoodlover#一路食一路post #hkfoodporn#hkfoodstagram#hkdaily #hkfoodie#香港美食 #相機食先 #hkfoodsnap#hkfoodshare#hkfoodpic#手機食先 #852food #852ig #foodhk#hkfoodstagram #食左先講 #一路食一路pos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海防博物館的前身是舊鯉魚門炮台,是百多年前香港最具規模的防禦工事,也是1941年香港保衛戰的重要戰場之一。炮台現已活化成博物館,展示香港六百多年來的海防歷史。 鯉魚門堡壘是鯉魚門炮台的核心防禦工事,是英軍在1887年所建。堡壘內有十八間地下室,有通道相連,原用作英軍營房、彈藥庫、炮彈裝配室和煤倉...
鯉魚門 大本營 在 四月媽媽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半年前跟亨亨柔柔到 #鯉魚門 行逛,不過當時只到達天后廟便止步了,今次就挑戰難度到廟後的石礦場。
👉分享回顧:https://www.facebook.com/231315507775431/posts/597844797789165/?d=n
穿過窄巷,便到達背後的另一個大世界,抬頭望到這高高的石牆,非常壯觀。我們便在這片荒地放放風箏吹吹泡泡,及欣賞一下這個頹廢風的景致。
高山旁邊有石灘,小朋友看到水當然興奮。我們到水邊看看小魚跟貝殼,誰不知突然殺個措手不及,一個大浪沖過來,雙腳也濕透了,哈哈,所以大家到岸邊時還是要加倍小心。
記得上次柔柔有起碼一半時間都要抱抱,今次好叻叻呀,來回都冇抱過,所以整條路線都走得十分輕鬆。
溫馨提示,整個石礦場幾乎也沒有遮陰的地方,所以要記得做好防晒措施,及帶備足夠的水啊!
#油塘 #東九龍 #天后廟 #大本營
#四月媽媽手記 #hkbaby #hkmami #hkblogger #親子 #香港媽媽 #hkkol #親子blogger #親子好去處 #香港好去處 #週末好去處 # #郊遊 #hkmom #香港媽咪 #wearehkkid #mamatown
鯉魚門 大本營 在 LittleEggplanet 茄雲遊攝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漢服攝影初體驗~
影片與花絮:https://youtu.be/MWS1EL88NaU
更多照片、漢服體驗價目表等詳情,請到blog文章:https://www.littleeggplanet.com/hkhanfuphotography/
妝造:日月餅乾雙子工作室:https://www.instagram.com/riyuebinggan/
攝影:Aki LCheng:https://www.instagram.com/akilokyicheng62/
————————————————
LittleEggplanet 茄雲遊攝世界 by Karen(茄雲)
香港女生,愛一人出走,獨自旅行,攝影愛好者。
個人Blog網站:一切文章、隨筆及影片大本營...
https://www.littleeggplanet.com/
Instagram:旅遊照片、限時動態...
https://www.instagram.com/karencheung1219/
Youtube頻道:旅遊影片、Vlog...
http://bit.ly/LEPYouTube
#漢服體驗 #漢服香港 #漢服攝影 #漢服 #漢服文化 #漢服寫真 #漢服外拍 #hanfu #hanfugirl #古裝 #古裝攝影 #三家村 #三家村石礦場 #鯉魚門石礦場 #蘆葦 #hongkonggirl #asiangirls #chinesecostume #復古 #girlprotrait
鯉魚門 大本營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海防博物館的前身是舊鯉魚門炮台,是百多年前香港最具規模的防禦工事,也是1941年香港保衛戰的重要戰場之一。炮台現已活化成博物館,展示香港六百多年來的海防歷史。 鯉魚門堡壘是鯉魚門炮台的核心防禦工事,是英軍在1887年所建。堡壘內有十八間地下室,有通道相連,原用作英軍營房、彈藥庫、炮彈裝配室和煤倉。堡壘中央的露天廣場是士兵集散的地方。修復後的堡壘,裝配了現代化的博物館設備,展示香港自明清兩代、英治時期、抗日戰爭以至回歸以後的海防歷史。除了文字及圖片說明外,還展出四百多件歷史文物,再配合多媒體視聽節目,使參觀者對香港海防歷史有進一步的認識。
• 一號展廳:導言
• 二號展廳:明代海防(1368-1644)
• 三號展廳:清代海防(1644-1911)
• 四號展廳:鴉片戰爭(1839-1842)
• 五號展廳:英治時期(1841-1860)
• 六號展廳:英治時期(1861-1941)
• 七號展廳:英治時期(1861-1941)
• 八號展廳:日軍侵港(1941)
• 九號展廳:日佔時期(1941-1945)
• 十號展廳:義勇軍團(1854-1995)
• 十一號展廳:香港駐軍
堡壘上層:海防武器劇場
香港海防博物館專題展覽廳之:同禦鐵蹄 ── 香港的抗戰歲月
一九三一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中國東北三省,揭開了侵華的序幕。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後,中國展開全面抗戰。面對日本侵華,香港憑藉特殊的政治和地緣地位,成為海外物資進入中國的主要通道,以及向海外宣傳抗日救國的大本營。抗日戰爭期間,香港各界一直在人力及物力方面支援內地同胞,見證了血脈相連、休戚與共的緊密關係。一九三九年七月,英國政府在日本的壓力下,禁止香港輸出軍火和燃料等軍需物資,但其後仍有數以百計的車輛和飛機從香港直接運往內地,其他救援物資更不計其數,對抗日持久戰作出重大貢獻。隨着內地多個重要城市相繼淪陷,不少政界名人、作家、藝術家、漫畫家、記者、電影工作者紛紛南下香港,向海內外宣傳抗日救亡的訊息。不少名家的創作、電影及漫畫作品陸續在香港面世。著名電影工作者司徒慧敏和蔡楚生等也在香港透過製作電影,鼓動民眾參與抗日,可見香港作為抗戰宣傳中心的地位舉足輕重。是次展覽透過珍貴的抗戰文物和歷史圖片,闡述香港支援內地抗戰、抵抗日軍侵略的重大貢獻,以及香港經歷「三年零八個月」日佔時期的艱苦歲月。我們希望能讓觀眾藉此更深入認識和了解香港在抗日戰爭中所擔當的重要支援角色,以及香港與愛國人士、游擊隊及國際友人共同寫下的抗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