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本土案例+2 ,為解除居家隔離前「陰轉陽」採檢確診,8/1已匡列隔離,無社區傳播風險。
#室內沒戴口罩聚餐_桌遊_風險高
案15941、15946,2個確診個案,是原來台北的某群聚感染所造成的第四波傳染,原先就是我們匡列對象。
案15804,在7/30與四位同事在家脫口罩同桌聚餐並玩桌遊。
沒有安全距離、聚餐一起共用火鍋及滷味小菜、聊天,造成這次感染。
高雄市考量非同住家人的麻將、桌遊,仍然風險很高!因此仍繼續暫停。
截至今日,台北某聚會案,共延伸8名確診個案,整個匡列超過500人。
今天也接獲台北市個案到高雄足跡。
案15931,發病前8-10天(通常發病前3天才具有傳染力)足跡在高雄,接到這樣的消息,我們嚴正以對,不敢掉以輕心,目前匡列10位接觸者,快篩均為陰性,我們也會持續掌握狀況。
#突破性感染
高醫鍾飲文院長,國內疫苗專家,來向大家說明疫苗相關事項:
截至今日,台灣疫苗人口涵蓋率近四成,在全球算前段班,這是大家的努力。
接種兩劑14天後仍發生感染,這叫做「突破性感染」。
接種足量疫苗,並不代表100%保護力,主要是可以避免重症、死亡。
以台灣的狀況,根據CDC在8/4統計,目前發生突破性感染共有6例,都是沒有併發症的輕症,突破性感染發生比率約十萬分之二。
每個國家疫情發展狀況不同,我們也在圖卡列出給大家參考。一般而言突破性感染機率,都會低於百分之一。
特別提醒市民朋友,接種疫苗之後,仍然有微小機率會感染COVID-19,且高齡、多重慢性病占多數,所以還是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
但其實接種疫苗從第一劑開始接種十天後,就會有很顯著的降低感染、住院、死亡的效果,所以有疫苗仍要呼籲民眾盡量去接種。
疫情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如果有疫苗+NPI (非藥物介入手段如戴上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就可以將近80%保護我們免於受到COVID-19的侵襲。遵守防疫新生活,希望可以讓疫情有早日結束的一天。
.
落實防疫措施,這個是在現階段,面對新一波疫情的挑戰,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另外,我們也針對高雄市的城市特性,有港口、空港,因此對境外移入的個案,必須更加謹慎。
從近期的觀察,現在台灣疫情最大挑戰是在社區清零後,Delta病毒境外移入的預防。
以各國經驗來說,Delta逐漸成爲一個比較強勢的病毒株,在病毒的競爭裡面漸漸取得優勢。
⭐所以我們高雄市針對 #港埠的防疫作為,也同步升級:
包括防疫旅館人員未接種疫苗的部分,每七天自費快篩,由市府衛生局提供試劑,高雄市集中檢疫所工作人員也希望加快辦理。外包廠商、疫苗接種及快篩服務,也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做協商,這部分會全力落實。
港埠分公司的引水人員每周一次快篩,不管是家用、社區或自費快篩等;也希望海巡署第一線防疫人員提高疫苗接種率,因為會在海上接觸很多外國人或境外入境人員。
針對移工仲介翻譯、防疫巴士司機等要求務必落實防疫訓練,每周和移工接觸的人員,需每周居家快篩一次,防疫計程車的防疫工作和防疫訓練也持續加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的網紅陳靜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護理師的付出和薪資嚴重不成正比,菜鳥護理師的平均薪資為32,000,元至35,000元,扣掉勞保、健保、醫療互助金等費用後,換算成時薪竟然只剩121元,比時薪150元的工讀生還低!不僅如此,前幾天還有診所用月薪25,000元的「高薪」徵聘全職護理師,請問勞動部和衛福部可有關愛過這群辛勤勞累的護理人員...
高醫 住院 餐 在 營養師愛碎念-孫語霙營養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42小時生產故事之催生催到吃全餐 【番外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產後憂鬱
經過了壯烈的生產過程,母子均安,一切感恩,所有等待期間身心靈的摧殘,通通一筆勾消,沒想到屋漏偏逢連夜雨。
照理說,剖腹產需住院五天,也就是加上催生那兩天,整整七天的時間我必須住在醫院,這段期間,為了防止傷口感染,只能擦澡,不能洗澡,而洗頭更是艱難的任務,因此,平常天天洗頭的我,這次吃了秤砣鐵了心,整整一週不洗頭。
原定要出院的日子,我起了一大早收拾好所有行李,打算直奔月中享受洗頭服務,沒想到當天的早上被醫院告知發炎指數太高,醫生不肯放我走,需要多住院三天治療。
接收到這個晴天霹靂的消息,我完全按耐不住情緒,坐在病床上,哭的比我兒子還大聲,我大叫:「我已經住院很久了,我不要再待在這裡了,我要去月中了我要洗頭,嗚嗚嗚⋯」
從那天開始,我動不動就流眼淚,想到吃全餐也哭、宮縮痛也哭、想到我媽因為疫情管制不能來看孫子也哭,眼淚像關不住的水龍頭一樣狂流。
我一直都知道產後憂鬱的存在,生過小孩的人也常常提醒我,產後會有一段時間很容易陷入負面情緒,難以抽離,所以我產前產後都有在吃魚油防範,沒想到還是抵擋不過荷爾蒙的變化。
好在住院期間有小漢堡陪我,白天我堅持親餵,和小漢堡相處是我覺得最幸福的時刻,撫慰我受創的心靈,最後住院打抗生素之後,狀況好轉很多,前前後後住院十天,我終於順利出院。
目前在月中休養了兩天,吃好、睡好,也有老公和小漢堡陪我,我又覺得自己康復了,前幾天那些讓我崩潰的事情彷彿過眼煙雲,不足掛齒。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正在經歷產後沒來由的情緒低落,不要覺得自己異常,情緒總會過去,同時可以試著用以下方式改善:
1.吃足夠的營養
足夠的熱量、DHA和維生素B群有調節情緒的效果,產後不要急著減肥,先以補充生產時流失營養為目標,飲食中可吃鮭魚、鯖魚、綜合堅果。
2.充足的休息
媽媽很容易過度努力,半夜爬起來擠奶、凡事親力親為,過勞也會影響荷爾蒙分泌,加速維生素B群流失。
3.家人的支持
很多情緒不要自己往肚裡吞,告訴身邊親近的家人、朋友,讓情緒找到出口。
-
剛剛在限時動態po了我和小漢堡的甜蜜照,大家都說我氣色好超多,休息足夠幫助真的很大,如果想要看更多我和小漢堡的互動和照片,趕快追蹤我的IG:suanyuying 唷!
高醫 住院 餐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調、匡列、隔離很重要
今天全國129例,高雄增加六例本土個案,屬於昨日所公布個案的匡列範圍中。
原來有兩個家庭群聚,因密閉空間工作接觸,而又有另外兩個家庭群聚。
這些人在我們昨天相關的匡列都已經完成,嚴密地匡列、疫調,把風險控制在一定範圍。所以請各位市民朋友放心。
另外,這一次其實有一個特別地方,很多屬於無症狀感染。
也許還沒發病、或者是年輕人的抵抗力比較好,所以症狀上表現相對輕微。
從家庭群聚來說,如果有一個人感染,幾乎大概都是全家感染,這也代表,病毒的傳播力非常強(R0=5)。
因此高雄市政府很早就要求,非同住者的室內非必要聚會一律停止,包括打麻將、撲克牌、橋牌、桌遊、用餐、泡茶當然都不行。非同住家人在密閉空間,要戴上口罩。
.
今天也請到高醫鍾飲文院長分析:
- 什麼是COVID-19病毒變異株?
- 變種病毒的發展?
- 不同變異株的傳播力?
- AZ疫苗對印度2變種病毒(Kappa、Delta)有效?
- AZ疫苗可預防印度變種病毒造成的感染住院?
- 疫苗混打是否可行?
最近大家非常關心武漢肺炎病毒變異株、變種病毒。
國內本來目前是以英國變種病毒為主,不過大家在報章媒體上有看到,最近慢慢有一些祕魯變種病毒株(Lambda)變種病毒株,或者是印度變種病毒株(Delta)。
目前Delta印度變種病毒株已經侵犯到92個國家,也造成英國本來開始要慢慢解封,因為這樣有一些延遲。
不同的病毒的變種株,傳播力、它的致病力、都有可能不一樣,也會影響疫苗的保護力、診斷試劑的正確性、以及治療的方式。
不同的變異株的傳播力不同,這個我們就是要去看它的「R0值」,就是一個病毒如果正常情況下會傳給多少人。
最初在武漢發現的武漢肺炎病毒,大概會傳播給2.4到2.6個人。目前英國本來他的Alpha變異毒株,會傳播給4到5個人;但是這個印度病毒變種株,會影響到5到8個人,所以它的傳播力其實是非常強。
到底莫德納疫苗或AZ疫苗哪一個比較好?其實兩個疫苗都一樣好,對重症死亡都有預防效果。
面對病毒變種威脅,除了輪到時趕快施打疫苗之外,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嚴格實行檢疫與隔離,盡快提高疫苗接種,做好防疫工作,才能盡快恢復生活。
.
所有的疫苗,輝瑞及AZ,對變種病毒來講,都差不多;但假如沒有打就差很多。
明天(6/25)我們社區長輩接種站還有13站。
7月起,65歲以上施打疫苗,有23家醫療院所,以醫療院所本來的預約系統預約;基層診所部份,現在兩大醫師公會正進行試辦。
社區接種站會考量城鄉差距,翻山越嶺也要讓大家打到。
.
📢 公佈今日(6/24)確診個案在高雄市的公共場所活動史
https://reurl.cc/qgVgeE
提醒曾經於附表中時間地點活動的民眾,請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如有出現相關症狀,請撥打1922、或者衛生局防疫專線07-7230250。
高醫 住院 餐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護理師的付出和薪資嚴重不成正比,菜鳥護理師的平均薪資為32,000,元至35,000元,扣掉勞保、健保、醫療互助金等費用後,換算成時薪竟然只剩121元,比時薪150元的工讀生還低!不僅如此,前幾天還有診所用月薪25,000元的「高薪」徵聘全職護理師,請問勞動部和衛福部可有關愛過這群辛勤勞累的護理人員?
根據勞動部提供的資料顯示,護理師在106年的平均月薪為40,707元,10年來成長幅度僅12.6%,相較於醫師薪資漲幅33.4%、社工心理人員31.7%、藥事人員17.3%,護理師的薪資漲幅為醫療相關專業人員中最低,跟國外相比更是差了一大截。在美國,護理師的平均月薪為124,495元到534,539元,澳洲則為108,675元到328,613元,高出我國好幾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年才表示要開放引入外籍醫療看護人力,在起薪低和環境差的狀況下,我國有什麼競爭力可以挽留這群護理人才?
雖然衛福部健保署在2016年投入了約104億元來提高醫院及診所共145個服務項目的支付點數,並稱此舉能「為醫護人員加薪」,但只要沒有將給付給醫院和醫護人員的經費分開,實質分配的權利還是在醫院與資方手中,就如同健保署在2008年至2014年投入91.6億元來推行「提升住院護理照護品質計畫」,就有不少醫院未將款項用在提升護理人力上,反而濫用於旅遊、餐會等吃喝玩樂項目。
此外,不僅月薪少,護理人員的血汗工作環境更是眾所皆知。護理師愛喝珍奶是因為沒時間吃飯、生病不敢請假是因為怕工作會落在其他同事身上,甚至還要面臨醫療暴力、背負人命關天等壓力。諷刺的是,政府近年不斷提倡長照2.0政策需要護理人力,然而在執業環境不改善、薪資低落的情況下,哪裡還找得到人力去執行呢?
在執業環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台灣每年都會流失約2%的護理人力。國健署在調查台灣100家醫院23,123名全職臨床護理人員後發現,有轉業意念的護理人員竟然高達74.66%。勞動部勞安研究所在103年發布的資料也顯示,薪資、晉升、職業壓力是影響國內護理人員離職的最主要三個原因,而領照後不執業的原因則為輪三班、職業壓力大等健康問題,還有專業不受尊重、工作繁重、薪資低、福利制度不佳等因素。
要改善執業環境,調整薪資為必要手段之一,政府應研擬提升護理人員薪資的具體可行方案,並調查護理人員在納入勞基法後,是否有縮減福利措施、降低實質薪資等情形發生,並建議輔導護理人員籌組工會,讓護理人員有與資方抗衡的空間。
最後,護理人員的職場留任的比率為全球最低,僅有7年,原因多為輪三班、無法兼顧家庭,故政府也應提撥補助獎勵,鼓勵機構設置全日托兒方案,各醫療機構也應附設托兒所或與托兒機構簽訂合約,才能改善護理人員執業環境,解決護理人力不足的問題。
高醫 住院 餐 在 醫院住院餐 - 美食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因紅斑性狼瘡的關係住院兩周,一開始是隔離餐所以沒有餐盤,很多人都覺得醫院餐難吃,但平常外食久了就想吃清淡一點,而且醫院有營養師調配, ... ... <看更多>
高醫 住院 餐 在 [月子] 分享中國醫三天的住院餐點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月子] 分享中國醫三天的住院餐點 ; cher1 : CP值低,頂多方便而已,病房的廁所很容易有小飛蟲01/22 09:38 ; VQUEEN : 不高嗎?我老公都說很好吃欸....搞不 ... ... <看更多>
高醫 住院 餐 在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營養科餐點#住院訂餐住院期間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營養科餐點#住院訂餐住院期間,你煩惱要吃甚麼才夠營養? 要出去買餐點很麻煩? 擔心叫外送的接觸風險? 其實,中山附醫住院餐點美味又營養,早餐、午餐、晚餐在訂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