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Q元創方的前世: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
「PMQ元創方」位於中環鴨巴甸街35號,建於1951年。雖然今天我們經常簡稱元創方作PMQ,但有多少人知道這個英文縮寫的全名是什麼?其實PMQ全名是Police Married Quarters,跟元創方這三個字沒有關係,更不是其譯名。
要認識它的歷史,就要從1862年說起。當時,中央書院成立,國父孫中山亦曾在此就讀。書院在1889年遷往荷李活道後,改名成為皇仁書院。在1884年至1889年期間,由域多利監獄囚犯協助興建。建築屬新古典主義建築,採用多立克式設計,整座建築氣派非凡。此外,它更是當時全港第二貴的公共建築。但在日佔時期,校舍被戰火摧殘。
書院最後被迫搬離原址,而建築則被改建成已婚警察宿舍。位於鴨巴甸的正門位置曾經是居民出入宿舍的主要地方。現時,我們仍可看到中央書院遺留下來的兩段花崗岩地基遺蹟,當中有大小不一和形狀各異的鋪地瓷磚,極具特色。
曾經的已婚警察宿舍有兩層高的康樂設施,1950年代變成了荷李活道警察子弟學校,1981年成為中區少年警訊會所。今天,會所已被活化成一所餐廳,並保留當時的建築特色。2010年,PMQ被正式列入香港三級歷史建築,並活化成創意藝術中心。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聖德肋撒堂(英語:St. Teresa's Church)是一座天主教教堂,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塘太子道258號,於1932年12月18日舉行祝聖典禮。依照香港政府的規定,聖德肋撒堂是獲准舉行婚配聖事的天主教聖堂之一。九龍區第二大教堂聖德肋撒天主堂是教香港教區在,亦是全港最多人舉行婚禮的教堂。聖德肋撒堂...
「香港校舍設計的歷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香港校舍設計的歷史 在 尋蹤覓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校舍設計的歷史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校舍設計的歷史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校舍設計的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校舍設計的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香港校舍設計的歷史 在 同學各位,找個位,這是你的開學禮-香港校舍歷史(現代化之路) 的評價
- 關於香港校舍設計的歷史 在 2019年度香港建築師學會兩岸四地建築設計大獎系列香港賽馬 ... 的評價
- 關於香港校舍設計的歷史 在 九龍英童學校Kowloon British School - Pinterest 的評價
香港校舍設計的歷史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家大學的校園建築,背後都有自己的願景。
在香港大學、 中文大學、理工大學和科技大學四家不同年代落成的本地大學中,雖然因應著各自的教育理想,而在校園建築上採用不同的設計風格。但不約而同都著意地營造一份鼓勵自由交流的開放式氣氛。建築歷史博士黎雋維在秋季號《就係香港》中,深入剖析了這四家大學在創建時,如何因應各自的地理環境、實際需要以至教育願景,而築起風格䢛異的校園,並成為本地重要地標。
擁有 110年歷史,香港大學成立當時以成為東方的牛津劍橋為目標,校園設計也依據這些老牌為藍本,採用開放式的校園(campus)模式。個別建築圍繞著地理環境疏落地分佈。建築之間倘大的空間,就成為廣場、草地、走廊、庭園等學生活動和交流的場地。而校園和城市之間,並沒有高高的圍牆和門禁。這種強調開放性,將校園融入城市之中的處理,回應了大學承傳知識和鞭策社會進步的公共角色。
至於六十年代初落成的中文大學,在規劃和設計上則跟范文照及司徒惠這群在1949年從內地來港的「移民建築師」有關。范文照將崇基書院融入馬料水的山巒之中; 司徒惠則採用了當時前衞的粗獷主義風格,將不加修飾的混凝土質材作為外牆。除了是節省成本,更加是作為一種節約勤儉的美學表現。
理工大學前身為香港工業學院,在七十年代初變為理工學院,並委託巴馬丹拿建築事務所為紅磡新校舍進行設計,負責項目的建築師木下一,曾設計出經典的怡和大廈(舊稱康樂大廈);理工落在紅磡海底隊道出口旁邊,土地面積細少,而且四面均被尖沙咀的商業大廈或高速公路包圍。木下一為了將最多的空間放置在最少的面積上,將校舍的建築物抬起,並加設平台,作為貫穿校舍各部分的平面空間。因為這個人車分隔的設計策略,平台就成為了人工的土地,學生可以在平台上自由活動,抵消了土地面積的限制。
1991年創立的、位於清水灣的科技大學,依山而建,發揮了山坡的地勢優點,利用高低落差而成的空間,將大學生活的各個空間,有系統地分佈在東西主軸線的兩端,使原本崎嶇難行的山路斜坡,都以極具效率的走道和天橋取代。漫步於這些走道之上,可以眺望西貢內海的景色,是一幅香港少見的風景。建築師關善明採取開放的設計,讓陽光和海風等自然元素,隨機地滲進各個角落,形成一種介乎於內外之間的建築空間,亦是科技大學校園一個特殊的空間特質。
無論是哪家大學,各個建築師都將最多的空間,預留給學生的校園生活。而在建築設計上,這些空間都被刻意設計成沒有功能限制的廣場或空地。學生可以對這些空間的用途自由演繹,令大學成為可以容納各式各樣思潮和活動的場所。在這個層次上,看似平凡的空間就成為了大學的靈魂所在,賦予大學生生不息的力量,迎接每一個年代的挑戰。
*圖片由香港歷史博物館及政府圖片資料室提供
歡迎訂閱
https://shop.beinghongkong.com/
#2020就係香港秋季號 #大學校園 #建築設計 #香港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校舍設計的歷史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教育空間記憶系列:由天台到千禧教育空間的記憶】#有獎遊戲🎁
傳統私塾建築形式有如🎋中式合院,以富有吉祥意義的圖案裝飾🐉;西式學校則採用不同時代的西方建築🕍特色,例如古典主義、都鐸復興式等,特別是由教會所辦的學校建築,更兼具教學及宗教的功能。
時至今日,現代學校亦隨着時代發展、教學需要及社會資源,而有所轉變及改革。從50年代至今,每一代的學校都記載了👩🏫👨🏫師生們上學授課的記憶,亦印證了香港社會及教育理念的變更,不停為教學注入新元素,為莘莘學子提供更全面的學習體驗🧠。
即刻根據片中介紹🎥,在留言位置告訴我們「香港由50年代的天台學校發展到今日的千禧學校,當中共有多少代不同的校舍建築設計呢❓❓」答對問題而獲選中的參加者,只需成功回答另一問題及完成登記步驟,即可贏取「掌上校園」建築模型一套🎁(名額共5名)。
📣參加辦法:
1:「讚好 / Like」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專頁及此貼文。
2:分享此貼文並設定為公開。
3:根據片中介紹,在此貼文下留言告訴我們香港由50年代的天台學校發展到今日的千禧學校,當中共有多少代不同的校舍建築設計,並標記3️⃣位Facebook朋友。
📣活動時間:2020年7月20日至2020年7月27日(晚上23時59分截止)
📣得獎詳情:2020年7月29日於此帖文公佈得獎名單及領獎詳情
📣條款及細則:https://tinyurl.com/y7q8crgg
📣歡迎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agQh2s1Us-atYygOJcWxw
#記住家 #記園林 #記價值 #記風格 #看得見的記憶 #教育空間 #停課不停學 #記憶 #價值 #香港 #歷史 #建築 #香港校舍 #建築發展 #掌上展覽館 #掌上校園 #memorystick #school #value #development #HongKong #history #architecture #giveaway #free #game
香港校舍設計的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聖德肋撒堂(英語:St. Teresa's Church)是一座天主教教堂,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塘太子道258號,於1932年12月18日舉行祝聖典禮。依照香港政府的規定,聖德肋撒堂是獲准舉行婚配聖事的天主教聖堂之一。九龍區第二大教堂聖德肋撒天主堂是教香港教區在,亦是全港最多人舉行婚禮的教堂。聖德肋撒堂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聖德肋撒堂區今時服務範圍包括何文田和太子道西等地區。為方便教友參與宗教活動,除了聖德肋撒堂外,堂區更包括以下的教堂和中心:1.教區傷殘人士牧民中心(英語:Diocesan Pastoral Centre For the Disabled),位於九龍何文田公主道81號。中心於2003年建立。2..聖依納爵小堂(英語:St. Ignatius Chapel),位於九龍窩打老道516號(九龍華仁書院)。於1959年建立,1964年至1988年屬聖德肋撒堂區,1989年至1990年屬黃大仙聖雲先堂區,1991年屬聖德肋撒堂區。3.聖若瑟小堂(英語:St. Joseph’s Chapel),位於九龍九龍塘義本道8至10號涵碧別墅二座。於1992年屬聖德肋撒堂區。在聖德肋撒堂建成之前,九龍塘區的信徒要參與彌撒就需要前往尖沙咀的玫瑰堂或者牛池灣聖若瑟安老院內的聖堂。而兩處的彌撒禮儀都是由玫瑰堂的神父主持。在1923年時,由於九龍的人口增長,天主教會開始尋找地點去興建一座新的聖堂。在1924年2月11日,一群有影響力的天主教徒寫信予當時的宗座代牧師多敏主教,表示願為新聖堂籌募經費,並促請成立籌備委員會。但不巧的是,師主教卻在數天後,即同年2月20日去世。在師主教於2月24日的追悼會上,布力架先生(Mr. J.P. Braga)重新提出建新堂的計劃。當時的天主教會在柯士甸道已購了一塊土地,但實在太近已有的玫瑰堂了。而同時計劃在深水埗興建的寶血女修會總會院又會附設小堂方便教友,所以,教會的考慮便放了在正發展龐大的屋宇計劃的九龍塘,其時有不少的葡籍家庭被其吸引。1928年11月13日,位於太子道與窩打老道交界,而積76,500平方呎的第二號土地以底價港幣38,250元出售,為期75年,年租則為港幣526元。結果,師多敏主教的繼任人恩理覺主教的代理人在沒有競爭者的情況下以底價投得該地。在確定投得該片土地後,恩主教找來自荷蘭的本篤會士格寧神父(Adalbert Gresnigt O.S.B.)籌劃建築事宜。格寧神父的作品除了在美國和巴西等地外,北京的輔仁大學的中國式校舍以及香港黃竹坑的華南總修院的四合院建築也是出自他的設計。恩主教去信當時身在北京的格寧神父,希望他能建一座紀念聖女小德蘭(聖德肋撒)的中國式聖堂。但另一方面,恩主教也在信中表示中國式的設計在香港未必會為人所接受。在1928年11月22日舉行的傳教區議會會議上,決定了聖堂會在1929年1月發動了公開贊助時才動工,並正式選定聖女小德蘭為聖堂主保。在1929年1月25日,格寧神父在不知土地確實面積的情況下寄來了堂區辦事處和神父宿舍的初步圖樣。籌款委員會則在同年6月24日發起了募捐,同時,恩主教起先主張的中國式建築如他所料地不太受歡迎,格寧神父於是揉合了其他兩位建築師(A.H. Basto 和 M. Van Wylick)的心思,將聖德肋撒建成一座有圓頂和尖塔的拜占庭式教堂。其實在1930年代,香港天主教教會的經濟經營艱苦,但由於有德若翰神父(Rev. Spada, Giovanni M. PIME)的積極經營,教會方面終於在1931年9月21日與美安建築公司簽約,並隨即開始工程。1932年4月23日,恩主教到臨聖德肋撒堂主持奠基典儀式,並在聖堂中已完成的主要建築內舉行了第一台彌撒。而於在同年12月18日,恩主教到臨主持了祝聖典禮。在聖誕前夕,艾國安神父(Fr. U. Galbiati)主持了子夜彌撒後,聖德肋撒堂再度封閉以作最後階段的裝修。其後,聖堂正式開幕,第一任主任司鐸為顏思回神父(Rev. GRANELLI, Andrew PIME),為九龍塘區的天主教徒提供彌撒的地點。其後,聖德肋撒堂在1934年升格為準堂區,並於1949年正式升格為堂區。多年來,聖德肋撒堂在崇拜、教育、醫療和社會服務都扮演了相當的角色,以致在和靈導神父(Rev. ORLANDO, Carmelo PIME)以及黃德祥神父(Rev. WONG, Tak-Cheung Francis)服務該堂期間,在神職人員間常笑指聖德肋撒堂的主任司鐸為「九龍區主教」。聖德肋撒堂於2007年 慶祝建堂75週年,維修工作主要集中在下列三方面:聖體祭台的全面改建、約12隻玻璃窗重新彩色設計以及主祭台雲石的維修。此外,聖德肋撒堂購入了新製的洗禮池,並於2007年的復活彌撒首次使用。由於聖堂要預留地方以便內部的維修,故於2007年1月至8月暫停開放給舉行婚禮之用。由格寧神父設計的聖德肋撒堂是一座帶有圓頂和尖塔的拜占庭式教堂。它的形狀成一拉丁十字架,並採用了羅馬式圓勻意念的設計,側廊採用了圓拱為主題。堂內的石柱則是採用科林斯式。頂樑的材料為三合土和鋼筋,但仍採用了中國宮廷建築的方式建成。聖德肋撒堂的鐘樓可說是聖德肋撒堂的標記,但當中的銅鐘在大戰期間被賣掉。不過根據教友的憶述,教堂的鐘聲在1960年代時仍有依時鳴響。聖德肋撒堂共有三塊具有歷史價值的石碑,第一塊位於聖堂右方鐘樓底部,是立於1932年的奠基紀念碑;另一塊石碑則是在祭衣房洗滌聖物去水盆的上方,立於1950年,為了紀念祭衣房的重建,以及紀念聖母升天於同年被宣布為信理。最後的一塊石碑在教堂大門入口的右側,列有捐款建堂的施主,但奇怪的是在石碑的最後一行刻了墨索里尼的名字——這名字與碑上其他施主的名字的字體和嵌鑿方式都不一樣,似是後期加上。對香港教區歷史素有研究的夏其龍神父亦未能找出此名字出現在碑上的因由。聖德肋撒堂除了在祭壇右方供有聖女小德肋撒的聖像外,在祭壇左方亦供有花地瑪聖母的聖像。這聖像是在花地瑪聖母於1917年相傳在花地瑪顯現後第一批從葡萄牙運來的。在聖堂的祭壇之後,聖體櫃之上另有一組雲石製聖像是法國里修加爾默羅修會聖堂中的聖像的複製品,由聖瑪利書院的學生捐贈。聖女小德肋撒呈跪下的姿態,在她的面前是抱著嬰兒耶穌的聖母。在背後的十字架亦有三位小天使向小德肋撒灑下玫瑰花,象徵上主的恩寵。聖堂中亦有耶穌聖心、聖方濟各•沙勿略、聖安多尼、聖猶達、聖大若瑟等的聖像。在聖堂正門的左角圍牆邊亦供有交通的主保聖人——聖基多福(St. Christopher)的聖像而對著太子道。以前在每年的7月25日舉行汽車祝聖儀式。有些信徒甚至帶了自己的單車來參與。在聖德肋撒堂的外部建有一小屋,是九龍第13旅的童軍所使用的童軍室。在教堂的後方建有九龍聖德肋撒英文學校的三層高校舍。此外,在聖德肋撒堂的西面建有九龍明愛中心,於1967年建成。
香港校舍設計的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孫中山史蹟徑是一條位於香港中西區的步行徑,由中西區區議會在1996年設立,藉以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30週年。由於一直沒有統一的識別系統,遊人難以穿梭其中。為配合於2006年落成的孫中山紀念館,中西區區議會連同建築署、旅遊事務署斥資四百萬元修葺史蹟徑。翻新後的史蹟徑以香港大學為起點,沿般咸道至德己立街為終點,全長共3.3公里,行畢全程需時120分鐘。景點則由13個增至15個,新增景點分別是第一景點的香港大學,它前身為香港西醫書院,是孫中山來港時學醫的地方,大學正門設立展板,介紹孫中山與港大的關係。將孫中山生前在香港活動過的地點串連起來,包括他在香港讀書、做禮拜、居住及與革命黨人聚會的地方,以突出他與香港的密切關係。目的使公眾緬懷孫中山的足跡之餘,能對他的革命思想及愛國情操有更多認識,從而亦加深對中國近代史的了解。史蹟徑原名「中山史蹟徑」,為配合孫中山紀念館啟用而更名。
香港大學前身爲倫敦傳道會創辦的香港西醫學堂,當年商人摩地籌款一百三十萬港元,聘請李•柯倫治建築事務所設計,奠基於1910年3月16日,1912年創校,盧押港督主持掲幕,並作首任監督。共收學生七十二人,工科卅一人,醫科廿一人,文科廿人。「陸佑堂」主樓爲「文藝復興式」設計,樓高三層,頂樓部左右各有小塔,中爲鐘樓。中間有四個院子,U字形迴廊環繞着課室及辦公室。「陸佑堂」本是指大禮堂,並不是主樓全部。現大學部除了「陸佑堂」還保留外,其他很多舊式建築物都已一一拆卸,擴建新的校舍。梅堂及儀禮堂 位於香港大學內,是香港的歷史建築物,屬愛德華式建築風格,本來有三幢,作為宿舍。於1969年,此三幢樓,盧迦翼、梅翼及儀禮翼宿舍,合併名為「明原堂」。現存只餘兩幢建築物,改稱「梅堂」及「儀禮堂」,用作「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通識教育及寫字樓等。此宿舍門前,設有「月明泉」噴水池,是由李嘉誠為紀念其夫人莊月明而捐款設立。小說家張愛玲寄宿港大時,曾生活於此。日治時期被日軍佔用。台灣作家龍應台也曾居於此。
香港校舍設計的歷史 在 2019年度香港建築師學會兩岸四地建築設計大獎系列香港賽馬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置身於茂林之中,香港賽馬會芝加哥大學教育綜合大樓|芝加哥大學袁天凡、慧敏校園是芝加哥大學在亞洲的主要校舍,設計概念源自基地本身險要的地形,豐富的歷史和廣闊的 ... ... <看更多>
香港校舍設計的歷史 在 九龍英童學校Kowloon British School - Pinteres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Nov 28, 2015 - 九龍英童學校,香港現存最古老的英童學校建築 Kowloon British ... Turner)設計1900年7月20日,港督卜力為校舍奠基,由何東爵士捐建,供所有國籍學童入 ... ... <看更多>
香港校舍設計的歷史 在 同學各位,找個位,這是你的開學禮-香港校舍歷史(現代化之路)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又想不想看一看 香港 現今的 校舍 是怎樣來的?50年代天台學校到底是怎樣的? 香港 目前大多中學所採用的 校舍設計 是什麼?千禧 校舍 又有多千禧?本集現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