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2016選舉postcards內容,
竟然是今天香港面對至大危機!
#捍衛網絡自由 #開放政府 #堅守初衷
#開放競爭 #香港才有創新的條件
#OpenGovernment #InternetFreedom
#FreedomFromFear #HKspeakup
#InnovateHK #LevelPlayingField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9的網紅容海恩 Eunice Y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了重要講話。 習主席在講話中,指出深圳要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主動權,同時要引進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 我認為,香港的大學及科研機構,具有培養國際水平科技戰略人才條件,香港可作引進及培養國際人才之窗口及搖籃,令國...
香港才有創新的條件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了重要講話。
習主席在講話中,指出深圳要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主動權,同時要引進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
我認為,香港的大學及科研機構,具有培養國際水平科技戰略人才條件,香港可作引進及培養國際人才之窗口及搖籃,令國家能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主動權。
事實上,習主席過去多次提出,要促進香港與內地加強科技合作,以及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又認為香港擁有較雄厚的科技基礎及高質素科技人才,有助國家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習主席在是次講話中指出,要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引進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習主席又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深圳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要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規劃建設好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要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為抓手,加強與港澳創新資源協同配合。要繼續鼓勵引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充分發揮投資興業、雙向開放的重要作用,在經濟特區發展中作出新貢獻。要充分運用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來內地學習、就業、生活,促進粵港澳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強對祖國的向心力。
我敦促政府多做公眾及學校宣傳,深化兩地學校網絡橋樑,讓學生能多有機會到內地學習及實習,了解國情及國家發展,自然能增強對祖國的向心力。

香港才有創新的條件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5月08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SWk5913t5so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疫情冰封全球旅遊業,香港未能倖免。部分國家及地區疫情近期轉趨緩和,為了重啟經濟,醞釀有選擇、有條件放寬出入境限制和檢疫規定。中韓為兩地企業特定人員設立「快速通道」,澳紐和歐洲波羅的海3國則各自「埋堆」,建立「旅遊氣泡」恢復區內跨境旅遊;在香港,有旅遊業人士則提出,若疫情持續改善,可優先考慮港澳深圳珠海「4點互通」。外圍疫情仍然嚴峻,香港千辛萬苦始把疫情控制下來,放寬入境檢疫步伐,不能操之過急,可是未來如何逐步重啟旅遊業,亦是必須處理的問題。港府應參考外地經驗,及早籌謀部署。
蘋果頭條
新任創新及科技局長薛永恒連日來大力推銷即將全民派發的口罩,宣稱由理工大學旗下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開發的銅芯技術口罩獲得專利,又展示口罩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牌。本報追查發現,銅芯口罩原來沒有加入獲得專利及獎項的「弱磁場防污染」技術,設計採用了風馬牛不相及的「以銅防菌」。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得悉後多番形容事件「匪夷所思」,直指事件屬嚴重醜聞,「若係商品買賣,已係涉及失實聲明嘅違法行為」。
東方正論
不做不錯,少做少錯,向來是港府廢官施政宗旨。香港遭受黑暴蹂躪復有疫情來襲,經濟陷入深度衰退,樓市顯著下調,負資產急增,沙士和金融海嘯哀鴻遍野的一幕大有崔護重來之勢。顯而易見,單靠港府的救市紓困措施不足以走出困局,惟有撤銷樓市辣招,激活樓市,才有望刺激經濟復甦。港府繼續墨守成規,敷衍塞責,一旦巨浪翻來,七百多萬人恐怕只有死路一條。
當港府堅持「不做不錯,少做少錯」之際,競爭對手新加坡卻果斷減辣解困。
星島社論
由於公眾近期專注疫情發展,對一宗法庭新聞不大留意,其實該案意義甚大,不但令人感動,也給鼓動暴力的人一記當頭棒喝。涉案的一名年輕人,在庭上承認參與暴動,是反修例騷亂中認此罪的第一人,而他在求情信中對當日所為深感後悔,明白無論怎樣都不能訴諸暴力,並向家人道歉。他的覺醒,對許多徘徊於暴力邊緣的青少年,相信有正面啟發,但社會更須深思的,是在背後將他們推上不歸路的鼓動者,藉此謀取政治利益,才是最大的罪過。
過去大半年,反修例事件引發持續不斷的違法活動與街頭衝突,據最新數字,被捕者已逾八千人,其中學生超過四成,達三千二百多人,不少更涉及暴力罪行。
經濟社評
Sell in May,不僅適用於股市,今時今日也可套用在樓市。有發展商趁疫情緩和,以呎價不足1萬元的震撼價開盤,料吸引一定購買力。若銷情理想,相信新盤將會起動,發展商會趁這個難得的黃金銷售期齊齊推盤,追回首4個月不理想業績,令樓價可望回穩。
限聚令今日放寬,有發展商趁機推新盤,首批108個單位中有1伙更以呎價低於1萬元招徠,相信是要收宣傳之效,吸準買家眼球。

香港才有創新的條件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法會今天開始連續三天就行政長官梁振英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的致謝議案進行辯論,首場討論主題為經濟發展及創新科技。近年,香港政治及經濟環境都面臨極大的挑戰,今年《施政報告》雖然回應了不少社會關注的民生問題,但在振興經濟的力度明顯不足,我希望政府能加強對商界特別是中小企的支援。
另外,我支持政府大力推動創新科技,為青年創造就業機會,以及加強扶助初創企業。但我希望政府全面檢視科學園、數碼港、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項目,制定更完善的長遠創科發展策略。我亦建議政府能研究將科學園發展成東九龍以外的另一個智慧城市,為青年提供更多發展空間和機遇。
以下為我的發言全文:
我認同今屆政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施政理念,我們都清楚知道,只有發展經濟,才能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共融。在民生方面,相信很多市民都見到,近年特區政府將土地房屋問題列為施政重中之重,積極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特首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亦就社會上爭拗多時的問題,包括退休保障和強積金對沖問題,交待具體方案,但是否如梁特首所講,基本上落實他的所有競選承諾呢?至於經濟方面,香港在過去幾年經歷了多場政治風波,社會撕裂情況日趨嚴重,整體政治、經濟環境轉差,其中零售業及旅遊業更是步入寒冬。然而,今年《施政報告》在振興經濟的力度明顯不足,對商界特別是中小企的支援更加是少之又少,實在令人失望。
所以,我期望,今屆政府能夠善用餘下任期,專注紓緩積壓已久的民生問題,特別是土地房屋方面,同時推動多元產業發展、擴闊經濟架構,希望最終能夠與市民共享經濟成果,市民的生活質素可以得到改善,更希望可以減少社會上的對立與矛盾,共同重建一個和諧、安定、繁榮的社會。
主席,根據2016年第一季經濟報告,中小企盈利率由2010年的9.8%,下跌至2014年的2.8%。中小企是香港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時香港約有32萬間中小企,僱用超過45%的勞動人口,所以我認為,政府必須加強支援中小企,幫助它們應對環球經濟不穩的風險,協助它們透過加強應用創新科技,推動企業升級轉型,對於香港整體經濟和就業都會有莫大裨益。
事實上,創新科技已成為近年全球國家和地區競爭力比併的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發表「2016-1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在全球138個經濟體中,競爭力排名下跌至第9位,繼續跑輸新加坡;在多項表現中,香港在創新能力的表現最弱,7分滿分只得4.4分,排名遜色過新加坡、南韓、台灣及馬來西亞。報告指出,創新不足是香港營商的其中一個問題,而創新跟科研往往是相連緊扣,很多時一些創新的意念、產品或服務都是由科研開始,所以香港的創新表現較差,我相信,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香港在科研方面的投資嚴重落後,直接影響香港的競爭力。
團結香港基金於2015年底公布有關香港科技創新的研究報告,當中就亞洲6個地區的研發開支進行比較,發現香港無論在私營研發抑或公共研發上,兩者佔GDP的比例都是「包尾」最少,特別在私營研發開支只有0.3%,比起南韓佔3.3%,明顯有很大差距,就算同排名尾二的新加坡比較,新加坡有1.2%,香港都是遠遠被拋離,其餘中國佔1.6%,台灣和日本分別佔2.3%和2.8%。至於公共研發的投資方面,香港和中國最少,只佔0.4%,最多同樣是南韓有1%。總體比較,香港科研總投資只佔GDP的0.7%,新加坡和中國佔2%,台灣佔3%,日本和南韓分別佔3.6%和4.3%。所以香港政府應該有策略地做好研發投資。
主席,我歡迎政府加強對本港創新科技的支持。對於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會支持香港科技園公司在科學園旁邊興建「創新斗室」,提供住宿單位及工作空間等設施,租予其培育公司或初創企業的人員。我絕對歡迎政府持續推動創新科技,為青年創造就業機會,以及加強扶助初創企業,但有關政策必須要有通盤考慮。我建議政府全面檢視科學園、數碼港、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現時本港已落實和規劃的3個項目的定位和分工,制訂更完整、更具規劃、更有利香港長遠發展的創新科技策略。
其中,政府可以深入研究如何在科學園現有發展基礎上,逐步結合周邊土地和設施發展,將相關的人才和技術等軟、硬件和資源進行系統性的連結和整合,並加入智慧城市的發展概念,將科學園發展成東九龍以外的另一個智慧城市,為青年提供更多發展空間和機遇,我相信這個建議很值得政府深入研究。
主席,經濟和民生是息息相關,搞好經濟,香港就會有良好的條件和基礎,讓社會民生得以改善,我希望無論是今屆政府,抑或下屆政府,會繼績秉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施政理念,積極推出更多有利香港長遠發展、支援中小企、中產、專業、青年就業和創業,以及有助改善市民生活質素等措施,讓香港的經濟、政治、社會各方面都能夠健康、平穩地繼續向前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