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健身的人對王醫師有很深的誤解,只因為王醫師強調吃「4+2R代謝飲食法」減脂的人「不需要運動」,有人就說王醫師「反對」運動(黑人問號❓)
王醫師治療的是肥胖症,減脂本來就是需要一個有效率的「飲食」,而「運動」本來就對減脂沒啥效,但是對健康有諸多好處。
也有人說:「王醫師居然說增肌不用運動!」
欸⋯⋯「 #肌肉生長」這件事,本來就是蛋白質的補充足以讓合成>分解的條件下,就能生長啊⋯⋯王醫師的主要治療對象都是 #肥胖症 跟 #肌少症,所以如何在減脂期間降低肌肉的流失量,最最基本的就是蛋白質的補充要非常足夠到,抵抗身體減脂的分解狀態。
很多人在吃胖到100公斤的時候,身體對於過多的熱量和蛋白質的處理方式,傾向合成>分解,所以 #肌肉和脂肪是一起長上去的,這種增肌完全不需要運動不是嗎?那怎麼還會有人覺得「 #光靠吃增肌」是天方夜譚?
王醫師說「 #增肌可以只靠吃, #不用運動」這句話並沒問題,請問王醫師有說「你要變成巨巨可以不用重訓只靠吃嗎?」,所以會義憤填膺的人可能腦中只有狹隘的巨巨世界,自己腦補成王醫師覺得用吃的就可以變成巨石強森🤣🤣😄
所以重申一次,王醫師從來沒有反對重訓,但是我們要擁有健康的身體還有避免肌少症、避免失能,真的不一定要重訓,這世界大部分的人並不期望自己變成巨石強森的身材,只跟王醫師一樣,希望遠離肌少肥胖症,穿衣服線條好看,最重要的是身體健康。
真正希望自己變成巨巨身材的人是小眾,這些小眾我也十分敬佩,因為這不是為了健康,而是更上一層次的對外表的要求;相信大家都知道巨巨不代表癌症跟心血管疾病機率比較低,連巨石強森都確診新冠,肌肉比常人多、免疫力並不會比較好(但是肌少症免疫力會比較差是真的),就真的只是健美好看而已,就像我也不覺得所有人都一定要去做醫美,但是行有餘力的人,在健康後,當然可以藉由外表的升級增加自信跟心靈的快樂。(BTW,雖然有人說大重量可以預防失智,但是我看老年醫學教科書提到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重點在 #三高疾病的預防跟控制,並沒有寫到大重量。)
所以在我看來,「練成巨巨」就跟「做醫美」一樣,你的時間、經濟行有餘力,你覺得心情愉悅當然可以去做,但如果造成你的經濟、時間、心情上的壓力,那完全不必勉強,嘲笑別人看起來不夠壯,就跟嘲笑別人皺紋很多是一樣的層次。
不夠壯又如何?有皺紋又如何?只要這個人健康快樂,沒有人可以置喙。
所以在我門診,遇到真正肌少症的人,我當然是會鼓勵她,先把蛋白質吃到有利肌肉合成,看看是過去吃不夠,還是腸胃對蛋白質吸收不好,再進一步看看要不要加入重訓,一切以「治療並預防肌少症」的觀點,而不是「你一定要變成巨巨」的觀點。
當然若來找王醫師的人是肌肉已經在年齡之上,還想要變成巨巨,我就會請他蛋白質跟重訓一起,絕對不可能請他「只吃蛋白質」,所以麻煩大家不要再斷章取義腦補囉😆
以前並不盛行重訓,但是肌少症的盛行率比現在還低,主要還是以前的人不隨便亂減肥,吃飽飽而且正常勞動,看到現代人肌少症年輕化、邊斷食邊重訓的行為才會覺得不勝唏噓(妳是老人嗎?)
過了一個中秋節被30幾顆蛋黃酥洗禮後吃R4一週,今天體脂率來到新低,也還好腹肌線條還在,一個月一次的健身房,算是除了家跟工作環境的另一個心境轉換方式吧😁
#重訓好處很多
#但是預防肌少症真的營養均衡作息正常就足夠
#身為肌少症患者也能擁有微微腹肌線條
#健身的前提是舒壓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SuperMami超級媽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預防3高疾病 #秋冬溫補 #玻璃蒸鮮鍋 今天豆豆媽要來分享三道清蒸料理,用食補的方式來增強抵抗力、預防心血管疾病哦~~ #清蒸鯛魚豆腐 #清蒸蘆筍鮮蝦 #山藥野菇蒸 為什麼要選擇用清蒸的料理呢? 因為清蒸料理最能吃到食物的原味,不需要額外加油脂去煎炒,也不會產生油煙,而且食材用「蒸」的,是...
預防3高疾病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懷孕或哺乳期間的 COVID-19 疫苗相關建議》
📣孕婦與近期懷孕的婦女感染 COVID-19後患重病的風險增加
儘管孕婦感染 COVID-19後患重病的總體風險不高,但與非孕婦相比仍相對較高。疾病嚴重程度包括:需要住院、重症監護、需要呼吸器或特殊設備以維持呼吸或導致死亡。此外,感染 COVID-19 的孕婦比沒有感染的孕婦有更高的早產風險,並且其他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風險也可能增加。
📣COVID-19 疫苗對孕婦是否安全?
目前關於孕婦接種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雖然有限,但持續增加中。目前研究結果顯示,孕婦接種 COVID-19 疫苗的好處超過懷孕期間接種疫苗的任何已知或潛在風險。
■ 在動物實驗中沒有發現安全問題:
對在懷孕前或懷孕期間接受莫德納、BNT或嬌生疫苗的動物進行研究,結 果發現懷孕動物或其子代都沒有安全問題。
■ COVID-19 疫苗不會引起感染,包括孕婦或其嬰兒:
沒有一種 COVID-19 疫苗含有導致因接種而感染新冠肺炎的活病毒,因此,COVID-19疫苗不會使任何人感染新冠肺炎,包括孕婦或其嬰兒。
■ 有關在懷孕期間接受 mRNA COVID-19 疫苗(莫德納或BNT)的安全性早期研究數據令人放心: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發布了美國首份關於在懷孕期間接種mRNA COVID-19疫苗的安全性研究報告。該報告分析了來自三個不同的安全監測系統的數據。這些早期數據並未發現接種COVID-19疫苗的孕婦或其嬰兒有任何安全問題。
■ 早期數據指出,在懷孕期間接種 mRNA COVID-19 疫苗可降低感染風險:
最近一項以色列的研究中將接種 mRNA COVID-19 疫苗的孕婦與未接種的孕婦進行比較。結果發現,接種疫苗能降低感染 COVID-19 病毒的風險。
■ 孕婦接種疫苗後產生的抗體可能具有保護胎兒的效果:
孕婦在懷孕期間接種 mRNA COVID-19疫苗後會產生針對COVID-19 的抗體,而這些抗體在臍帶血中被發現。這意味著在懷孕期間接種 COVID-19疫苗可能有助於保護胎兒免受 COVID-19的侵害。目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這些抗體(類似於其他疫苗產生的抗體)如何保護胎兒。
目前,其他研究在孕婦身上 COVID-19 疫苗安全性及效果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疫苗製造商尚在收集和統整已完成臨床試驗(接種疫苗)的受試者懷孕後的數據。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給孕婦的建議:
COVID-19疫苗建議給12歲以上的人施打,也包括孕婦。如果您已經懷孕,您可以向醫生詢問接種COVID-19疫苗的相關資訊,當然您可以直接接種疫苗,不需要醫生提供額外的文件。
如果您接種的疫苗需要施打兩劑 (例如: 輝瑞-BNT或莫德納疫苗),接種第一劑之後懷孕,在可以接種第二劑時,應該盡快接種第二劑來提升保護力。
如果接種COVID-19疫苗之後有發燒的副作用,應服用含有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的退燒藥或是鎮痛解熱藥物來緩解症狀,因為持續的發燒對於懷孕可能會造成不良的結果。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給哺乳中婦女的建議:
COVID-19疫苗目前只建議給12歲以上的人施打,也包含哺乳中的婦女。現階段在美國COVID-19疫苗的臨床試驗對象沒有包含哺乳中的婦女,因為疫苗尚未在哺乳中的婦女做研究,所以關於哺乳中的婦女施打COVID-19疫苗的安全性、施打疫苗後對於嬰兒的影響,以及施打疫苗後對於母乳產量的影響,目前所得到的數據有限。
COVID-19疫苗可以有效的預防哺乳中的婦女感染新冠肺炎,您和您的小孩並不會因為接種疫苗而感染新冠肺炎。近期的研究報告指出: 哺乳中的婦女接種mRNA新冠肺炎疫苗之後,在母乳裡面有抗體出現,嬰兒可以透過喝母乳來獲得抗體,增加保護力。但還需要有更多數據才能知道這些抗體對嬰兒提供多少的保護力。
📣COVID-19疫苗的副作用:
孕婦在接種COVID-19疫苗之後可能會出現副作用,尤其是在接種第二劑疫苗之後。尤其是孕婦接種mRNA的COVID-19疫苗(例如: 莫德納或輝瑞-BNT疫苗) 出現的副作用與一般人相同,如果有出現發燒的副作用,應服用含有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的退燒藥或是鎮痛解熱藥物來緩解症狀,因為持續的發燒對於懷孕可能會造成不良的結果。
有少部分的人接種疫苗之後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如果您對於疫苗或是注射治療(例如: 肌肉注射、靜脈注射、皮下注射)有過敏反應,在接種疫苗之前,應先與醫生評估: 接種疫苗產生嚴重過敏反應的風險,和接種疫苗的好處。如果您在懷孕期間接種COVID-19疫苗之後有過敏反應,您可以接受治療來降低過敏反應。
📋參考資料
(CDC)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vaccines/recommendations/pregnancy.html
References:
1. Shimabukuro TT, Kim SY, Myers TR, et al. Preliminary Findings of mRNA Covid-19 Vaccine Safety in Pregnant Persons. N Engl J Med 2021; 384:2273-2282. DOI: 10.1056/NEJMoa2104983.
2. Goldshtein I, Nevo D, Steinberg DM,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BNT162b2 Vaccination and Incidence of SARS-CoV-2 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 JAMA. Published online July 12, 2021. doi:10.1001/jama.2021.11035
3. Gray KJ, Bordt EA, Atyeo C, et al.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vaccine response in pregnant and lactating women: a cohort study. Am J Obstet Gynecol.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5, 2021.
DOI:https://doi.org/10.1016/j.ajog.2021.03.023
4. Perl SH, Uzan-Yulzari A, Klainer H, et al. SARS-CoV-2–Specific Antibodies in Breast Milk After COVID-19 Vaccination of Breastfeeding Women. 2021;325(19):2013–2014. doi:10.1001/jama.2021.5782
5. Kelly JC, Carter EB, Raghuraman N, et al. Anti–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antibodies induced in breast milk after Pfizer-BioNTech/BNT162b2 vaccination. Am J Obstet Gynecol. 2021;225(1):101-103. https://doi.org/10.1016/j.ajog.2021.03.031external icon
6. Jakuszko K, Kościelska-Kasprzak K, Żabińska M, et al. Immune Response to Vaccination against COVID-19 in Breastfeeding Health Workers. Vaccines. 2021; 9(6):663. https://doi.org/10.3390/vaccines9060663external icon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PGY何佳樺醫師、國立清華大學醫科系沈昆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內科部姚宗杰教授、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蔡慧如研究員摘要整理)
👉更多照護指引文章:
https://forum.nhri.edu.tw/covid19/tag/guideline/
衛生福利部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預防3高疾病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氣候與人體健康之間相互影響甚深,自古就有許多的研究和論點。古人對於氣候變化與疾病關係的研究,歸納出稱為「五運六氣」之運氣學說,又以「運氣」簡稱之。方法大致是以陰陽五行為理論,配合干支系統進行演繹,總結人類於宇宙中之生理與病理變化。運氣學說涵蓋廣泛,屬於醫學氣象學及時間醫學之範疇,研究鉅細靡遺且謹慎透徹
「五運」指的是不同氣候的特徵,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氣對應在天地陰陽中的運行變化。藉以探索一年五個季節「春溫屬木、夏熱屬火、長夏溼屬土、秋涼屬金、冬寒屬水」等變化的運行規律。而「六氣」則涵蓋風、熱、火、溼、燥、寒,概括六種不同氣候型態,為古人透過長期觀察與實際經驗而所得出規律運作方式的總結
當前正臨陽曆七月的長夏時節,高溫且潮濕的氣候型態將直至八月,此時常令人滿身大汗且煩躁難耐。陽氣在人體內會從積極推動器官功能運作,轉為閉藏狀態,使得新陳代謝隨之減緩,人體容易因老廢物質代謝不全,而感到疲倦消沈、食慾不佳、水腫虛胖,痰濕積累,甚至引發三高疾病。因此,「健脾袪濕」就是長夏時節的養身重點。以下「五個健脾除濕的食材」與你分享,只要耐心調理身心,酷夏也能健康快樂每一天!
❶鮮冬瓜
具利水消腫、去除濕氣的作用,而冬瓜子則有助排出體內因炎症、感染引起的濁水,例如黃痰、黃濁尿液、女性白帶等
❷生薑根
薑性辛溫,能加快血液流動,讓身體由內而外產生溫暖的感覺。若身體濕氣太重是因為濕寒而起,建議用生薑切片後煮茶,有利排解淤積於體內的濕寒,同時還能滋補身心
❸紅豆仁
其膳食纖維是牛蒡的3倍,可促進排便、預防動脈硬化、抑制血糖急速上升,亦具消水腫、利尿以及補充女性所需鐵質;而維生素B群,則可減緩疲勞、有助脂肪代謝與修護肌膚
❹白薏仁
當中具有豐富的營養與膳食纖維,更是幫助去除體內濕氣的得力助手!《本草綱目》指薏仁味道甘甜清淡,屬於涼性食物,能利水排毒,由下排除體內濕氣,對於消水腫也有幫助
❺皇帝豆
可健脾化濕,具改善食少腹瀉、白帶過多的作用,也常用於消暑、治暑濕、解毒和緩和嘔吐等情況。此外,經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團隊發現,白扁豆的萃取蛋白FRIL除了可以抑制流感病毒,也可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研究已登上國際期刊
#濕氣健檢室
以下體內濕氣常見的症狀問卷,若超過4點,就表示濕氣問題顯著,建議主動進行改善。若置之不理,濕氣將持續日積月累,後續將可能引起致病危機
☑️耳內溼、毛髮易脫落
☑️濕疹或紅疹反覆發生
☑️大便不成形,擦不乾淨
☑️胸悶,腹脹,胃口不好
☑️痰多,睡覺流口水,口臭
☑️頭腦昏沉,身體四肢慵懶,小腿肚發痠發沉,腳步沉重
☑️舌苔白、厚膩,舌體多胖大,邊緣會有明顯的荷葉邊狀齒痕
☑️女性陰部潮濕、瘙癢、有異味;男性則表現為陰囊潮濕、瘙癢
☑️體態豐腴或肥胖,腹部肥滿鬆軟,早晨起床時眼皮浮腫或眼袋明顯
☑️頭皮、臉部、尤其額頭鼻子容易出油,毛孔較粗大,容易生粉刺痘痘
☑️時常感到睏倦、乏力,飯後更明顯,窩在沙發懶得起身,且精神狀態很差、很壓抑、鬱悶
#凱鈞話重點
#五個健脾除濕的食材
預防3高疾病 在 SuperMami超級媽咪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預防3高疾病 #秋冬溫補 #玻璃蒸鮮鍋
今天豆豆媽要來分享三道清蒸料理,用食補的方式來增強抵抗力、預防心血管疾病哦~~
#清蒸鯛魚豆腐
#清蒸蘆筍鮮蝦
#山藥野菇蒸
為什麼要選擇用清蒸的料理呢?
因為清蒸料理最能吃到食物的原味,不需要額外加油脂去煎炒,也不會產生油煙,而且食材用「蒸」的,是最能保留食物營養素的烹調方法哦!
豆豆媽這次示範使用的是Cuisinart 玻璃蒸鮮鍋。它和傳統電鍋最大的不同是:蒸鮮鍋是使用蒸氣循環,從上到下穩定加熱,食物受熱均勻,而能夠快速加熱食材(30秒內就會出蒸氣)~~
--
#SuperMami超級媽咪 x 創作人 #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吳霈蓁
預防3高疾病 在 觀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主持人:詩瑋
來賓:國立台灣大學 蘇姵綺職能治療師
主題:依衛福部調查推估,2017年底,台灣失智症患者已超過27萬人,相當於未來40年,台灣平均每40分鐘即新增1名病患,亦即每天將增加38人罹病。失智症如何有效預防?多動腦、多運動、預防三高疾病真的有幫助嗎?讓蘇姵綺職能治療師告訴你!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日 11:00 am-12: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19.09.12
-----
按讚【觀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goo.gl/4us9A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 http://www.news98.com.tw
線上收聽: https://goo.gl/8NA4vB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Apple Podcast: https://goo.gl/Y8dd5F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預防3高疾病 在 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中與代謝症候群﹝指腹部肥胖、血壓高、血脂高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預防三高 ,生活飲食有秘訣『三高』這個代名詞,近年來已經在國內風行了好一陣子, ... 運動,少抽菸,即可輕鬆擺脫『三高族』之行列,遠離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之發生。 ... <看更多>
預防3高疾病 在 預防代謝症候群跟三高說Bye Bye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代謝症候群不是 疾病 ,而是身體發出的警訊,透過影片來告訴您,如何有效 預防 代謝症候群及控制慢性 疾病 的發生吧!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