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讀書天。這個月的書量,不排開都不知道竟如此可觀,分了三趟才全數將這些抱到房間地上,有幾本甚至還未買齊,七月果真是我們出版市場的一級戰區。即使大家仍舊保持觀望態度,不太放心前往公共場所,包括書店,景氣也尚未回升,但見到這麼多質量並重的書籍持續推陳出新,還是感到自己屬於相當幸運的族群之一。有趣的是,原來今年酷暑之下的色系是落在藍色、綠色與黑色構築出的區塊裡,視覺上果然沁涼許多,下面就依序來稍作介紹。
⠀⠀⠀⠀⠀
第一順位,當然是老早介紹過的本月選書,Richard Powers《#樹冠上 》。一部關於樹木與人類命運、無可挽回遺憾和心靈救贖的生態史詩巨著。全書宛如盤古巨樹般自樹根揭開半世紀美國西北部的伐木浩劫,帶出九名主角與最後一片原生林木之間生死相繫的命運。當中包括青年藝術家、華裔女工程師、心理學博士生、專利法律師夫婦、越戰退役上尉、半身不遂的 IT 科技鉅子、言語障礙的植物學家,以及一名曾因縱情玩樂觸電身亡但死而復生的女大學生,據說銀閃閃的樹靈在幽冥中對她說話,伸出援手,將她拉回人世。全書以樹根、樹幹、樹冠、樹籽為架構,鋪陳九位主人翁的個人生命,如何與樹木命運環環相扣,彼此交會激盪的故事,當中記錄環境運動現場,辯證環境倫理困境,意在突顯當今地球最基本且最具破壞性的衝突,即人類與自然的對立。然而樹木智慧浩大、緩慢、互連、共生、獨具創見、別出心裁,可惜只有少數人發現並相信那個世界,深受吸引,因而捲入災禍,卻義無反顧。這本普立茲得獎小說更從植物學、認知心理學、法律、人工智慧、環境倫理等各層面書寫樹木的智慧,不僅是有史以來寫樹寫得最好的小說,也是最好看的小說。
⠀⠀⠀⠀⠀
接下來是有掛名推薦的幾本書籍,相當榮幸擔任博客來試讀偵探來賓的《#消失的匿名小說家》(https://bit.ly/3wVDKut),所有選擇隱姓埋名的暢銷作家,幾乎都存在無法與旁人言說的理由,這位莫德迪克森,性別不明、身份成謎,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處女作《密西西比狐步舞》好似橫空出世,橫掃各大排行榜。身為編輯助理的芙羅倫斯,生在美國一個平庸家庭,一直懷有作家夢,因此來到紐約,自視甚高又缺乏自信的她不願主動離開這個圈子,覺得自己缺乏伯樂,並非技不如人。在命運的安排下,一轉眼她已拎著打包妥善的行李遠離市區,斬斷與外界所有聯繫,芙羅倫斯成為在全世界唯二得知莫德迪克森真實身分的人,以助理身份戰戰兢兢身兼編輯與作家之間的橋梁,與崇拜多時的偶像同住一個屋簷下,如此人生的轉捩點,似乎不只是迎向夢寐以求的新生活,更與理想中的自己靠近了一大步,即將展開一趟久違的摩洛哥探險之旅。
⠀⠀⠀⠀⠀
另一本為《#巴黎圖書館》,嗜書如命的歐蒂兒不顧警察局長父親的反對,進入巴黎的美國圖書館工作,遇見了形形色色的館員與讀者,也和英國大使館專員的妻子瑪格麗特成為摯友,還與年輕警察保羅陷入熱戀。但甜蜜平靜的日子稍縱即逝,巴黎轉眼間蒙上戰爭的陰影,人心惶惶中,圖書館長芮德女士堅持每日正常開館,並寄出數萬本書到戰地前線和醫院鼓舞士氣。隨著局勢愈來愈壞,巴黎落入納粹的統治。但歐蒂兒和瑪格麗特仍嘗試穿越重重檢查哨,偷偷將違禁書籍送到猶太讀者手中。然而,瑪格麗特卻在一次送書途中被捕,藉由答應當納粹軍官的情人才得以脫身。歐蒂兒既感激好友與她分享因特權得來的物資,又無法壓抑嫉妒輕視的心理,忍不住將秘密說出口,卻不知這將摧毀摯友的人生,更將讓自己的餘生滿懷罪咎。
⠀⠀⠀⠀⠀
還有《房間》作者愛瑪唐納修呼應時事的新作《#星空下的隔離病房》,創作靈感來自作者 2018 年所讀到關於西班牙流感的史料,初稿完成之後便遇上 COVID-19 疫情侵襲歐美,這部小說的切時性和寫實色彩得到眾多讀者與書評家所肯定。1918 年愛爾蘭同時蔓延著獨立運動的烽火與致命的流感疫情,都柏林的醫院每日湧入發燒咳嗽的病患、送走一具具面色青黑的屍體,只能靠著勞累不堪的醫護人員與教會的救濟勉強維持運行。在正規產房之外,一間狹窄而簡陋的儲藏室被院方劃為臨時隔離區,所有出現流感症狀的待產婦女都將集中於此,由婦產科護士茱莉亞和熱心卻缺乏醫療訓練的助手布芮蒂,照顧三名病況不穩又即將臨盆的病患。在物資缺乏又孤立無援的絕境中,茱莉亞帶著布芮蒂奮力協助這些產婦準備迎接新生兒的來臨,傾聽她們的憂慮、孤獨與恐懼,卻難以阻止擴散的疫情與產程中的併發症威脅她們與胎兒的生命。而後,一位醫術精湛但背景成謎的女醫生走進病房,挽救性命危急的難產病患,但緝捕叛亂份子的警察也隨後闖進醫院搜索,使得陰鬱的院內更加人心惶惶。
⠀⠀⠀⠀⠀
以及,因電影而結識的同道好友也出書了,相當幸運能為 彭紹宇 Peng ShaoYu 的《#黑盒子裡的夢:電影裡的三倍長人生》擔任推薦人,長期閱讀他的優質影評至今,終於等到了這一天。曾受邀書寫多個觀影專欄,他的觀看範疇豐富多元,對影視動向、時事議題擁有敏銳的觀察。他的文字則具敏感共情的性格,擅於捕捉人物間埋藏的幽微互動,憐惜故事背後勾勒的細密情思。本書收錄 40 篇觀影筆記、兩本書籍閱讀心得,以及兩篇影視產業現況分析。從南韓商業類型片《一九八七》到歐洲藝術片《痛苦與榮耀》,從切合全球政治的《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到台灣新導演作品《返校》、《怪胎》、《蚵豐村》,同時涵納近年廣受好評的《婚姻故事》、《機智醫生生活》、《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等話。「黑盒子」既指電影院,也似飛航紀錄器,見證了觀影者在故事中的無盡追索。翻開這本書、參與飛行的我們才知道,原來故事裡頭追逐的每一道身影,皆是自己。電影,就是通往內在宇宙的那把鑰匙。
⠀⠀⠀⠀⠀
做過贈書活動的「#卡繆反抗三部曲」套書《#瘟疫》、《#反抗者》、《#正義者》仍得再提一次,除了《反抗者》已於 2014 年發行之外,三本同樣皆為翻譯品質保證的嚴慧瑩法文直譯。卡繆在他的札記裡規畫其創作預計分成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荒謬」系列,第二階段是「反抗」系列,第三階段是「審判」,第四階段是「愛」。可惜卡繆在第三階段創作初期便因車禍過世,第三階段只有小說《第一人》的殘稿,完整呈現的僅只前兩系列的作品。第一階段「荒謬系列」的作品是:小說《異鄉人》、論述《薛西弗斯的神話》、戲劇《卡里古拉》與《誤會》。第二階段「反抗系列」的作品是:小說《瘟疫》、論述《反抗者》、戲劇《正義者》。我們眼前的卡繆反抗三部曲套書,將卡繆的作品以他理想中規畫的方式來呈現,還原當年其發表作品的順序,三種類型的作品互相支援互相辯證,較為完整呈現作家的創作概念。另外,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的另一本著作《#第二把劍:五月故事》也悄悄上市,一名女記者在報紙上寫了一篇針對他的文章,但不只是針對他而已,甚至指控他的母親其實是納粹的追隨者。他知道,他不能坐視不管,他必須為他母親復仇,不計一切代價,因為有些事情依靠法律並不一定能夠獲得解決,於是乎,受迫害者需要第二把劍,一把正義之劍,來消弭體制外的仇恨。以書寫做為銘刻,第二把劍就此而生。
⠀⠀⠀⠀⠀
影迷如我,《鬥陣俱樂部》作者恰克帕拉尼克的兩本作品也不容忽視,《#鬥陣寫作俱樂部》是他給新手作家的教戰手冊。從影響他至深的「寫作工作坊」談起,強調社群對一個作家的重要性,包括對觀眾大聲朗讀作品的好處,以及彼此間透過討論、反覆實驗而激盪出的暢銷小說寫作原則。除了經典分析、技術指導,也分享宣傳、撰寫廣告文案等當代作家的生活面貌,以及一條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視的真理:所有的寫作者都是孤獨愛好者,但寫作這件事情,是一場貨真價實的團體戰。更想讀他的《#革命的那一天》,敘述新的社會學理論興起,人們相信年輕男性對社會有害,政府計畫將全國年輕男性送上戰場,一鼓作氣將他們全都炸死。於此同時,神祕小書煽動著革命的號角也終於響起 ── 那一天,原先的掌權者、菁英,以及媒體記者都遭到殘忍殺害,所有權力關係重新洗牌,人們建立起三大完美王國:高加索邦、黑托邦、同志亞,不再有父權社會的壓迫、被白人欺凌的有色人種,以及遭異性戀排擠的同志族群。《鬥陣俱樂部》出版後二十二年,帕拉尼克訪談許多極端分子寫就《革命的那一天》,彷彿延續了未竟的「破壞計畫」。他自言,這本書將讓所有人備受冒犯:從偏見、歧視到陰謀論與分裂主義,他刻畫出只顧個人利益的政客,以及民粹、假新聞、消費主義大行其道的社會。
⠀⠀⠀⠀⠀
這套亦為重點書,韓國性暴力事件全紀錄:《我是金智恩》與《您已登入N號房》。《#我是金智恩:揭發安熙正,權勢性侵受害者的劫後重生》敘述「金智恩」這個名字,因「安熙正性暴力受害者」而為世人所知。她在遭受四次性侵及數不盡的性騷擾、猥褻後,決定挺身而出,揭發南韓政治明星安熙正的惡行,她的勇氣卻沒有得到世界的諒解,反而遭受更多無情質疑。沒有人在乎金智恩是個必須為生計奔波、不能失業的約聘職,是遭到同事性騷擾,卻被告誡要以大局為重的女性,是上司說 YES 她就不能說 NO,必須絕對封口的「殉葬組」,而在那一切之前 ── 金智恩也是一個人。聆聽她的吶喊,正視她的遭遇,這是我們應該實現的正義。《#您已登入N號房:韓國史上最大宗數位性暴力犯罪吹哨者「追蹤團火花」直擊實錄》,在 Telegram 聊天室裡,加害者散佈非法拍攝影像、脅迫未成年自拍,惡意合成熟人照片,發表性騷擾及厭女言論,甚至以此獲利。加害者毫無愧意,事先擬好撤退守則;被害者飽受威脅,獨自恐懼,甚至成為玩物也一無所知;旁觀者從起初的震驚、真相的刺激,最後隨著時間,遺忘那個黑暗的平行世界。N 號房事件最初報案人、首位報導者 ──「追蹤團火花」現身說法,這是「記者」火與煓,對 N 號房事件誓不放棄的心路歷程,更是「女性」火與煓,意識社會的性別不平等、勇於發聲的成長故事。
⠀⠀⠀⠀⠀
身為 RBG 的支持者,在改編電影與紀錄片後,此本《「#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 RBG 第一手珍貴訪談錄:橫跨近 30 年,13 場關於愛、自由、人生及法律的對話》等了好久,此書作者 Jeffrey Rosen 為美國國家憲法中心主任兼執行長,也是她的好友,藉由多年來一系列與金斯柏格的對談,呈現最有血有肉的 RBG,讓人一覽這位不平凡的女性平易近人且不為人知的一面,和她在法律執行面向上無比縝密、超越時代的思索。對談從九○年代開始,延續到川普時代:剖析「羅訴韋德案」的利弊;笑談與丈夫的鶼鰈情深;分析 #MeToo 運動的崛起;討論最希望被推翻的判決;也分享如何擁有充實又富有同理心的人生,以及她對最高法院的未來展望。這部難能可貴的訪談錄展現了真實的金斯伯格,一個擁有鋼鐵般決心,以最高標準要求自我,同時竭盡畢生所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偉大人格。
⠀⠀⠀⠀⠀
還有,一本厚厚的 Pip Williams《#失落詞詞典》,被譽為今年最好看的歷史小說。故事設定於 1857 年,倫敦語文學會決定展開一個百年大計畫:編纂一部史上最權威、完整的英語大詞典。以詹姆斯莫瑞博士為首組成的詞典編纂師團隊,公開向天下徵求詞彙,並於牛津建造「累牘院」做為工作室。每天,雪片般的詞彙從世界各地寄來,由詞典編纂師一一檢視、篩選,並寫下最終定義。詞典編纂師的女兒艾絲玫尼克爾在文字的包圍下長大,從小就對詞彙情有獨鍾,每當遇到挫折,某個詞彙的定義總帶給她救贖。但最吸引她注意的,是那些被男性編纂師們忽略、鄙視或丟棄的詞彙,而這些詞絕大多數是關於女性。「經血」是骯髒不潔、「陰道」是猥褻詞彙,而女僕、廚娘經常使用的詞彙,沒有一個被收錄在大詞典中。她開始偷偷收集這些被她稱為「失落詞」的詞彙,她從累牘院中拿走被詞典編纂師淘汰、遺忘的詞彙,決定自己寫下從市場、妓女、女僕那邊聽到的各種用詞,並將她們口中的話語化為正式引文。這些詞彙靜靜躺在箱中許多年,直到婦女運動、一次大戰接連爆發,新的可能在歷史的波瀾中悄然生發。那是文字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戰爭迫在眉睫、女性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而在宛如隔絕所有外界紛擾的累牘院中,實則見證著一切的歷史流轉。本書故事基於真實事件,透過瑰麗的文字與翔實考察,鮮活重現出詞典編纂師的工作與大詞典的編輯細節,更講述了在充滿巨變的十九至二十世紀,一個隱藏在男性書寫歷史背後的動人故事。
⠀⠀⠀⠀⠀
另一方面,相當感興趣的兩部華文作品,臺灣史小說名家陳耀昌的《#島之曦》,是繼《福爾摩沙三族記》、《傀儡花》後的重磅力作。隨作家之筆,彷若回到日治時期,體會了「臺灣社運先鋒」盧丙丁及「臺灣歌唱藝術家」林氏好伉儷之間的才情、使命與志業,也認識了引領臺灣文化啟蒙運動的「臺灣文化協會」,以及政治上第一個政黨「臺灣民眾黨」的風起雲湧與興衰歷程。全書以主角盧丙丁串出那一代掀起「臺灣意識」的各行各路知識份子,呈現 1920 至 1930 那個臺灣社會運動最蓬勃的年代,穿插漢生病奮鬥史;同時也藉歌唱藝術家林氏好的故事,帶出曲盤時期流行音樂盛況,生動刻劃著那個臺灣意識最蓬勃、心靈最熾烈的時代。其次為時報文學首獎白樵的第一本作品《#末日儲藏室》,跨越同志、異性戀、異文化議題的小說,探討了後殖民、強權、跨文化等主題。曾經留學法國的白樵當年因一場重病,在巴黎送急診室,昏迷兩個月,與死神擦身而過,脖子留下了插管的痕跡,他笑稱:「這是巴黎給我的刺青。」雖然不得不放棄當地的學業,歸國後仍努力寫作,屢獲大獎。八篇短篇小說切分為三輯:從描繪掙扎於歐洲生活各式角色的「他者」,翻轉自我身世的「邊界」,最後讓渡於台北「我城」的回歸之旅。白樵的文字乍看十分華麗,實則以冷靜視角包裹著濃烈的情感,透過篇篇迷人的小說,不但坦露青春回憶與情慾冒險,同時也如多面稜角鏡般,呈現他對東西文化消長以及殖民位階的探索與詮釋。
⠀⠀⠀⠀⠀
2020 年本屋大賞第二名的作品也在最近的新書裡,《山茶花文具店》、《蝸牛食堂》之後小川糸帶來了生涯最觸動人心的小說《#獅子的點心》。在人生的最後一刻,你想吃什麼呢?雫離開了一手拉拔自己長大的父親,獨自一人生活並努力對抗病魔。某天,醫生向她宣告了餘命,瀨戶內海的檸檬島上的獅子家園,是雫選擇度過餘生的地方。在平靜的島嶼風光中,思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每個星期日,獅子家園都會安排「點心時間」,讓入住者能再次品嚐到充滿回憶的點心,但雫遲遲沒有做出選擇。還有另一本看起來相當有趣的犯罪小說《#好女孩的謀殺調查報告》,五年前,17 歲少女安蒂無端失蹤,警方斷定安蒂的男友沙爾是殺人凶手,這位唯一凶嫌卻在數天後被人發現自殺身亡,警方也草草結案。根據統計,在所有失蹤案當中,只有 1% 不曾找到失蹤者,0.25% 失蹤者尋獲時已經死亡。五年後,少女小琵為了寫學校報告,大膽重提整座小鎮都避而不談的安蒂案,更打算為死去的沙爾平反。根據失蹤案當晚一場聚會,小琵在臉書貼文、通聯紀錄中推敲出,當晚說謊的不止一人,安蒂生前不為人知的祕密更一一暴露而出。隨著蒐集來的日記、對話紀錄、關係人訪談,嫌疑犯名單愈來愈長,逐步接近校園人際關係和小鎮生活的黑暗面。她開始意識到,調查結果可能會傷害到還活著的人,更重要的,在收到一張又一張威脅紙條之後,她開始擔憂,自己有辦法活到親手揭露真凶的那一刻嗎?
⠀⠀⠀⠀⠀
最後兩本,其中一本是尚未正式介紹過的電影相關作品《#奉俊昊上層與下層的背後》,從近年的《寄生上流》、《玉子》、《末日列車》,到早年的《非常母親》、《駭人怪物》、《殺人回憶》、《綁架門口狗》,韓國重量級影評人李東振就奉俊昊二十年間所拍攝出的七部長片,深入剖析其電影語言、作品思想,收錄精采影評、完整訪談,帶領觀眾一起踏上這條以電影為媒介的社會與人性探索之路。另一本為屬於讀詩人的圖像小說《#辛波絲卡拼貼人生》,以傳記、報導、訪談為底,用漫畫、拼貼和詩句佈局,明快呈現辛波絲卡的人生跑馬燈。就像翻閱一本人生快照,從中能見辛波絲卡的感情、交友、嗜好、寫作、工作、政治立場和獲獎經歷。作為敘事主線的水彩漫畫,既有印象派的朦朧,又有表現主義的大膽;犀利又詼諧的黑白攝影拼貼則具有轉場功能,兩者銜接,將辛波絲卡平凡又壯麗的生命軌跡流暢地小說化。傳記和創作的疊加、漫畫和拼貼的銜接、詩句和人生的交融,多樣化的藝術形式讓本書不僅止於用圖像訴說詩人的生平,更以小見大地彰顯了詩歌和拼貼、拼貼和人生、人生和詩歌的共相。
⠀⠀⠀⠀⠀
⠀⠀⠀⠀⠀
⠀⠀⠀⠀⠀
(以上文字部分節錄自出版社書介。)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阿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hijak0526/ 📌阿傑FB➤https://www.facebook.com/Huang0526/ 📌阿傑YT➤https://www.youtube.com/user/shijak0526/ 這裡有各種跟生態相關的影...
「靜室觀察丁一顧」的推薦目錄:
- 關於靜室觀察丁一顧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靜室觀察丁一顧 在 癒天使的閱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靜室觀察丁一顧 在 市議員李順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靜室觀察丁一顧 在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靜室觀察丁一顧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靜室觀察丁一顧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靜室觀察丁一顧 在 夢想社計師 - Facebook 的評價
靜室觀察丁一顧 在 癒天使的閱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在細節裡發現身體語言的流動】
第一次看《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 2001) 時,給我人生投了一顆震撼彈,我感覺到身體細胞每個都興奮的在顫動,也是我唯一看過最多次的一部電影。
.
為什麼我對這部電影有如此強烈的共振?
我透過此回顧內心的路徑與分析畫面情節整理出一些小細節來感受,算是一種運用知覺變化的紀錄,一種有感的學習。
.
▪️〔即使在一片了無生趣的空間,也能創造好玩的瞬間〕
.
我被艾蜜莉童年那種只跟自己玩的世界吸引,小時候我也是這樣長大的,因此對頻了童年孤獨感。
.
片頭開始就運用強烈的色彩、蒙太奇手法的畫面來詮釋女主角愛幻想的超現實風格,在煩悶無聊的生活找素材創造一種「靜默奇趣」,白膠沾滿雙手待透明之後撕下來、玩氣泡布、收集石頭打水漂、手插入穀物深處被冰涼填滿的舒適感、湯尺輕輕敲碎布蕾上的焦糖...,各種在無趣中找樂趣的創意法,讓無聊開始有料了起來,這種五感體會的爽快,是細膩的、療癒般的效用,這些樂趣也是某部分我曾經有過的人生體驗,我還有一個在童年經歷與阿嬤相處所收藏的樂趣想分享:我喜歡睡前用手背觸碰鋪床的棉被感受它冰涼的感覺,待發熱了之後再收手等待棉被繼續轉為涼,重蹈覆轍直到睡去,還有一種是因為依附阿嬤怕黑與怕孤獨,晚上阿嬤都很晚洗澡,每晚都要等待她洗完回來房間吹頭髮,才能看到她陪我入睡,於是吹風機的聲音算是在那個時候最具療癒與催眠的音樂,也是我尋得安全感的聲音來源。
.
▪️〔願力的啟蒙電影〕
.
我深度體會主角獨特的幻想空間與費盡心思的巧妙愛心,去完成他人心中的缺憾,我的感受力憑藉「女主角艾蜜莉將時光寶盒(年代久遠的童年玩具鐵盒),順利歸位給當時已經搬家的屋主(遺忘童年回憶的主人)契機開始了一場對自我實現的誓約:成為他人的天使」,內心也在當時默默的埋下一顆奇異之善的種子,無意識的在我心底提醒著我想完成的事,每當在現實中被無力感、匱乏感壟罩時,彷彿有一股無形力量的波動去引導我再次接觸這部電影的動機,包含電影配樂的音階觸動、靜心產生回歸源頭的感動、甚至是接觸到一丁點像(10%)艾蜜莉古靈精怪的特質人事物時,都會讓我憶起這部電影,讓我看見心理真摯的主體性,它彷彿讓我身體細胞活過來,真正的享受每一口呼吸,尤其是帶有回憶性的物品也能勾起心靈深處的思念,貪眷於時空記憶的感動。
.
▪️〔裸現的傷口:孤獨核心〕
.
在這裡我看見艾蜜莉的多次元人格,不只擁有喜歡創造驚喜的善良天使性格,同時內心也住著多位人格,兼具調皮愛惡作劇的整人專家、善用邏輯與觀察的偵探家、愛伸張正義的俠客...,而這位怪誕精靈的神秘女,將自己內心渴望被愛的感覺鎖在深層的心房裡,這種想愛又不敢愛的膽小脆弱,一種害怕面對現實,無人能進入的孤獨世界,讓我的某個意識層被照見著,電影風格醞釀一種無窮趣味特質的創造力與個人憂傷的感官體現,是我一直以來對生命多重面向的探索,為艾蜜莉值得高興的是,一位鄰居與艾蜜莉某個心境同病相憐的玻璃娃娃老畫家,因為病症的緣故,足不出戶只能在室內作畫,艾蜜莉為了讓畫家爺爺可以看見更多外面的世界,拍了很多有趣的影片送給他,因此為了回饋鼓勵艾蜜莉去勇敢追尋所愛,畫家對著艾蜜莉說:
.
「親愛的小艾蜜莉,你不是玻璃娃娃,你可以用力擁抱生命。如果你任憑機會流逝,漸漸地你的心會變得乾枯易碎,就跟我的骨頭一樣。去吧!大膽的去吧!」
.
在此片段,感受了忘年之交的互補友誼,淡淡的為彼此點醒心中明白自己最缺乏的精神核心。
.
跟艾蜜莉一樣,因為敏感細膩易受傷的靈魂,只能選擇將這些深沉的感受吞進心裡,用孤獨包覆著脆弱,在每個意識層次的深度自我整合中,都能看見我有艾蜜莉的影子。
.
當時看完電影之後,不管看了幾次,還是羨慕艾蜜莉可以跨出心中的膽怯,勇敢去愛擁有與自己相似靈魂的男人,到後來我才明瞭當時的心境,只是因為還未遇見我此生所渴望的靈魂,那種勇敢品質,是在靈魂認出彼此之後才能產生的深度堅決性。
.
▪️〔他們與我們.異與同〕
.
以前總會因為自己與他人的不同,害怕自己內心的孤獨,而想迎合身邊的人,也擔心自己的各種反應與行為妨礙到他人,到了學生時期漸進式地的發現並反轉,決定不活在他人期望的價值觀裡,開始使用內心深藏已久的反骨力量,去對所有事情詮釋不同程度的叛逆,我承認某個時段曾經也為了反而反的任性過,到了現階段,有意識的去觀察此現象,選擇在「異中求同,同中求異」。
.
反叛不是為了證明你的獨特,也不是為了博取關注,而是為了活出真實的價值與靈魂的自由才有的品質。
.
迎合不是盲信、從眾與膽小,也不是為了隱藏自我,而是因為尊重對方的相對觀,產生的一種慧見行為。
.
我們不一樣不是為了展現我是最特別的,是因為看見全世界的所有人,都是獨特的。
每個人的品質與潛力,包含生命故事,都值得我們去一個個品嘗,即便是無聊人生,也有著屬於自己獨特的劇本,願不願意醒來,決定於心靈洞見、生命體驗的遠見、自省的看見。
/
從我的文字裡,能感受我喜愛的程度嗎?我對於法式幽默的電影,也極為熱衷喜愛,包含電影配樂的音樂家揚.提爾森(Yann Tiersen)創作的鋼琴、手風琴風格,都成了我人生中的最愛,默默地成為我動態靜心(身體語言)的音樂素材。
.
Yann Tiersen - J'y Suis Jamais Alle
https://reurl.cc/eEQk2R
Yann Tiersen - La Valse D'Amelie (Live 2002 Rennes) 現場演奏版
https://reurl.cc/NrOxMm
Yann Tiersen - Comptine d'un Autre été l'après-midi. 1 hour (432hz)
https://reurl.cc/vqGLz1
.
法國人的隨性與優雅,也是我一直以來欣賞的,他們的文化,無時無刻透露出自在隨意的品味生活,電影某片段出現艾蜜莉正要捐款給一位流浪漢時,對方卻拒絕說:「我今日公休!」(專心陪著身邊的狗狗),這裡是我最被戳中笑點的地方,也是我看見他們重視生活品質的一種瀟灑自由態度。
.
我們的身邊與內心裡面,都有天使圍繞,這種名詞只是為了方便意象美化的一個溫暖的形式,包含我創立粉專(癒天使的閱章)的用意,也是為了讓他人理解:人人都是擁有自癒力的天使,也能成為他人心中的天使,自癒與療癒他人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是因為愛,所擁有的品質,我透過經驗、書與電影體會,紀錄活著的多重感受與內在情節產生的化學反應,嘗試用文字來描寫藝術語言,一章章的自我揭露來認識世界,同時也讓世界了解我的型態表現,我玩弄語言,期盼用多元的感官意象發現藏在意識底層的世界。
.
我想,這部電影的超現實途徑,會讓我渴望衝破幻象的實踐,去完成我此生未完成的事,迎那萬物,創造屬於我與他人連結的「益享」世界。
圖片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AmelieMovie/
靜室觀察丁一顧 在 市議員李順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市議員李順進 轉傳 [110/06/28 ~ 06/29] 衛生福利部 及 高雄市政府 要點公告
●環安、治安、交安、工安、婦幼安 代言人!
︽︽︽︽︽︽︽︽︽︽︽︽︽︽︽︽︽︽
[110/06/29] 衛生福利部 針對媒體報導「COVID-19疫苗接種外展服務,無法選擇疫苗廠牌,係為國產疫苗鋪路」指揮中心澄清並非事實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19761224856953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1.6.29
●記者會影片:https://youtu.be/LSzb3EB-g3M
●記者會影片-即時字幕:https://youtu.be/RkiYh41-WJU
●記者會客語口譯直播:https://youtu.be/DbI1gLj3DsQ
(週一至週五直播將於14:40進入重點整理,不會全程直播記者會)
●衛生福利部 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針對媒體報導「COVID-19疫苗接種外展服務,無法選擇疫苗廠牌,係為國產疫苗鋪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澄清,無法選擇疫苗廠牌,係因目前尚無法確認屆時可供應之疫苗廠牌與數量,並非為國產疫苗鋪路。
●為加速我國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規劃辦理「COVID-19疫苗接種外展服務」,已於日前發文請各部會先行調查「規模1,000人以上企業」、「100人以上中央政府機關」等人員施打疫苗意願及進行造冊,並由各機關(構)自行評估是否有適合執行接種作業的地點及空間規劃等。
●有關媒體報導「該公文提到無法選擇疫苗廠牌,係為國產疫苗鋪路」,指揮中心澄清,係因目前尚無法確認屆時可供外展服務之疫苗廠牌與疫苗數量,並非為國產疫苗鋪路。待疫苗量充足,會依屆時可供應之疫苗廠牌與數量,再次詢問機關(構)參與外展服務與接種之意願。
●有關「疫苗外展服務調查」,係為後續疫苗量充足且可全民接種時,疫苗需求量調查與分布之預先規劃。
#防疫最前線#謝謝辛苦的檢疫人員
#謝謝臺灣醫護人員#謝謝所有第一線人員#臺灣加油
#2019nCoV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MOHW_Taiwan
~~~~~~~~~~~~~~~~~~
[110/06/29] 衛生福利部 簡訊實聯制數據係以合法性、正當性、必要性進行使用,絕無違法情事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19749294858146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1.6.29
●記者會影片:https://youtu.be/LSzb3EB-g3M
●記者會影片-即時字幕:https://youtu.be/RkiYh41-WJU
●記者會客語口譯直播:https://youtu.be/DbI1gLj3DsQ
(週一至週五直播將於14:40進入重點整理,不會全程直播記者會)
●衛生福利部 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表示,簡訊實聯制的推出,係為方便民眾及商家落實實聯制措施、減少紙本紀錄的接觸,並有助於疫調人員掌握個案相關活動史及匡列接觸者等,相關數據之使用,均有其合法性、正當性、必要性,且絕無違法情事,說明如下:
一、合法性:衛福部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1項第6款,公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第三級疫情警戒標準及防疫措施裁罰規定」,規定外出時應全程佩戴口罩,並配合實聯制;行政院為遏止疫情擴散,並減少實聯制紙本填寫之接觸,推出「簡訊實聯制」,供民眾及商家使用。
二、正當性:簡訊實聯制係於經得使用人同意下,掃瞄QRcode即完成實聯制措施;而「簡訊實聯制」並不會留下個資給店家,所留下的活動史簡訊,電信業者也只保留28天,且僅供指揮中心疫調使用,不會做目的外利用。
三、必要性:在疫調工作中,衛生單位人員須掌握確診個案相關之活動資訊,以即時展開接觸者匡列、環境清消等各項防疫措施,故適當的運用簡訊實聯制相關資訊,對防疫推動有實質的幫助。
●指揮中心進一步指出,簡訊實聯制自今(2021)年5月19日上線後,於6月3日起啟用實聯制資料調用機制,以供地方政府衛生局有疫情調查需求時,向指揮中心申請調閱,經審核通過後將調閱資料回復,大多數申請調用案件可於一日之內提供資料。截至6月29日,已有宜蘭縣、花蓮縣、南投縣、屏東縣、苗栗縣、桃園市、高雄市、基隆市、新北市、新竹縣、嘉義縣、彰化縣、臺中市、臺北市、臺南市、澎湖縣,共計16縣市政府衛生局調用303項資料,調用量前3名依序為桃園市衛生局、高雄市衛生局、臺中市衛生局。
●指揮中心強調,「簡訊實聯制」的推出,主要為提供民眾、商家、衛生單位不管是在配合防疫措施或執行疫調工作上便利的平臺,籲請民眾、商家配合,也請地方政府加強稽查,共同落實實聯制,完備疫調工作,達到防疫的目的。
~~~~~~~~~~~~~~~~~~
[110/06/29] 衛生福利部 食藥闢謠專區:網路上說,用啤酒敷臉能縮小毛孔,這是真的嗎?
https://www.fda.gov.tw/tc/newsContent.aspx?cid=5049&id=27142
啤酒偏酸性,pH值介於4~5之間,且啤酒中所含有的酒精可能會傷害肌膚,甚至發炎;用啤酒敷臉,剛敷完的時候因為保濕度增加,會覺得皮膚好像變好了,但是,這只是暫時性的現象,實際上對於縮小毛孔並沒有什麼幫助。
食藥署提醒民眾,如有皮膚的問題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網路傳言別輕易嘗試,以免造成傷害。
~~~~~~~~~~~~~~~~~~
[110/06/29] 衛生福利部 保健闢謠:抽不含尼古丁的電子煙就不傷身?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27&pid=14058
WHO表示,有證據清楚地表明,大多數電子煙的氣溶膠中含有毒的化學物質,包括尼古丁和致癌健康危害物質如:NNN(亞硝基降菸鹼)、NNK(4-甲基亞硝胺-1-3-啶基-1-丁酮),亦含有重金屬(如:鎳、鉻、銅、鉛、鋅、砷、硒等),電子煙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的風險及影響胎兒。WHO呼籲電子煙是有害的,應嚴格管制,最重要的是,必須遠離兒童。尼古丁具有高度的成癮性,在大多數電子煙中都可以找到。
依食品藥物管理署對電子煙油的檢測,逾8成含有尼古丁,然而,就算無添加尼古丁,還是有其他危害物質。菸草製品和電子煙都對健康構成威脅,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不去使用它。因此,外傳「抽不含尼古丁的電子煙」就不傷身,是「全然錯誤」的說法。
資料來源:
1.WHO. E-cigarettes are harmful to health. Home/News/E-cigarettes are harmful to health. 2020.02.05.https://www.who.int/news/item/05-02-2020-e-cigarettes-are-harmful-to-health
2.Public Health Consequences of E-Cigarettes (2018).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Engineering.Medicine.
3.Williams, M., K. Bozhilov, S. Ghai, and P. Talbot (2017). Elements including metals in the atomizer and aerosol of disposable electronic cigarettes and electronic hookahs. PLoS ONE [Electronic Resource] 12(4):e0175430.
~˙~˙~˙~˙~˙~˙~˙~˙~˙
[110/06/29] 高雄市政府 「防疫有距 關懷延續」 社工陪伴度過疫期低潮
https://www.kcg.gov.tw/News_Content.aspx?n=F29A02A9D36C47F0&sms=19902EF36D6B551D&s=DD60B1FD3F5469B6
一封信的溫度有多暖?「疫情的重創沒有讓我倒下,因為社工願意伸出援手,社福中心是我們家的後盾,我才能在低潮時面對困境,才有辦法再扛起一家的重擔。」一字一句道盡了從困境中再重新站起來的勇氣,一位社工收到了這封感謝信,想起了這位鬢角滿白髮的父親。
「原本以為我們一家只能落魄的過生活了,直到社工來了!」黃先生獨自扶養聽語障兒子,單親家庭養育小孩本就不容易,尤其是身心障礙的孩子更加困難,再加上黃先生因工作不慎受傷而遭解雇失業,家庭頓失經濟來源,只好到處打零工餬口。但孩子還小,加上學校因為疫情停課,沒有工作又得照顧孩子,捉襟見肘的日子實在沒辦法持續,無助之下向社福中心求助。
社工詢問了解家庭狀況,傾聽黃先生面對生活的無力及無奈,鼓勵他不要輕言放棄,生活就算再苦,也會有盼頭;同時協助申辦疫情紓困方案,轉介在地慈善團體媒合急難救助金及物資,初步穩定家庭基本生活,並積極與就業服務站討論及合作,讓黃先生順利覓得正職工作。
除了穩定家庭生活經濟,社工也觀察到,由於孩子行為偏差,讓黃先生經常發怒,用斥責的方式教育孩子,導致親子關係緊張且衝突,於是透過多次親子間的會談,鼓勵參與親職教育課程,陪伴黃先生一同面對養育孩子的障礙。隨著服務的歷程,親子互動雖仍偶有爭執,但父子之間終於能透過冷靜溝通解決問題。
社福中心的社工們沒有因疫情嚴峻而停下關懷及陪伴的工作,持續為弱勢家庭服務;而這一張紙所乘載的感謝言語,已足夠為社工們加油打氣。
~~~~~~~~~~~~~~~~~~
[110/06/28] 高雄市政府 阻斷病毒傳播鏈 高市警嚴格舉發未戴口罩及違規聚會
https://www.kcg.gov.tw/News_Content.aspx?n=F29A02A9D36C47F0&sms=19902EF36D6B551D&s=E2E784EEA30D26C8
隨著印度Delta變種病毒株傳入國內,社區感染的風險越來越高,每項阻絕疫情擴散的措施都不容輕忽及鬆懈,高市警局除一再呼籲民眾自律遵守相關防疫措施外,對於心存僥倖民眾,警方仍嚴格查緝舉發,絕不寬貸。
高市警局自110年5月19日準三級防疫警戒標準至全國三級迄6月27日,共計舉發民眾未戴口罩7080件,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聚會及室內非必要社交聚會61件370人。其中,在易生群聚情況的市場舉發未戴口罩有96件,室內打麻將聚會有33件,顯示民眾仍輕忽做好個人防疫的社會責任。因此,高市警方仍將持續採取嚴格執法的必要手段,以警惕每一位民眾善盡一份防疫責任,惟有全民共識,共同防疫,才能保護自己,保護別人。
~~~~~~~~~~~~~~~~~~
[110/06/28] 高雄市政府 高雄市政府稽查傳統市場防疫不鬆懈 籲請市民朋友務必配合防疫工作
https://www.kcg.gov.tw/News_Content.aspx?n=F29A02A9D36C47F0&sms=19902EF36D6B551D&s=1FF1F8640616D367
近日北農群聚感染,再度印證傳統市場人流密度高、疫情傳播率亦高,高雄市政府除擴大匡列相關人員篩檢,經發局週末假日持續針對84處重點市場、夜市與攤集場進行稽查,包含全程佩戴口罩、落實分流、出入口管制與實聯制等各項防疫措施。
經發局長廖泰翔指出,自5月迄今已協同民政局、警察局及義警民防大隊,動員逾千人針對市場、夜市與攤集場稽查超過1,500場次。他呼籲,目前疫情仍未趨緩,市民千萬別鬆懈,除了依序施打疫苗、減少外出並避免群聚外,也要牢記採購「少、多、快」口訣,出門前先列好清單,一次買足一週份量、快速離開,盡量減低群聚的傳播風險。
廖泰翔表示,陳市長十分重視傳統市場防疫工作,經發局在假日營業時段,派員至各市場加強稽查。同時視人流狀況,加開出入口及查驗身份等。民眾至市場採買別忘了攜帶身分證明文件、手機方便查驗身分與實聯制認證,身分證尾數單號民眾於每週三、五、日,雙號民眾則利用二、四、六進行採購。
岡山文賢公有市場會長佘榮發表示,市場已完成實聯制、人流管制及分流等規範,攤商配合度良好,多數採購民眾也都願意出示身分證,但仍有部分長輩不暸解分流措施或未攜帶證件,自治會將全力協助宣導及作好分流措施,團結守護市場安全。
高雄市經發局指出,目前各市場已建立實聯制、拉起封鎖線管制出入口,對於週邊個別流動型的攤販,也會配合警察局加強稽查勸導,呼籲管委會及攤商務必配合防疫,齊心團結避免成為防疫破口。
︾︾︾︾︾︾︾︾︾︾︾︾︾︾︾︾︾︾
臉書貼文連結 >>> 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posts/1286551701799912
LINE貼文連結 >>> https://timeline.line.me/post/1162495788105043566
●請持續關注並給予指教:
○LINE官方帳號〔市議員李順進顧地方大小事聯盟〕:https://lin.ee/9YhCukt
○臉書粉絲專頁〔市議員李順進〕: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
#高雄 #議員 #李順進 #環安 #治安 #交安 #工安 #婦幼安 #代言人 #轉傳 #衛生福利部 #高雄市政府 #公告
靜室觀察丁一顧 在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阿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hijak0526/
📌阿傑FB➤https://www.facebook.com/Huang0526/
📌阿傑YT➤https://www.youtube.com/user/shijak0526/
這裡有各種跟生態相關的影片
歡迎大家一起來上超狂生態課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熱血阿傑的演講與邀約
現在是三立都會台
外景實境節目『上山下海過一夜』主持人之一
演講對象:國小,國中,高中,大學,教師研習,親職教育,社區再造,林務單位、國家公園教育解說訓練(在職與志工)。
➡️演講主題⬅️
特定生物專題:
昆蟲世界大驚奇
國內外鍬形蟲
國內外螳螂
神奇的角蟬
吃蟲行不行(昆蟲上菜)
昆蟲超能力
盔甲武士-甲蟲
不可思議偽裝生物
台灣原生蘭
世界各地生態旅遊:
跟著熱血阿傑找動物
秘魯
馬達加斯加
澳洲
東南亞各國
專論心得:
親職教育課程
生命態度教育
人生翻轉勵志
雨林探險
地區:台灣本島、外島皆可(交通費另計)
海外地區由「自然野趣」統籌辦理。
自然創作專題:私訊細節
親子共學班可組團報名:每堂課兩小時(看課程內容排定,室內課程與戶外觀察皆可),親子上限8對(小朋友上限10人),學員年齡限制三歲以上,最好的配置就是三到五歲 or 四到六歲、六至九歲、九至十二歲這樣,雖然混齡也可以,但平均年齡較能均衡學習。室內需自行準備場地(需有投影機或播放設備,黑板或白板)。
(目前開放新竹以北,或搭配我的其它行程)
時間細節請私訊聯絡也可Email:shijak0526@gmail.com
2019個人介紹
姓名:黃仕傑 人稱:熱血阿傑
入圍第53屆金鐘獎最佳兒少節目主持人
1973年生於台北,從小不愛念書成績總是吊車尾,只喜歡觀察自然、飼養動物,僅完成國民義務教育,即投入就業市場。金門退伍當年因工作傷害,右手4隻手指遭截肢,反成為人生轉戾點!再度回到心中嚮往的生態世界,努力自學台灣原生動、植物知識。十多年來造訪東南亞、非洲、南美洲、澳洲各國,深入杳無人煙的熱帶雨林,紀錄森林現況,並拍攝植物、動物原棲地照片、影片於網路各社群平台推廣生物之美。曾任科學委員會生態影片昆蟲行為顧問、台灣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嘉義大學昆蟲館計畫助理、生態節目台灣全記錄生態講師,生態節目「好好玩自然」生態講師兼任主持;帶領親子走入自然觀察並專心於自然生態攝影、寫作,並隨時於各社群發表自然觀察經驗。
專欄:
國語日報科學版
經典雜誌
遠流科學人
中研院數位島嶼網站
各林區管理處、國家公園解說志工訓練講師
國家地理雜誌生態營隊 講師
孤獨星球自然觀察營隊 講師
自然野趣教育機構昆蟲 講師
野性中國 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 導師
著作:
2008『長戟大兜蟲』(親親文化出版)、
2012『昆蟲臉書』(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2『霸王甲蟲小百科』(人類智庫出版)、
2013『帶著孩子玩自然』(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3『蕙蓀林場100種常見的昆蟲』攝影作品(國立中興大學林管處出版)、
2014『超震撼甲蟲王』(人類智庫出版)、
2015『螳螂的私密生活』(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6『鍬形蟲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17『好家在森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8『甲蟲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18『昆蟲上菜』(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9『鍬形蟲日記簿新版』(紅樹林出版)、
2019『不可思議!讓你猜不透的生物偽裝術』(幼福文化出版)、
2020『甲蟲日記簿二』(紅樹林出版)
預計2021/04『植物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康軒文教-國小六年級下學期第五課課文「馬達加斯加 出發!」作者
阿傑的手怎麼了?
⬇️點入連結就知道⬇️
https://youtu.be/gV2GUQoVjug
蘋果日報:
專家學者鑑定後,認為協助田野調查工作的黃仕傑從發現到採集研究貢獻極大,因此以其名命名。『仕傑擬迴木蟲』
新發現! 墾丁現3擬步行蟲 | 即時新聞 | 20150121 | 蘋果日報
黃仕傑flickr:shijak0526
黃仕傑頻道:熱血阿傑
黃仕傑微信:shijak0526
黃仕傑微博:黃仕傑TAIWAN
習慣使用攝影裝備:
佳能5D3
佳能100mm f2.8L 微距鏡
佳能17-40mm f4L 廣角鏡
佳能MP-E65 f2.8 五倍超微距鏡
圖立10-17mm 魚眼鏡
適馬150-600 f5.6 長焦鏡
佳能600EXII 閃燈
佳能430EXIII閃燈
佳能MT-24 微距雙閃燈
DCR-250 微距鏡片
習慣拍攝影片剪輯裝備:
iphone 8+
iphone X
iphone XS
MAC PRO
#甲蟲日記簿
#鍬形蟲日記簿
#好家在森林
#昆蟲上菜
#螳螂的私密生活
#帶著孩子玩自然
#不可思議讓你猜不透的生物偽裝術
#甲蟲軍團
#霸王甲蟲小百科
#昆蟲臉書
#iphoneXS拍攝
#自然野趣
#shotoniphone
#insect
靜室觀察丁一顧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水墨#梁震眀#水墨畫家
鄰近靳珩公園,位於立霧溪與魯丹溪交會處的印第安酋長石,是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相當著名的地質景觀,因視角的錯覺,組構出有如人臉造型的奇石群,矗立在溪畔上,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好見識這巧奪天工般的自然奇觀。
如何將所畫題材營造出有如太魯閣峽谷那般的視覺強度?藉由台灣各地搜羅的奇石圖像,以小觀大,用貼近藝術的手法,假像虛構的方式,將其搬到近雲山巔處,當想像的連結空間變大,方寸之間的畫面也就有更為大器的可能。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靜室觀察丁一顧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art #inkart #painting
龍洞岬灣是台灣北部規模最大的岩場,因為整個海岸地形如蟠龍捲曲纏繞,從龍頭到龍尾就像一道弧形,形成洞穴般的港灣,故稱「龍洞」,而此作正是描寫該處最引人入勝景觀的代表作品之一,現為私人收藏。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靜室觀察丁一顧 在 夢想社計師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只有當天會議室live演出 ... (就是要特別認真觀察課本的附圖,例如絲路地圖、 ... 今年第二屆,也在臺北市立大學丁一顧老師與其助理團隊的支持下,準備開始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