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能源轉型,發展再生能源所可以帶給台灣的,絕對不僅僅在於提供潔淨永續的自主電力供應這一面向而已..... 台灣離岸風電職場 許多企業高層都是「她」!(09/20/2021 經濟日報)
在亞太地區,台灣是離岸風電產業的先驅,除了發電模式是新的,職場環境也是嶄新,因此吸引許多具有冒險天性的女性加入,更不乏在此成功突破職場上隱形天花板的傑出女性。她們也不約而同地邀請女性,除了內勤管理職,女性在離岸風電產業的步伐,更應勇敢朝第一線海上工程師邁進。
北陸能源三階開發執行長Monica Liu說,「在台灣,投入離岸風電的女性身影愈來愈多,就連中鋼、台船等過去以男性為主導的傳統產業在離岸風電部門,負責的女性並不少。」
「我覺得台灣企業向以男性管理者為主的觀念有在改變,也受到歐美外商的影響,再加上台灣的總統、經濟部長也都是女性,台灣整個社會大環境在兩性平權上其實做得挺好的」,Monica Liu侃侃而談,分享了她外派來台四年的觀察。
沃旭能源台灣總經理汪欣潔指出,近幾年,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看到愈來愈多女性參與的身影,沃旭能源亞太區團隊女性的比率更高於沃旭能源全球團隊。不過,汪欣潔認為,還有可以再加強的空間。
汪欣潔特別指出,目前歐洲的風場運維已有女性海上工程師了,而目前沃旭能源正展開風場運維工程師的招募作業,她格外期待在台灣也能有女性的應徵者。
汪欣潔強調,沃旭能源敞開大門歡迎不同背景有志參與離岸風電的女性朋友,不僅因為希望團隊更多元、更平衡,更重要的是能夠找到最好、最適合的人。對於有意加入離岸風電的專業女性,汪欣潔特別提醒,不需要做任何前提假設,這個產業也沒有所謂的「隱形門檻」,尤其千萬不要覺得很困難就望之卻步。
丹麥商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台灣區董事總經理許乃文也表示,顛覆多數人的想像,台灣從事離岸風電的女性,在比例上確實比歐洲高,以CIP在台灣為例,女性員工占比高達66%,可說是「男女不平等」。
但許乃文認為,台灣的情形只是剛好,因為離岸風電對台灣來說,是新興歐洲來的產業,需要英文人才,而女性英文普遍比男性好,所以進入門檻相對低,這不表示台灣特別在離岸風電的性別平等上做得好,「只是剛好,不能因此偏安」。
不過,許乃文期待CIP台灣團隊女性員工比率超越男性的狀態,能為台灣社會結構帶來一些「正面的震動」,也希望讓社會看到離岸風電是一個台灣現在跟未來的大趨勢,並且跟世界接軌。
許乃文指出,在離岸風電產業任職是全方面的選擇,法務、金融、保險、行銷、施工、工程設計等等,她希望讓這樣的認知愈普及,讓更多女性知道任何職位都可以嘗試,甚至也許有可能打破部分家長對年輕女兒職涯的想像。
談及如何提拔更多離岸風電女性人才?政府是否應給予哪些規劃或協助?許乃文的直率回應有著更深層的省思。許乃文強調,不是所有的事政府都要負責,女性也不是需要「保送加分」的弱勢族群,對於有志投入離岸風電產業的女性,她的建議是,與其去區別哪些職務或專長比較適合女性,她想強調的是更本質的東西,例如建立專業上的自信、磨練團隊合作的技巧、鍛鍊發現問題的眼光和指出問題的勇氣。
西門子歌美颯亞太區離岸風電營運發展總部董事總經理黃意文指出,總部已訂下2025年全球女性員工比率須達25%的明確目標,目前亞太區總部女性員工的比率已有33%,「我非常開心在台灣有這樣女性員工的分配比例,但更期待台灣女性能夠挑戰更前端的製造、營運、安裝等工作項目」。
黃意文說,歐洲一向重視男女平權,雖然目前公司全球女性員工的比率僅19%,但不僅總部已訂下遠程願景,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員工從事離岸風電前端工作的比例在國外的分配也是比較平均的狀態,那種穿著工作服,在現場實地操作巨型精密機械的女性員工散布在全球各個風場,這部分在國外已有一定的成績。
黃意文分析,公司成立初期多半都以管理、財會、行銷、業務等傳統內勤工作為人力招募重點,但隨著今年台灣離岸風電進入密集的工程建設期,接下來日本、南韓、越南、印度的工程也將由台灣分公司負責,希望能有更多女性員工加入前方工程工作。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758004
♡
離岸風電工作船英文 在 新《番薯藤》國防軍事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就是為甚麼
我們完全支持蔡英文政府強硬掃蕩中國非法越界船隻!維護國安
這種連海巡1000噸級巡邏艦都感到吃力的惡劣天候,居然有中國250噸級非法鐵殼漁船跑出來『捕魚』?還會干擾苗栗外海台灣離岸風電工作船施工?其背後動機令人十分懷疑。眾所周知中國將鐵殼漁船統一編入東南沿海所謂『各省』的『海上民兵』動員管理、是否有意挑起『灰色衝突』是台灣必須慎防的國安事項。所幸台灣以大型巡邏艦追擊驅逐八小時將中國非法船隻驅出海域。
▫️
------
新《番薯藤》國防軍事網
https://www.facebook.com/military.idv.tw/
#專業軍事評析 #關心台灣國防
------
離岸風電工作船英文 在 Emmy追劇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離岸風電勵志劇
現在才看到這期四月初的今周刊,有做離岸風電封面,超好看!這個記者王之杰也太會採寫了,裡面好多有趣的事情。
例如我現在才知道真的有「海上連環船」,因為離岸風電的施工規則太嚴格了,歐洲開發商要求風場在施工時,不能有人暈船,暈船的人不能參加工作,欸我喝醉酒也可以發臉書耶XD。所以台灣負責做工程的公司宏華營造,就想到了一個跟曹操一樣的辦法,把兩艘船合併起來變成一艘船,「雙船體」結構使得船隻穩定,施工人員不會暈船,能符合歐洲開發商施工要求。曹操被孔明火燒連環船的計策,現在被台灣商人拿來賺大錢耶。
這系列報導鎖定在離岸風場裡的中小廠商,還有小人物,例如一開頭的「銘榮元實業」,竟然一開始只是小打鐵廠,打鐵打到成為中油林園廠的石化反應爐供應商,現在因為要脫離黑色能源,開始踏入離岸風電生意,幫台電做了第一支純國產基樁。
基樁就是風機的支柱,有二十層樓高,但開發商的驗收要求也很離譜,必須要是筆直的基樁,二十層樓從頭到腳不平行的程度不能超過一支原子筆的厚度,這個技術難度也太高了,是要比薩斜塔去死嗎!難怪到處都說做不出來,的確是不好做。打鐵廠打到這種程度根本打鐵狀元吧, 一家三代經營的黑手工廠,還是很懂得看機遇,一路翻身。
除了這些中小製造廠之外,其實也有不少熟面孔參加了離岸風電事業,例如台灣有名的遊艇公司嘉鴻遊艇,因為在遊艇用的碳纖維複合材料上很強,乾脆開了一家子公司叫先進複材,也來做風機機艙罩,在開發商的要求下,把自己的能力升級到航太等級,這還是頗厲害的產業升級故事。
這裡面我最喜歡的是三個小小的人物專訪,技職生本來是工廠黑手,但遇上了風電的機遇,現在開始要跟外國人接觸、學習,升上了總監。這跟我先前去台中的採訪很像,台灣第一個女風電技師,她是彰化人,在男同學圍繞的技職生態裡很突出,她現在不到三十歲,已經拿著很好的薪水,還有去荷蘭進修的機會,她也是告訴我,現在最需要進修的是外語,她很需要跟她的外國同事們溝通。感覺上幫技術師傅上英文課是個好生意~。
還有一個人超妙,他明明念文藻外語大學的法文系,做了餐飲業遇到陸客不來,他不知道在想什麼,去參加政府的職訓,竟然選了焊接工,現在進到興達海基做基樁,他覺得生活更有保障,選對行。這人也太妙了,法文系去做焊接師傅,這到底什麼生涯大轉彎啊。
所以人生真的是要看自己,願意學習的人,處處都是機會。希望台灣也能把握好機會,在未來的幾年裡成為全球關鍵角色!
#綠色能源加油~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3/post/202002260021/%E5%8F%B0%E7%81%A3%E9%BB%91%E6%89%8B%E7%9A%84%E4%B8%96%E7%95%8C%E9%A2%A8%E9%9B%BB%E5%A4%A7%E8%B3%BD?fbclid=IwAR3rdV1R-LFUJWCAeV4khcmr7xERmPTT61jPMqqYCEW4251ZGbGFJoz10ko
離岸風電工作船英文 在 直擊世界第二大海工船離岸風電建設最強武器"環海翡翠輪" 船上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直擊世界第二大海工船 離岸風電 建設最強武器"環海翡翠輪" 船上吊臂可直接抓吊4000公噸相當於一艘海巡艦│記者陳佳雯游佳瑋│【台灣要聞】20230127|三立 ... ... <看更多>
離岸風電工作船英文 在 台灣海洋重工TMHI - 離岸風電小知識- 人員運輸船 ...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離岸風電 小知識- 人員運輸船(CTVs) 離岸風場服務船(Wind Farm Service Vessels, WFSVs)或稱為人員運輸船(Crew Transfer Vessel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