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outu.be/QrBmWahyKDI
🎥 韓 華 深 焦 ◑ #痛苦歌王_孫情
❤️經紀通告活動戲劇0917118996 鴻凱娛樂Bigstar
❝ 但是你忘了根了嘛!你的根沒有了。❞
出生山東並在韓國長大,曾以《#淚的小花》同名電影主題曲走紅的「#痛苦歌王」#孫情 叔叔以切深的經驗闡述他口中「很苦難的一群人」,也就是他自己的身份:#韓國華僑。
孫情叔叔也說到「#醬狗」這個詞原本其實是很好的話,為「掌櫃」之意,但因為人們說的態度與方式變了,也讓他的本質因而改變了。
━━━━━━━━━━━━━━━━━━
🍜 電影《醬狗》 ▎𝟗.𝟐𝟒 正式上映 ! ▎
醬狗 Jang-Gae
짱개 ▿ 𝑱𝑨𝑵𝑮-𝑮𝑨𝑬: 𝑻𝒉𝒆 𝑭𝒐𝒓𝒆𝒊𝒈𝒏𝒆𝒓
🇹🇼 臺韓混血導演 張智瑋 首部劇情長片 🇰🇷
#台灣製作韓國拍攝
✶ 𝟐𝟎𝟐𝟎 東京國際影展 世界首映
✶ 𝟐𝟎𝟐𝟏 全州國際影展 正式入選
✶ 𝟐𝟎𝟐𝟏 仁川移民電影節 正式入選
【皇后的品格】賀業文 【騷動青春】金叡恩
【黑道律師文森佐】李恆娜 【特務行不行】于澤偉
【青春開外掛,醬狗當自強!】
鬼島臺灣vs.地獄朝鮮,臺韓混血高一生李光龍,現正卡在中間。在韓國土生土長的他,在外常被霸凌,執意不講中文,一心認定自己是韓國人。回到家,光龍面對的是長年為華僑權益奔走的父親,不時以中文教誨「不要失了根」。儘管內外衝突連連,仍有一位不在乎光龍身分的女孩打動了他的心,讓他的青春暫時遠離認同的困境。然而就在光龍爭取美國遊學奬金之際,一場意外突然降臨,讓光龍一家頓失支柱。失準的錶尚能校對,光龍該如何重整卡住的人生?
━━━━━━━━━━━━━━━━━━
▻ 製作|想映電影
▻ 發行|佳映娛樂 Joint Entertainment、想映電影
#醬狗 #JangGae #짱개
🎥 追蹤佳映IG ▎ bit.ly/3u2Q236
🎥 加入LINE@ ▎ bit.ly/3vFnjTc
🎥 更多精采好片線上看 ▎想映電影院Joint Movies
陸劇正青春線上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個版本的錄影我是真的沒看過啊!
🎈🎈🎈🎈🎈🎈🎈🎈🎈🎈🎈🎈
🎞#台南人週末電影院🎞
📌節目將於排訂時間線上播出,節目播畢即刻下架。
📌敬請鎖定台南人劇團粉絲專頁。
擔心觀眾朋友會把碗給敲破,台南人週末電影院本週即將播出台灣劇場史上第一齣電視影集型式舞臺劇《K24》(Chaos),這齣戲也是台南人歷年來演出場次最多,演出版本也最多的經典之作。
從2005年推出《K24》第一季的第1、2集,到2006年的最後一夜,在臺南文化中心的跨年場首次完成全六集的演出,接著陸陸續續推出了「傳奇再現版」(2009)、「建國百年版」(2011)、「十週年紀念版」(2015)到「青春正鬧版」(2019)。不同世代、不同的演員卡司,《K24》每次推出,總是成功博得許多觀眾的一致讚歎,特別佩服9位主要演員必須在6小時內不斷快速換裝、瘋狂扮演超過60多個角色,合力完成這一場馬拉松的表演硬戰。
本週播出的是十週年紀念版,是原班人馬張家禎、王宏元、張棉棉、竺定誼、林曉函、黃建豪、李劭婕、林子恆、吳柏甫再次合體演出,要再看到他們合體,不知道何年何月何日了。
🎥7/9 (五) 20:00 《K24》第一季1-3集
🎥7/10 (六) 20:00 《K24》第一季4-6集
陸劇正青春線上看 在 明白歌:走唱白色記憶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明白歌 X 春山出版 】
#精選選讀|萌:困在時代牢籠,付出的青春代價
「鹿窟事件,是白色恐怖最大的一案。逮捕及訊問了近千人,判決有罪者135人,當中41人死刑。在刑訊的菜廟中,陳政子先是被抽打雙手,打到竹棍裂開,痛覺痲痹,感覺不到哭泣,也沒有力氣發出聲音,「滿臉都是眼淚與鼻涕,但雙手已經不聽使喚,無法舉起來擦臉。」為了保護父親與哥哥,小女孩什麼也不說⋯⋯在那個後來改名為「光明寺」的菜廟裡,特務把大人當小孩打,把小孩當大人打。陳政子以不可思議的堅忍穿過試煉,她沒有指認任何一個人。」
——出自《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卷一:雪的重述、萌⁄胡淑雯導讀
這是6/27(本週日)即將到來的【 #鹿窟事件座談 】講者——作家胡淑雯,在今年應春山出版社之邀主編的《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之系列導讀。導讀中,我們看見許多受難前輩的童年,始於島嶼政府肅清所謂叛亂異議份子的恐怖故事,「對某些人來說,人生的第一場戰役始自童年,其後的日子,只是在戰爭的遺緒裡艱難地安頓自己。」如其中收錄在2014年訪談鹿窟事件當事人陳政子女士的口述史,透過她樸質而又堅定的態度,帶我們回望身為鹿窟村長之女,當時年僅十二歲的她,被軟禁在做為國軍指揮中心的菜廟(光明寺)裡審訊問話,如何沉靜機智的應對特務與軍警的拷問,不出賣其他村民,忍受肉體的刑求,緘默守住心中的正義。
她的記憶也許將是明日我們會記得的歷史,她的證言賦予了文學血肉的力量,突破了一般散文的限制。疫情宅在家,透過線上講座與閱讀,讓我們更進一步認識白色恐怖烙印在台灣島嶼的記憶吧。
《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與《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是春山出版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合作出版的重量級白色恐怖相關文學套書。原先在六月份的《明白歌》臺灣五地巡演間,劇團預定與春山出版社合作,帶著這兩套書同行,推介給各地關心白恐議題的朋友們。
一如《明白歌》創作的初衷,在選集裡的故事或許令人驚怖、畏懼、迴避,但同時也是這塊土地上曾經擁有的真實人性,希望觀者找到自己的位置與啟示,同時也找到與這些歷史的聯繫,以人性的方式。
我們將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也以選段刊載的方式,陸續為各位介紹這兩套不容錯過的選集。
_____
《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
國家人權博物館X春山出版社
胡淑雯、童偉格 主編
歷史是一個人性劇場
涵蓋散文、回憶錄、傳記與口述,在超過兩百本書籍中,精選四十七篇作品,四十三位作者,近九十萬字的規模。以截然不同的視角切入白色恐怖歷史的肌理,區分為繫獄作家、青春、地下黨、女人、身體、特務、島等七大主題,並由研究者逐篇注釋,增強背景理解。
首次將這些受挫、受辱或者心靈扭曲的主體放置一處,甚至涵蓋特務、線民等加害者與協力者,也注重多元族群包括外省、原住民與離島馬祖、外國人的經驗,使他們共同發聲,像是一個巨大的人性劇場。我們在這些活生生的記憶中,找到一條通往人間之路。
(選引自《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