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8 人妻便當🍱Day229🥢
大家下午好!
今天又是一個無確診案例的好日子
感覺好像心情又變得輕鬆起來了🥰
台中的早上狂風暴雨
中午豔陽高照
下午又一陣雷雨
瘋狂的天氣型態搞得大家出門也不是不出門也不是
幸好今天有幫大白帶便當
不然覓食該有多麻煩啊!
今天的便當有一道比較特別的菜
是我常備在冰箱裡
但是非常有故事的涼拌菜-涼拌珠蔥
小時候每年暑假回台東時
坐在外婆家的大廣場總會看到在牆邊的小花圃裡
種了好多特別細的珠蔥
我問媽媽說為什麼外婆種東西在那裡,不是有田嗎?
媽媽說,這樣比較好取得,要做什麼就有。
原住民有很多的菜都是藉由醃漬保存來延長它的期限,我最喜歡的涼拌珠蔥也是
而且媽媽和外婆只有用鹽
就能夠把食材風味完全提升
說原住民是用鹽的魔法師也不為過吧!
(阿美族原住民做的醃生肉可是我小時候的最愛🤤)
或許流在身體裡的原住民血液使然
闘始做料理後
我總是會有意無意的去尋找珠蔥來做這道料理
它的作法很簡單
只有鹽和珠蔥
媽媽會多加一點點的醋來提味
而且媽媽交待一定要拌完後立刻上桌吃
享用它的嗆味和鹽味
可以一口氣扒好幾口飯
我後來想想
更可能驅使我一直做來吃的原因也可能是
當我疲憊不堪、沮喪失落時
吃涼拌珠蔥,會讓我想起媽媽在外婆家的大廣場裡
一邊做著晚餐一邊跟我說話的小時候
那些搬著四角折疊桌架在廣場一起和媽媽外公外婆吃著晚餐的時光
是很幸福且無憂的時刻❤️
想到這些 好像難關比較不難了
謝謝遺傳好手藝給媽媽的外婆
她今年已經九十二歲了
身體依然健朗
謝謝遺傳好手藝給我的媽媽
她曾經很辛苦很辛苦
但她總是教給我原住民的樂觀和面對的勇氣
我們都在料理裡面找到了很棒的存在意義❤️
#今天話比較多😂
#媽媽的料理教室
#原住民都沒有在怕的啦!
👉跟我們一起帶便當: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16532599038745/
👉追蹤蘇菲姊姊的人妻便當日常IG
https://goo.gl/rQF7yH
.
#蘇菲姊姊的人妻便當日常
#今日のお弁当 #手作り弁当 #旦那弁当 #愛妻弁当 #家庭料理 #お弁当生活 #便當 #お弁当の詰め方 #大人弁当 #常備菜弁当
#photooftheday #bentobox #handmade #instagramfood #homecooking
#foodinstagram #obentogram #lunchbox #breakfast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阿美族 醃 生肉 在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神農餐桌。消逝的米05》
詢問山地飯採用的稻米品種名時,我期待聽到的答案是「自留種旱稻」。
因為我曾看過一個新聞,提到屏東的排灣族正嘗試恢復旱稻文化,這是早年排灣族的稻作生活,當年水利工程尚未普及,不需要大量水源的旱稻就是主流,除此之外,旱稻不需種在平地上,一如小米般,丘陵山坡就可,排灣族的祖先們採用焚墾輪休的方式,獲取天然的肥料養分,稻苗則多由農民自行留種,導致每戶農家都有著自己的米味。依此推敲,排灣族傳統私家菜餚的山地飯,使用的稻米應該是旱稻吧?
「我採用台東農會的米。」Kituru餐館老闆一句話,語氣理所當然,讓我認清想像和現實的差距。他告訴我,早年米飯可是奢侈品,就算種植旱稻,也不是居家聚會時會煮的食材,通常是芋頭、地瓜、野菜或小米等,就地取材,有什麼就加什麼,一大鍋煮得糊糊的就是山地飯,大量採用白米飯的做法已經屬於現代版,然而不論食材為何,重點在於享用這鍋飯時,傳遞而出的禮儀和文化。
順著這個話題,在地的朋友提起在台東,不論是鹿野、金崙、卑南或太麻里等地,確實還有原民朋友種植著旱稻,只是人數越來越少,幾時會消逝也不知?除了旱稻需要關注外,阿美族的糯米也是快消失的米種,應該要多花時間關照。
經他一說,我想起在關山的日出禾作,身為阿美族的黃瀚,特別請人到南投找原生的糯米品種,不同於農改場提供的「台東糯31號」或「高雄秈糯8 號」等常見稻種,他找到的糯米未被馴化,植株有一人高,颱風到來容易倒伏,且產量非常少,以經濟觀點應該被淘汰,但若站在文化的觀點,那就是另一種思維了。黃瀚表示台東的阿美族人將糯米稱為盧外(duway),擁有著很棒的糯米文化,然而品種和文化有著不可切割的關聯,現代的糯米太追求產量和穩定性,缺乏了野性,因此他開始嘗試種植未經馴化的糯米,並且嘗試自行留種,希望能在關山的土地讓糯米文化生根,傳遞應該有的「野性味道」。
類似的說法,我也曾聽米麻岸的艷庭姊(Wusay)提過,她表示糯米對阿美族有特別意義,以往農耕時,阿美族會在田中留下一小塊地種糯米,穀倉之中,也會保留些許糯米。依著她的回憶,糯米不會出現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是節慶或農忙期,親友前來幫忙時,才會取出糯米,以山泉水浸泡四小時,再以特殊的木桶蒸煮,這款木桶底部有一片白鐵,鐵片上釘出洞孔。使用時,在鐵片上頭鋪數片月桃葉,然後將浸好水的糯米放入蒸炊。等帶著月桃香的糯米飯煮熟了,米飯可以加些地瓜或花生,若要讓菜色澎湃,通常是放著雞、鴨和醃生肉西勞(Silaw),這些都能放入月桃葉編製的便當盒中,帶去節慶典禮「野餐」。
她提起糯米時,滿臉笑容,漂亮極了,對於糯米的品種,她沒有太強的印象,倒是對於糯米做的麻糬頗有想法。
「以前用石臼捶打做出的麻糬比較好吃,現在用機械製作的……差了一點啊!」她輕聲認真說著,身為阿美族的媽媽,對味道這件事情,不能妥協。
(待續)
阿美族 醃 生肉 在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食隨筆》
天氣真的悶熱,電風扇強勢吹拂的風勁,嗡嗡擾人,遠遠不如穿越山林的清風怡人,我躺在木椅上,享受著名為慵懶地時光。這時耳中聽到一聲「開飯」,神智略為清醒,看見主人端出幾粒小巧的飯糰丸子,上頭貼放了粉紅肉片,她輕聲介紹,這是自製的西勞(Silaw)飯糰。
「西勞(Silaw)?」聽到這個詞,我醒了,清醒無比,若要說阿美族朋友最讓我覺得有挑戰性的食物,西勞(Silaw)絕對是第一。這款號稱阿美族鹹豬肉的挑戰處在於豬肉的生熟度。以科學觀點,經過鹽漬和發酵處理後的西勞(Silaw)只算「偏生」,以世俗觀點,這就是生肉,毫無疑問。因此數年之前,我和西勞(Silaw)的初次見面中,我只敢咬了一口囫圇吞下,品嘗不出美好,倒是品出主客之間的尷尬氛圍。
此次要談台東的採集和保存風味,具有阿美族代表性的西勞(Silaw)絕對是重點,這可是阿美族保存肉品的代表作,於是我鼓起勇氣,來到台東縣關山鎮的電光里,拜訪傳播當地文化的日出禾作社介紹願意示範西勞(Silaw) 製作的朋友。因為所以,此時此刻我眼前出現了西勞(Silaw)飯糰,製作者是暱稱為寶媽的潘寶瑩女士,她的西勞(Silaw)被數位朋友聯名推薦,保證肉味鹹韻恰好,且有著獨特的香甜感。
閒聊之間,她表示食材夠好是關鍵之一,身在關山不缺好豬肉,取最漂亮的五花肥肉,她搭配的商家會用噴槍烤過豬皮,增添烤過的焦香氣息,拿回豬肉後,切為適量大小,此時要注意滴水不沾就塗抹鹽巴,一斤豬肉搭配一兩鹽,彼此拌勻後,放進以酒精消過毒的玻璃甕中,經過五天,倒掉豬肉排出的汁水,再準備第二步驟。
這段步驟在我的解讀中,水份含量就是關鍵。因為微生物生長需要水份,所以製作前豬肉不能沾到水,同時輔以鹽晶醃漬,當鹽分子進入食物內部後,會因滲透作用使水分子釋出,達到脫水效果,降低食物內的水活性,讓食物成為不適合微生物繁殖生長的環境。至於為何是五花肉,原因也在於水含量,因為脂肪含量較少的肉質通常含有較高水份,所以選擇脂肪較高的五花肉,水份含量相對較低,再經鹽巴脫去水份後,更能減少肉塊腐敗的機會。
寶媽接著表示,當肉內排出的汁水倒出後,她會事先煮好一鍋飯,在陰涼處放冷,除了降溫外,也讓飯粒的水分蒸散減少,然後將豬肉與米飯拌勻,再放回玻璃甕中放置5-7天,讓豬肉和米飯一同發酵,產生了漂亮的酸甜甘韻,這樣就完成西勞(Silaw)製作。
為何要放米飯?我只能依著酸甜的口感猜測是乳酸菌作用。根據黃加成寫的《發酵肉製品之製造技術》專文,由於乳酸菌具耐鹽性,食鹽的添加有助於讓乳酸菌成為優勢菌,抑制許多雜菌生長。況且在理論上,經過乳酸菌的作用,鹽漬肉類往往能產生特殊風味,因為乳酸菌能分解肉塊,產生水溶性氮、游離胺基酸和核酸等呈味物質,這就是鮮味的秘密,至於酸韻自然來自乳酸菌,而最後的甜味,在於米飯被分解後產生的醣類。於是這般,適當的鮮酸甜,就是西勞(Silaw)的迷人滋味。
以上只是猜測,卻也是這次我堅持前來紀錄的原因。相對於歐美諸國對於醃漬肉品的研究,咱阿美族的西勞(Silaw)至今依舊停留在傳統和說故事的階段,缺乏有系統的討論。我個人覺得,為了讓風味更迷人,是否能研究不同部位的豬肉,不同脂肪含量、不同乳酸菌添加、或是新鮮與冷凍肉之比較,進行視覺、味覺、口感的差異紀錄,研究肉品發酵前後菌叢的改變情形。如是總總,透過系統性分析,才能讓飲食文化繼續深化,對比起豐厚的社會人文,最後以傳承之名推廣。
如果僅僅用說故事的詭奇態度推廣,反而無法傳遞文化的真意,加上每人對於美味的看法不同,就會如我的初次西勞(Silaw)體驗,帶著驚恐和尷尬,因為真的太鹹太酸,這樣其實無助於推廣。
至於寶媽的西勞(Silaw)飯糰滋味如何?
我不告訴你,因為我想邀請你來台東慢食節,美好的滋味,不要只看文字,要親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