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仇家恨啤酒中】
十九世紀末期巴黎開始發展夜總會文化,以親民價位提供用餐、飲酒、聊天、打牌以及觀賞歌舞表演的娛樂場所(這其中當然也有香豔脫衣舞),吸引諸多民眾光顧,也成為畫家觀察眾生群相的最佳寫生場所。法國畫家馬奈(Édouard Manet 1832-1883)擅長以寫實並富有深刻感情的方式描寫人物,跟一些巴黎畫家相同,馬奈從1870年代起便創作多幅以酒館、咖啡廳、夜總會為背景,呈現巴黎都會生活的作品。
雖然接受過嚴謹完整的學院派訓練,也沒有正式參加過印象派畫家聯合畫展,馬奈卻展現創新的理念和技巧,例如一展出便被視為離經叛道驚世駭俗的《草地上的午餐》(The Picnic 1863)與《奧林匹亞》(Olympia 1863),皆打破過往神聖不可侵犯的主題,以反諷挖苦手法表現社會現況與反思;並將光和色彩帶入畫中人物,帶領歐洲繪畫進入新發展,因而成為年輕的雷諾瓦、莫內、竇加等印象派畫家心目中的領袖。
《佛利貝熱爾的吧檯》(A Bar at the Folies-Bergère)為馬奈去世前最後一幅大型作品,佛利貝熱爾(Folies-Bergère)為19世紀末開設在巴黎第九區的一家知名夜總會,直到今日仍持續營業。
圖中央的女侍者名為Suzon,也真有其人,1880年代便在這裡工作。女侍者眼神空洞,略帶憂鬱向前直視,彷若由背後一大片鏡子所映照出的擁擠人群滿室喧囂與她無關,另一方面又似乎端做姿態,展現身段,宣告自己既賣酒亦可賣身。若是仔細觀察,從鏡中可看到有位紳士正跟女侍者交談,但若以常理判斷,紳士背影肯定得出現在畫面最前端擋住吧檯,因此這只是畫家玩的視覺小把戲。
女侍者面前是象徵愛情,也意味美麗易逝、生命短暫的玫瑰花。大理石檯面上熱熱鬧鬧地陳列各式酒款,畫家的簽名就在最左方酒瓶上,另外最顯眼的便是軟木塞上包裹著金色箔紙的香檳,以及畫面左右兩側都看得到,我覺得最有趣的部份:紅色三角形酒標的英國啤酒Bass Pale Ale。
啤酒這玩意歷史淵源甚久,打從古埃及時代便使用在葬禮中以紀念死者美德並冀其安息;希臘人在舉辦奧林匹亞賽事期間飲啤酒作樂;到了羅馬,被拿來崇敬掌管農業、穀物豐收的女神Ceres,只是當時羅馬人對啤酒不怎麼買單。西元一世紀左右,啤酒釀造技術傳入不列顛群島,後來廣受日耳曼人與凱爾特人歡迎,直到羅馬帝國衰敗分裂,啤酒、肉類、牛奶又被視為是蠻人的象徵。
一直到了中世紀,啤酒終於迎來了它的黃金年代,也開始有釀酒工會成立,16世紀時釀造技術有了大幅度進步,不論質與量都有明顯提升;啤酒還是宗教改革派最愛,亦成為新教徒重要的交易商品。此外啤酒甚至在1618年開始,席捲歐洲死傷慘重的三十年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殺得昏天暗地、搶人搶糧搶翻天之餘,這些參戰國可以拿貿易啤酒所得來聘僱傭兵幫著打仗。戰事結束後,啤酒已經成為中北歐重要飲品,主要生產大國有德國、英國、丹麥及荷蘭等。
香檳產自法國,到19世紀末期製作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被塑造成最有享樂氣氛,也是法國最具有代表性的酒款,在這裡出現非常應景。然而此時德國才是最大啤酒產地,馬奈為何硬是踢開德國啤酒,堅持只畫英國貨?
這一切都是因為法國人心中永遠的痛-普法戰爭(Franco-Prussian War)。
1870年新崛起的普魯士王國與主導歐洲勢力已久的法國為了爭奪歐洲霸權而發動戰爭,雖然戰役時間不到一年,卻對整個歐洲和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當時法國正值第二帝國時期,由拿破崙姪子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自任皇帝。拿破崙三世施政以經濟建設為首要,法國產業建設在這期間迅速發展,其中後世感受最深刻的應當是他大力促進了巴黎市容的現代化:優美富有整體性的新古典建築、大型公園讓市民除了上酒館還有更好的休閒去處、汙水處理系統-在這之前巴黎市民清理自家排泄物的方式通常是清晨時分打開窗戶,拿起便桶奮力往外倒、寬敞大道…等,讓巴黎從擁擠混亂的中古世紀古城變身成為適合逛街散步,擁有許多綠蔭的大都市。
只是戰爭期間,面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普軍,拿破崙三世既缺乏大型軍事指揮經驗又偏偏獨裁調度大權,導致法軍節節退敗,最後拿破崙三世只好棄械投降,割讓鐵礦豐富的阿爾薩斯(當時是法國重要啤酒產地)、洛林等地,並賠款50億法郎。而德國因此戰役獲得極大利益,不但從此一統南北聯邦,成立德意志帝國,也因豐厚的賠款收入與新增國土資源促進第二次工業革命快速發展,到19世紀末,國力強盛僅次於美國。
為了逼迫法軍早日投降,普軍於戰事初始便包圍巴黎,歷時四個月之久。期間物資糧食均嚴重短缺,對巴黎市民生活造成極大影響與不少傷亡。最令法國人感到羞辱的是,德王威廉一世還是在1871年1月18日於凡爾賽宮「鏡廳」宣布德意志帝國成立,並舉行加冕典禮。
法德兩方勢力此消彼漲,從此歐洲形成德奧義與法英俄兩邊的對峙關係,為一次大戰埋下導火線。另外值得一提者,德國於一戰敗戰後,就是在凡爾賽宮簽下極為苛刻的「凡爾賽合約」,法國雖然得到一時痛快報了仇,但結果又是促成二次大戰,只能說冤冤相報何時了啊!
馬奈身為普法戰爭時首當其衝受害的巴黎市民(雖家境富裕,但可能也因此餓過肚子),對於普魯士或後來成立的德國想必懷有諸多憤恨,因此藉著畫筆表達了立場與情緒,進而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但英國啤酒Bass Pale Ale本人應該怎麼樣也沒想到自己可以扯入這麼一大串國仇家恨的恩怨情結中吧!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更多故事都在講座裡
#2019春季講座
#名畫裡的酒飲
#0413台北場已額滿下周六開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6萬的網紅Super Taste(Travel Sho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完整版內容:https://youtu.be/Pec8fjZ_Qbc 名稱:金色豐收館 地址:台東縣池上鄉新興村七鄰85-6號 營業時間:08:30-17:30 ★訂閱《食尚玩家》➔http://bit.ly/2aH381Q 每週一至週四晚間10點 TVBS歡樂台(42)首播 隔日中午 Yo...
金色豐收館營業時間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名畫裡的酒飲 ~ 國仇家恨啤酒中 】
十九世紀末期巴黎開始發展夜總會文化,以親民價位提供用餐、飲酒、聊天、打牌以及觀賞歌舞表演的娛樂場所(這其中當然也有香豔脫衣舞),吸引諸多民眾光顧,也成為畫家觀察眾生群相的最佳寫生場所。法國畫家馬奈(Édouard Manet 1832-1883)擅長以寫實並富有深刻感情的方式描寫人物,跟一些巴黎畫家相同,馬奈從1870年代起便創作多幅以酒館、咖啡廳、夜總會為背景,呈現巴黎都會生活的作品。
雖然接受過嚴謹完整的學院派訓練,也沒有正式參加過印象派畫家聯合畫展,馬奈卻展現創新的理念和技巧,例如一展出便被視為離經叛道驚世駭俗的「草地上的午餐」(The Picnic,1863)與「奧林匹亞」(Olympia ,1863),皆打破過往神聖不可侵犯的主題,以反諷挖苦手法表現社會現況與反思;並將光和色彩帶入畫中人物,帶領歐洲繪畫進入新發展,因而成為年輕的雷諾瓦、莫內、竇加等印象派畫家心目中的領袖。
「佛利貝熱爾的吧檯」(A Bar at the Folies-Bergère,1882)為馬奈去世前最後一幅大型作品。佛利貝熱爾(Folies-Bergère)為19世紀末開設在巴黎第九區的一家知名夜總會,直到今日仍持續營業。圖中央的女侍者名為Suzon,也真有其人,1880年代便在這裡工作。
女侍者眼神空洞,略帶憂鬱向前直視,彷若由背後一大片鏡子所映照出的擁擠人群滿室喧囂與她無關,另一方面又似乎端做姿態,展現身段,宣告自己既賣酒亦可賣身。若是仔細觀察,從鏡中可看到有位紳士正跟女侍者交談,但若以常理判斷,紳士背影肯定得出現在畫面最前端擋住吧檯,因此這可能只是畫家玩的視覺小把戲。
女侍者面前是象徵愛情,也意味美麗易逝、生命短暫的玫瑰花。大理石檯面上熱熱鬧鬧地陳列各式酒款,畫家的簽名就在最左方酒瓶上,另外最顯眼的便是軟木塞上包裹著金色箔紙的香檳,以及畫面左右兩側都看得到,我覺得最有趣的部份:紅色三角形酒標的英國啤酒Bass Pale Ale。
啤酒這玩意歷史淵源甚久,打從古埃及時代便使用在葬禮中以紀念死者美德並冀其安息;希臘人在舉辦奧林匹亞賽事期間飲啤酒作樂;到了羅馬,被拿來崇敬掌管農業、穀物豐收的女神Ceres,只是當時羅馬人對啤酒不怎麼買單。西元一世紀左右,啤酒釀造技術傳入不列顛群島,後來廣受日耳曼人與凱爾特人歡迎,直到羅馬帝國衰敗分裂,啤酒、肉類、牛奶又被視為是蠻人的象徵。
一直到了中世紀,啤酒終於迎來了它的黃金年代,也開始有釀酒工會成立,16世紀時釀造技術有了大幅度進步,不論質與量都有明顯提升;啤酒還是宗教改革派最愛,亦成為新教徒重要的交易商品。
此外啤酒甚至在1618年開始,席捲歐洲死傷慘重的三十年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殺得昏天暗地、搶人搶糧搶翻天之餘,這些參戰國可以拿貿易啤酒所得來聘僱傭兵幫著打仗。戰事結束後,啤酒已經成為中北歐重要飲品,主要生產大國有德國、英國、丹麥及荷蘭等。
香檳產自法國,到19世紀末期製作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被塑造成最有享樂氣氛,也是法國最具有代表性的酒款,在這裡出現非常應景。然而此時德國才是最大啤酒產地,馬奈為何硬是踢開德國啤酒,堅持只畫英國貨?
這一切都是因為法國人心中永遠的痛-普法戰爭(Franco-Prussian War)。
1870年新崛起的普魯士王國與主導歐洲勢力已久的法國為了爭奪歐洲霸權而發動戰爭,雖然戰役時間不到一年,卻對整個歐洲和世界產生重大影響。
當時法國正值第二帝國時期,由拿破崙姪子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擔任皇帝。拿破崙三世施政以經濟建設為首要,法國產業建設在這期間迅速發展,其中後世感受最深刻的應當是他大力促進了巴黎市容的現代化:優美富有整體性的新古典建築、大型公園讓市民除了上酒館還有更好的休閒去處、汙水處理系統-在這之前巴黎市民清理自家排泄物的方式通常是清晨時分打開窗戶,拿起便桶奮力往外倒、寬敞大道…等,讓巴黎從擁擠混亂的中古世紀古城變身成為適合逛街散步,擁有許多綠蔭的大都市。
只是戰爭期間,面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普軍,拿破崙三世既缺乏大型軍事指揮經驗又偏偏獨裁調度大權,導致法軍節節退敗,最後拿破崙三世只好棄械投降,割讓鐵礦豐富的阿爾薩斯(當時是法國重要啤酒產地)、洛林等地,並賠款50億法郎。而德國因此戰役獲得極大利益,不但從此一統南北聯邦,成立德意志帝國,也因豐厚的賠款收入與新增國土資源促進第二次工業革命快速發展,到19世紀末,國力強盛僅次於美國。
為了逼迫法軍早日投降,普軍於戰事初始便包圍巴黎,歷時四個月之久。期間物資糧食均嚴重短缺,對巴黎市民生活造成極大影響與不少傷亡。最令法國人感到羞辱的是,德王威廉一世還是在1871年1月18日於凡爾賽宮「鏡廳」宣布德意志帝國成立,並舉行加冕典禮。
法德兩方勢力此消彼漲,從此歐洲形成德奧義與法英俄兩邊的對峙關係,為一次大戰埋下導火線。另外值得一提者,德國於一戰敗戰後,就是在凡爾賽宮簽下極為苛刻的「凡爾賽合約」,法國雖然得到一時痛快報了仇,但結果又是促成二次大戰,只能說冤冤相報何時了啊!
馬奈身為普法戰爭時首當其衝受害的巴黎市民(雖家境富裕,但可能也因此餓過肚子),對於普魯士或後來成立的德國想必懷有諸多憤恨,因此藉著畫筆表達了立場與情緒,進而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但英國啤酒 Bass Pale Ale本人應該怎麼樣也沒想到自己可以扯入這麼一大串國仇家恨的恩怨情結中吧!
圖片來源 : 網路
#就在明天下午名畫裡的酒飲講座有好多故事要聊
#講座額滿感謝支持
《Copyright © 2018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轉貼》
金色豐收館營業時間 在 Super Taste(Travel Show)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完整版內容:https://youtu.be/Pec8fjZ_Qbc
名稱:金色豐收館
地址:台東縣池上鄉新興村七鄰85-6號
營業時間:08:30-17:30
★訂閱《食尚玩家》➔http://bit.ly/2aH381Q
每週一至週四晚間10點 TVBS歡樂台(42)首播
隔日中午 YouTube官方頻道/TVBS官網回播
●完整內容在這裡也看的到:http://bit.ly/2gaWX4r
●按讚粉絲頁:http://bit.ly/2fX2I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