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很熟嗎】鑲嵌於台語中的台灣殖民身世
⠀
解讀歷史彷彿考古,想要挖掘台灣這塊土地下澱積的故事,光從一個地名就能折射出一段悠長的史詩。如彼時西班牙航行北海岸,常於今日稱為「野柳」之地觸礁,便名之為「Punto Diablos」,意為「惡魔角」,「Diablo」唸久了也就成了「野柳」(iá-liú),跟柳樹一點關係也沒有。
⠀
在國際貿易的背景下,各種新鮮的事物從遠方異域傳入台灣,如今日台語唸作「雪文」(sap-bûn)的「肥皂」,正是經由航海路線進入台灣生活。不過,起初由哪種語言轉譯而來,至今仍未獲得明確說法。法文的 savon、西班牙文的 jabón、葡萄牙文的 sabão、阿拉伯文的 sabun 以及馬來文的 sabun 都是可能的來源。
⠀
無論從何而來,大抵當時漢人接受異域新奇事物,以現有詞彙不足以辨識,便直接以漢語音譯,隨後以漢字「雪文」記之。
⠀
台語中保留不少「雪文」這類新事物譯名,如日治時期台灣進入現代化進程,由殖民母國日本輸入台灣的「トラック」(卡車),源於英文的「truck」,台語唸作「拖拉庫」(thoo33 la55 khuh3)。時至今日,台語中仍然存在大量這類現代工程器物用語,如「控固力」(水泥)、「爬補練幾」(管鉗)、「羅賴把」(螺絲起子),皆為源自日文音譯之英文詞彙「コンクリート」(concrete)、「パイプレンチ」(pipe wrench)、「ドライバー」(driver)。
⠀
從二戰結束算起,至今超過七十年了,這些詞彙仍出現在工地現場。工地作家林立青指出,比起日治時期,今日工程機具之精良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但台語詞彙裡的工具名稱卻沒有更新多少,時間彷彿凝止在日本統治下的現代台灣。
⠀
追究起來,彼時日本在躋身現代化國家之列,木匠、泥匠、工匠地位甚高,在專門技術領域亦辦學嚴謹。迨及中國國民黨接管統治之後,技職教育一敗塗地,工匠地位一落千丈,「不然,你以為我們為什麼討厭國民黨?」
⠀
▋全文請見:https://bit.ly/3kff7nJ
野柳惡魔角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港台很熟嗎 】台語形容腦袋不靈光的「拋襶」(常俗寫為趴代),原來有「死亡」的意思?
日前「高雄」地名由來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某政治人物以「又高又雄」解釋,自然是漢字中心主義使然。
如彼時西班牙航行北海岸觸礁,便名之為「Punto Diablos」,意為「惡魔角」。唸久了便成「野柳」(iá-liú),跟柳樹一點關係也沒有⋯⋯ ➤➤ https://bit.ly/2De3Bb3
⠀
▾▾▾▾
⠀
🎬 香港代表|狄達 call out 求解台語單字,HD 完整版:https://youtu.be/6rAZBDvEt-4
⠀
😎 上一集|台灣選手 欸你這週要幹嘛 挑戰港台諺語連連看:https://youtu.be/sUnfdnVyRlk
⠀
特別感謝 電光影裡書店
野柳惡魔角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元旦贈書 之 #臺灣知多少】
英譯自荷蘭史料的《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是臺灣宣教先驅甘為霖牧師的代表作,從 1903 年出版以來,就廣受各界的重視,一直到今天,依然是研究荷治時代臺灣史的必讀經典。
而且荷蘭時代的臺灣史專家——翁佳音老師,甚至說過:「若精讀這本書,那麼他對荷蘭時代的認識,級數與我同等。」
究竟在這本重要著作裡,早年的臺灣樣貌是什麼樣子呢?現在只要答對以下的冷知識問答,並完成活動步驟,就有機會一窺書中的福爾摩沙唷!
🕙活動時間:1/1-1/3,1/4小編會在底下留言處通知中獎者&公佈答案
🉐活動方法:
①分享本貼文並設為公開。
②在本篇文下方留言選項,回答以下一則關於臺灣的冷知識:
[Q:新北市萬里區的野柳一地名由來是因為?]
(A)早期居民喜愛在此玩水,跳入海中的時候要先大喊「要跳溜」三字略音而來。
(B)早年住在滬尾與雞籠兩地的漢人,稱呼兩地必須經過此處杳無人煙長滿柳樹的野地「野柳」。
(C)西班牙文的惡魔 diablo而來,因為此處充滿暗礁,航線沿途充滿危險,被稱為惡魔角。
(D)過去住在此地的原住民巴賽族,被移居北海岸漢人稱呼「野人六社」簡稱野六。
#ABCD #都幾?完成以上步驟即可獲得抽獎機會,共有2個名額!(限寄件地址為台澎金馬)。感謝前衛出版社提供贈書。
_
甘為霖著,李雄揮譯,翁佳音校訂,《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臺北:前衛出版,2017。
▎灰熊☞https://goo.gl/5ZYczc
▎博客來☞https://goo.gl/85jqTz
▎讀冊☞https://goo.gl/FVQ4Vf
#書蟲們請進👉👉👉 http://pressplay.cc/speakingof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