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開發中的 COVID-19 疫苗,分別採取什麼樣的策略或技術?又有何優劣之處?】:產官學研齊力開發,疫苗藥物指日可待:面對全球性的防疫需求,與其盼望國外能夠供應足夠的疫苗給台灣,我國必須要厚植自製疫苗的能力,以滿足國內的防疫需求,並且兼顧國際防疫合作。
在疫情發生初期,產學研界即啟動投入疫苗研發。例如:「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利用4種技術平台同步開發,最快在今(2020)年秋季即可進入人體臨床試驗;「中央研究院」開發的奈米疫苗,目前也正進行疫苗劑型與劑量的優化。
前述兩個研究單位的成果均已與國內廠商洽談並啟動合作。此外,國內廠商所開發的疫苗也預計於今年底前可進入臨床人體試驗。(資料來源:【註1】)
■疫苗等於國安產業,國家應領頭開發,自主研發疫苗,確保防疫能量
為了對抗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目前國內共有3家疫苗廠投入研發生產疫苗,其中進度最快的為高端疫苗,該公司目前已完成200隻老鼠的動物試驗,試驗結果將於7月初與合作夥伴美國國衛院(NIH)共同發布於國際知名期刊上。
「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雖已和緩,但各國現在都明白,「生技力量等於國安力量」、「疫苗等於國安產業」,像2009年當時爆發H1N1流感大流行,全球疫苗都被大國搶購一空,台灣只能取得零星數量,當年美國接種疫苗人數超過8000萬人,等於世衛組織疫苗分配計畫的其他77國總和。
由於台灣人口較少,不是歐美藥廠的主力市場,就算國際大廠疫苗開發成功,台灣也不容易取得足夠劑量,所以台灣一定要有自主研發疫苗的能力與設備,才能確保台灣防疫能量。
(資料來源:【註2】)
■淺談「疫情之下的研發疫苗」
首先,就要從人體的免疫系統開始講起,2020年全球最大的頭號公敵,非COVID-19(俗名:武漢肺炎)莫屬。臨床上除了找出可治療的藥物來緊急救援,另一個真正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是研發疫苗。因此,各國紛紛加緊腳步,疫苗研發的方法可說是百花齊放。
金庸筆下的故事中,總是如此設定:「同樣的招數對武功高手是無效的!」,人體的免疫系統就如同武術高手般,當第二次面臨相同或相似的病原體時,免疫系統能夠發揮其記憶特性,快速產生強大的免疫反應以消滅病原體,欲侵略身體的外敵則沒了可趁之機。所以,疫苗的首要作用就是讓免疫系統,在面對真正的敵人之前,可以事先預演一番。
那麼,以疫苗作為免疫系統的假想敵,從技術層面上,可以運用很多種類型。就像是拳擊比賽之前,你可以練習跟師傅打或是跟沙袋打,學習成果當然也會隨之產生差距。
■重點開發中的 COVID-19 疫苗,分別採取什麼樣的策略或技術?又有何優劣之處?
▶ 傳統疫苗:製備風險高,研發時程緩不濟急
【方法】:疫苗最傳統的策略是使用「整個病原體(whole-organism)」,又可分為兩大類,活的減毒疫苗(attenuated) 與死的去活化疫苗(inactivated),簡單來說就是將被打殘或被打死的病原體,用來作為免疫系統的假想敵。
【優】:使用傳統減毒疫苗的優點在於,可以模仿「自然感染」的免疫反應,當刺激免疫系統後,所產生的保護力較為持久。目前市面上的疫苗如流感疫苗、小兒麻痺疫苗等均是由這類傳統方法製備而來。
【劣】:然而,無論是減毒或去活化疫苗,這兩類在製備時都需要培養大量的病原體,操作人員可能因病原體去活化不完全,而被意外感染的風險較高,再加上傳統疫苗的開發時程漫長 (約 10-15 年),又需依經驗證明其療效。
▶ 最受矚目的 mRNA 疫苗,研發速度最快
【方法】:mRNA 疫苗的原理是將病毒某些遺傳物質片段製作成 mRNA 送入人體。人體細胞可以直接將其轉譯出病毒的蛋白質,這些能夠引起免疫反應的蛋白質就是疫苗很重要的抗原(Antigen,縮寫 Ag)。這些抗原進而可以引發後續的免疫反應,讓人體的免疫系統可以有效辨認出病毒。
【優】:mRNA 疫苗的優點是能縮短開發時間,只要擁有病毒的序列,可以立即把其中的序列片段製成 mRNA 疫苗,並以人體作為直接合成病毒抗原的代工廠,而無需體外的抗原製備過程。
【劣】:但缺點是 mRNA 分子並不穩定且保存不易,mRNA 對熱敏感,很容易被普遍存在於環境或皮膚上的 RNA 酶 (RNase) 降解。因此,mRNA 疫苗的有效性仍待進一步證實。
▶DNA 疫苗:搶時效的重要策略之一
【方法】:DNA 疫苗與 mRNA 疫苗的原理相似,也是只需擁有病毒序列就能製備,兩者差異在於進入體内表現病毒抗原的載體從 mRNA 變成 DNA。另一個差異則是,DNA 疫苗必須送進細胞最裡層的細胞核才能發揮作用,而 mRNA 只需進入細胞質即可。
【優】:DNA 疫苗的優點也是開發時程較短,同樣為利用人體細胞作為病毒抗原的代工廠。
【劣】:但缺點是需要特殊的傳輸方式才能進入細胞核,此外 DNA 疫苗有可能會嵌入到人體基因組,而產生突變的風險變高,所以安全性方面有所疑慮。
★ 接下來要介紹的疫苗技術則都是在「人體外」製備病毒抗原,而不同策略的差異只在於運用的載體有所不同而已。
▶重組病毒疫苗、類病毒顆粒疫苗,運用不同「病毒替身」引發免疫反應
【方法】:
重組病毒疫苗是利用活的「弱病毒」作為載體,並加入能表現出病原體抗原的基因;
類病毒顆粒疫苗則是利用不具病毒遺傳物質的「病毒空殼」作為載體,並加入病原體抗原的蛋白質。這類體外製備病毒抗原的缺點是,技術門檻較為複雜,要耗費的時程也比較久
【優】:但好處是利用弱病毒作為疫苗,弱病毒能在被感染的人體內複製,通常可引發較佳的免疫刺激能力。
【劣】:而不具感染力的類病毒顆粒疫苗,其安全性較高,但免疫刺激效果稍差。
▶台灣拼研發 COVID-19 疫苗,多管齊下
「國家衛生研究院」宣布同時投入四種疫苗的研發,包括 DNA、重組病毒、胜肽、次單位疫苗。
【方法】:後兩者尚未介紹到的胜肽、次單位疫苗,其原理是以病原體部分結構作為疫苗,也屬於在「人體外」製備病毒抗原。
【優】:優點為不具感染性,安全性高。
【劣】:但缺點是必須深入了解病毒特性後,才可找出真正有效的抗原,以利產生正確的免疫記憶力。
▶中央研究院兩項疫苗技術可應用於開發 COVID-19 疫苗,也都屬於在「人體外」製備病毒抗原:
1.「奈米疫苗」
【方法】:原理是以生物材料製成中空的奈米粒子來模仿病毒結構,在表面附著病毒抗原,內部裝有可加強免疫反應的佐劑 (adjuvant)。
【優】:不具感染性,安全性高。
【劣】:須深入了解病毒特性,找出真正有效的抗原,才能產生正確的免疫記憶力。
2.「醣蛋白疫苗」
【方法】:原理是將病毒蛋白質表面的醣分子修飾並保留重要的核心結構來引發免疫反應,由於被醣分子蓋住的蛋白質序列不太會改變,因此醣蛋白疫苗具備應付病毒變異,並有成為廣效性疫苗的優勢。
【優】:不具感染性,安全性高,有機會應付病毒變異,成為廣效性疫苗。
【劣】:須深入了解病毒特性,找出真正有效的抗原,才能產生正確的免疫記憶力。(資料來源:【註3】)
■「疫苗國家隊」
台灣生技醫療業界包括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中心、國光生醫、高端疫苗、 亞諾法、台康生技、台灣圓點等廠商,已在第一時間組成抗疫國家隊,積極投入研發抗疫行列,鎖定檢測試劑、疫苗及治療藥物三大方向,目前疫苗已有初步進度。
擔任行政院「COVID-19科技防疫推動會議」疫苗組召集人的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多次呼籲速成立疫苗國家隊,指出歐美各國皆提供資金與疫苗廠共同開發疫苗,政府應與疫苗廠簽訂預購資助合約,加速疫苗開發速度。
蔡英文總統在五二○就職典禮致詞時,特別說要組成疫苗國家隊:「這次疫情中,無論是試劑製造、或是新藥和疫苗的研發,台灣團隊都有足夠的能力,跟全球頂尖技術接軌。我們要全力扶持相關產業,打造接軌全球的生物及醫療科技產業,讓台灣成為全球克服疫病挑戰的關鍵力量。」(資料來源:【註4】)
【Reference】
「疫苗之研發、採購與安全性評估政策研議」論壇發展計畫簡介
➤議題召集人:蘇益仁教授
➤我國受限於現有法規及政治因素導致疫苗產業的發展受到限制。以流感疫苗為例,疾管署依工程會函示於流感大流行疫苗預購協議(APA)訂定「未發生大流行時,須將訂金轉換為翌年季節性流感疫苗」之採購標的向廠商進行招標,影響國外疫苗廠商參與投標意願,往往已流標告結;再加上經費短缺的緣故壓低採購價格,更是致使每年採購足量流感疫苗困難的主因之一。然而國有疫苗產業的發展卻由於疫苗開發成本金額龐大、商業利潤不比其他藥品、以及政黨輪替、政策環境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自2005年政府推動流感疫苗自製計畫以來至今進展有限。目前我國有充足且優秀的疫苗研發人力,但財源上往往依賴政府因應疫情爆發的計畫補助,一旦大流行疫情發生而不及應變,可視為國安層級問題。故加速發展我國疫苗自產能力,制定彈性適宜的國家疫苗政策,以及促進疫苗開發實為當務之急。
1. 來源
➤➤資料
∎【註1】:6/3-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產官學研齊力開發,疫苗藥物指日可待」:https://bit.ly/2Cx978x
∎【註2】:自由時報)「專訪》高端陳燦堅︰疫苗等於國安產業 國家應領頭開發」:https://bit.ly/30YX2D8
∎【註3】:Pansci 泛科學「燃燒吧,小宇宙!疫情之下,研發疫苗大絕招有哪些?」: https://bit.ly/3eu3beA
∎【註4】:更生日報「超前部署疫苗國家隊和經濟振興國家隊」:https://bit.ly/3hR3IJm
➤➤照片
∎【註3】
∎【註5】:中央社新聞粉絲團「防治武漢肺炎新進展 長庚找到病患體內關鍵抗體」:https://bit.ly/2NvBeXX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forum.nhri.org.tw/forum/category/conference/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Wuhan coronavirus #新興傳染病
#2019COVID19 #2019COVID19News
#疫苗研發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高端疫苗 #生技力量 #國安力量 #疫苗 #國安產業 #免疫系統 #傳統疫苗 #mRNA疫苗 #DNA疫苗 #重組病毒疫苗 #類病毒顆粒疫苗 #DNA #重組病毒 #胜肽 #次單位疫苗 #奈米疫苗 #醣蛋白疫苗 #疫苗國家隊
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中央研究院 / 高端疫苗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國光生物科技 / 亞諾法生技公司 / 台康生技 / 台康生技—新竹生物醫學園區 /
重組dna材料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終結者是誰?】:賴清德說:「能拯救指揮官陳時中,免於他睡在指揮中心的小床,就只有國家衛生研究院了」
今(2020)年的年夜飯很不平靜,一株新型的冠狀病毒從中國武漢逐漸蔓延到全世界,儘管病毒來勢洶洶,不過從當初SARS爆發以來所累積的科學知識及技術讓科學家在極短時間內就將此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序列解出,啟動全球性治療藥品及疫苗的研發及測試。
一直以來,隔離、清除被病毒感染的動物,徹底消毒、清空的動物房舍,嚴密的生物安全措施都是唯一對抗冠狀病毒疾病最有效的方式。(資料來源:【註1】)
5/20甫上任的「副總統賴清德」於22日到竹南的「國家衛生研究院」,參訪動物生物安全第三等級(ABSL-3)實驗室及疫苗廠,了解現階段疫苗研發進度,最快今年秋季就要進行人體試驗。
賴清德說:「能拯救指揮官陳時中,免於他睡在指揮中心的小床,就只有國家衛生研究院了」,賴清德並以棒球賽來比喻:
▶ 陳時中 指揮官:是先發投手,威風八面,屢屢讓對手掛0!
▶ 梁賡義 院長:率領的「國家衛生研究院」就是比賽終結者,將藥物和疫苗研發成功,就能宣布比賽結束!
2003年的SARS與2005年的禽流感,國衛院都能夠發揮專業在不同層面協助政府,這次疫情來襲,國衛院再次扮演關鍵角色,不但短時間內完成「瑞德西韋」的合成,在單株抗體試劑也贏在起跑點,而疫苗的研發更是有所進展。(資料來源:【註2】)
■ 國衛院發展出的疫苗共有四種: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院長梁賡義說,目前國衛院全力投入胜肽疫苗開發,也同步進行重組病毒疫苗、DNA疫苗及次單元疫苗開發,4種方式分頭並進,6月初應可選定最佳候選疫苗,接著完成毒理研究、動物實驗,食藥署允許即可進入臨床實驗,基於安全,臨床實驗至少得花1年以上時間。
▸第一種:為合成胜肽疫苗,依棘蛋白基因序列以人工合成胜肽小片段
▸第二種:是重組病毒疫苗,將棘蛋白加入低毒性病毒載體上
▸第三種:DNA疫苗是將棘蛋白基因序列置入DNA質體
▸第四種:次單位疫苗為取棘蛋白部分基因序列片段;透過此四種方式,可誘發免疫反應、產生抗體,防止病毒入侵。(資料來源:【註3】 )
■冠狀病毒疫苗的開發
過去針對SARS-CoV的疫苗研究發現,接種過SARS-CoV疫苗的小鼠在暴露到SARS-CoV後會產生過度的免疫反應而產生病變,因此不得不停止這種疫苗的研發。所以,成功的人類冠狀病毒疫苗不只要產生可以抑制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更要避免因為過度免疫反應所產生的副作用。
未來證實有效的人類冠狀病毒疫苗,首先必須要確認沒有產生免疫病變的危險,然後必須提供有效的中和抗體濃度以阻擋病毒感染,最後,則要能對付持續改變的冠狀病毒,方能提供足夠的保護力。(資料來源:【註1】)
■ 國衛院發展中的疫苗 最快於今(2020)年秋季進入人體試驗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所長廖經倫」說明,國衛院今年1月23日取得武漢肺炎病毒基因序列,並於3月3日從疾管署拿到病毒株,研發疫苗材料均到位,如今候選疫苗已從原本的30幾種選到現在不到10種,平均每種疫苗都有1至2種候選疫苗,待確認安全性與有效性後,預計最快下半年就可進行人體臨床試驗。(資料來源:【註3】 )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科學月刊【冠狀病毒的迫降 - 為什麼冠狀病毒疫苗難以研發?】,第604期/Page 27:https://bit.ly/3gLoNEK
∎【註2】:中時電子報「疫情終結者是誰?賴清德:唯它能救陳時中」:https://bit.ly/2XfTR7K
∎【註3】:自由時報「武漢肺炎-國衛院疫苗進入動物試驗 候選疫苗已篩到10種以內」:https://bit.ly/2TP7pEX
➤➤照片
∎【註4】: 報導者-「【全球疫苗競速關鍵】8種疫苗比一比,台灣競爭潛力在哪裡?」:https://bit.ly/3euSOGM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forum.nhri.org.tw/forum/category/conference/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Wuhan coronavirus #新興傳染病 #2019COVID19 #2019COVID19News
#疫情終結者 #副總統賴清德 #賴清德 #胜肽疫苗 #重組病毒疫苗 #DNA疫苗 #次單元疫苗 #陳時中 #梁賡義
中華民國總統府 / 中華民國立法院 / 賴清德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疾病管制署 /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食用玩家-食藥署
重組dna材料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全球疫苗競賽在本周傳出好消息,美國生技公司Moderna用基因重組開發出的疫苗,第一階段人體試驗已被證實安全有效,哈佛大學醫學中心最新研發出六支原型疫苗,也被證明產生的抗體能成功對抗新冠病毒,且可避免二度感染。當下全球疫苗研發進入五強競逐態勢,川普政府為了確保能最早拿到疫苗,多方押寶,但疫苗產製遠比鞋子自行車要複雜太多,除了傳統的製造成本,例如原材料設備、維護及勞動人力,疫苗開發還必須遵守當地和國際法規。當下多數美國人對於新冠疫苗高速研發,仍保持高度懷疑的態度,超過40%認為接種疫苗風險可能高於疾病本身,這是一個令人不安的警訊,已經忍受不了社交距離的人們,恐怕得面對一波接一波更頻繁的封鎖。】
{內文:
(新聞片段)
隨著這個世界逐漸適應新常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開發新冠疫苗的競賽上
紐約時報說,新冠疫苗的這場研發競賽,已堂堂邁入充滿希望的里程碑,就在這個星期,美國生技公司莫德納(Moderna)率先傳出好消息,它們與美國衛生研究院合作研發的疫苗,第一階段人體試驗已被證明安全且有效。
(Dr. Stephen Hoge/Moderna生技公司總裁)
我們以前八名受試者為例,他們都產生了抗體,這些抗體可能在中和病毒時產生積極作用,事實上,我們在所有情況下都看到了它(抗體),這是非常令人振奮的
莫德納(Moderna)是美國首家投入人體臨床試驗的生技公司,從解讀基因序列到疫苗出爐僅僅用了42天,5月18號它們率先公布了,自今年三月啟動的第一階段試驗結果,聲稱45名受試者全都產生了,與已康復感染患者相似水準的抗體,他們同時從其中八名患者身上,抽血分離出抗體用來對付真正的新冠病毒,結果都能將其全數殲滅。
(Dr. Tal Zaks/Moderna生技公司醫療長)
即使是以我們測試25微克的最低劑量,我們也已經看到了已感染該病毒者的免疫反應,而且現在據信這些人不容易更進一步感染新冠肺炎
為了縮短研發時間,外傳Moderna有意跳過第二階段人體試驗,也就是擴大到600名受試者,先後施打兩劑疫苗的部分,直接於七月啟動投產前最終回,也就是對至少一萬名受試者,展開最大規模的安全有效性測試,藉以最大程度配合川普總統,催生疫苗的「極速行動」,甚至有消息稱,美國負責疫苗研發的生物醫學高級研究發展管理局BARDA,已自四月開始金援Moderna4.83億美元,確保疫苗研發成功後,能立刻接上整個供貨的產業鏈。
(川普/美國總統)
(極速行動)的目標是盡快完成開發,然後對於一個盡快被證明有效的新冠疫苗,進行製造和分配
不過《紐約時報》在消息傳出後,當場就對股價爆漲30%的Moderna公司潑了一盆冷水,說他們沒有公開數據,僅透過發布新聞就讓全世界燃起了希望,問題是這種透過DNA重組開發疫苗的做法,過去從未生產過批准用於臨床的疫苗,更不要說可以工業生產的疫苗,要全球把上億生命賭在這樣的新方法上,存在極大風險。
(Steve Osunsami/ABC駐亞特蘭大記者)
即使該疫苗已準備好今天上路,你仍必須把它放在一個框架下,那就是它要能被運送到美國全境,甚至可能銷往世界各地,這些疫苗也對氣溫非常敏感,因此需要一些時間和合作
所幸這場激烈的新冠肺炎疫苗競賽,還有其他極具潛力的領跑者,根據《自然》期刊最新刊登的論文指出,位於波士頓的哈佛大學醫學研究中心,最新研發出的六種原型疫苗,在分別注射到25隻猴子體內後,已被證明產生的抗體能成功對抗新冠病毒,甚至有9隻能受到完全保護,因為等它們痊癒後再使其暴露於病毒中,都已不再會染病,這意味著研發中的疫苗,極可能具有讓人免於再受感染的能力。
(Dr. Dan Barouch/哈佛大學醫學中心)
我們的研究顯示,理論上(疫苗)對這種病毒具有天然保護性的免疫力,這讓我們感到樂觀,應該也很可能會出現在人類身上
同一時間,位於亞特蘭大的Emory大學疫苗中心,也宣稱他們找到了新冠病毒的剋星,這極有可能是發展疫苗的另一條途徑,不過它們投注最多心力的仍是血漿抗體治療,從康復者體內抽取後再重新注入患者體內,唯一要解決的問題是,康復後多少天產生的抗體才具有保護力。
(Dr. John Roback/Emory大學醫學實驗室主任)
抗體是否仍在,如果我們在秋天或下一個冬天遭遇另一波新冠病毒來襲,它們還能提供保護嗎?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嗎?我們現在還無法得知 無法
據了解 當下全球疫苗之戰,正處於五強競逐的態勢,除了美國的Moderna,中國企業康西諾CanSino的候選疫苗,已經在武漢進行第二階段人體試驗,至於英國牛津大學的疫苗,也計畫在本月進入人體試驗階段,如果一切順利,將與阿斯特捷康藥廠(AstraZeneca)合作製造及生產疫苗,美國政府為確保能最先取得疫苗,目前已多方押寶,除了加碼12億美元提供給阿斯特捷康,最快十月提供三億劑疫苗,協助對抗今年秋冬新一波的新冠疫情,它們同時也和美製藥公司Phlow簽署一項為期四年價值3.54億美元的合約,增加可能用於治療新冠藥物的生產,這是川普為確保連任「超前部署」的抗疫最高指南。
(Prof. Karol Sikora/英國巴哈馬癌症中心的醫學腫瘤學總監)
疫苗終究會出現,毫無疑問,你知道的,當它出現的時候,無論是今年九月還是明年一月都好,但所有因素看起來都在不斷改變,這就是病原體的特性,將和我們共處於社會
紐時報導稱,根據紐約西奈山醫院的說法,未來數周內,全球至少還會有20種疫苗,先後獲准進入臨床試驗,以科學家們過去長期對冠狀病毒的掌握,要催生出疫苗並非難事,更何況冠狀病毒,向來都是一種相對緩慢的突變體,至少到目前為止,血漿抗體療法都沒有實際導致新冠肺炎疫情惡化。
(Dr. Paul Offit/費城兒童醫院傳染病教授)
儘管從來沒有出現MERS疫苗,有一種針對SARS的疫苗正在研發中,但由於病毒沒有再出現,也就幾乎沒有繼續向前推進的動力,我認為針對新冠病毒絕對會有疫苗誕生
一個不能逃避的事實是,產製疫苗遠比製造鞋子或生產自行車要複雜得多,特別是全球過去不到兩周,新增確診病例就爆增一百萬,雖然平均死亡人數持續下降,但一支有效安全的疫苗仍刻不容緩,且科學家粗估,若要做到全面性的保護,一個人可能至少要兩劑,換言之,全球需要量就是160億劑,當下放眼世界,還沒有一家工廠生產過,數百萬劑經過批准的疫苗,這裡頭的原料全都必須要在無菌狀況下。
(Anjalee Khemlani/資深醫療記者)
除了傳統的製造成本,例如原材料設備 維護及勞動人力,疫苗開發還必須遵守當地和國際法規
長期投入疫苗研發的費城兒童醫院感染科教授Dr. Paul Offit,以目前市面上用於孩童的輪狀病毒RotaTeq疫苗為例,當初他們研發耗時整整26年,就連最後階段的測試仍跨11國,做了7萬名孩童的對照實驗,時間長達4年斥資3億5千萬美元,但即便如此也不代表就能有效安全無虞,他以疫苗之父Maurice Holman經典名言提醒「在打完三百萬劑之前」,「他都沒有鬆過一口氣」。
(Anjalee Khemlani/資深醫療記者)
最終 一切會交由FDA分析所有可用數據 來決定批准或拒絕哪支候選疫苗 官員們對於當前每個人都競相爭取要趕上中國9月疫苗誕生的目標時間 表示嚴重擔憂 但其他人說,就算今年底前真的獲得批准 疫苗要落實接種到每個人的時間 可能也會拖到2020年之後 且醫療工作者和其他必要相關的工作者 可能將是優先接種疫苗的族群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當下多數美國人對於新冠疫苗高速研發,仍保持高度懷疑的態度,超過40%認為,接種疫苗風險可能高於疾病本身,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對於接種疫苗幾乎沒有興趣,這是一個令人不安的數字。因為醫學專家稱,要防止新冠病毒進一步傳播,全球必須至少70%人口獲得免疫力,如果不能透過染病,就只能仰賴疫苗,當全球疫苗的競賽帶來的是不安,已經忍受不了社交距離的人們,終將得面對更頻繁的封鎖。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5.23《文茜世界周報-亞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Wv_6CPk7MQ
重組dna材料 在 國立台東高級中學九十一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高三生物試卷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繁殖人工螢光魚時,需要用到下列哪些材料來製備重組DNA? (A)限制酶(B)載體(C)螢光基因(D) DNA 聚合酶(E) DNA 引子。 ACE 45. 在赫雪與蔡司所進行的噬菌體實驗中敘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