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看孩子這麼多年,我最害怕的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孩子有鐵齒的家長。
記得曾經有一對爸媽帶著3歲多的孩子來找我,媽媽拿著醫院的評估報告,上面寫著孩子有輕度的發展遲緩,媽媽雙眼泛紅的問我說「醫院是不是評錯?小孩怎麼可能遲緩?」
後來我跟孩子互動後,跟媽媽說「孩子真的有慢,五個發展項度上有四個發展都慢,孩子接受訓練治療就會進步,先不用太擔心!」結果在一旁滑手機的爸爸,還是堅持自己的孩子沒有問題,不以為意的帶著孩子走了。
前陣子這孩子又來找我,三年多過去了,家人不信孩子發展遲緩,阻擋媽媽去進行任何治療,很可惜的這個孩子竟然變成中度發展遲緩,而且在學校有嚴重的社交情緒障礙!
有 #發展遲緩 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他週遭家人的支持、社會的支持、專業的支持,獲得的支持越多,孩子的進步就越快。
#早期療育 是發展遲緩兒的關鍵,但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接受早療。台灣約有11萬兒童有潛在遲緩徵兆,但能夠接受早療的孩子只有2~3%,一來是礙於認知不足無法把握黃金治療期,再者弱勢家庭也無力負擔長期的醫療費用。
這次唐氏症基金會與台灣高鐵攜手推出「高速傳愛 助學計畫」,幫助弱勢特殊兒獲得早療資源,只要我們省下一個月的飲料錢愛心捐款,就能讓特殊兒進步得更快,離同齡孩子的距離越來越近。
邀請您一起幫助 #發展遲緩兒童:https://pros.is/3dbbhp
不要怕孩子慢,怕的是錯過黃金期!父母只要做對方向,再慢的孩子都能在安心的陪伴下成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兒童語言發展階段 這一次特別邀請臺安醫院兒童心智科 黃國洋醫師,跟我們講解一下兒童語言發展里程碑,以及有什麼徵兆是父母需要特別注意的。 各個年齡層,應該出現一些語言的行為,父母可以觀察的部分,可以分為「理解」跟「表達」 #0到1歲 :叫喚反應,牙牙學語 #1到2歲 :了解物品名稱,單字 #2到3歲...
遲緩兒 徵兆 在 Sunny & Ivy の時光小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媽咪心事聊聊天】
一年前在參訪校園時有位媽媽告訴我,
妳的孩子看起來進步很多,
雖然語言尚未開啟,但至少可以拉著走路,
而我的孩子已經大班了,
我不在乎他是否可以說話,
我只希望他可以站起來,
那怕只是短短的幾分鐘或幾秒都好,
每天出門上課是我們最辛苦的時刻,
因為出門不能少了輔助輪椅及復康巴士代勞。
一年後的暑假在診所又遇到這位媽媽,
她告訴我孩子快要升國小二年級了,
不過我考慮要轉校,
因為現在的學校沒有電梯,
體育課只要遇到下雨天就要到體育館,
那是我們夫妻倆的噩夢,
從一樓抱到六樓,如果還是嬰兒還好,
如今他已是國小生,身高比我還高,
無力的他抱起來相當吃力,
好幾次我都快摔倒腰也很痛,
我真的很希望他可以有點力氣自己站起來,
可惜腦性麻痺的他,傷到的是肢體,
智力上孩子沒受到影響,
就是少了更友善的無障礙空間。
小哥哥當然清楚他的不足,
往往臉上總能看出受挫的樣子,
媽媽正在跟我分享時,
他的手很害羞要媽媽別說,
我明白孩子很敏感也明白媽媽的辛苦,
所以我看到小哥哥也努力想站起來的決心,
只可惜腳就是不聽他的話,
媽媽說如果可以撐住幾秒,孩子自行出力一些,
我或許就可以騎著摩托車載他,
想自由自在出去都可以,
無奈老天爺連幾秒都不肯給小哥哥。
腦性麻痺又稱腦性癱瘓,
在幼年早期是永久性運動障礙統稱,
有的影響智力有的影響行動,
徵兆與症狀會因人而異,
影片中是一群很可愛的腦麻孩子,
除了行動上比較慢,
他/她們與一般孩子一樣,
想出去玩的心從沒減少,
但往往外出卻是需要花很大的心力才能完成,
有時家長會擔憂,其實孩子內心很強大的,
弱者不會是永遠弱者,
因為心的強大是無人可比的。
許多慢飛孩子與生俱來不同的能力無法改變時,
雖然有些人無法從中感同身受,
但身為大人的我們卻可以多些關懷與了解,
相信您多一份了解對慢飛孩子都有幫助,
透過這個平台,不僅分享美食、景點外,
更希望讓更多人了解不同慢飛的孩子點滴,
每星期會有一篇,或許我不是最專業的,
但以這樣的經驗分享您會發現,
其實他/她們都是很天真可愛。
#第104篇
#腦性麻痺的孩童
#不可能的任務也能達成
#雖然肢體無法自如但心思卻比別人強
#認識不同的慢飛天使從你我開始
#瞭解也是一種互動的幫助開始
#媽咪心事聊聊天 #時光小站
#遲緩兒 #慢飛孩子
遲緩兒 徵兆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兒童語言發展階段
這一次特別邀請臺安醫院兒童心智科 黃國洋醫師,跟我們講解一下兒童語言發展里程碑,以及有什麼徵兆是父母需要特別注意的。
各個年齡層,應該出現一些語言的行為,父母可以觀察的部分,可以分為「理解」跟「表達」
#0到1歲 :叫喚反應,牙牙學語
#1到2歲 :了解物品名稱,單字
#2到3歲 :明白指令,雙詞/簡單問句
#3到4歲 :了解分類(水果, 動物),短句/連接詞 (後來,然後)
#4到5歲 :聽懂大部分對話,長句/電話應答
#5到6歲:理解所有成人日常生活話語,推理/抽象意義 (因為…所以...)
目前兒心的研究顯示自閉症孩童可在4-6個月大時就出現和正常嬰兒不同的地方,最明顯之處是他們「對照顧者的眼神追視不良」。
6個月後,自閉症嬰兒呈現較明確的症狀:
對叫名不大反應
眼神對視缺乏
1歲後的自閉症幼兒呈現:
眼神接觸少
缺乏共享式注意力
對物品的偏好勝過與人互動
語言遲緩
堅持度高
自我刺激行為多
所以如果寶寶出生時聽篩正常但4個月大後不大看人,對叫喚不大有反應,就要小心了。
父母可找兒科醫師、兒童心智科醫師,兒童復健科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