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看,第4條「湖北省實施最嚴封閉接下來管理,居民禁止外出、物資集中配送」
#其實這一條跟我想講的主題很接近了。
這些嚴厲的措施下,所有人限制不得任意出門,物資由當局統一徵收,然後個別配送,只要違反規定,當局是可以在當下沒有理由就能抓能逮的。
這其實已經很接近「戒嚴」了(只是是局部地區的),而且他們也確實使用了「戰時管制」這個名詞。事實上,在戰爭時期這是很常見的手法,二戰末的日本就這麼幹了,當時是日本殖民地的台灣也受過這種待遇。
這種情況下,真的別提什麼公民權、人權或是尊重。
-----------------------
但,我們在台灣耶。
目前的當局政府從黨外時期就不斷以民主、自由、民權作為旗幟來立定商號的定位,至今依然是走「劉備vs曹操」的路線來做好市場區隔。
此話怎講?
《三國演義》(60回)中劉備對龐統說:「今與吾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
其實,民進黨也是如此的,從黨外時代起,他們「每與國民黨相反,事乃可成。」,但有點年紀的人都會知道,今天的民進黨跟黨外時期已經是兩個不同團體了;今天的他們,除了繼續「每與國民黨相反」之外,其他手法其實跟國民黨甚至中共是極為相像的。(記得我常在文末說過「蘇聯在兩岸」嗎?這個問題以後有機會再聊,還是請綠粉不要太介意,藍粉不要太期待。)
而相對的市場區隔,其實國民黨也在做(這也讓他們陷入了轉型上很大的問題,這個也等以後再說,我看藍粉綠粉都不要看那篇好了,免得心裡不痛快);於是,民進黨禁止口罩出口、國民黨說要捐助中國;民進黨限制非本國籍的人來台使用資源,國民黨建議溫情人性的放寬陸配後代的來台資格。
我上一篇說過,除了「兩害相權vs推己及人」之外,還是因為兩黨的定位本來就故意相反。
所以,我們其實不用對馬英九或是其他藍委的發言太意外。
但馬英九說:「蔡總統曾說,「移民和移工,都是我們台灣的一分子」,難道這些父母不在身邊的「台灣之子」,不是台灣的一分子嗎;台灣不是一向以人權立國,以法治自豪嗎;「蔡總統,讓他們回家與家人團聚吧,不要讓民粹碾壓人權,歧視凌駕人道。」」(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276475?fbclid=IwAR3-dWxF8xZOe5MjYCGxzVi_MLZywO0AYS0Vku2ExNVFwCcjOR-2MN1aROs)
這話有錯嗎?
實際上也沒錯。如果比照那些返台國人,(先嚴格檢視身分)落地後另外設立一個機構讓他們在裡面硬性隔離14天,有病就醫、沒病放人,其實也也不是不可行。
而這樣的意見也並非只有藍營的人這麼說,民進黨大老沈富雄在節目上說:「這樣說太冷血……冷冷的講國籍承擔,統獨問題馬上又浮上來。」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218/1648357.htm)
表示,其實這件事不是沒有轉圜,又或是其實能有另一個委婉的說法跟處理方法。
目前來看,台灣還沒有如南韓、義大利,又或是日本那樣快速的發生確診跟爆發,當前政府的政策大概不出兩端:「控制疾病擴大與蔓延」,還有「集中緊控台灣的醫療資源,以待後變。」,最近限制醫院醫護人員出國,也就是其中之一的舉措。
在當前時期,我對陳時中提出的「國籍說」反感不大,因為確實是實事求是的說法,並且我本就認為台灣的健保從保費計算的基礎來看早就不是保險,而是社會福利機制;如果是保險,那就是有繳錢的人都能用,但社會福利機制,應該開放給有繳稅與有國籍國人使用。
就算要開放給他國籍,也應該重新設立收費方式,並緊控補助範圍。不然,有健康習慣的人繳稅給因為那些生活不檢點(過度菸酒、吸毒、暴飲暴食、不運動),導致一身病痛,頻跑醫院的人已經夠讓人窩火了;現在還要給他國籍(或是每天放話詆毀自國,還要知道要跑回來用健保)的人使用,真的會氣死人。
這時候,我就不考量人情義理,不講人性了嗎?
不,因為這是非常時期,所以要先以大局為重,當要在兩害中相權取其輕,就要受另一端所害。(而且要希望做取決的權衡是正確的)
這是非常時期,所以會用非常手段;何況,這是一個會載進史冊的歷史事件。
------------------
那為什麼我會拉拉雜雜說這些呢?
歷史最弔詭的地方在於 : 它會重演。
但就如同「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一樣,史界也爭論不休的一件事是 : 歷史會重演(循環史觀)? 又或是不會重演(線性史觀)呢?
後者認為,歷史上的每一個人都是個體,每一個歷史事件也有當代的人物背景與成因,一旦發生後就不會再重演。
某個程度來說,這個觀點嚴格的像是個廢話。
先別說中國北方諺語說「大河裡沒有同樣的兩朵浪花」,就連世界上(除了同卵雙胞胎之外)也沒有同樣的兩對基因。
從這點來看,世
界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獨一無二、不會再重來的;所以每一件事情都會是不具重複性的。
但事實上,每天都有人酒駕、每天都有人車禍,不洗手的人(比愛洗手的)更容易染病,這是具重複性與相同成因的。(試看看被武漢病毒患者直接咳嗽噴臉,馬上就能知道有沒有同樣的兩朵浪花了........)
而歷史事件之所以會被認定為「歷史事件」就是因為它是在非常時期中出現的非常之事;逆向來看,就是當局認定非常時期,所以下令行非常之舉。
例如,遙遠的「焚書坑儒」,到近代的「文化大革命」、「二二八事件」與以前台灣與現在中國(部分區域)的「戒嚴令」。(要嚴格來定義,「廣島長崎核爆」、「麥卡錫主義」都算是意圖想解決重大事件,避免將來更巨大損失的非常手段。)
#這些都是看起來很有爭議的事件吧
總的來說。所謂的「非常時期」大部分的共通點都是:政府當局在大時代的擺動下,認為某些人事物會對自己的統治權力(或區域安定)造成威脅,所以下令以嚴厲手段緊縮特定人事物的權利與自由,甚至形成(包含殺害在內的)迫害行為。
在這個定義下,美國二戰後產生的「麥卡錫主義」迫害包括卓別林、埃因斯坦、錢學森在內的了許多各界菁英,正是基於恐共(蘇聯)而產生的。
「文化大革命」其中之一的成因也是因為毛澤東認為在統治階層中有人的意見與他相左,將會危及其統治,所一手策畫的(在這之前,他還搞了百花齊放,讓所有人暢所欲言,然後在法辦這些人,更將此稱之為“陽謀")
------------------
每一個事件的成因都很複雜,為了避免篇幅又過分拉長,講一點大家比較熟的吧。
先談維持了幾十年的「戒嚴令」,這是一個令老年者相當敏感的國情。
有多敏感? 2007年,陳水扁曾揚言說要戒嚴,氣得柏楊絕食住院,陳水扁派人前去探望時,柏楊還鼓足餘力批判,為什麼那麼激動?
#因為他在威權時代只因文字創作被關了九年。
或許現在的人有點難想像,但那是一個可以由政府定義你忠誠與否、有煽動或叛國疑慮的年代。………(再度未完待續.....連我有點意外了)
上篇在此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629886573901187?__tn__=K-R
下篇在此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632473716975806?__tn__=K-R
.
.
.
#還是沒寫完_但我還是想知道你們看到這裡的想法
#這個嚴肅的話題真的篇幅很長
#明天開學了
#拜託同學們健健康康的
#我不想被隔離(雖然兩個禮拜電動可能會很爽)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資深記者鮑布‧伍華德( Bob Woodward )所著作的新書 「震怒 ( Rage )」,在這個9月15號上市。不過早在上市之前,媒體透漏的書摘內容就已經引起了巨大的討論。書中收錄了從去年12月到今年7月,總共18場的川普專訪。大眾矚目的內容除了川普與金正恩之間25封未公開的私人信件之外,竟...
「這些都是看起來很有爭議的事件吧」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這些都是看起來很有爭議的事件吧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這些都是看起來很有爭議的事件吧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這些都是看起來很有爭議的事件吧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這些都是看起來很有爭議的事件吧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這些都是看起來很有爭議的事件吧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這些都是看起來很有爭議的事件吧 在 Re: [閒聊] 老皮是台灣遊戲實況主中的標竿嗎? -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這些都是看起來很有爭議的事件吧 在 白色天空- 【麻醫體溫計事件】勤奮型懶人包(4/26 19:00更新 ... 的評價
這些都是看起來很有爭議的事件吧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接下來看,第4條「湖北省實施最嚴封閉接下來管理,居民禁止外出、物資集中配送」
#其實這一條跟我想講的主題很接近了。
這些嚴厲的措施下,所有人限制不得任意出門,物資由當局統一徵收,然後個別配送,只要違反規定,當局是可以在當下沒有理由就能抓能逮的。
這其實已經很接近「戒嚴」了(只是是局部地區的),而且他們也確實使用了「戰時管制」這個名詞。事實上,在戰爭時期這是很常見的手法,二戰末的日本就這麼幹了,當時是日本殖民地的台灣也受過這種待遇。
這種情況下,真的別提什麼公民權、人權或是尊重。
-\-\-\-\-\-\-\-\-\-\-\-\-\-\-\-\-\-\-\-\-\-\-
但,我們在台灣耶。
目前的當局政府從黨外時期就不斷以民主、自由、民權作為旗幟來立定商號的定位,至今依然是走「劉備vs曹操」的路線來做好市場區隔。
此話怎講?
《三國演義》(60回)中劉備對龐統說:「今與吾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
其實,民進黨也是如此的,從黨外時代起,他們「每與國民黨相反,事乃可成。」,但有點年紀的人都會知道,今天的民進黨跟黨外時期已經是兩個不同團體了;今天的他們,除了繼續「每與國民黨相反」之外,其他手法其實跟國民黨甚至中共是極為相像的。(記得我常在文末說過「蘇聯在兩岸」嗎?這個問題以後有機會再聊,還是請綠粉不要太介意,藍粉不要太期待。)
而相對的市場區隔,其實國民黨也在做(這也讓他們陷入了轉型上很大的問題,這個也等以後再說,我看藍粉綠粉都不要看那篇好了,免得心裡不痛快);於是,民進黨禁止口罩出口、國民黨說要捐助中國;民進黨限制非本國籍的人來台使用資源,國民黨建議溫情人性的放寬陸配後代的來台資格。
我上一篇說過,除了「兩害相權vs推己及人」之外,還是因為兩黨的定位本來就故意相反。
所以,我們其實不用對馬英九或是其他藍委的發言太意外。
但馬英九說:「蔡總統曾說,「移民和移工,都是我們台灣的一分子」,難道這些父母不在身邊的「台灣之子」,不是台灣的一分子嗎;台灣不是一向以人權立國,以法治自豪嗎;「蔡總統,讓他們回家與家人團聚吧,不要讓民粹碾壓人權,歧視凌駕人道。」」(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276475…)
這話有錯嗎?
實際上也沒錯。如果比照那些返台國人,(先嚴格檢視身分)落地後另外設立一個機構讓他們在裡面硬性隔離14天,有病就醫、沒病放人,其實也也不是不可行。
而這樣的意見也並非只有藍營的人這麼說,民進黨大老沈富雄在節目上說:「這樣說太冷血……冷冷的講國籍承擔,統獨問題馬上又浮上來。」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218/1648357.htm)
表示,其實這件事不是沒有轉圜,又或是其實能有另一個委婉的說法跟處理方法。
目前來看,台灣還沒有如南韓、義大利,又或是日本那樣快速的發生確診跟爆發,當前政府的政策大概不出兩端:「控制疾病擴大與蔓延」,還有「集中緊控台灣的醫療資源,以待後變。」,最近限制醫院醫護人員出國,也就是其中之一的舉措。
在當前時期,我對陳時中提出的「國籍說」反感不大,因為確實是實事求是的說法,並且我本就認為台灣的健保從保費計算的基礎來看早就不是保險,而是社會福利機制;如果是保險,那就是有繳錢的人都能用,但社會福利機制,應該開放給有繳稅與有國籍國人使用。
就算要開放給他國籍,也應該重新設立收費方式,並緊控補助範圍。不然,有健康習慣的人繳稅給因為那些生活不檢點(過度菸酒、吸毒、暴飲暴食、不運動),導致一身病痛,頻跑醫院的人已經夠讓人窩火了;現在還要給他國籍(或是每天放話詆毀自國,還要知道要跑回來用健保)的人使用,真的會氣死人。
這時候,我就不考量人情義理,不講人性了嗎?
不,因為這是非常時期,所以要先以大局為重,當要在兩害中相權取其輕,就要受另一端所害。(而且要希望做取決的權衡是正確的)
這是非常時期,所以會用非常手段;何況,這是一個會載進史冊的歷史事件。
-\-\-\-\-\-\-\-\-\-\-\-\-\-\-\-\-\-\
那為什麼我會拉拉雜雜說這些呢?
歷史最弔詭的地方在於 : 它會重演。
但就如同「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一樣,史界也爭論不休的一件事是 : 歷史會重演(循環史觀)? 又或是不會重演(線性史觀)呢?
後者認為,歷史上的每一個人都是個體,每一個歷史事件也有當代的人物背景與成因,一旦發生後就不會再重演。
某個程度來說,這個觀點嚴格的像是個廢話。
先別說中國北方諺語說「大河裡沒有同樣的兩朵浪花」,就連世界上(除了同卵雙胞胎之外)也沒有同樣的兩對基因。
從這點來看,世
界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獨一無二、不會再重來的;所以每一件事情都會是不具重複性的。
但事實上,每天都有人酒駕、每天都有人車禍,不洗手的人(比愛洗手的)更容易染病,這是具重複性與相同成因的。(試看看被武漢病毒患者直接咳嗽噴臉,馬上就能知道有沒有同樣的兩朵浪花了........)
而歷史事件之所以會被認定為「歷史事件」就是因為它是在非常時期中出現的非常之事;逆向來看,就是當局認定非常時期,所以下令行非常之舉。
例如,遙遠的「焚書坑儒」,到近代的「文化大革命」、「二二八事件」與以前台灣與現在中國(部分區域)的「戒嚴令」。(要嚴格來定義,「廣島長崎核爆」、「麥卡錫主義」都算是意圖想解決重大事件,避免將來更巨大損失的非常手段。)
#這些都是看起來很有爭議的事件吧
總的來說。所謂的「非常時期」大部分的共通點都是:政府當局在大時代的擺動下,認為某些人事物會對自己的統治權力(或區域安定)造成威脅,所以下令以嚴厲手段緊縮特定人事物的權利與自由,甚至形成(包含殺害在內的)迫害行為。
在這個定義下,美國二戰後產生的「麥卡錫主義」迫害包括卓別林、埃因斯坦、錢學森在內的了許多各界菁英,正是基於恐共(蘇聯)而產生的。
「文化大革命」其中之一的成因也是因為毛澤東認為在統治階層中有人的意見與他相左,將會危及其統治,所一手策畫的(在這之前,他還搞了百花齊放,讓所有人暢所欲言,然後在法辦這些人,更將此稱之為“陽謀")
-\-\-\-\-\-\-\-\-\-\-\-\-\-\-\-\-\-\
每一個事件的成因都很複雜,為了避免篇幅又過分拉長,講一點大家比較熟的吧。
先談維持了幾十年的「戒嚴令」,這是一個令老年者相當敏感的國情。
有多敏感? 2007年,陳水扁曾揚言說要戒嚴,氣得柏楊絕食住院,陳水扁派人前去探望時,柏楊還鼓足餘力批判,為什麼那麼激動?
#因為他在威權時代只因文字創作被關了九年。
或許現在的人有點難想像,但那是一個可以由政府定義你忠誠與否、有煽動或叛國疑慮的年代。………(再度未完待續.....連我有點意外了)
上篇在此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629886573901187?__tn__=K-R
下篇在此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632473716975806?__tn__=K-R
.
.
.
#還是沒寫完_但我還是想知道你們看到這裡的想法
#這個嚴肅的話題真的篇幅很長
#明天開學了
#拜託同學們健健康康的
#我不想被隔離(雖然兩個禮拜電動可能會很爽)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這些都是看起來很有爭議的事件吧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美國資深記者鮑布‧伍華德( Bob Woodward )所著作的新書 「震怒 ( Rage )」,在這個9月15號上市。不過早在上市之前,媒體透漏的書摘內容就已經引起了巨大的討論。書中收錄了從去年12月到今年7月,總共18場的川普專訪。大眾矚目的內容除了川普與金正恩之間25封未公開的私人信件之外,竟然還爆料了川普其實早就知道 COVID-19 病毒非常危險,卻一直都在裝沒事。
我覺得真不愧是大選將近耶,現在好像每個月都有人出書來罵川普。6月他的前國安顧問出了一本,7月他的姪女也出了一本。現在9月這個記者又出一本。這樣看起來這個記者伍華德好像跟川普的關係最遠?但其實華德出的書,在美國新聞界跟政治界其實是有特別的意義的。要知道每個記者其實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嘛,像我們就是聊國際新聞,有的人特別懂比如說醫療、有的人特別懂財經、有的人特別懂3C產品。伍華德特別擅長的領域,就是「美國總統」。
但是不要以為他是只會一招所以只能靠這個混飯吃歐,他是真的在美國總統的報導上特別有成就。最早他會成名,是他在1970年代還是實習生的時候,就跟同事一路追查水門案,到最後直接把尼克森逼下台,他也因為這個事件,得到了普立茲獎。他在這40幾年來總共出版了20幾本書,幾乎每一本都是在描寫美國的總統或是副總統。所以真的可以說他的專業就是「採訪美國總統」。所以伍華德訪問美國總統這件事情,在新聞跟政治界就是非常有公信力,所以又特別受到大家的關注。不過其實伍華德在兩年前就已經出過一本川普的書了啦,裡面當然是沒什麼好話。
但川普明明很討厭媒體,而且伍華德之前也罵過川普,怎麼這次還會願意給他訪問,我覺得就是因為他夠有名啦,不管他是在罵還是在稱讚,總之都可以蹭到很多版面嘛。而且與其給人家自己寫,不如開放訪問還比較可以控制內容的方向。
伍華德這次的新書就有提到,川普其實早就知道COVID-19很兇猛。裡面說早在美國出現第一個死亡病例之前,川普就已經知道這個病毒很致命,比起過去任何的流感都嚴重,也早就知道會空氣傳染。但是三月初時川普還公開發表說啊這就跟感冒差不多啦,之後還辦了一大堆大型的室內造勢活動。不過川普就有跳出來解釋,他說哎呀我是想要淡化這件事,不要造成人民的恐慌。我就是想擔任一個啦啦隊的角色,鼓勵大家度過這段時間這樣。
結果就被 Trevor Noah在節目上嗆說,你總統應該是要當教練好不好,啦啦隊是什麼鬼。然後川普也一起把伍華德拖下水,他在推特上說,欸你看伍華德當時早就知道這些事情了,他也沒有馬上公開是等到現在才公開,代表伍華德也覺得我這樣做很OK。所以現在伍華德也有一起被罵說,你是不是為了賣書就不管人命了。
不過伍華德第一時間沒有公布這件事情,我其實可以理解啦。雖然有點不一樣。但是這跟戰地記者的爭議很像啊,不是常常有戰地記者拍出一些戰爭中很慘的照片,結果被批評說你怎麼還有空拍照,怎麼不先救人。我覺得記者這一行就是會這樣被誤解,從事件到新聞中間其實有很多程序就是省不了的,要是弄到最後這篇新聞的真實性被質疑,或是在不對的時機發出來結果被其他更有話題的新聞淹沒。不是說馬上發才對社會最有貢獻。
而且說到底伍華德的工作是記者不是防疫啊。很難要求他要不顧自己的專業,去揭露這個消息吧?再者妳看現在美國都還有一大堆人在叫說自由呼吸是天賦人權,就算他提早公開內容也不見得有多大幫助吧?現在這樣趁著選舉好好的出一本書,吸引到最多的人關注不是也很有效果嗎?
當然也有人說,從伍華德訪問川普到現在,都已經過了幾個月了,又不是說美國現在才開始有人因為肺炎病毒死掉。現在美國死亡人數已經快超過20萬了耶,是要到死多少人才叫做「幫助到最多的人」?這個判斷的標準到底是在哪裡?
這個可能性就很多啦。比如說,有可能本來他不覺得會有多嚴重,結果後來發現真的超嚴重的時候,書離完成已經差一點點了。乾脆眼光放遠,在能夠影響選舉的時候公佈,反正已經對防疫沒多大幫助了,不如換成為美國的未來做出一點貢獻。
那這本書出版,真的有影響到人民的風向嗎?其實我認為影響不大啦。反對川普的早就會反對了,現在還會支持川普的人也不會因為這本書就改投拜登。就算親民主黨的人跟媒體一直狂炮這件事情,要投川普的還是會去投啊。而且川普自己都承認書裡寫的是真的了,挺川普的人也沒有東西可以反擊啊。他們就只能摸摸鼻子乖乖被罵,冷處理,然後希望這件事情快點被大家忘記。
現在美國選民的選擇跟立場都越來越極端,大家都只會去看自己想看見的東西,幾本書或是報導,都很難改變投票的選擇。但這本書我還是會去買來看,Bob Woodward的書,不是暢銷而已,在美國還被視為珍貴的史料,所以也許這本書沒辦法改變現代美國人對川普的看法,但這本書一定會影響到將來的世代對川普的評價。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T20gzzE8o4/hqdefault.jpg)
這些都是看起來很有爭議的事件吧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美國加大反中力道,關了中國的領事館,平常凶巴巴的中國,這次反應卻很溫和,咦?這次怎麼這麼好相處?
7月21日美國突然強硬要求中國在72小時內,也就是24日以前,關閉中國駐休士頓的總領事館,指控裡面的外交官員是間諜,而中國當然也不甘示弱啦!宣布比照辦理,下令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在27日以前關閉,美中之間的互相傷害,正式升級到實質上的「報復性閉館」。消息曝光後,不少成都市民趕到現場拍照留念,總領事館變成觀光景點,還有大媽跑去門口唱歌表演愛黨情懷。
相較於中國民眾的看熱鬧,以及「小粉紅」的拍手叫好,北京當局這回派出來嗆聲美國的外交部發言人,不是「戰狼」代表趙立堅,也不是「小辣椒」華春瑩,而是耿爽的繼任者,才剛剛履新的汪文斌。汪文斌雖然只比趙立堅大一歲,才49而已,但是一頭白髮看起來非常沉穩有威嚴,而且給人一種溫文儒雅的印象,而面對美國堪稱40年來最嚴重挑釁,他的回應也只是按照慣例「複製貼上」,大家就在討論啦,中共這回「畫風」也變太多了,說好的戰狼外交呢?
再加上原本外界都預期,北京會拿「美國駐武漢總領事館」甚至是「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來開刀,結果最後砲灰卻是成都,讓大家滿頭問號…蛤?成都喔?為什麼是成都?
中國官媒給出了一套解釋,說這是為了要阻止美國「對於西藏方面的諜報干預」,第二個因素,則是國際媒體普遍認為的,中國還是顧忌美中經貿往來利益,不打算「主動加碼」,讓這場外交戰升級。
現在很多外媒都在討論,中國對美政策現在出現了一大難題,那就是北京如何妥善的秀肌肉,但又不至於鬧到真的分手。為什麼怕撕破臉呢?第一個原因就是剛剛提到的「經濟」。很多人認為,美國貿易戰打歸打,終究不會放棄中國14億人口的市場,但如果以美中進出口額,加上美國人均GDP是中國的6倍,消費力道強勁,這些角度來看的話,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還是很深,加上中國遭受肺炎疫情和水患的衝擊,經濟前景慘到連GDP目標都不設定了,就知道現在跟美國鬧翻,就像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再來看第二個原因是「勢力」。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中國就成為眾矢之的,後來北京當局祭出口罩外交,把部分歐美國家的毛,順得服服貼貼,但還是有一些國家不吃這一套。目前中國和英國、加拿大、澳洲和印度等國,都正在鬧不合,如果再跟美國徹底決裂,中國只會更加孤立無援。我們就來回顧一下,最近幾個月,和中國關係跌入冰點的國家。
還記得5年前卡麥隆(David Cameron)政府時期,英中關係曾被當時的英國財相奧斯本(George Osborne)形容成「黃金時代」,卡麥隆還曾經帶著習近平上酒吧喝一杯,留下這段超難得的畫面,但現在親中的聲音,已經從英國政界徹底蒸發!
原本英國在今年1月28日,才宣布將讓中國電信大廠華為,持續參與英國的5G建設,但「敏感」、「核心」部分不得使用華為,總比例不得超過35%,沒想到疫情爆發後,英國輿論發生了劇烈變化,甚至有民眾指控5G基地台就是傳播病毒的元凶,英國政府的態度也出現大逆轉,把華為形容成「潛在敵國供應商」,宣布從明年起禁止購買華為產品,還要在2027年前,把英國5G網中的華為設備統統移除!
另外中共6月30日通過《港版國安法》也引發英國強烈不滿,決定向持有英國國民(海外)(BNO)身分的港人以及他們的直系親屬,提供新款簽證,結果當然是惹怒北京當局,威脅不承認BNO護照。
最近還有消息指出,英國政府2018年曾經拿了7160萬英鎊(約27億台幣)協助中國,英國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已經下令展斷這筆金援,也成為中英關係陷入緊張的最佳印證。
另外澳洲身為「五眼聯盟」中,離中國最近的國家,中澳關係已經跌到1972年雙方建交以來最低點。中國向來是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但也正因為對中國的依賴,近年澳洲屢屢傳出選舉被干預滲透,使得澳洲2018年就通過「反外國干預法案」,以國安為由,禁止華為參與5G網路建設,讓中澳關係出現裂痕。
今年疫情爆發後,澳洲又發起一份提案,要求針對肺炎疫情源頭展開獨立調查,獲得123國支持,但這個舉動似乎激怒了中國,北京當局隨後就宣布禁止四家澳洲牛肉廠商,向中國出口牛肉,還對澳洲大麥課徵高達80.5%的反傾銷以及反補貼稅,還聲稱澳洲爆發嚴重反華潮,呼籲中國人謹慎前往澳洲旅遊或讀書,澳洲則是反擊這樣的指控是胡說八道!
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上個月就做了一份民調,顯示澳洲人對中國的好感、信心,雙雙跌到歷史新低,只有兩成的澳洲人相信中國會在國際上採取負責任的行動。
2018年12月,加拿大警方應美國政府要求,逮捕了華為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事發後中方當然要求加拿大釋放孟晚舟,然後一個星期內,又先後逮捕了兩名加拿大人,結果這事件導致中加關係跌入谷底,鬧了一年半還在吵。民調公司益普索(Ipsos)先前公布的民調就顯示,82%的受訪者認為,加拿大應該減少與中國經貿往來,甚至有38%的人主張,應該完全切斷與中國的經濟聯繫。
至於中國和印度的恩怨,大概可以講三天三夜。兩國先前的關係,其實就因為領土爭議,一直分分合合,但是自從今年5月,中印邊界士兵爆發打群架、丟石塊事件後,兩國就吵出一個新高度,上個月還鬧出人命,是45年來雙方最嚴重的衝突,談判談了兩個月依舊沒有共識。
印度國內就掀起一波激烈了反中浪潮,當局還一氣之下宣布禁用59款中國開發的應用程式,包括超受年輕人歡迎的TikTok,以及知名通訊軟體微信、社交網站微博等,部分店家哀嚎,但老百姓倒是很支持,力挺印度本土app,抵制中國的氛圍不斷在印度發酵。
除了肺炎疫情以及香港國安法外,南海爭端也成為中國和週邊國家的一大爭執點。南海主權歸屬,牽涉到我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汶萊和中國,不過最近中國動作頻頻,在南海海域展開多起軍演和實彈射擊,挑釁意味濃厚,讓周邊國家痛罵,破壞區域穩定。
繼美國7月中,首次針對南海主權爭議,公開反中後,最近澳洲也跟進美國發表聲明,拒絕承認中國對南海的主權,強調中方長期主張的「九段線」不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總之中國為了南海,把鄰居統統得罪光了。
從新冠肺炎、香港國安法、新疆維吾爾族議題,到南海爭端,最近幾個月來,北京當局的強硬態度,樹立了不少敵人。但面對川普為了選情而頻頻加重的「美版戰狼」,中方反而採取相對溫和的措施,敵不動、我不動,似乎可以預料,如何在美中關係上取得新的平衡點,將是北京當局未來幾個月的外交主軸。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中怕撕破臉?
#捨戰狼顧美?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nQkAC7JJ5M/hqdefault.jpg)
這些都是看起來很有爭議的事件吧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第六感的真實事件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那我們也來試一下究竟你有沒有意念力?首先大家先找一根鐵湯匙,用慣用的手握住湯匙,拇指頂著湯匙柄的3/2處,垂直握住湯匙,對著自己,看著湯匙反映的自己,一直想像湯匙開始變軟,同時用另外一只手捏著湯匙的前端,吐氣的同時折下湯匙前端。。。
4. 通靈和陰陽眼
大家有看過通靈少女吧?我非常喜歡這齣連續劇,現實中在世界各地的確是存在這樣的人,我身邊也有遇過擁有陰陽眼的朋友,有時也很怕看到她突然靜了下來,或者是臉色變了。很怕問他究竟看到什麼。世界各地都有很多自稱有通靈能力的人,然而很難知道究竟是真是假,例如好像是最具爭議性的Sylvia Browne,她在美國因為通靈能力而紅極一時,但是過後發生很多錯誤的預知而被冠上騙子,也因此被告上法庭。或是300年前的Emanuel Swedenborg(艾美紐爾‧史威登堡)他在他的傳記裡面記載他往返天堂和地府不下萬次,用接近大概350萬個字來描述天堂和地獄每一個細節,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在網上搜尋他的名字。
5. 心靈感應和讀心術
我們有句諺語叫心有靈犀一點通,有時你很難要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希望其他人可以透過心靈感應知道你要什麼,你有常遇過一些朋友在你還沒開口前就知道你想怎樣嗎?我們可以說這些是超越溝通以外的感應,也可以說這些是了解和經驗吧!尤其是雙胞胎身上。這種情況英文叫Telepathy,雙方可以不需要通過言語來溝通就可以知道對方要些什麼。那我們也來測試一下吧~首先找一個和你有感覺或是很相配的人,可以是情侶,兄弟姐妹或是好朋友,大家坐在一起,先決定誰是Sender(傳送者)和receiver(接收者),心無雜念,傳送者先決定要傳什麼訊息給接收者,可以先試數字一到十,開始想著一個數字,然後傳給接收者。想像這個數字進入對方的腦海裡面,然後接收者要講出那個數字。有些人一下就成功了,但也有些人需要多練習。
其實第六感或是ESP超感應知覺的範圍很廣,我今天只抽出一部分來說,還有其他的感應,我就留到下一集咯,這些超感應知覺雖然看起來很玄,但其實只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最重要的還是珍惜時間,對待別人好,做好事和講好話,那會比你擁有這些特殊能力更為可貴。
好了!今天的影片就到這樣,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記得按攢和分享出去,也記得訂閱HenHenTV的時候,打開旁邊的小鈴鐺,如果有影片更新的時候,你會第一時間收到通知。
謝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M6kptkXCNk/hqdefault.jpg)
這些都是看起來很有爭議的事件吧 在 白色天空- 【麻醫體溫計事件】勤奮型懶人包(4/26 19:00更新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支線為麻醫的「人設與事實不符」,重要事件有「偏 ... 當初追蹤這些醫師都是為了看到更多關於自己職場的趣聞及新鮮事,常常看著文章跟著會心一笑,頗有歸屬感。 ... <看更多>
這些都是看起來很有爭議的事件吧 在 Re: [閒聊] 老皮是台灣遊戲實況主中的標竿嗎? - 看板C_Cha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