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個部落客發了篇露營的文章,內容不外乎是他覺得台灣的露營地太過擁擠、吵雜,然後所有人每個禮拜,扛著大包小包到露營區,然後再扛著大包小包離開,他不太能理解意義為何,
文中順便的分享了他在國外生活的露營經驗,沒事種荒野鳥不拉屎被熊咬走都叫不出口的營地,他覺得那樣子才叫做露營。
果不其然文章馬上引起了露營野餐派跟野營荒野派兩派人士的筆戰,由於我們家也算是常露營的家庭,我老婆就問了我的看法。
其實我還蠻贊成他的看法,其實台灣的露營本來就不叫露營,他基本上比較像是一個爸爸媽媽,帶小孩到野外郊遊、野餐、順便過一夜的概念。
年輕單身的時候,那時候台灣還沒有那麼流行露營,有的應該也就算野營而已啦,我就是那種帶著一頂帳篷,一個鋼杯,水,罐頭,泡麵開山刀就到山裡面劈林煮水窩上兩三天的人。幫我個人也是比較喜歡輕便型,不打擾自然的方式。
但我覺得其實不要那麼嚴肅的去看待台灣怎麼露營這件事情,我覺得應該把它想像成在台灣,因為每個人的居住空間非常的狹窄所以只是尋找一個假日可以親近大自然,踏踏草地的過夜野餐。
單身、已婚、未婚、結婚有小孩的每個人對露營的考慮方式跟點都是不一樣的。
目前基本上台灣的露營人口,大部分還是以爸爸媽媽帶著小孩到郊外為大宗。
爸爸媽媽們就只是在尋找一個,可以在眼光所及的地方讓小孩自由自在的跑跑、跳跳,餓了就回來吃吃東西,渴了就回來喝喝水,然後又可相同年齡的小孩的父母,大家聚在一起放鬆一下,聊聊天,分享一下育兒的甘苦談,算是一個禮拜的辛苦中場的休息,也為了下個禮拜一儲備跟小惡魔拼命的體力。
至於大家說的扛著大包小包去佈置帳篷的意義為何,我覺得應該是說因為在台灣大家居住的空間,都不大,不像歐美你有大量的時間跟空間,可以去佈置你的居家環境,於是大家就把這個可以發揮個人美學涵養的技能
移情到去佈置美美的帳篷,發揮自己的佈置美學,然後拍拍照,愉快地過個兩天三天。
難道你沒有看過大男人一大早五六點,開著心愛的跑車跑北宜,跑濱海線,到達了現場,再把車子擦拭一下,拍拍照,再風塵僕僕地開車回家洗車打蠟
難道你沒有看過Cos play的小女生大包小包的扛著服裝道具,美妝、美髮、到達現場,拍拍照融入情境然後再大包小包的扛回家。
我覺得其實如果你用這樣的心態去看待台灣人露營這件事情或許你就不會覺得大包小包扛去露營的事情你無法理解。
親子的露營爸爸媽媽就是在累積一個跟小孩子到郊外認識一下花、了解一下樹,
抓抓魚、補補昆蟲,然後再跟小孩釘一釘營釘、洗洗菜、劈材,生火的美好回憶。
真的沒有人會想要帶著小孩,到沒水、沒電、晚上狗叫以為是狼嚎,貓嘶怕是老虎來了,上廁所還要自己帶圓鍬挖洞,洗澡要劈柴生火,累死自己、搞死自己的地方好嗎?
至於那些激進的野營派的人我想跟你們分享一個故事。
再某次休完一個連假的收工日,我工廠的原住民師傅用報紙包著一顆山羌的頭拿來送我,他的理由是原住民補到山羌會把頭送給最尊敬的人,他請我拿回去給老闆娘煮。
拎杯打開報紙看到一顆長毛的頭,大小大概就是跟小狗的頭一樣大,然後兩隻眼睛直直的瞪著我。
我心想我要是把這一包拿回去,給我老婆,我老婆應該會跟我離婚吧。
於是我很客氣地跟他講說:我老婆不煮飯的,你拿回去吃吧。
不過我對於他的狩獵過程是很有興趣的。
同事跟我說:放假他都會回花蓮,跟表哥表弟上山打獵,帶著一把米、一把鹽、一隻番刀、藍白帆布到山上三天三夜打獵,帆布用來遮雨、用來睡覺保暖、也用來把打到的獵物包起來,順著河流讓他流到山下,回程再去收取。
所以這些帶著高檔輕薄野戰帳篷,名家的刀、老款汽燈,高山瓦斯,高山瓦斯爐的野營激進派們,你可以告訴我什麼叫做野營嗎?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
「走婚原住民」的推薦目錄:
- 關於走婚原住民 在 拎杯是大叔啦!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走婚原住民 在 錯別字-賴正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走婚原住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走婚原住民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走婚原住民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走婚原住民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走婚原住民 在 [知識] 走婚制度- 看板Romances 的評價
- 關於走婚原住民 在 揭秘摩梭族走婚习俗,女大学生坚持走婚,男友想结婚她却拒绝了 的評價
- 關於走婚原住民 在 臺灣原住民同志聯盟 - Facebook 的評價
走婚原住民 在 錯別字-賴正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朋友小麥 #沒有鬼
小麥很喜歡跟她做愛,除了肉體滿足,另一部分是他喜歡躺在床上跟她聊天。
腦袋牽著嘴,想到什麼說什麼,不需要像面對同事客戶,說的每一句都要先想對方會接什麼話,如同藤蔓恣意延綿的話題,岔開分枝又再回到原點,聊著聊著小麥會開始搓揉她的胸部,又或是她會先鑽進被窩底下,然後他們再來第二次。
第二次做愛的時間比較長,不見得會射精,感覺比較像是結合後不停的滑動,沒有為了高潮而激動什麼。
第二次結束的聊天比較短,窗簾從深灰色慢慢變亮成淺灰,大概知道是清晨五點多,他們會把棉被往內折,像鋁箔紙包雞保有彼此餘溫,尤其在冬天。
#這樣的做愛固定在禮拜四的晚上開始
小麥騎車到市民大道京站的位置接她,拿了她的大包包,她拿了機車後座的安全帽,一個動作的交換上車騎到寧夏夜市,她習慣買隔壁是日本料理的店的水餃或是靠近出口的雞肉飯,偶爾才買鬍鬚張,她說好吃但他說太貴。
回到一棟老公寓四樓,我去過那裡,某次為了看英超大家約去小麥他家,他靠賣車的業務能力獨自付清頭期款,不過裡面的家電全靠家人親友的幫忙,不大,兩房一廳一衛,陽台放了一張小桌子小椅子,是吸菸區。
小麥把車停在騎樓,如果剛好有停車格,就小麥請喝飲料,如果沒有就女生請料,這是某次小麥在喬騎樓車位時,女孩主動買飲料後的默契。
上樓吃晚餐,沒什麼在聊天多半在看新聞,多半是她先去洗澡,之後就回到第一句,一路做愛到現在說的這邊,每週四不斷重複八個月。
她是誰?其實小麥不知道!
不知道她的年紀(應該小三歲)、不知道她的姓名(好像叫佩琪?珮琦?珮綺?)、不知道她住哪(不住台北),只知道
#有個不穩定交往男友住高雄
#工作固定放五六
#大學時出過車禍所以變天左膝蓋會痛
#拿過兩次小孩
#單親
#養過貓後來腎臟病死掉
這些是從她話語中拼湊出來的。
她不怎麼提起她的事,她也不會問小麥的事,兩人的聊圍繞在大學以前的事,有一條界線,大學之後的事太接近現在的,聊到一半就會停下來,有時不小心過界,女生就會安靜不說話,像是睡著了。
刻意的不讓過多的訊息液到床上,很清楚的劃定床就是乘載肉體沒有交心。
第一次遇到她,是朋友前女友的慶生,在西門町的KTV,當晚她要拿話梅放到啤酒裡,坐到了小麥旁邊,她眼睛很大略顯沒睡飽,顴骨上有顆痣,原住民血統下有混血兒的味道,身上則是友百貨公司一樓化妝品櫃的味道,不愛笑,厚唇,站起來只到小麥的胸口。
我沒看過女生的照片,小麥也不會給我看照片,這樣很好,本該就不要去曝光女生,不論你認不認識。
小麥問她怎麼會來?她說無聊就被約來,連禮物都沒準備,後來送她回家,結果送到小麥家,這樣的關係維持到朋友都分手了他們還在一起,但沒人知道他們的關係。
對小麥而言當然賺到,嘴邊的肉怎麼會沒吃的道理,但彼此之間就是沒有要進到男女朋友的關係,小麥曾經想進一步,也是在那次開口後女生脫口說高雄有個沒解決的男友,小麥的心情有點複雜,有點失落有點害怕卻又莫名開心。
她是怎麼想的小麥始終不知道,透過她的眼神也得不到答案真假,況且她總是下一秒眨眼就會睡著的感覺。不到一年,這樣的關係出現轉變。
#她男友發現了
原因竟然是,她回高雄跟男友做愛的習慣改變,用了一個從未用過的姿勢,這讓高雄男友起疑偷看手機,當下小麥沒有害怕,反而是一種「終於被發現」的如釋重負,她沒說接下來怎麼辦,只是淡淡的說
#被發現了
禮拜六的晚上,她穿好衣服,把放在浴室的化妝水、乳液、護唇膏收走,牙刷丟進垃圾桶,小麥買的新車第一個載的女人是她,那天外面下著雨,一路上彼此都沒說話,就這樣載她到台北車站北二門,掰掰說的倉促,因為有警察站在路邊,掰掰之後彼此再也沒見面。
我說臉書和IG呢?小麥說那時只有 #無名小站 和 #愛情公寓,但連本名都沒問的彼此自然不會問到帳號,就是一段 #無名的愛情
小麥曾經跟我說過「我有時懷疑,這個女人會不會是我幻想出來的,因為我完全沒有任何跟那女的留下的證明,甚至這世界上有沒有這個人,我越想越懷疑。」
直到有一晚小麥遇到了她
小麥把車停在家裡附近大賣場的停車場,走在騎樓滑臉書,在「你可能認識的朋友」中看到了她,因為臉上的那顆痣,小麥停了下來,走出騎樓到比較亮的地方站著。
#她結婚生子搬到台中了
身形從細長的護唇膏變成小孩奶粉罐,臉也比以前圓潤,PO文幾乎都是抱著女兒,每張照片都笑到露齒,穿著跟以前的打扮是兩種類型
「我跟她在一起的八個月,沒看過她這樣笑,她幾乎不笑,所以當下我還懷疑真的是她嗎?」小麥對我這樣說
小麥沒加好友,退出首頁走回家。我說,至少證明了真的有這個女人的存在,你不是一個女鬼談戀愛。
#錯別字 #朋友故事
走婚原住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週《俗女2》-第五帖最後爸媽吵架的戲,讓我想起小時候⋯我最怕爸媽吵架!!
每次我都會第一時間跪在他們面前,請他們不要生氣,說我會乖、會用功讀書(覺得是自己犯了錯或是功課不好惹他們不開心⋯)
也怕他們生氣鬧離婚或是2人出手打架⋯還好這2種狀況沒有發生在我家
(因為于爸爸是個疼老婆的好男人)
而我的媽媽吵架難過時,就會特別想家⋯她就會說:她要離家出走!!
聽到這一句我就會緊緊跟著她身後,怕她會想不開、或是出門再也不回來⋯我就會沒有媽媽了。
緊隨著氣噗噗的媽媽走出家門,穿過村子口,她都會走向山下的火車站,我猜她想搭夜車回南部⋯但大部分那個時間已經沒有車了。
而火車站旁是一整條熱鬧的夜市⋯
看著五花八門的攤子,瞬間我的媽媽心情變好了(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原住民樂觀的天性🤣)她帶著我吃吃喝喝或是買一件漂亮但不貴的衣服⋯好像忘了剛剛和爸爸的爭吵。
最後兩個人就會開心地散步回家~
我知道爸爸是聽著我們倆安全到家⋯他才會安心地睡。那一晚我一定會擠在他們倆中間一起睡(用我的小手緊緊抓住他們的手,確認他們都在我身邊,一個都不能少)雖然我不懂得表達我有多愛他們❤️但我永遠記得牽著他們的手🤝我是笑著睡著的😊
謝謝我的爸媽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即便生活上有一些難關或是某一方受了委屈或犧牲⋯最後他們都選擇保持一個完整的家,來圓滿我的生命!
讓我心目中的「家」永遠是美滿、幸福❤️
Ps姐報一下爸媽的料💁♀️
我爸爸是外省人、媽媽是原住民
兩個標準的「芋頭蕃薯配」💏
小時候他們吵架的時候,一個會用很重的鄉音罵,另一個會用原住民語飆高音😱一陣互罵⋯但我一句都聽沒有💁♀️(長大後我自己解鎖~他們不想把吵架時最難聽的話來刺傷彼此,也不想讓我聽見跟著傷心)
所以我是看著畫面想像情節的!
現在回頭想這些回憶⋯都變成了他們夫妻生活上的另一種情趣😍
怪不得小時候⋯我身材總是圓圓的🤣
你呢?小時候對家是什麼記憶?
也怕爸媽吵架嗎?
現實生活與戲中對照圖👨👨👧
一樣甜蜜😍
陳竹昇 吳以涵 Bella
#俗女養成記2 #爸媽不要吵架
#孩子會怕怕 #甜蜜的家🏠
#第六帖_颱風夜要來了
#嘉玲媽 #兒時記憶
#于子育
走婚原住民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走婚原住民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心碎提問弄傷索非亞 15歲女孩遭遇讓人不捨…
👉https://youtu.be/N9apGmegqCg
夏天補氣養健康!中醫師點名這一物必吃
👉https://youtu.be/Cc_bKuPMWxE
十年情斷沈玉琳大傷!佩真認小三史未婚媽媽真相
👉https://youtu.be/fmMB4U8TlPE
【分段重點】
00:00 開場介紹
01:26 與金牌擦身而過 如何看待才好?
09:36 參加奧運 行李箱裡都是米?
13:14 選手拿牌前 犧牲了什麼?
20:38 帶選手吃大餐 為何只吃牛角麵包?
24:10 戀愛與訓練難抉擇 為何站了三小時?
27:34 教練像媽媽 除了訓練還教這個?
31:03 優秀選手拿到金牌 發生什麼事?
31:35 舉重選手多難找 家長擔心什麼?
32:53 郭婞淳與舉重差點擦肩而過?
35:08 練田徑為何走上舉重不歸路?
37:08 什麼事堅定了郭婞淳想法?
40:25 體育經費其實應該這樣用?
41:57 小孩拿少棒冠軍 家長去學校要錢?
44:17 美國、日本怎麼用運動來做外交?
46:30 郭婞淳的擇偶條件 鄭弘儀覺得很棒?
49:10 郭婞淳受傷時大家思考的是什麼?
52:00 打心理戰 嚇跑他國選手?
53:11 教練為何選擇放手?促成了金牌?
55:30 加入田徑隊 竟只為了這個?
59:07 父親過世後 才發現身世之謎?
01:01:26 選手路先勝後衰 關鍵何在?
01:03:30 成功的面相看哪裡?守成看耳朵?
01:04:40 怎麼讓選手看到自己的未來?
每周一到周五晚上10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1
走婚原住民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0:00:12)台東人氣滷肉飯 料理開創更新人生
台東市這個滷肉飯的老闆,曾經年少荒唐讓母親傷心流淚,出獄後他洗心革面,腳踏實地,在後山煮出另一片天。
店家資訊:
大眾滷肉飯
地址:台東市中華路二段271之1號(近漢陽北路)
電話:089-331003
(00:09:52)池上老店用心研發 臭豆腐變香豆腐
為了端出心目中完美的臭豆腐,台東池上這一家老店,連豆腐都自己製作,把關每一個環節,用心研發屬於自家的口味,客人都說這裡的臭豆腐一點都不臭,反而很香。
店家資訊:
福原豆腐店
地址:台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70號
電話:08-986-2413
(00:20:31)台東原民小米粽 台北女生成功行銷
今天節目一開始我們要告訴您一個充滿愛和希望的故事。一個台北的女生嫁到台東的太麻里部落,雖然一開始有許多的不適應,她也漸漸體會到部落的單純美好,並且觀察到部落裡, 不管是結婚喜慶、豐年祭還是表達情感,族人都會吃一種餡料豐富的小米粽,這個排灣族媳婦,看到了商機,決定把好吃的原住民粽子,推廣出去,並且找來婆婆媽媽們一起製作,特殊的好味道,很快的吸引了五星級飯店和便利商店洽談合作,不但改善了部落的經濟也增加婦女們的工作機會,而這些都是當初嫁來台東,想都沒想過的光明願景。
店家資訊:
粨發粨粽
客服電話:0967-131599
訂購電話:089-311977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大勇路8號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台灣1001個故事 #白心儀 #美食 #台東美食 #池上 #疫情外帶美食 #外帶美食 #銅板美食 #古早味 #平價美食 #滷肉飯 #臭豆腐 #小米粽
走婚原住民 在 揭秘摩梭族走婚习俗,女大学生坚持走婚,男友想结婚她却拒绝了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从北方民族大学毕业后,90后摩梭女孩独玛拉姆先后去过几个大城市,但最后回到了家乡——距离泸沽湖十几公里的者波村。对于外界来说,母系家族和 走婚 只是 ... ... <看更多>
走婚原住民 在 臺灣原住民同志聯盟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年通過同婚專法,成為亞洲第一個相同性別可以正式登記合法結婚的國家。 同一年,「臺灣原住民同志聯盟」也正式成立,走上當年度的臺灣同志大遊行,向大眾發出「原 ... ... <看更多>
走婚原住民 在 [知識] 走婚制度- 看板Romances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手機排版,請見諒
□ 書名/作者:
悍馬幫主/雷恩那
□ 知識發生於書內的場景或段落:
見他不語,石雲秋巧肩一聳,好自然地往下道:「要是玉爺嫌成親麻煩,想省卻那些
繁文耨節,也是可行的,咱們乾脆來『走婚』吧!」
「走……」他唇瓣摩挲,細微地摩出聲音,神情終於起了波動,沒被嚇著,倒是眉宇
間泛染迷惑。
石雲秋解釋著。「這事是這樣的,男與女互相看對眼,決定『走婚』了,彼此的婚配
沒啥契約關係,雙方不會生活在一起,男的只需要晚上到女的家過夜,兩人在一塊兒要好
,天亮便離開,不需」
「我曉得『走婚』的意思。」他語氣略繃,舉單袖揮了揮,制止她更詳盡的說明。
那習俗是西南部族的成親方式,族中以女性為主幹,男人走婚進來女人家裡,如果其
中一方情已淡、提出分手,婚約自然解除。
即便與女方生下孩子,孩子亦是歸女家撫養,男人無須負丁點責任。儘管這樣的成婚
方式在漢人眼中,男人根本是佔盡便宜,對玉鐸元而言,他自然也尊重這種「走婚習俗」
,卻並不表示自個兒能泰然接受。
□ 正確的知識:
走婚是雲南少數民族摩梭人的一種婚姻制度,摩梭人是母系社會,在日間,男女很少單獨
相處,只會聚會上以舞蹈、歌唱的方式對意中人表達心意。
男子若是對女子傾心的話,在日間約好女子後,會在半夜的時候到女子的「花樓」(摩梭
成年女性的房間,獨立於祖母屋即「家屋」外)
傳統上會騎馬前往,但不能於正門進入花樓,而要爬窗,再把帽子之類的物品掛在門外,
表示兩人正在約會,叫其他人不要打擾。
然後在天亮之前就必須離開,這時可由正門離開。
若於天亮或女方家長輩起床後才離開,會被視為無禮。
摩梭人除了少數因為要增加家庭勞動人口而娶妻或招婿外,基本上沒有結婚制度。
走婚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透過男到女家走婚,維持感情與生養下一代的方式。
由於母系社會中由女性當家,因此所生下的小孩歸母家生養,
生父會在滿月時公開舉辦宴席,承認彼此的血緣關係,避免發生同父亂倫。
男性稱女情人為「阿注」,女性稱男情人為「阿夏」。
走婚的男女,維繫關係的要素是愛情,沒有經濟聯繫,
一旦發生感情轉淡或發現性格不合,隨時可以切斷關係,
因此感情自由度較婚姻關係更純粹,但也因此男女關係較為平等,
不似其他民族的婚姻關係中牽繫極為複雜的經濟社會網絡。
□ 其他:
第一次看到走婚制度就是在這本書裡,當時就覺得很有趣,很潮XD
男女之間只談感情,其他不論是經濟或孩子都分割的非常清楚,甚至也不住在一起
這樣的制度下似乎比較能保有男女間最純粹的感情,而不受其他非感情因素的責任義務束
縛
但同樣的若沒了感情,說分就分,便讓人感覺兩人間的連結相對薄弱了
這樣的制度各有優缺,難論好壞,只是分享給大家另一種看待男女間關係的方式
順帶一提,雖然極為罕見,但漢人中也有人選擇走婚,且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
多是為了免除財產分割的麻煩,但走婚並未受到中國婚姻法保護,所以有時未必能解決問
題
反而製造悲劇,當然也有可能是漢人的父系社會對這套母系社會的制度適應不良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43.66.16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mances/M.1462957160.A.68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