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金三角商圈專案,盼市區商圈風華再現】🛍
花蓮市區中華路、中正路和中山路周邊的金三角商圈,有相當多店面關門沒有營業,或長期招租,街景蕭條景象讓其他苦撐的業者大嘆生意難為。為促進花蓮市區金三角商圈的經濟發展,我在議會提案籌組「振興花蓮金三角商圈專案」,今日於花蓮縣議會3樓大會議室召開。👥
#林宗昆 議員、 #徐子芳 議員、#吳東昇 議員、 #笛布斯顗賚 議員、#黃馨 議員、 #張美慧 議員、 #徐雪玉 議員及 #蔡翼陽 市民代表、 #楊哲澧 市民代表,花蓮縣政府溫軍花秘書、行政暨研考處副處長葉俊麟、觀光處張志翔代理處長、觀光處工商科科長、建設處交通科科員、文化局藝術推廣科科員、花蓮縣警察局交通隊副隊長陳信成、花蓮市公所助理、主商里廖大慶里長、主工里姜梅蘭里長、主信里吳健澧里長、主計里張憲聰里長、國威里陳孟勇里長,以及花蓮縣舊鐵道景觀休閒發展協會、花蓮縣花蓮市形象商圈發展協會、花蓮縣花蓮市民生社區發展協會、花蓮縣花蓮市國威社區發展協會等民間團體,齊力創新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育樂社、 聲子藝棧、曾記麻糬、豐興餅舖、曾記麻糬、來成排骨麵、花蓮縣餅、德利豆乾、宗泰食品、黑金通、心境民宿等業者都派代表與會,顯見各界對此議題的高度關注。🤓
我透過今天的專案會議讓民間團體提供意見給公部門,讓公部門未來規劃商圈時比較有方向,期待公部門能破除僵化的框架,和商家們一起前行。期盼縣府未來能增加人才孕育、產業提升的策略,讓商圈質、量都能雙軌提升、共榮共好。
📜會議決議:
✅1⃣建請縣府成立一個金三角商圈發展工作小組,由行研處跟觀光處整合相關資源,就產業、或是議題、街區等類別,將商家組織起來,進行聚焦深入的討論、串聯與知識技能的培育,讓商圈得以一種有機的方式成長。📈
✅2⃣這次會議建置了「振興花蓮市商圈」line群組,促進商家與縣府相關部門的溝通,縣府行銷資訊與政策應即時傳達到店家,民間的困境與想法也可以直接讓業務單位知道。📲
✅3⃣縣府推動的活動,例如,Q幣的使用,不能以曇花一現式出現,必須不中斷、有各種配套持續推行。🤝
#張美慧議員建請縣府成立一個振興商圈發展委員會,朝向訂定一年、兩年的發展計畫,讓金三角商圈內不同屬性的各個商圈提出問題,並透過定期交流的時間,讓商家跟政府間有更多機會串連,具體發展行動方案。👥
#縣府觀光處張志翔代理處長表示,花蓮市金三角商圈內包括百年商圈、舊鐵道商圈、形象商圈,一直延伸到東大門夜市,以往大型活動都會辦在東大門夜市、太平洋公園,去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期間進行人才培育,數位行銷的部分則積極開發花蓮好Q行動支付方案,朝向讓整個商圈跟上未來的數位經濟潮流。商圈內無論生活百貨跟觀光發展都很重要,縣長推動「慢,精品花蓮」品牌形象,加上花蓮國旅執行率為全國最高,未來將致力於把國旅層次拉高,已經透過花蓮縣形象商圈發展協會盤點下午茶商家、特色店家規劃體驗遊程,服務類、技術類會提供業者輔導,讓商家做出差異性。🏬
#縣府建設處交通科林科員表示,目前已在研擬獎勵停車辦法並預告法規,審查後會公布實施,進行盤點路外停車場、進行金三角機車停車習慣調查、分析區域內機車供給需求比例,同時爭取中央經費辦理「花蓮縣智慧停車及導引系統建置計畫」,讓花蓮全區路邊停車格、路外停車場相關資訊數位化,也會在路邊設置市區停車資訊電子看版,方便民眾上網或即時取得停車資訊。關於規劃機車格斜停問題,考量斜停雖能增加便利性,但斜停車格會讓停車位變少許多,會再研議如何不失原有供給量的情況下,改善機車車輛進出問題。至於卸貨車格的部分,店家目前是停在收費停車格上卸貨,會被計算停車費,正在研議徵收停車格或調查適合卸貨的位置,劃為卸貨專用車格。🚘
#文化局藝推科科員表示,文化局主管石來運轉旁的花蓮舊鐵道文化園區,受停車場、公車站阻擋,加上目前開閉館時間都是白天,夜市人流很難引入,之後會邀請活動單位進駐,以月分做檔期,從簽約日起分月份、不同檔次,以活動形式帶動園區及周邊商圈發展。此外,文化局另獲文資局補助,已邀請調研團隊規畫推廣活動,在1月30日規畫小旅行,已和周邊里長合作,透過走讀介紹當地歷史背景,希望未來也能跟店家合作。🚶
#行政暨研考處副處長葉俊麟表示,金三角商圈一直都是花蓮人心目中的生活中心,也是觀光客必經之處,歸納會議中各界提出的建議,主要有交通、招商、店租調整、花蓮好Q運用、公設增加等部分,會把大家意見彙整,跟府內相關處室研商是否要提案花東基金、申請中央補助。💰
#花蓮縣警察局交通隊副隊長陳信成表示,警方必須維護交通順暢,不是為了開單而開單,任何管制措施都是為了減少交通事故,讓用路人安全使用,基於周邊停車位嚴重不足的問題,蘇花改通車後,北部旅客進入的流量眾多,連假期間同仁都希望零事故,停車空間有限,容留空間還是不夠,未來智慧導引系統建置後,建議交通科整合公有和私有停車空間,讓民眾都能獲得即時資訊。👮
#齊力創新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 賴冠羽 Ian Lai 表示,市區金三角商圈地理位置,南北包夾在具歷史深度的松園別館、酒廠前身的文化創意園區,東西包夾在新、舊火車站,如果沒有好好規劃內涵,讓這裡的商業模式和路過的人產生黏著感,很容易就會變成人潮路過的「廊道」而已。分析金三角商圈商家衣鞋飾品零售29%、珠寶銀樓精品零售13%、餐飲店12%、伴手禮店10%、娃娃機9%、藥妝診所零售雜貨業等其他30%,娃娃機店比例漸增,顯示商圈蕭條,是商圈生病的警訊。從統計資料中可以看到,目前金三角行業多跟在地生活有關,以滿足在地人需求為主,值得大家重新思考,如何讓文化觀光、商業採購型觀光、特殊活動式觀光等各個面向共榮共好。💞
#主商里里長廖大慶表示,一心街沿路畫設紅線禁停,無論商家或客人都無法停機車,希望警方以勸導取代開單。希望金三角商圈設置公廁,讓旅客更方便。中華路銀樓很多,也有觀光客會到花蓮買飾品,需要在中華路上裝設監視器維護安全。花蓮市區博愛街、光復街路面、人行道、騎樓都不平整,缺乏無障礙動線,亟需改善。此外,一心街、大禹街有國有財產局的地,若能蓋建物招商,將有助振興商圈。✊
#育樂社代表表示,金三角商圈議題廣泛,建議應進行主題招商,讓商圈更有特色,同時進行減租,吸引商家進駐外,也要進行大型企業的招商,讓名店的排隊人潮,帶動周邊商家的排隊經濟。最後則希望能進行產官學合作,組織專家顧問團,提供店家諮詢,或與東華大學藝術系所合作,美化街景美,增加商圈特色。🎨
#民生里居民表示,騎機車來金三角商圈消費的人很多,機車停車格畫直的,出入時很不方便,讓停車格畫斜的,會比較安全。舊鐵道商圈正在做路,做很久了,生意會有影響,希望能知道什麼時候完工,期待能縮短工期。花蓮市公所文觀所表示,舊鐵道商圈路面工程施作中,預計於3月底完工。🚧
#黑金通代表表示,自己的父母以前在大禹街做服飾店,自己也是青年發展中心的諮詢委員,期待縣府在輔導商家電商化前,要先輔導店家建立自己的會員系統。與其幫助店家做導入做人流做活動,不如輔導店家增能,才能跟上時代的變遷。Pos系統會員系統有沒有做得好很重要。此外,花蓮好Q使用度目前不高,若能增加即時更新、後續維管,將讓使用率更加提升。🖥
聲子藝棧×聲子咖啡 代表 劉宇哲 表示,商圈要走出特色,將是一個文化問題,雖然文化部或文化局每年都有固定補助經費支持商家辦理活動,商家也曾串聯辦理ARTMEGO等活動,但仍屬少數店家間的串連,需要更多公部門資源才能拓展到整個商圈,建議縣府訂立新冠肺炎疫情後的振興商圈補助辦法,或金三角商圈成立辦法,讓商家們知道有那些政府資源得以運用。📃
#花蓮縣餅代表表示,店家下貨的部分希望縣府協助改善,設置公廁外,也希望能美化環境、維持市容整潔度,政策除了一開始的推廣外,追蹤、定期更新也很重要,Q幣使用率低,對遊客來說吸引力不大。商圈食衣住行很多類別,建議依不同類別畫地圖,讓不同遊客依需求,都能按圖索驥逛市場、找美容店或文創商店。🔍
「賴芳玉生病」的推薦目錄:
- 關於賴芳玉生病 在 楊華美 花蓮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賴芳玉生病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賴芳玉生病 在 賴芳玉(生活與法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賴芳玉生病 在 [新聞] 顧公婆是家人分遺產是外人?律師談媳婦-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賴芳玉生病 在 賴芳玉(生活與法律) - Posts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賴芳玉生病 在 遠距分手拉大婚姻裂縫最大的原因是這些!【不愛就散】完整版 ... 的評價
- 關於賴芳玉生病 在 賴芳玉律師老公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賴芳玉生病 在 賴芳玉律師老公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賴芳玉生病 在 賴芳玉律師老公 :: 藥局地圖 的評價
賴芳玉生病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次很榮幸能夠為平路老師的新書:《間隙》撰寫推薦序,並且在11/21週六的晚上七點,與平路老師有一場對談,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
另外,除了我這場,平路老師分別還有與賴芳玉律師、蔡詩萍老師的對談,相信一定精彩可期,隨文附上我的推薦序、三場對談的報名連結和購書連結,歡迎大家參考~~
.
.
【在間隙中,仍能擁有一方陽光】
.
若你得知自己或身邊的親人得病,你會選擇用什麼態度來面對這一切?
.
.
面對悲傷或重大災難事件時,心理學家時常用悲傷五階段1來說明其中的心理轉折:
.
.
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
.
.
看似只有十多個字的「說明」,卻是許多人內心各種掙扎的負面情緒循環,就在我們的心裡、腦裡,讓人逃不出,困在想像的牢籠裡面,痛苦不堪。
.
.
「為什麼是我?」或許是我們最常閃過腦海的問題,它抓住了所有注意力,讓我們想破頭、希望找出一個答案:是不是我吃了什麼?做了什麼?還是沒有注意到什麼?
.
.
我們期盼能夠找出一個答案、一個理由,那代表一個可控的結果,能夠讓目前失控的狀況獲得緩解,讓我們驚惶的心可以稍稍平復。
但在找答案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我們反而更加自責、憤怒、沮喪、痛苦,甚至有時候,還會遇到別人想為我們找答案,我們更覺得被責備、不被理解。
.
.
疾病,似乎包裹住了我們,讓別人無法看清我們真正的樣子;而我們因而無法脫離疾病的框架來看這個世界,與世界的距離,也愈來愈遠。
.
.
當罹病之後,為什麼我們會被「疾病整個包裹住」?
.
.
除了因為周圍的人對疾病的想像與恐懼,在面對你時,會全部投射到你身上之外;也包含:我們對於「原本的自己與生活」,開始往不可控的方向改變的「失落」。
.
.
或許我們會想:「不是我要讓這個疾病影響我,而是它真的很影響我。」
.
.
在這個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或許就是--
.
.
我們對於失去了過去的生活與世界的「#哀悼」,也就是在悲傷五階段中最難達到的:「接受。」
.
.
「有一個與生俱來的錯誤,那就是我們認為來到這世界,目的是要過得幸福快樂。」在「執念」的這個篇章,作者用叔本華的這句話,開啟了「哀悼與接受」這個部分的重要思考。
.
.
「疾病,就是要讓我們受苦的。」這句話、這個想法,應該是大部分的人的理解。疾病就像是個牢籠,我們掙扎著想要掙脫,想要變回以前的生活。
.
.
問題在於,當開始罹病的旅程之後,就算疾病痊癒了,我們與之前的自己,其實仍再也不一樣了。
.
.
作者在書中說的一句話,是眾人的癥結,也深刻地打中了我:
「病了,習慣跟自己訴『苦』,跟別人訴『苦』。想一想,我們要表達的僅僅是:生病的日子跟原本的日子不一樣。不一樣讓我們不安……」
.
.
是啊,當我們的生活已經開始改變,開始 #不一樣,那些「改變」與「失控」,很容易讓我們失去安全感;為了獲得安全感,我們希冀用各種控制,各種努力,希望將生活變回和之前一樣。
.
.
這樣我們就不用面對,這個「不一樣」所帶來的未知與不安。
.
.
但作者在這本書中,誠懇地、真實地面對「疾病」,面對自我內心的掙扎,面對這個疾病對自己帶來外在與內在的影響,包含對自己與生活的期待、人際關係,以及對死亡的思考。
.
.
在重大的事件發生,突然讓我們發現:原來日常平靜的一切,是那麼珍貴;原來能夠感受,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原來,身邊有很多愛我的人;而原本我在意的事,其實在「生命無常」的巨大身影下,居然如此微不足道。
.
.
原來,平常我花最多時間的,不是我最珍貴、最重要的事物。
而在死亡與無常之前,一切卻變得極為清明。
.
.
讀著《間隙》這本書,想著作者如何超越那些一般人定義的苦痛,用清澈透明又溫暖的眼光,讓我們重新看待疾病、自己、他人與世界,也重新看待生命與死亡。
.
.
緩緩爬梳著,如秋日暖暖的陽光、微微的風,輕輕照亮內心陰鬱的一角,吹掃開那些糾結的思緒。
.
.
為你我,騰出一方間隙,讓心靈的靜謐有機會流了進來,帶來平靜與自在。
.
.
在這裡的我們,能夠放過自己,放下追尋已逝去的過往、與擔憂未知而不可控的未來,能夠享受當下;了解疾病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
.
讓我們能夠重新理解生命,認識自己真正的樣子,真正的需要。
這,正是《間隙》這本書最重要的意義:送給受折磨的人們,一個喘息與平靜的空間。
.
.
【注釋】
1 悲傷五階段(The Five Stages of Grief):由美國精神病理學家 Elisabeth Kübler-Ross 所提出。
.
.
#新書對談資訊
.
〈第一場〉
.
□平路╳賴芳玉
病過,人生別有風景……
□時間:11/14(六)19:00-21:00
□地點:森大青鳥(台北市信義路三段59號2樓)
報名https://pse.is/vypqe
.
.
〈第二場〉
.
□平路╳周慕姿
在人生岔路上做生命的功課
□時間:11/21(六)19:00-21:00
□地點:何嘉仁民權店
(臺北市民權東路二段107號8樓)
報名 https://pse.is/vxtku
.
.
〈第三場〉
□平路╳蔡詩萍
生命中的必然與不必然
□時間:11/29(日)14:00-16:00
□地點: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台北市中山南路20號3樓)
報名 https://pse.is/x46vb
.
.
【購書去】
博客來 https://pse.is/wed7j
誠 品 https://pse.is/u5gu8
金石堂 https://pse.is/vjqg2
讀 冊 https://pse.is/v49be
時報悅讀 https://pse.is/wqh3s
時報出版
賴芳玉生病 在 賴芳玉(生活與法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韻芬說我們週一在中廣談中年怎麼經營婚姻,突然想到自己曾為文探討過這個問題,其中提到"夫源病"、"妻源病",前些時候朋友贈了兩本關於賽斯的書,提到情緒是病源,如今想來,"夫源病"、"妻源病"這個名詞特別有道理。
..................................................................
老夫老妻很難繼續愛嗎?/賴芳玉
日本有個流行名詞「夫源病」、「妻源病」,也就是夫妻「看另外一半怎麼都不順眼」,因而衍生身體不適及其他疾病,尤其老夫老妻中晚年,更面臨這類身心疾病的糾纏。台灣尚無這方面的研究,但我認為這似乎源於老夫老妻關係困境與壓力造成的身心症,因此我回顧自己經手離婚案件,列出老夫老妻的婚姻困境排行榜前三名,一併就教於呂嘉惠心理諮商師,她也是授證的性諮商師。
第一名老夫老妻的無性婚姻。
許多老夫老妻性生活銳減,漸成無性婚姻。每次我遇到在沒有任何事證,妻子卻長期懷疑丈夫外遇的案件,總會多問一句:「你們是否很久沒有性關係了?」通常會賓果。有些女性朋友很憤怒地說,丈夫對於牽手、擁抱親暱的動作都會排斥,若非外遇,實在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呂心理師說:夫妻倆長年身體習慣不碰觸,或性慾早因各種可能潛在原因耗盡,因此期待兩人自然發生性是困難的事,而這也說明伴侶間欠缺經營性關係的需要能力,例如溝通性的能力、親密與情慾引發的能力及性行為與享受彼此身體的技巧等。她建議求助專長性諮商的心理師,引導伴侶重新學習親密的性關係,並調整那些無益甚至有害的互動關係。但倘若一方不願前來,自己也可以透過專家找到性關係受阻的原因,並找出緩解對方焦慮或雙方在性關係的僵局。通常性諮商師會協助個案在僵局中學習接受與面對真相,重新思考生命方向或慾望自我積極照顧與安頓的可能。
第二名老夫老妻的無話可說。
原先占滿生活重心的子女、婆媳問題,突然隨著孩子長大及婆婆離世,失去共同話題,尤其在退休後,更因大量的相處時間,使得雙方歧異無處可逃,陷入婚姻危機。
呂心理師分析:夫妻在壯年發展歷程中,或因原本經營伴侶關係遇到瓶頸,所以將焦點轉移到孩子、姻親、或工作上,以致雙方除了事務上的交談外,忽略了彼此心理的連結,也或許因關係經營的困難或照顧他人責任與壓力,讓兩人心中累積許多說出口會讓彼此更疲憊或痛苦的情緒,也因無法處理這種感受,就漸漸放棄關係的經營。因此當老夫老妻面對空巢期、退休或長輩離世,生活重擔放下時,重心就必須重新安頓,此時便會回頭關照自己多年被壓抑的內在需求或渴望,而這就藉由焦慮、衝突或是相處不適的方式表現出來。因此通常心理師會協助雙方釐清生命發展脈絡與兩人共有的能力及資源,讓雙方理解這一段承擔責任的歷程所各自承受的情緒及無法照顧到彼此的遺憾,在這過程中協助夫妻重新連結,並將視野轉向如何重建對共同經營生命的期盼與共有的未來。
第三名老夫老妻的照顧議題。
不可避免地,老夫老妻必然會面對照顧對方生病議題。女性照顧男性,比較不是問題,除非有難以忍受的因素,否則女性多能不離不棄,反之,男性照顧女性就困難多了,除因照顧議題造成離婚外,家總曾在2015年研究報告指出男性照顧者是高風險照顧者指標第一名,也就是從照顧悲劇中發現男性照顧者比例相當高。
呂心理師認為在照顧上女性雖較為勝任,但並不代表女性就比較快樂,女性只是被社會期待及過往教養規訓而已;面對男性擔任照顧的困難,在於心態的轉變與低頭學習。也就是男性必須學習從壯年時期就被期待「金錢照顧」者的角色,轉變為事務性的照顧,接受這不只是愛的表達,也是自己生命中必須接受的轉變,若能從轉變中低頭學習,就能減少抗拒所帶來的困境。
以上最常見的老夫老妻面臨的婚姻困境,不知朋友是否正在經歷?如果理解心理師的提醒,我認為「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但如果依然忽略,那最悲慘的事,也會是和你一起慢慢糾纏到老。
(全文收錄於2017年蘋果專欄)
賴芳玉生病 在 賴芳玉(生活與法律) - Posts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賴芳玉 @TVBSopenyourheart. #高齡再婚#子女#圖謀財產老先生因喪偶,後來已成年子女們找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幾年後日久生情,爸爸要和阿姨結婚,子女不贊成,但爸爸堅持 ... ... <看更多>
賴芳玉生病 在 遠距分手拉大婚姻裂縫最大的原因是這些!【不愛就散】完整版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你把整個家丟給我,如果夜裡孩子 生病 ,我找誰幫忙? ... 主持人方念華與名人離婚第一指名律師 賴芳玉 攜手主持改編法庭累積30年案例以及身旁閨密好友分 ... ... <看更多>
賴芳玉生病 在 [新聞] 顧公婆是家人分遺產是外人?律師談媳婦- 看板WomenTal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注意!每人每日限發一篇新聞。
新聞標題:
顧公婆是家人 分遺產是外人?律師談媳婦的尷尬處境
新聞內容:
顧公婆是家人 分遺產是外人?律師談媳婦的尷尬處境
2019-10-10 09:2850+(Fifty Plus) 文/陳莞欣
結婚,就是和另一半的原生家庭成為家人。這句話說的不僅是人情義理,更隱含了法律所
規範的責任義務。很少人注意到,根據我國的民法規定,女婿、媳婦和親生子女一樣,有
扶養岳父母、公婆的法律責任。即使另一半過世,扶養義務依然存在。
「另一半的父母,為什麼是我的責任?」、「倘若我老公過世,媳婦為何還要繼續伺候公
婆?不公平!」這些問題,可能是很多人的疑問。但著名家事案件律師賴芳玉娓娓道來:
「民法最早的立法精神,其實是希望媳婦、女婿被當成家的一份子。不會因為一個人的死
亡,就脫離家庭互相照顧的網絡。」
民法上有「直系姻親關係」的對象,需要負哪些責任?
賴芳玉指出,公婆和媳婦、岳父母和女婿,在法律上屬於「直系姻親關係」。現行民法規
定,姻親關係不受夫妻其中一方過世影響,只有離婚或撤銷才會解除。
姻親關係的存續,在法律上意義為何?民法第1114條規定,「夫妻之一方與他方之父母同
居者,其相互間互負扶養之義務」。換言之,若公婆、岳父母和媳婦、女婿同住,彼此之
間是有權利要求對方扶養自己的。
扶養義務有可能不履行嗎?賴芳玉指出,除了離婚以外,民法第 1118 條之1也規定:「
受扶養權利者對負扶養義務者、其配偶或直系血親故意為虐待、重大侮辱或其他身體、精
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負扶養義務者得請求法院減輕其扶養義務。」
舉例來說,若公婆曾經對媳婦、孫子、乃至於親家父母有過言語霸凌、肢體暴力等不當行
為,媳婦可以依法向法院要求減輕扶養義務。此外,由於民法規定夫妻一方中「與他方之
父母同居者」才負有扶養義務。若先生過世後,媳婦與公婆分居,則無需履行扶養義務。
女婿和岳父母的情況亦同。
然而,賴芳玉也提醒,分居並不會解除姻親關係。這份姻親關係,仍可能牽涉到刑法第
294條對於遺棄罪的定義:「對於無自救力之人,依法令或契約應扶助、養育或保護而遺
棄之,或不為其生存所必要之扶助、養育或保護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她
提到曾有第一審法院認為沒有同居,而只是單純的姻親關係,不會構成遺棄罪,但認為有
必要再澄清實際狀況。
例如,先生過世、公婆膝下無其他子女,身邊也沒有可以負扶養義務的親屬,自己又沒有
任何生活自理能力。此時,若媳婦驟然離家,對公婆棄之不顧,任由他們自生自滅。又或
者,媳婦和公婆同住,上了年紀的老人家突然病危、發生意外,需要緊急就醫時媳婦卻沒
有打119或其他的協助,仍有可能構成遺棄罪。
賴芳玉指出,從實務上來看,公婆、岳父母,很少以不履行扶養義務為由控告媳婦或女婿
。然而,老人家對於媳婦或女婿的怨懟,卻往往表現在其他訴訟上。常見的事由包括:控
告對方遺棄、主張遺產分配不公等。「扶養費一個月可能只有2萬多塊。用其他司法案件
告媳婦,她要付出的代價高多了。」賴芳玉說。
她認為,在現行法律規定下,為人女婿、媳婦,確實會面臨尷尬的處境:「另一半走了留
下負債,我還可以拋棄繼承。但對方的父母,我要怎麼拋棄?」
有責任照顧公婆,沒權利分財產?媳婦的尷尬處境
媳婦、女婿的尷尬還有一點:有責任照顧對方的父母,但沒有權利分對方的遺產。
根據民法第1138條規定,遺產繼承人除了配偶以外,其他繼承人的順序分別為:直系血親
卑親屬(通常是子女。若子女已過世,則由孫輩代位繼承)、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
一言以蔽之,媳婦、女婿,在法律上是沒有權利分公婆或岳父母遺產的。
賴芳玉指出,有些公婆在喪子後會希望能收養媳婦,讓媳婦成為名正言順的「自家人」。
遺產可以留給對方,互相照顧時也更心甘情願。但很遺憾的是,只要直系姻親關係還存在
,依民法第1073-1條規定收養就不可能成立。媳婦在喪偶後,只有一種情況可能獲得公婆
的財產:由小孩代位繼承,繼承財產比例等同於其丈夫與公婆的其他子女的應繼分。
「早期法律的立法邏輯,就是『母以子貴』。」賴芳玉說,民法起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將
近90年前,且參與立法者多是男性。儘管多年來民法的條文有過修正、增補,這部法令對
於家庭的想像,基本上仍是傳統的長幼有序、一脈相承。
不過,她也指出,姻親關係帶來的並非只有困擾。因為有了姻親關係,公婆、岳父母生病
或過世時,媳婦和女婿才得以請家庭照顧假和喪假。和銀行申請貸款時,姻親可以擔任證
人等。換個角度想,姻親也可以是我們的支援系統。
想離婚,感情問題永遠比法律問題難解決
其實想解除法律上的姻親關係,離婚是最快的方法。但賴芳玉觀察,50+世代的男女面對
離婚,未必每個人都能乾脆的結束婚姻。其中的掙扎與猶豫,不是法律問題,而是情感的
矛盾。
許多人是害怕寂寞,不管目前的婚姻快樂與否,總希望人生的下半場還能有老伴作陪。也
有人會有不甘心的情緒,不願意把經營多年的成果拱手讓給別人。「苦的時候是跟我在一
起,好的時候你就去找別人。」賴芳玉如此形容他們的心情。
撇除情感上的因素,也有人是離婚的財產分配談不攏。民法規定,夫妻離婚時有「剩餘財
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簡單來說,夫妻婚後累積的財產,扣掉婚後的債務,財產較少的一
方,可以向財產較多的一方請求雙方財產差額的一半。
儘管法律如此規定,但賴芳玉說,許多夫妻在有離婚打算時就會開始「藏錢」或轉移財產
。實務上,她看到不少女性從準備到實際提出離婚通常會花3年以上。花這麼長的時間,
為的就是找出對方名下隱匿的資產,或者讓對方多繳一些房貸等,確保自己離婚後能分得
足夠的財產。
既然離婚得如此大費周章,有些人寧願留在婚姻裡。賴芳玉曾詢問一位朋友,既然老公如
此惡劣,為何不離婚?對方告訴她,「我老公給我一塊地相當於3-5個車位,讓我養狗。
我離婚了,就找不到一樣大的地方養狗啦。」
賴芳玉感嘆的說,婚姻,其實就是情感的加加減減。很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沒有絕對的
好,也沒有絕對的壞。如何做選擇只是個人的取捨,無關對錯。「人生本來就沒有簡單的
答案。」
不管另一半在或不在,你都要照顧好自己
在日本,近年來開始出現「死後離婚」的現象。日本民法728條規定,配偶死亡後,另一
方可以申請終止姻親關係。提出申請的多是女性,希望能藉由解除和公婆的姻親關係,卸
下扶養公婆的責任。賴芳玉指出,目前台灣也有類似的討論,但尚無具體的修法提案。
以當前台灣社會現況而言,照顧公婆的媳婦,遠多於照顧岳父母的女婿。既然生前離婚太
麻煩,死後離婚也不可能。女人到底該怎麼做才好?
執業27年來,賴芳玉看過不少女性在中年時面臨另一半驟逝,頓時失去生活的重心。她建
議,配偶離世,若你和公婆的感情不差,則不妨將姻親當成自己和孩子的支持系統。不管
另一半在或不在,你們都是永遠的家人。
若另一半生前,你和姻親的關係就不太好,或者雙方因另一半過世而交惡。她的建議則是
:寬容一點,不要把人在受傷狀態時所表現的言行,當成是日常的關係。
她看過不少這樣的案例,太太喪偶、老人家失去了兒子。全家人都深陷在哀傷的情緒當中
,還在辦後事時就發生大大小小的爭執。典型的爭吵事由,包括:翻舊帳「當時就跟你說
要開刀,你就不要。」、爭遺產「以前老公拿那麼多錢奉養爸媽,現在他們還要分遺產?
」、「我兒子的房子是祖厝,你不能繼承。」等。
「所有的訴訟衝突,其實都是創傷的展現。」賴芳玉說,曾經的家人老死不相往來,何嘗
不是一種遺憾?很多時候,女人與姻親之間的衝突,未必是真的要「爭」,而是在另一半
過世後頓失依靠的恐懼使然。
因此,她想建議女性,不管現在的婚姻狀態如何、另一半在或不在,都要好好照顧自己。
依賴和習慣會讓人不管身在何種關係中,都非常困難。一但依賴的對象走了,你的創傷也
就更深,更無法理性的看待問題。
每個人活到最後,終究會變成一個人。能夠獨立,就不會畏懼生命中的任何變動。「照顧
好自己,其實就是解決所有的問題!」她說。
新聞連結: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55/4096917
心得:
看了才知道法律的設計很不與時並進,
就算公婆在喪子後也沒辦法收養媳婦,
成為真正的自家人,人生怎麼這麼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66.1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70839498.A.06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