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好書分享:《哆啦A夢知識大探索3:天然災害防護罩》】
「颱風、地震、土石流等天災來臨時,你知道如何自救救人嗎?
跟著可愛的哆啦A夢一起為『未來』做好準備吧!」
側耳傾聽,六、七年級生熟悉的旋律響起:
肚子圓圓~鼻子紅紅~噹!噹!噹!大家都叫我…抱著酒瓶唱「我無醉我無醉無醉~請你不用同情我」之中年醉漢…呃不對啦!!是人見人愛的小叮噹(哆啦A夢)來了~
《哆啦A夢知識大探索》是一系列很棒的知識性漫畫,內容圖文並茂、豐富充實,深入淺出且寓教於樂,藉由輕鬆學習獲得實用知識,對成年人與小孩皆大有助益。
最大的益處在於,我們終於能實現學生時代的心願!不再躲躲藏藏在課本裡夾漫畫,聽聞母親輕巧如甲賀忍者的腳步聲,便快速使出金蟬脫殼術,而是大大方方在父母師長前看漫畫,被質疑時,可義正詞嚴推眼鏡道:「請不要打擾我!!我正在進行知識的淬鍊與昇華!!」
《哆啦A夢知識大探索》完成大家的兒時夢想,多少人曾信誓旦旦:「如果教科書改成漫畫,我就能考一百分啦!」現在機會來了!假如看完本書,防災知識沒有獲得一百分,來自未來的貓型機器人就會用任意門把你丟進活火山口,體驗沸騰如岩漿般的學習熱情與動力!!(不要栽贓哆啦A夢)
咳咳咳好的抱歉,今日咖啡因過量有點太high。如前言所述,《哆啦A夢知識大探索3:天然災害防護罩》是本介紹天然災害與防災知識的科普漫畫,書中以多篇幽默風趣的哆啦A夢故事帶出天災形成之原因與對應策略,結合知識性與娛樂性,且針對臺灣當地狀況,聘請專家重新審定內容,提供因應本土災害的準確資訊。
例如講到「颱風」,便以大雄和寵物颱風「風子」為主,敘述颱風喜食熱空氣,以及兩個颱風撞在一起可能會形成雙颱效應,或勢均力敵、相互消弭。隨後於說明單元帶出颱風結構、形成緣由、從氣象預報的數字辨別颱風強度、台灣的防颱措施、可運用的APP,以及颱風後暫時不要買高麗菜(並沒有最後一項)等學問。
書中提到地震、海嘯、洪水、颱風以至於防治傳染病等切合當今時事議題…咦你問有沒有關於「仙人跳」的單元嗎?不好意思這位爸爸,仙人跳是人禍,人必自救而後人救之,這塊主機板送你拿去跪,更大的人禍馬上就在後頭了good luck!!
除了熟悉可親,陪伴我們長大的哆啦A夢漫畫,本書亦輔以多幅照片、浮世繪、圖表、年表等,以多元方式輔佐說明災害的歷史來源、軼聞與現代科技防災應用,融古貫今,於科學知識中穿插人文關懷,大幅提高本書的運用層面與可讀性。
雖然書籍原旨是作為孩子防災教育之啟蒙,但老實講,沒知識又不常看電視的阿姨我發現,許多知識以往都未接觸過,譬如日本戰國時代開始發展土木工程技術之淵源、海嘯與暴潮的差異,以及特別容易在災害出現的病症和應急處理方法,可謂獲益良多。
當然,提到天災,不免聯想到彗星撞地球、明天過後等世界末日情節,身為隨隨便便就能從四次元口袋掏出地球毀滅炸彈的哆啦A夢,書中亦有講述末日來臨的章節,並貼心提供緊急避難必備之災害儲備清單供讀者參考(日本人果然專注完美近乎苛求講究細節)。
不過與其去大賣場搶購,私以為世界末日時大家還是放棄吧!先去賞老闆兩巴掌或跑到街上裸奔一圈也不遲(結果末日還沒來就先被警察帶走)。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哆啦A夢知識大探索3:天然災害防護罩》,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最畏懼的天災?例如:
「《哆啦A夢知識大探索》:我媽生氣比地震打雷更恐怖(咦)~」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10/4(一)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1/10/5(二)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哆啦A夢知識大探索3 #天然災害防護罩 #ドラえもん探究ワールド #自然の脅威と防災 #藤子F不二雄 #遠流 #防災教育 #災害應變 #知識漫畫 #自然教育 #科普 #青少年文學
📖博客來:https://bit.ly/3CYp0yG
📖誠品:https://bit.ly/3D28SMi
📖金石堂:https://bit.ly/3m5ZdxA
📖momo:https://bit.ly/3F2pxRP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亞特蘭提斯 #黃種人 #Rigel參宿7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之前有說過各種人種的來源,今天我們來說黃種人的來源,希望大家以客觀的角度去看這些資料,如果你是聽一次看我的影片,我的頻道主要是做一些稀奇古怪,靈異,和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如果你也喜歡這...
象鼻子科技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史丹佛研究:空污可改變基因」 — 長期接觸空氣污染的兒童,成年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大大增加: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空汙對發育中的兒童影響甚鉅,受到髒空氣的傷害會比成人還嚴重。「空污」是當前各國皆須面對的重要議題之一。尤其,與成人相比,孩童的健康受到更大傷害!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報告,全球有高達93%(約18億)15歲以下的兒童,每天呼吸嚴重威脅健康的髒空氣。
世衛進一步解釋:
▪第一,兒童呼吸速度比成人還快,會吸入更多污染物。
▪第二,他們個頭較小,生活空間接近地面,此處污染物濃度卻也最高。
因此,對於身體、大腦尚未發育完全的兒童來說,他們更容易受到空汙危害[1]。
史丹佛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示,兒童若長期暴露在空氣污染當中,成年後罹患心臟病和其他疾病的機率也會跟著上升,發表在《自然科學報告》(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上的這項分析,是首次在人體單細胞中調查空氣污染影響的研究,並同時關注了兒童的心血管和免疫系統,而這次的發現可能會改變醫學專家和家長對兒童呼吸空氣的看法,並為那些長期暴露在嚴重空氣污染中的人提供臨床干預措施。
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瑪麗說:「我認為這份研究是可以讓人相信的,且我們有證據表示因空氣污染原因造成的免疫和心血管系統變化,更可怕的是,那些看起來只是短暫的空氣污染暴露,實際上也會改變兒童基因的調控甚至改變血壓,這都會為日後罹患疾病的風險指數奠定基礎。」[2]
■史丹佛研究:空污可改變基因
空污已被科學家視為沉默的殺手,學術界愈來愈多研究提出空污對健康的危害證據,最新研究發現,童年階段接觸空污,就足以改變基因,影響成年後的健康,且即使低水平污染,也會增加罹患心肺疾病的風險。
史丹佛大學研究發現,童年時期暴露在骯髒的空氣下可能會改變基因,並可能改變血壓,從而增加成年時罹患心臟病與其他疾病的風險。
研究人員針對居住在加州弗雷斯諾市(Fresno)6~8 歲兒童群體為研究對象,主要是西班牙裔。選擇這個城市原因是這個地方受到工業、農業和野火等原因影響,是加州空氣污染程度最高的城市。
研究人員計算 1 天、1 週和 1、3、6 和 12 個月的平均空氣污染暴露量,結合當地健康和人口統計調查、血壓讀數和血液樣本,並首次使用質譜分析免疫系統細胞,可同時對多達 40 個細胞標記物進行更靈敏的測量,讓研究人員可更深入了解污染暴露的影響。
研究發現長時間暴露於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與甲基化增加有關,甲基化是 DNA 分子改變,可改變 DNA 活性而不改變序列,基因表達這種改變可能會傳給後代。研究人員還發現,空氣污染與單核球[3]的增加有關,這種白血球在動脈斑塊的形成有關鍵作用,並可能使兒童成年後罹患心臟病。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科學報告》,是首次在單細胞層級研究空氣污染的影響,並同時關注兒童的心血管和免疫系統。
■「空氣污染被視為沉默的殺手」— 是疫情過後人類面臨最迫切的生存危機:美國心臟協會及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聯合發行的醫學期刊《循環》(Circulation)一項新研究分析 2000~2016 年超過 6,300 萬美國醫療保險患者的數據,並研究三種不同類型的污染物,PM2.5、二氧化氮和臭氧對健康的影響,結果發現,即使是長期接觸低於國家標準的空污,也會增加肺炎、心臟病、中風和心律不整的風險。
2019 年 PM2.5 污染最嚴重國家排名,前十名都是中東與亞洲國家,分別是孟加拉、巴基斯坦、蒙古、阿富汗、印度、印尼、巴林、尼泊爾、烏茲別克、伊拉克,中國排第 11,台灣排名第 58。
全球 90% 人口呼吸不安全的空氣,是對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每年導致死亡人數增加近 700 萬人,其中呼吸系統疾是全球第二大最常見的死亡原因。空氣污染被視為沉默的殺手,是疫情過後人類面臨最迫切的生存危機[4]。
■兒童健康之環境威脅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23%全球疾病負擔和 26%五歲以下兒童死亡可歸因於有調整可能的環境因素。以全球觀點來看,傳染性疾病仍是影響兒童健康極重要的環境因子。
但對已開發或工業化國家來說,導致兒童罹病或致死最主要因素已被慢性疾病取代。氣喘、神經發展性疾病、白血病與腦瘤、兒童肥胖盛行率逐年增加,且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環境暴露為重要致病因子。
人體可經由多種途徑接觸到環境汙染物,吃的食物、飲用的水、呼吸的空氣與家塵、個人用品如乳液的皮膚接觸等都是常見來源。兒童某些特質讓他們特別容易受到環境毒素的危害,例如喜歡把手放到嘴巴的行為,可能增加來自地毯、家塵或土壤中毒物接觸。
以每單位體重與成人相比,孩子喝較多的水、吃較多的食物、呼吸較多的空氣;大多數的汙染物可以通過胎盤或經由母乳傳給幼兒。
兒童的代謝系統發育較不成熟;兒童處於快速生長與發育階段,這些精細的發展進程容易被外來因子干擾、破壞;再者,對於生命早期的環境暴露,兒童比成人有更多時間發展成慢性疾病。
近年來的研究更支持健康與疾病發育起源(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的理論,即早期的生命事件,包括母體內源性因素如基因、營養,和外源性暴露如環境汙染物,都可能影響整個生命歷程的發展與健康。
2002 年世界衛生組織在曼谷舉行「第一屆兒童健康之環境威脅」國際會議,提出幾項措施,包括移除汽油中的鉛、清潔的飲用水、減少汞污染和反吸菸運動等。
而臺灣過去重大環境污染議題,從半世紀前含砷地下水導致的烏腳病流行、米糠油遭多氯聯苯汙染的油症事件、有機化學廢料或重金屬農地污染;到近期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惡意添加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事件、起雲劑遭非法添加的塑化劑事件,這些對健康面向最大的影響往往是孕產婦及幼童;同時,臺灣也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或室外空氣污染威脅。
依據 PM2.5 的來源,東北部因地理位置,大多數汙染來自境外移入如大陸霾害,而其他地方則以本地製造為主,包括交通運輸如道路揚塵、工業汙染、燒稻草或金紙等活動。
還有各種新興關注汙染物(Contaminants of emerging concern),因為人類活動而進入環境生態圈。這些物質可能長期存在環境中,或已在人類或其他生物體被檢測到,卻未納入規律監測或管制,這都是未來訂定管制標準或策略時的挑戰,應特別考量易受傷害族群之兒童健康[5]。
■污染顆粒會入侵母體,5 歲以下兒童是最大受害者
兒童尤其是受空氣污染危害的弱勢族群,原因是兒童更接近地面,並且呼吸速度比成人更快,時常用嘴巴呼吸而不是有天然過濾系統的鼻子。兒童在戶外的時間更多,一旦孩子暴露在外,污染物會對他們的身體產生更嚴重的影響,原因是 3 歲以前,童年大腦每秒建立超過一百萬個新神經連接,身體和大腦正在快速成長。
PM 2.5 會經由鼻子和嘴進入兒童的身體,透過呼吸道進入血液,到達身體的每個器官。這些顆粒會破壞這些器官的正常功能,包括破壞腦細胞,並增加兒童在以後生活中發展心臟、大腦、呼吸、免疫和發育狀況的風險。
此外,暴露在污染物中與早產和低出生體重、子宮內認知發育受損以及自然流產有關,大約 18% 的早產可歸因於子宮內污染顆粒物的暴露。子宮內和兒童接觸空氣污染也與支氣管炎和哮喘、肺功能降低、復發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以及生長發育受損有關。溫哥華和上海的大規模研究發現,接觸微粒物質、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與自閉症的發病率之間存在關聯。
隨著對化石燃料繼續毒害空氣、食物和水,城市變得愈來愈不適合居住,且只有少數人能夠逃脫,扭轉空污問題需要政府和企業採取勇敢和激進的行動,如果這些努力沒有實現,兒童將成為最大的受害者[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商業周刊「小孩玩得越開心,空氣就越乾淨!這座遊樂場如何在空汙城市辦到」: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international/blog/3007345
[2](明日科學)「長期接觸空氣污染的兒童,成年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大大增加」:https://tomorrowsci.com/healthy/%E9%95%B7%E6%9C%9F%E6%8E%A5%E8%A7%B8%E7%A9%BA%E6%B0%A3%E6%B1%A1%E6%9F%93%E7%9A%84%E5%85%92%E7%AB%A5%EF%BC%8C%E6%88%90%E5%B9%B4%E5%BE%8C%E7%BD%B9%E6%82%A3%E5%BF%83%E8%87%9F%E7%97%85%E7%9A%84%E9%A2%A8/
[3](維基百科)「單核球」: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5%E6%A0%B8%E7%BB%86%E8%83%9E
單核球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種白血球,單核球產生於骨髓,在血管內為單核球,血管外就變成巨噬細胞。其在人體免疫系統內有兩種作用:一,補充正常狀態下的巨噬細胞和樹狀細胞;二,在有炎症信號下,單核球會在8到12小時快速聚集到感染組織,並分化出巨噬細胞和樹狀細胞產生免疫反應。在白血球中的數量約佔2%~10%。
[4](Technews 科技新報)「沉默的殺手,史丹佛研究:空污可改變基因」:https://technews.tw/2021/02/26/air-pollution-can-change-dna/
[5](國家衛生研究院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環境健康」:https://chrc.nhri.org.tw/professionals/files/chapters/11_5_%E7%92%B0%E5%A2%83%E5%81%A5%E5%BA%B7.pdf
[6](Technews 科技新報)「污染顆粒會入侵母體,5 歲以下兒童是最大受害者」:https://technews.tw/2019/03/11/child-is-the-biggest-suffer-from-air-pollution/
➤➤照片
(天下雜誌)「全球3億兒童吸有毒空氣 傷身又傷腦」:https://www.cw.com.tw/article/5079099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環保署 #環境健康危害 #氣候變遷與健康 #空汙 #兒童 #空氣污染 #沉默的殺手
國民健康署 / 環境保護署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186593071836:274:商業周刊(http://xn--zsrzt.com/)]
明日科學
維基百科
Wikipedia
Technews 科技新報
天下雜誌
國家衛生研究院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
象鼻子科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阿桑超推的威德保健食品補貨團來囉!好評一團再團,這次是第三團囉~🥰有需要的朋友,跟著阿桑一起補貨吧!💪
團購日期:9/12~9/25
購買網址:https://groupbuyforms.tw/gmz8d
🌟滿$2,000再送威德獨家盥洗包。
🌟滿$5,000再送威德適立佳葉黃素5入體驗包。
🌟滿7,000再送奶油獅24色旋轉蠟筆。
🌟滿$10,000再送威德海洋膠原鐵+粉30包/盒(市價1,300)
👩🏻🎓阿桑是讀食品科技系,除了很會吃🤣對吃的衛生安全也很挑!保健食品要挑選有信譽的大廠!才有保障。嗜口性也是非常重要!不然不好吃,買了放著也是浪費。
這次精選四種阿桑固定補貨的品項!都是阿桑阿瑈每天必吃的!一次購足全家人的健康。💪
❶全效乳酸菌
阿桑在早餐店工作很忙很趕,早餐亂塞吃超快!對身體消化道負擔很大!欸洽森的時候,馬上開一包來吃,整個人舒服多了~我都會放在外出包包裡,以備不時之需。❤️
肥舅作息不正常,肚子容易漲漲不舒服!跟我要了一盒吃完又討著要~🙄
我現在開團你自己買嘿~🤣🤣🤣
白葡萄口味很討喜,適合ㄧ般成人的日常保養。👫
💎12種複合活菌,功能多元,每包含20億菌。
💎7種消化酵素,獲得美國GMP大廠認證,品質活性穩定。
💎添加3種益生質,幫助好菌長好長快。
💎獨特菌種,專利包埋技術,耐胃酸膽鹼。
💎白葡萄口味,熱量11.3大卡,健康無負擔。
💎即開即食,不需冷藏。
🙋🏻♀️適用對象:
💎飲食習慣不良(暴飲暴食,愛吃消夜,飲食不均衡,蔬果攝取少)
💎生活習慣不良(水分攝取不足,久坐少運動)
🤤食用方法:
平日保養每日1次,需加強者2次,每次1包。
❷敏飛兒乳酸菌
阿桑自認為不是敏感體質!我只對婆婆過敏!🤣但身為機車通勤族,有時候遇到空氣品質不佳,就會有敏感反應!🤦♀️
我們沒辦法改變外在環境,只能先從體質改善,長期吃能提升保護力!減緩外在環境造成的不適感。😮💨
肥舅從小就鼻子容易敏感,阿桑拿一盒給肥舅吃,吃完跟我說相見恨晚!🤷🏼♀️大大改善他的問題,提升工作效率。💪
瑈瑈超愛吃這款!🥰草莓口味酸酸甜甜很好吃!豪邁瑈都直接拿剪刀剪開,自己倒嘴巴吃。
💎專利LCW23益生菌,提升保護力,,一包高達 60億菌。
💎洋蔥槲皮素&鳳梨酵素,幫助適應舒緩。
💎穩定性高、耐酸、可常溫保存,毋需冷藏。
💎製作錠劑會因高溫加壓而造成菌株壞死,因此細顆粒狀較優。
💎臨床證實,持續3個月不間斷,健康打底好體質。
🙋🏻♀️適用對象
💎需調整體質者。
💎遇到品質不佳的環境,容易感覺不舒適。
🤤食用方法
滿6個月以上的幼童、青少年、成年都可使用,每日1-2次,每次1包。
❸ 蔓越莓益生菌
🌞台灣的天氣悶熱潮濕!阿桑水喝太少或是憋尿,就很容易引起妹妹不適、悶熱問題。😖
威德針對女性研發 #蔓越莓益生菌,專利技術將蔓越莓精華直接濃縮一小包,食用方便!每包只有12.3大卡,不用再辛辛苦苦吃蔓越莓果乾,攝取多餘糖分熱量又謀採剛。
阿桑不間斷吃超過一年了!每天固定睡前吃,長期食用下來,並增加喝水量,已經很久沒有妹妹反覆發生問題了!真心推薦給~跟我港款勁桃欸姊妹們~🥰
尤其是在無塵室工作者,每次上廁所還要脫無塵服,怕麻煩只好少喝水又憋尿!安捏金架悶湯~(阿桑過來人🚬)
貼心另一半也可以買來送給女生哦❤️
⚠️這次蔓越莓包裝不是公主版,是一般版!內容物相同!價格直接優惠給大家。效期到明年5月!請留意購買。⚠️
💎專利蔓越莓+10益菌。
💎Cran-Max®蔓越莓,相當於34倍新鮮蔓越莓。
💎GFU3複合菌、STP4複合菌,雙效專屬益生菌。
💎專利包埋技術,耐胃酸,好吸收!
💎每包含蔓越莓500mg。
🙋🏻♀️適用對象:
💎時常忘記喝水,喝水太少。
💎工作忙碌習慣憋尿的女孩。
💎時常穿緊身褲,悶熱不透氣。
🤤食用方法:
💎成人每日1次,每次1包。
❹Omega魚球
🐟威德魚球專為小朋友設計,做成芒果柑橘口味!完全沒有魚腥味,非常好吃!瑈瑈都直接咬食,啵滋~啵滋~🤤很像在吃夾心軟糖一樣。如果是幼兒不善咀嚼,可以直接扭開魚型膠囊來餵食!嗜口性高,小孩不會排斥。
威德魚球的成份跟以往吃的大不同!使用淺海小型鯷魚,無重金屬疑慮!並添加珍貴紐西蘭牛初乳,營養更加乘!一般成人、孕媽咪、小朋友都能安心吃。😋
極推薦給害怕糙抽咪而拒絕吃魚球的人!🥰
💎每一顆含Omega-3 200mg(DHA 80mg+EPA 120mg)
💎提取自純淨淺海小型鯷魚,無重金屬汙染。
💎TG形式魚油,吸收率遠勝一般酯化型(EE型)
💎市售唯一添加牛初乳,富含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
💎含鋅+鐵,保持活力、促進代謝。
💎芒果柑橘口味,無腥味,小孩的最愛!
🙋🏻♀️適用對象
💎成長發育中的孩童、青少年。
💎需維持思緒或維持眼睛晶亮者。
💎容易營養不均、常外食、挑食偏食者。
💎孩童、成年人、銀髮族、孕哺乳婦皆可補充。
🤤食用方法:
💎成人每日1~2次,兒童每日1次,每次1粒
🙇♀️辛苦啦🙇♀️感謝您沒有閱讀障礙,看到文末~😆😆😆
🎊ㄔㄡㄐㄧㄤˇ啦🎉
只要留言 #食後心得 跟 #必買推薦 品項是哪個?
團購結束,阿桑挑三位送蔓越莓益生菌30包/盒 *3名。(圖文並茂佳❤️)
不囉唆!阿桑先手刀下單了~🥳🥳🥳
#WEIDER威德保健品
#全效乳酸菌
#敏飛兒乳酸菌
#蔓越莓益生菌
#omega魚球
#益生菌推薦
象鼻子科技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亞特蘭提斯 #黃種人 #Rigel參宿7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之前有說過各種人種的來源,今天我們來說黃種人的來源,希望大家以客觀的角度去看這些資料,如果你是聽一次看我的影片,我的頻道主要是做一些稀奇古怪,靈異,和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如果你也喜歡這些影片,歡迎你訂閱HenHenTV!
好!我們開始吧!
上一期我們有說到關於獵戶座,在獵戶座的左膝就是Rigel參宿7星,不好意思,之前都讀成Rigel了,其實是Rigel才對,那參宿7星也稱之為獵戶座β星,和獵戶座α也就是參宿4星同樣是在獵戶座裡面,是獵戶座裡面最亮的,離地球大概是700到900光年不等,體積大概你可以看這張圖,究竟是大上多少倍,真的無法估計。
那在參宿7星上有著Rigel人,猎户座参宿七人Rigel,约 5 英尺高(1.5米左右),黄色人种的创造者,科技水平仅次于天狼星。
天龙座的蜥蜴人曾经入侵他们的星球,Rigel战败了,遭到了天龙座的奴役,但是因为科技水平仅次于天狼星,所以在天龙帝国的统治下也算高度自治,但是Rigel基因上遭到削弱。
Rigel在后期为了创造出混合鲸鱼座T星人Tau Ceti,基因的灰人,于是他们进攻Tau Ceti,绑架Tau Ceti的孩童做基因实验,Tau Ceti发誓要消灭宇宙中所有的灰人,于是反攻Rigel,Tau Ceti战胜Rigel,甚至可以说是让Rigel几乎处于了濒临灭绝的状态,于是Rigel逃亡到了宇宙各地,其中一部分来到了地球,选择于美国政府合作,其他部分在宇宙的其他位置,部分还是在天龙座(Draco)的管治中。
1954年和美国政府签订协议:他们以科学技术换取绑架美国公民的权益。由于天龙星人入侵,精神和肉体基因被削弱过。现在为天龙星人工作:在行星攻击路线上侦查,随时准备俘虏难民或者是活的战俘。
他们一大部分文明是军事化的,并有明确的等级制度,他们能把灵魂在几个克隆肉体间转移。高级的Rigel官员经常带着备用身体,好像是他们的玩偶。这是至高权利的象征,
给於比較级别较低的Rigel一种震撼的感觉。他们极少绑架地球人,但是能经常看到他们看管地下基地和实验室。像是我之前51區影片裡面所說的一樣,他們在51區的研究所和美國政府合作。
他们一般展现出令人厌恶的举止,除了生气基本没什么表情(因为基因被蜥蜴人削弱过,失去了绝大多数高频情感,列如开心,欢笑等等)。他们是猎户座联邦(orion confederation)的领导人。
他們是参与黄色人种的形成:
建立有猎户-天狼金字塔,位置在中国的西安,黄色人种文明的真正发源地,但是在后期因昴宿星(Pleiades)其他的极端主义与尼比鲁(nibiru)联手,利用nibiru的引力使地球的磁极翻转,以此来让亚特兰蒂斯(Atlantis)彻底沉入大海,地球磁极的翻转造成的一场毁灭性的全球大洪水,这场洪水使地球上许多不同种族培育的人种文明都遭到了破坏,黄色人种的西安文明因此破灭,關於更詳細的解釋,可以看會我的亞特蘭提斯的影片。
那西安金字塔也渐渐地淡出了历史,因此黄色人种开始了许多不同的新文明,过着原始部落的落后生活,比如中国人的黄河文明,三皇五帝;一部分黄色人种逃离到了别的地方,如目前位置的日本,朝鲜,韩国,蒙古,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等,也建立与分化出许多不同的新文明。
黄色人种的基因起源是由參宿7星人開始,
猎户座人(Orion),天狼星人(Sirius)和天龙星人(Draco)都给了黄色人种额外的DNA,这使得中国人种在数学理工和汉字要比欧美的雅利安白人先进,象形文字是天狼的痕迹,比如天狼星的宝贝埃及也用的象形文字。
但是随着光明会(illuminati)的渗透,使得黄色人种的文明走向了堕落,以至于目前落后于基因不算完善的白人国家。因为黄色人种基因比雅利安人高级,难以电子脑控,但是精神上却不如雅利安人,而且人种太聪明接近完美不适合当奴隶,光明会最忌恨黄色人种的生育力,黄色人种不育是极为异常的,而白人的自然不育率就有十分之一。光明会希望他们以南北或者东西相互战争,屠杀。比如汉朝分裂3国,周国分裂7国。1000年前,光明会把黃種人拆成南北2个国家屠杀最块,人口损失最严重。
黄色人种的基因由:蜥蜴人与参宿七人(为主体),辅以其实十二个不同的类人族基因混合创造而成。因为主体上有主要负责创造者参宿七人(Rigel),所以黄色人种在肤色上则像Rigel一样偏黄,眼色偏黑,鼻子偏扁,脸型偏方块状,身材也大多像Rigel一样偏瘦,90%的黄色人种都是这样的外貌特征,只有少数人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激活了体内的天琴座(lyra)类人族的DNA,才会有瓜子脸与高鼻梁,这部分人成了黄色人种中的美丽群体。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少数人能够激活体内的蜥蜴基因,从而天生不需要过多的锻炼就拥有较为结实的肌肉,90%的黄色人种天生是像Rigel一样偏瘦的体型,需要后天性的高强度锻炼才能激活体内的蜥蜴基因从而获得像蜥蜴一样雄壮的肌肉。
基因缺陷:
1.黄色人种体内有着极其浓厚的嫉妒基因反应,Rigel曾经战败于蜥蜴人,蜥蜴人煮沸了他们星球的海洋,烧焦了他们的大陆,因此Rigel被蜥蜴人奴役了,基因上遭到过削弱,因此喪失了大部分高频基因反应,只剩下一些低频的基因反应,嫉妒,愤怒,自私等等。
蜥蜴人天生就缺乏同情心,体内全是低频的基因反应,因此,黄色人种以蜥蜴人与Rigel作为主体而被创造,使得黄色人种拥有了极其浓厚于其他人种的低频基因反应,较为突出的是嫉妒基因反应,这在某些程度上注定了黄色人种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团结的人种,就目前的社会形式而言,黄色人种的校园暴力,官员腐败,金融诈骗等等罪恶的事件,在黄色人种的社会中是最多的,且在一些摧毁道德的政治运动下,黄色人种更是把体内的这些低频基因反应发挥的淋漓尽致,是他们体内嫉妒基因反应浓厚的表现。
2. 审美基因缺陷, 通常体现于黄种女性身上,少部分体现于男性身上(就是比較女性化)因体内过多的天琴座类人族基因作为辅体的存在,也因蜥蜴人与Rigel的基因中缺乏个性化基因编码,所以蜥蜴人与Rigel大多数时候都不会穿衣服,即使穿了也是穿着防护服,这是体内缺乏个性化编码的表现,所以黄色人种的审美基因是以天琴座类人族的基因作为辅体而存在的。大多数黄色人种的外貌就像Rigel一样鼻子偏扁,脸型偏方块状,肤色偏黄;因审美意识倾向于Lyra(就是天琴星人),所以在目前社会形势下,黄色人种会用各种化妆品漂白自己的偏黄肤色,用染发剂把头发染成倾向于金黄色,甚至是整容把偏扁的鼻梁抬高,把下巴削尖,这样的行为,无非就是努力把自己弄成像天琴座类人族(Lyra)一样,不过99%的黄色人种在光明会控制的社会下,已不再知道自己的基因起源,而被灌输了所谓的猿猴进化论,使得他们把这样的基因缺陷审美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韩国,把基因缺陷延伸而来的整容业发展的淋漓尽致,各种整容医院建立在韩国,许多的黄色人种都跑去整容了。
审美意识的缺陷通过DNA储存,然后由大脑进行解码,而后通过心脏的跳动散发出能量振动,99%的黄色人种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审美基因缺陷,所以他们无时无刻都受到这样的能量振动波频的影响,让他们一直处于一种朦胧的意识状态中,这会让他们觉得漂白肌肤,染黄头发,抬高鼻梁,削尖下巴是正确的行为。
人类不能染发,头发是人类接收宇宙能量的天线,这是继承了天琴座类人族的特征。
這些就是黃種人的來源,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去追求一些在基因上無法達成的東西,但是需要學會欣賞自己的美,黃種人也可以很漂亮,也可以很聰明,也可以很和諧的。
做回自己,活在當下,我覺得這就是對於自己的一種欣賞。
好啦!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下一集我們就會回答大家問的亞特蘭提斯的QnA, 我不知道需要多少集才可以回答完全部的問題,敬請期待,喜歡這個影片就分享和贊,也記得訂閱HenHenTV和關注B站和Facebook的粉絲網頁。
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twQz7KDd_Q/hqdefault.jpg)
象鼻子科技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亞特蘭提斯 #埃及金字塔 #天狼A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在做了亞特蘭提斯人的轉世這四個影片,就收到了非常多的留言和問題,我已經在整理著那些問題,由於有些問題也有關係到天狼A和Rigel的問題,在此我會先做天狼A和Rigel的影片,因為其他的問題實在有夠多。他真的一個晚上就回答了97個問題,還有很多類似的問題那我就不重複了。
好!回到我們的主題,今天我們來說金字塔和天狼A星人的關係。
大家也知道埃及金字塔的神秘,它的準確度和誤差度是現今的建築技術也無法達到的,加上最重的石頭是高達兩百噸,和石頭與石頭之間的空隙是一張紙也無法塞進的,也有很多關於如何建造金字塔的理論,例如用水的浮力等等。
如果你真的有研究金字塔的構造,就會知道它是和獵戶座息息相關的,埃及的Giza金字塔的排列是和獵戶座的中間腰帶三顆星的排列是一樣,而金字塔裏四個通道又分別指向天狼星、獵戶座、小熊座和天龍座,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金字塔,好像是西安,墨西哥和意大利的金字塔排列都是對應著獵戶座三星。
為什麼一定是對應著這三顆星,究竟這和金字塔有什麼關係呢?
獵戶座,在天空上其實是最容易看到的星星,我來教大家怎樣看,只要你找到在天上有三顆星並列排在一條線的,那個就是獵戶座的腰帶,如果你再注意看的話,它們並不是直線來的,而是像Giza金字塔的排列,有點斜度的。腰帶對下的直線就是天狼星,或我們講的大犬星座α,你要如何記得呢?只要你記得獵戶座後面有條獵狗就可以了,然後在獵戶座前面的就是金牛座,就是你可以想像他和金牛對待着。題外話:奧特曼超人來自M78星雲就是它獵戶座的腰間附近。。。還有獵戶座和大犬座的講法是希臘,而天狼星和參宿星的講法是中國的,所以大家先不要搞混。在獵戶座的腳就是參宿7Rigel,我們下一個影片也會說道Rigel和黃種人的來源。
多貢人是在西非馬里地區的其中一種種族,他們竟然在沒有天文望遠鏡的時代,知道有天狼伴星的存在,也知道天狼A和B的天轉週期是49.9年,那究竟他們是如何知道這些天文知識的呢?這個也可能和天狼星人有關。
天狼星,是天空中最大,最耀眼的恆星,它位於大犬座的口裡面,距離地球大概8.6光年,天狼星是比我們的太陽大20倍,而它旁邊也有一顆伴星叫天狼B,它只是比地球大4倍,但是它的表面比鑽石硬3000倍,其自轉大概每分鐘23次,所以它會對天狼星產生非常大的引力,每49.9年,天狼A和天狼B會在他們允許的距離,在各自的軌道上靠近在一起,會產生非常大的磁暴,在潮汐開始越變越強的時候,最後就會翻轉,但實際上其實它們互相換了位置,而釋放的能量會在磁場線上流向太陽,而太陽就會像透鏡傳遞到其他星球。那為何我會說這些?因為金字塔就是接受能源的裝置,或可以說是放大裝置,將接受的能源放大後再傳遞到四周的地方。
大約50萬年前,天狼B是一棵巨大的紅星。根據後來的希臘阿卡迪亞傳說,它比“火星更紅”。它爆炸後成為今天的白矮星。在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宇宙事件的過程中,天狼星系統中的其中一個行星,Nibiru星球,從其天狼星軌道中被炸開,進入我們附近的方向,最終它被我們的太陽引力捕獲,即所謂的第十二行星,Zecharia Sitchin並沒有聲稱這是Nibiru星球的起源 - 他只是說這個漂流星球漂浮在我們的系統中,原因不明。
那大家有些概念了吧~所謂的天狼A人,在英文裡面叫Sirius A,天狼雙星系統中的天狼A 人,7 到 8 英尺高(2.3米左右)。皮膚大多數呈蒼白色,尖尖的耳朵,長尖的鼻子,大而藍的杏仁形眼睛,嘴和嘴唇偏小,手指修長優雅,細長的頭型,這些瘦高的人通常穿藍色或白色的長袍,上面的彩圖是一名天狼A的老者。這裡來給大家看看一個網上流傳的視頻,你可以看到影片裡面的就是天狼A人。
目前天狼A人以進化至第六次元,星光層的存在。第六次元屬於型態生成場的頻帶,能量母體的原型即源自這裏,由神聖幾何學所管控,最基本的母體是12乘以12,以144的形式組成,每一個13乘以20的生成母體都包含了基本母體的形式。天狼A的科技在宇宙中出了名的發達,他們也懂得如何在星光層與物理層之間進行自由穿梭,類似鬼魂幽靈。
他們伸展雙臂,身體呈 ♀ 狀,古埃及生命的象征,是他們的私有標誌,註冊商標。宇宙的商人,販賣技術和信息,從而買斷商路和一些特殊的報酬。他們絕不銷售對他們有潛在威脅的技術。
那埃及人與希伯來人體內其實是有天狼A的基因。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Cv-SjYdZyo/hqdefault.jpg)
象鼻子科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石雕創作展 林冠君專訪
▲以紅酒象徵,具象欲望的表面張力
人們展現欲望的時刻幾乎填滿了所有生活,林冠君以欲望為創作的原點,希望以此往深處挖掘更多藝術無限的可能性,透過作品傳遞給觀者。並藉由這次展覽,讓大家看見一位藝術家對於自身創作的思考過程以及脈絡。
▲踏入藝術運動領域
在成長的過程中,林冠君的父親為體育老師,影響他甚多。選擇進入台藝大雕塑系前,林冠君的興趣是體育活動,國小與國中參加了各種體育校隊,像是田徑、躲避球校隊,以及鐵人比賽,造就他對於熱愛運動的興趣。直到升學時考慮到行業的發展性,因此轉而進入藝術領域。問起為何選擇石雕,他說石雕創作的過程常需要使用到力氣,那種鑿敲的過程就像是進行一種運動,在完成作品時像剛運動完一樣滿身大汗。這種有趣的類比令人會心一笑,也感受到他體現藝術行為的多功能。
▲關於欲望
「欲望」一直是人類所探討的議題,像是哲學、生物學,心理學等,常以欲望作為學術發展與探討的論點,乃至文學和藝術持續有前人以其為題材作各面向的創作與發表。其中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的心理動力論「本我、自我與超我」,「本我」(id)即代表人最為原始、滿足本能衝動的欲望,像是饑餓、性慾等,代表著無意識的唯樂原則。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除卻本能與滿足生理需求的部分,人們「想要」更多物質與心理的額外滿足,造就各種行為。
關於本次展覽,林冠君「欲望」系列創作可追溯自2013年,他認為「欲望是驅使成長的動力,卻也是無盡的災難。人類的文明與歷史已經證明了一切」。各國為擴展領土與滿足自身對於統一世界的欲望,因此自古各國間戰爭不斷、與兩次世界大戰。同時欲望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為了像鳥一樣飛翔天際,而發明了飛機、為了增加生產效率有了兩次工業革命,生活因此而便利。然而在文明的發展過程,人類也因欲望驅使選擇破壞自然環境來滿足自身的利益。
▲系列作品發展脈絡
「人類與自然環境,到了現在則擴展為人類跟自然的爭鬥,我的作品想要處理的就是人跟自然生命的關係。人類欲望會如何影響自然界的生物?」。林冠君提到他去過幾次動物園,以往對於動物園沒有什麼太深刻的體悟,直到有次見到園內被豢養的大象,面對著灰色水泥高牆不斷踱步,驚覺這些生命長時間困在人為的環境當中,造成牠們重複著同樣的動作,即便雙眼失去靈魂、仍嘗試著衝出生命的枷鎖。
「動物園中的動物們不過是全球化之下產生的物件,滿足了我們對新奇事物的欲望。」林冠君第一件以欲望為題的創作〈慾望性的愛〉因此而生。作品以大理石為材,刻劃象的揚鼻姿態,象牙處以人手代之,企圖阻止牠揚起鼻子,代表人類因欲望擺弄動,此系列「手」象徵掌權者的姿態,在地球上有權的物種更能自由實現他們對欲望的幻想。
▲自身欲望的象徵
在幾件作品之後,林冠君開始思考作品與作者之間的關係「做為一個創作者,我期望作品與藝術家能夠產生更緊密的連結,或許是情感上的、經驗上的,或是生活中的,於是試圖將自己對欲望的想像化為作品的一個素材。」喜愛偶爾小酌幾杯的林冠君,選擇了對紅酒、酒瓶和酒杯的迷戀,作為自身欲望的展現與象徵。
紅酒不僅是象徵了創作者的欲望,在聖經中紅酒象徵著耶穌因犧牲而流的血,有著犧牲奉獻的寓意。希臘神話中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os)為古希臘人欲望的具象化,象徵著潛意識的欲望與非理性的感官。紅酒也代表著身分與地位,酒標賦予了紅酒身分與品酒者的地位高低,在這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紅酒對一個人的身分、地位、權力的暗示。
▲人類與自然界的動物
2014年10月17日,在肯亞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Ol Pejeta Conservancy)世界上僅存兩隻具有繁殖能力的公北白犀之一「蘇尼」(Suni)被發現死亡於圍場中,令北白犀距離滅絕又更近了一步。林冠君表示看到這則新聞,想到人類常因自身的欲望而進行盜獵,也許是為了那美麗的象牙或是珍貴的犀牛角作為藥材,更甚者為了紀念與娛樂而進行獵殺。啟發林冠君對於血腥、欲望與動物之間,新的創作聯想。
犧尊為古代《周禮》六尊的其中之一,是古代盛酒的禮器「刻為犧牛之形,用以為尊」,以木質與青銅為材。到了明清,工匠們直接以犀牛角為材料,雕刻出酒杯的器形供權貴飲酒作樂,人們忽略血腥殘忍的獵殺過程,反而不停歌頌酒杯的華美。藉由創作林冠君想翻轉觀者的視角,以動物的頭部作為酒杯刺激觀者反思,結合自身欲望的象徵「紅酒、酒杯、欲望、權力、犧牲」相互連結,創作出紅酒系列的作品。
▲紅酒系列X大理石
〈所謂血腥的觀點〉為紅酒系列第一件作品,犀牛頭部角被取走、掏空留下的傷口成為盛裝紅酒的器皿,紅酒代表未癒合的傷口與血腥,期望觀者對動物所受之苦感同身受。在這件作品中紅酒不僅止於表現鮮紅的血液,更象徵了人類的欲望造成這一切的開端,以及動物的犧牲、物種之間不對等的狀態。在完成這件作品後,林冠君發現紅酒的酸性侵蝕大理石碳酸鈣成分,使得石材染上紅酒的色澤。人為釀造的葡萄酒去侵蝕自然生成的大理石,這樣一個化學作用下恰巧符合人與自然的現況,與創作的理念不謀而合,讓他更確信此系列以大理石呈現作品更能展現層次。
〈酒器系列-犀樽〉為此系列的第二件作品,呈現方式更加接近酒杯的功能和造型,其中同樣以犀牛頭部作為造型,掏空了整個頭部的空間,當紅酒倒入其中,觀者會以為可被裝滿,但酒水卻會從被掏空的犀牛角流出,以至酒杯呈現無法填滿狀態。代表著意圖測量人的欲望,但卻發現沒有被填滿的一天。而流出的紅酒在大理石檯桌上留下酒漬痕,與在桌緣因表面張力維持住的狀態,引發他去思考表面張力是否能夠為作品帶來新發展。
▲表面張力的寧靜感
這次展覽展出的作品與裝置,以表面張力、與紅酒痕跡作為創作的新嘗試。林冠君認為「表面張力給人一種寂靜、飽滿與物理學臨界點的危險感受,我很喜歡這樣寂靜的氛圍。在紅酒系列中,我所刻劃的動物頭像沒有誇張的動態和神情,我認為這和我在面對這一些關於動物盜獵、屠殺的事件時,呈現的狀態是相符合的。身處遠方的我們無論如何激烈的去表達自己的情緒,都無法真實的接觸到牠死亡當下的孤獨與寂靜,只能透過文字、影片來了解事件的過程,來召喚自己的情緒。」希望大家透過此次展出作品,從中找到對於欲望的共鳴與反思。
▲林冠君以石雕與紅酒形塑了欲望的形體與張力,衝擊觀者視覺感受。
林冠君簡歷:1993年生
學歷: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
研究所:台灣藝術大學-雕塑所
得獎經歷:
2013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四屆國際袖珍雕塑展 優選
2014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五屆國際袖珍雕塑展 金賞
2014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五屆國際袖珍雕塑展 複製獎
2014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獎 金雕獎
第九屆台中大墩美展 優選
2015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獎 銀雕獎
2015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獎 金雕獎
展覽經歷:
2013草山行館-初草聯展
2014台藝大大漢藝廊-刻刻聯展
2014金車藝文中心-非常人聯展
2015科技與慾望林冠君創作個展
2016彩雲間2016雕塑計畫聯展
2016「石之道 台北」台藝大vs東藝大石雕聯展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1/14-2017/03/05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A1ThSMrgr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