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無常。感恩與感謝】
今天,是我的生日。🧡
謝謝在我臉書、粉專、Line上給我祝福的所有親朋好友、讀者粉絲們。
你們的每一個祝福,都讓我內心感到溫暖,讓我覺得很慶幸能在生命旅途裡,以各種形式與你們相遇相識,開展了這段緣分。
其實我在很年輕時就感到,世上所有事情都是無常的,世間並沒有什麼能永恆。或許因為這樣,我不太愛花時間在很多人都想擁有的事情上,例如金錢、物質、與名利。我覺得想這些東西都會讓我心很煩,我寧願多花時間與心思在我喜歡做的事情上。所以,從小到大我都不太喜歡與人比較,只會與自己比較。
二十多年前,上天引領我進入了幼兒教育,並讓我逐漸愛上它。在這條路上,我遇見許多前輩與老師,並且有寶貴的機會能在他們身邊,接受他們的指導。
從這些前輩身上,我看到他們對教育的堅持、對生命的敬重、以及對眾生的關懷。他們的風範,熏陶了我的內心,也無形中啟發了我要走在這條路上的信願。他們對自己所忠於的,是如此地堅定無疑;他們對後輩所給予的照顧,卻是如此地疼愛有加。
還記得當年我在台北修習蒙特梭利時,晚上下課在捷運上遇到教導我的前輩。因為感到機會難逢,於是我趨前跟她問安,並向她請教在我班上一位孩子發展上的問題。
但講著講著都還沒講完,就到了西門町站、前輩要下車了!(聽說前輩住在西門町)
然而,前輩卻叫我一起下車,好讓她能跟我講完這話題...(感恩)
結果,我們倆就站在月台旁邊,一講就講了一個多小時!
中間我曾跟前輩說:「老師... 不然我們改天再討論好嗎?因為時間已經晚了,我怕打擾到您休息...」
前輩卻說:「沒關係~ 我多講一些沒關係... 你很有心,我不累。」
年紀早已過半百的前輩,詳細地跟我分析著孩子發展會偏差的原因、如何幫助他的方法、還有我要注意的事情。雖然擔心前輩會太累,但卻在前輩句句精闢、充滿睿智的言語裡欲罷不能,很想要繼續聽下去,找到幫助現前班上這孩子的方法。
在當下,我感到前輩對幫助孩子是如此充滿熱忱,對輔助後輩是如此充滿真摯,如今回想起這畫面,對前輩的景仰與感謝,仍然絲毫未減!!😭
還記得當晚她離開時,我想要送她出站回家,她卻堅持為時已晚,叫我不要送她了趕快回家去(我住新竹)。
當時站在月台旁的我,目送她的身影漸漸遠去、直到消失,我才轉過身來,覺得內心充滿感動。當時,我對自己許下承諾:
「我一定要加油,將來我要像前輩那樣『以先知覺後知,以先覺覺後覺』,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幫助所有有需要的人,幫助所有與我有緣的人。」🧡
在跟隨著這些內心充滿慈悲與智慧的前輩們學習下,多年來內心的匱乏與黑暗,也因此逐漸被消融,在對教育與生命的神聖使命裡,顯得得越來越光明與正向。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很慶幸自己從很多前輩身上所學到與看到的,不只是他們的方法,而是他們的「精神」:對教育的憧憬,對生命的盼望,對信念的堅定,對後輩的關愛,以及對理想的義無反顧。
於是在這條路上,我一直走著、走著......,過了許多年走到今天,我生日又到了。
檢視自己,我很慶幸,內心對這份教育的使命感仍燃燒著,絲毫未曾減退。
在生日今天我想慶祝的,是這份寶貴的心,這份在我遇到所有老師給我的關愛與教導下,他們循循善誘傳承給我的心。
所以在今天,我不打算做其他慶祝,亦不打算買任何禮物。因為,我感到從當年這份心出發開展出來的這麼多年,讓我生命來到此刻,我得到的已經遠比我當初想像的還多,也遠超過我所認為我該得的了。
在生日的今天,我想藉由文字,衷心感謝上天、父母、師長、以及一切眾生對我的關愛與眷顧。
更特別感謝媽媽、我的母親,您在若干年前的今天辛苦把我生下來,讓我今天有機會與您一起仰望您心中所敬愛的神。
如果說今年我給了自己什麼禮物,我想最棒的禮物就是在上週,我們一家人陪伴您一起度過您的生日(母親的生日比我早三天)。
正因為世事無常,陪伴家人的時光才會如此寶貴。
正因為世事無常,我才覺得我該把生命用來做一些對生命有意義的事情。
而走在教育這條路上,從以前到現在,從寫一頁教案到現在寫一本書,從以前跟幼兒上課到現在跟家長上課,我發現原來在我心裡都沒有差別,因為所講的每一句話,寫的每一個字,都讓我感到活著的意義與價值。
正因為世事無常,我才覺得應該把自己所知道的,與更多人分享。(我相信當年前輩也是這樣想的)
正因為世事無常,我才覺得應該在生日這天,跟看到這篇文章的你說聲感謝。
願這篇文章,能讓我把在今天生日內心裡的感動與豐盛,與你分享。
Happy Birthday to me.
羅寶鴻
2021年9月7日
請你跟我這樣做教案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免費課程
最近我開始喜歡用Google簡報,好處是相容性高,而且不用擔心自己存在哪裡,上視訊課的時候直接開視窗分享,還可以切換別的網頁讓大家看我正在使用的網頁(只是要小心有一些網頁⋯⋯);過外掛套件可以翻譯成各國語言、還可以從不同的簡報貼過來(連接到原本的簡報),這樣子就不會有一大堆一模一樣的簡報重複。這是我這種懶惰的人的救星!
除此之外,線上課程的白板也很有趣,,可以在上面大家一起進行心靈彩繪或者是討論。很意外的收到了Google的邀請(小弟真是蓬蓽生輝),有機會跟大家一起學習,所以星期四的下午如果你在家工作可以忙裡偷閒的話,我跟陳睨 跟大家分享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但同時也會跟大家分享國外,朋友在去年疫情蔓延的時候,如何一邊居家工作一邊帶小孩的相關研究。
簡單地說,這次的課程雖然短短一個多小時,不過會跟大家分享以下幾個有趣的內容:
—壓力因應與調適
—職業倦怠該怎麼辦
—有關於「一邊打小孩一邊工作」的研究
—如何透過對話,打造良好的家庭關係
非常歡迎講師和教育工作者(平常會有需要使用線上課程進行教學的朋友)一起參加,也歡迎最近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感到迷惘、覺得壓力山大的朋友也來做一下小檢測,課堂過程當中我們也會帶心靈塗鴉的放鬆練習,期待和大家在線上相見!
_______
「有網路的地方,即是教室。」Google for Education 團隊此次規畫一系列遠距教學講座,以數位工具應用、心態調適至身心健康關懷等不同面向切入,帶領您從基礎心態建立,進展到進階工具教學,並且提供實戰教案分享。陪伴大家攜手迎向新時代的教學現場。免費加入數位共昇計畫-教育領域課程! #Google數位共昇計畫
——
線上講座時間》 8/12(四) 14:30-16:40
立即報名 》 https://upup.to/g4twexteduform/2B24GB
加入社團與各領域教師交流 》https://upup.to/g4twextgeg/2B24GB
——
👤 系列課程講師陣容還包含:
PagamO 創辦人葉丙成教授
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林嘉怡老師
科普心理作家海苔熊
快來免費報名參與教育領域全系列課程,
✅ 完成單堂課程並填寫問卷將可得到專屬的課後工具包,
✅ 完成全系列課程可獲得完課時數證明,
✅ 完成全系列課程,還可領取獨家教材教案,豐富你的教學內容!
請你跟我這樣做教案 在 拖鞋亮綠教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希望這篇,能帶給一些教育人或家長不同的想法
.
這篇文章,是阿亮在昨晚夜遊時,跟同行的孩子家長討論的內容,突然發現我欠了一些人這篇文章
.
當你家中有位被認為是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請不要難過,因為他們是過度聰明,所以沒辦法適應現在的教育方法
.
阿亮常說
每個孩子都不同
所以教育方式也不同
.
人的學習歷程有兩種方式
#線性
與
#點狀
.
我們的教育只有第一種,線性思考
也就是
一本教案,一個邏輯,一條線,一直教,沒有其它路,這條路是大家走過的,最好走,最簡單,大家都這樣走
所以全台灣超過9成以上的人,都認為這條路是對的,相對的他們也只知道這條路,沒有其它模式
.
而所謂的,點狀發想
看到這個研究一點,看到那個研究一下,會不斷的跳躍,有時會覺得毫無章法,這樣的學習模式,看不出學習成就,所以沒人喜歡,通常這類型的孩子被稱為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
..................
只有線性思考的學習法,速度快,初步成就明顯,但擴展性差,做事情較為侷限,因為只能在過往的線上繼續發展,因此較為單一
.
只有點狀發想的學習法,有點雜亂,初步成就低落,需大量累積,方能成為一個面,就算成為一個面,也難深入邏輯推理,只能有初淺火花
..................
先線性思考後點狀發想
由於線以外的,累積太少,因此很難往外擴展,且也因線上的成就好,所以不願意往外擴展的機率會提升,因此先線性而後能全面性思考的人,相對少之又少
.
先點狀發想後線性思考
大量的點狀學習,可以成為一個面,但要進入線性思考,有一定的難度,因為點狀思考是活躍、跳躍型的,要能靜下來邏輯思考,需要一段痛苦的練習過程,但若能成功轉換,加上之前的各個面向的融合,將能成為超級優秀的人才
...............
阿亮不舉例子的原因,是因為沒有所謂的絕對模式,大部分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線性加點狀,但這邊要講的是,一昧的要求孩子要線性發展,短時間看到成效的作法,其實是很愚蠢的
.
還是那句話,每個孩子都不同,先線性後點狀,先點狀後線性,部分點狀部分線性.....,選擇很多種,然而只選擇一方的極端
.
要孩子一定要坐在教室內,全部使用線性思考的學習法,勢必造就許多的悲劇,所謂的悲劇是,把天才教成蠢材
.................
阿亮認識一個孩子
這個孩子在國小、國中的求學過程,在教室中是個超級麻煩者,他的抽屜總能出現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腳踏車拆下來的老舊輪軸,這個小孩子書都亂讀,但他亂點技能樹,修理腳踏車,抓昆蟲互相廝殺,生火造窯...,每天在學校的教室都是最髒的那一個,在親朋友好友中都是最"高怪"的那一位
現在他是個老師,因為他小時候的點狀學習模式,讓他擁有一個奇特的面,在做課程設計的線性邏輯思考時,可以從面上拉進不同的元素,設計出其他人想不到的課程內容
.
我想大家都猜到了,那個孩子就是阿亮
請你跟我這樣做教案 在 親子遊戲講座 請你跟我這樣做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110年度育有未滿2歲兒童育兒津貼─親職教育 請你跟我這樣做 ,我會跟你這樣做從聲音、律動遊戲來認識寶貝的模仿發展階段!臺北市文山親子館地址:臺北市 ... ... <看更多>
請你跟我這樣做教案 在 親子天下- 【PPT免費下載】5個密碼,告訴你為什麼孩子需要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PPT免費下載】5個密碼,告訴你為什麼孩子需要動手做? 「動手做」不是材料包,不是請你跟我這樣做的步驟1、2、3。這3個字,在歐巴馬十年120億元的教育計畫下, ... ... <看更多>
請你跟我這樣做教案 在 Re: [問題] 主題教案-長大的秘密- 看板garden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正好我們主題剛上完這個
學校有主題的cd與教案
若你需要可以寄b信跟我聯絡
大致把一些相關的po上來
1.我從哪裡來?
介紹寶寶是怎麼來的,可利用相關的圖畫書和幼兒繼續討論,
如:彼得的椅子(上誼);忙碌的寶寶、忙碌的寶寶回家了(三之三);
寶寶—我是怎麼來的(台英)。
徵求一位孕婦到班上來,讓幼兒發問相關問題或摸摸她的肚子。
2.小時後的我
收集小朋友小時後的照片、腳印、出生身高...等分享
延伸可以帶到讓孩子用線測量自己的身高,剪下一段,再做一段小時候身高的線
兩者可以做比較。
3.大腳對小腳
量測小朋友的腳和所收集到的腳印,疊在一起做比較。
4.我長大了
分享長大後可以做些什麼事情,請幼兒說說:長大了會自己做哪些事?
或幫爸爸媽媽做哪些事情?老師翻開剪貼簿與幼兒分享事先寫的內容。
告訴幼兒:「我們大家要輪流帶這一個本子回家,可以請家裡的人幫你寫一些
你小時候的事情,然後帶來學校和大家分享。將剪貼簿、蠟筆、原子筆收進手
提袋裡,先請一位幼兒帶回家完成,隔天帶來分享,也可以利用小袋鼠:「長
大真好」學習單請幼兒勾選現在自己獨立可以完成的事情。隔天請幼兒分享剪
貼簿裡的內容,再輪流讓不同的幼兒帶回家。
5.跟我這樣做
老師先邀請幼兒一起玩「請你跟我這樣做」的遊戲。老師一邊做一個動作,幼
兒一邊學老師動作。待幼兒熟悉遊戲後,請幼兒來挑戰。當幼兒熟悉遊戲的模
式後,老師接著說我們今天要玩的是另外一種的請你跟我這樣做,除了要做出
模仿別人的動作以外,自己還需要再想一個動作讓下一個人學。
6.成年禮
可以請幼兒做一個代表長大的紀念品送給自己,像社會萬花筒「哥哥的成年禮」
內容裡的項鍊「絭」一樣。準備相關素材讓幼兒製作自己的長大紀念品。
請幼兒分享自己的紀念品,並於活動末舉辦一場小小的成年禮,由老師幫幼兒自
製的長大紀念品戴上(或頒發),並對幼兒說一些祝福與期許的話。
還有很多活動可以進行,以上是部份給你參考用。加油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18.18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