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永欽老師寫文章聲援我們的訴訟,並感嘆法官沒有用更高的憲法角度來審酌我們的聲請。
---
這兩天郝龍斌、楊志良到台北高行遞狀聲請撤銷高端疫苗緊急授權並暫停執行,被火速以法律未設計公眾參與機制,從而當事人不適格理由裁定駁回。從形式上看確實沒毛病,但如果我們的法官可以如本文一開始點出的,站在更高的憲法角度省思法院可以承擔的功能,比如從大法官第六九○號解釋所闡述的正當程序觀點,以合憲法律解釋方法開放任何可能受牽連公民的起訴,而對這樣一個奇怪的決策程序—審查前行政院已先採購,總統也先宣布下月接種,並在有人異議後大幅更換審查委員等,加以審查,會不會對疫情中扮演上帝角色的衛生部門,稍微起一點制衡作用?
蘇永欽老師 在 葉慶元律師(葉狀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挫而不折
感謝 #蘇永欽老師 寫文章聲援 #郝市長 以及 #楊署長(#良郝連線)針對 #高端疫苗 #緊急授權 所提出的 #停止執行訴訟,並感嘆法官沒有用更高的憲法角度來審酌我們的聲請。
蘇老師也質疑高端疫苗相關決策程序「奇怪」:
1. 審查前行政院已先採購;
2. 總統也先宣布下月接種;
3. 在有人異議後大幅更換審查委員……
---
這兩天郝龍斌、楊志良到台北高行遞狀聲請撤銷高端疫苗緊急授權並暫停執行,被火速以法律未設計公眾參與機制,從而當事人不適格理由裁定駁回。從形式上看確實沒毛病,但如果我們的法官可以如本文一開始點出的,站在更高的憲法角度省思法院可以承擔的功能,比如從大法官第六九○號解釋所闡述的正當程序觀點,以合憲法律解釋方法開放任何可能受牽連公民的起訴,而對這樣一個奇怪的決策程序—審查前行政院已先採購,總統也先宣布下月接種,並在有人異議後大幅更換審查委員等,加以審查,會不會對疫情中扮演上帝角色的衛生部門,稍微起一點制衡作用?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5690518
蘇永欽老師 在 葉慶元律師(葉狀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法官迴避與否之商榷
蘇永欽老師這段短評實在很到位:「核心的問題還是這位大法官過去的參與立法,是不是已達到有偏頗之虞的程度,這才是迴避制度真正要保護者,也就是社會對大法官解釋公平性的信任。」
如果某幾位大法官曾積極參與,甚至主導黨產條例的制定過程,如今卻成為黨產條例是否違憲的裁判者,難道不會有偏頗之虞?
---
過去的實務在大法官當時為次長或就立法有深度投入的情形,也都肯定應迴避。美國凱根大法官在歐記健保案的爭議,也正在她堅持採「實質」投入的程度,認為不應流於形式主義,只在三種情形她才認為達到應迴避的程度:即對該法案「已做官方正式認可」、「擔任顧問記錄在案」或「扮演重大角色」,而因自認都未達到即不願迴避。同樣的,如果是單純表示法律見解,如教授在研討會的發言,固然不會達到應迴避的程度,但難道不要看看,發言的場合是不是不對外的決策性質的準備會議,其發言或提供的文字資料,是否對該決策有重大影響?而說到底,最核心的問題還是這位大法官過去的參與立法,是不是已達到有偏頗之虞的程度,這才是迴避制度真正要保護者,也就是社會對大法官解釋公平性的信任。美國最高法院曾多次強調,迴避重點不在法官本人是否真有偏頗(actually biased),縱無偏頗之意,但只要有高比例的偏頗「之虞」就可能造成司法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