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eon平行香港】南區電車計劃
聲音導航:https://www.patreon.com/posts/52170214
港鐵南港島線一分為二,東段早於2016年通車,西段或於2026年以後啟用。這種構思模式,早於1906年已經提出,不過並非以地下鐵路形式落實,而是以纜車及電車混合方法展現,沿途興建龐大的花園城市,為鐵路物業的構思的始祖。
當然,這個計劃並沒有實踐,可是早於20世紀初便有如此天馬行空的構想,值得探討。
1906年,意大利商人Chevalier R Pescio向港英政府提出港島南區發展計劃,包括電車線及住宅項目。
這條電車線,將由中環雲咸街近牛奶公司倉庫(今藝穗會)開始,然後經隧道克服山嶺阻礙,然後開往南區。隧道將穿過堅尼地道庇理羅士大宅皇座樓(Kingsclere),駛向薄扶林水塘附近的隧道出口。這段隧道不會超過兩英里,行駛時間不會超過五分鐘……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周末尋樓熱 #區區尋樓 嘉賓:天窗文化CEO 李偉榮、著名地產博客 脫苦海 處處有寶藏,區區有商機,剖析香港本地有哪些值得投資的樓盤 本期主題:薄扶林 篇 《 #周末尋樓熱 》節目逢周六早上九點,40分鐘的精彩內容,讓你度過一個充實的周末早晨! -------------------...
薄扶林住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是一隻老鼠,吱吱。
這是一個老鼠與香港人,從好友變成世仇的故事。
一切要從持續了三十年的「鼠疫之戰」說起…吱吱!
在1894年5月在太平山街發生的鼠疫,導致二千多人類死亡,大量香港人逃離香港,令當年人口從23萬跌至9萬。
當然這不是我的親身經歷,是我的祖祖祖祖祖…隨便啦,總而言之就是我們鼠族留傳下來的故事。
從1841年香港開埠以來,熱病便一直流行,當年剛進駐香港進行殖民,以及東印度公司派來香港的外國人,很多人都因不適應香港潮濕的氣候而患上熱病,甚至死亡。
哈哈吱吱!活該啊人類!
我們鼠族適應能力強,在潮濕的環境更有利於我們生長,對我們來說,香港反而是個天堂。
同一時間,鼠族的第一個敵人出現了。他叫哈蘭醫生(Dr. William A. Harland)是香港第一次進行截肢手術的醫生。1853年,他受聘來香港為殖民地醫官。
他到埗後,視察過香港的環境,曾多次向當時港督寶寧要求,香港的衛生必須大力改善,包括垃圾清理和污水排放的問題。
我們鼠族最喜歡在污水渠裏玩耍覓食,要清理污水就等同把我們的水上樂園拆掉!可惡的人類!吱吱!
我一開始也說過,香港人曾經是我們的朋友。在1858年,哈蘭醫生因為替華人診症而患上熱病,最後不治死亡。
1859年,港督羅便臣意識到環境衛生是引發疫病有莫大關聯,加上當時香港人口急增,他為了解決食水的問題,興建香港第一座水庫「薄扶林水塘」,在這之前,香港飲用水主要靠水井和溪流。
薄扶林水塘在1863年建成並多次擴充,一直沿用至今。
呸!吱吱!才死了一個人,有什麼了不起!
鼠族的第二個敵人,正是後來上任的港督寶雲,更成立「潔淨局」改善各方面的環境問題,這簡直就是向我們宣戰。
不過他也只是個孱弱的人類,才上任兩年便因為抵受不住香港的環境,因健康問題回鄉。
吱吱!活該!(舉中指)
潔淨局名存實亡,香港衛生環境依舊惡劣,又到了下一任港督德輔,一到港便收到數萬人簽署的請願信,要求改善環境問題。
政府便推行舊區重建清拆政策,亦對受影響居民賠償,還是受到當時許多華人極力反對,但最後政策還是成功通過了。
正所謂狗改不了吃屎,人類改不了自私。
在港的華裔商人開始收購洋樓,改建成唐樓租給華人居住。在洋人華人混居的情況下,由於生活習慣不同,使洋人的地區衛生變得惡劣。
政府有見及此,在1889年頒佈一條法例叫《歐洲人住宅區保留條例》,使洋人與華人分開區域生活。
西環、上環一帶變成華人聚居的地方,亦因為這個原因,今日的香港,你會發現灣仔、中環、金鐘全都是商業大廈,而上環卻保留傳統味的海味店。
由於華人的居住環境進一步受到限制,第一代的「劏房」也出現了!一個家庭住在約6呎 x 5呎的地方,更會在床下底養豬養雞,在大廈的地牢養牛。
這樣的居住環境,自然吸引了大批鼠族進駐及繁殖。在人鼠混居的情況下,鼠疫終於在1894年的5月,在太平山街一帶爆發了!
人類與老鼠的30年戰爭也開始了!
當時單計一個月已有400多人死亡,英軍與警察協力進行了一次名為「清洗之旅」的滅鼠運動。
進入疫區進行大清洗,更發現多具已經患鼠疫死去多時的屍體,最後政府將華人聚居的384棟房屋全部清拆,徹底進行消毒。故有「清洗太平地」之稱。
(現時該處為卜公花園)
將患病的人至一艘叫「海之家」的船上進行隔離及治療。然而,說好聽點是治療,難聽點就是等死,鼠疫的死亡率高達95%以上。
鼠疫當然沒有這麼容易被打倒,我們鼠族也四散到其他居住的地方。
政府為了撲滅老鼠,更公開懸賞鼓勵市民捉老鼠,每捉到一隻老鼠,便會得到2仙至5仙酬金。
人類總要犯同樣的錯誤,為了賺取報酬,不惜到外地找來老鼠,甚至養殖老鼠銷售給政府。
於是,政府很快就取消了該政策,哈哈!
敬酒不吃吃罰酒,政府決定對家居進行強制檢查,定期對地區進行清潔消毒,若住屋不合衛生規格便收取罰款。
政府大力宣傳「過街老鼠 人人喊打」,更在每條燈柱加裝鼠箱,給市民放置打死的老鼠。
就因為這樣,我們鼠族便由朋友關係轉化成敵人。鼠疫最終在1926年在香港絕跡。
「懂了吧?臭人類!快放了我!我們是朋友啊啊啊~」
「別看我長得像老鼠,其實我是貓!快收養我吧,喵喵喵~」
我不慎中了陷阱,被困在鼠籠內。可是,那人類好像沒有放過我的意思。
你以為故事這樣就完了嗎?
雖然鼠疫被消滅了,但日本人卻計劃培殖300萬隻老鼠、2噸跳蚤。
進行一次細菌戰!
有興趣看嗎?給我一個Like & Share吧!
在香港被消失前,我想用故事將歷史留住。
我想眾籌一本書《屬於香港人》
也許你覺得歷史很悶,但我對寫故事有100%信心。
香港人亦有義務瞭解香港歷史!
全書以故事讓你瞭解歷史,用手繪地圖使你明白當時狀況!
《屬於香港人》六月出貨。
為避免這本書「被消失」,唯一方法是「沒存在過」。
所以只接受預售,有多少預訂,就印多少本。
不會公開發售。
預售網址:(可寄海外)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i/Xqe2DogAA
薄扶林住宅 在 高閔琳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議會】交通部門質詢
#高雄輕軌延宕一年半
#罪魁禍首韓國瑜
高雄市議員高閔琳今質詢市府捷運局時痛批,高雄輕軌延宕一年半罪魁禍首就是韓國瑜;高閔琳指出,當時韓國瑜上任後以美術館段及大順路路線爭議為由,下令市府立即停工,結果去年12月2日時市議會要求韓市府針對已經延宕一年的二階段輕軌進行專案報告;而韓市府當時卻僅提出一份薄薄的專案報告、羅列了九大方案,但仔細翻開一看,根本跟陳菊市府提出的「原路線原方案」沒有兩樣。
高閔琳說,輕軌在韓市府時期雖然一度傳出要讓輕軌改道、不經過美術館,但就在去年12月2號議會當中,葉匡時曾公開宣布「輕軌路線不變」,差別只是要先進行「人本造街」。而當時正在「請韓假」的韓國瑜當天回到高雄接受電台訪問卻藐視議會、不進議會備詢說明,最後也由當時的副市長葉匡時坦承輕軌延宕一年將採「原方案原路線」。
#文化平權 #文化近用 #公共利益 #公共性
二階段輕軌美術館及大順路路段至今仍有反對聲音,高閔琳今表示,公共建設之所名為公共建設,在於其具有「公共性」,應以大眾的「公共利益」優先考量;綜觀目前招開數十次的公聽會,常聽到的是反對方表達「道路太窄、影響住戶出入、噹噹噹噪音」的說法,但實際真正的問題卻可能是考量自家車輛進出、輕軌可能影響住宅景觀和房價等。
高閔琳強調,全台第一條輕軌就在高雄,然而高雄輕軌第一階段串聯亞洲新灣區在2013年6月4日動工後如期通車,第二階段至今過了7年,卻因為大順路和美術館周邊的爭議而始終無法啟動。高閔琳指出,「高雄美術館」並非是周邊豪宅住戶的禁臠,也不是美術館園區周邊上萬居民的鄰近設施,而是全體高雄市民的公共財,40公頃的高雄美術館來自全體納稅人納稅當然要有大眾運輸;而藝術文化設施透過大眾運輸提高大眾的可及性、可近性,這是基本的「文化平權」。
高閔琳表示,全世界先進國家的美術館、博物館,諸如法國巴黎的羅浮宮和龐畢度中心、美國紐約的MOMA和大都會博物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均有大眾運輸能夠搭乘。何以其他先進國家超過百年的地鐵都能到達博物館,高雄市要興建推動能讓全體市民達成公共運輸到達高雄美術館的輕軌卻這麼困難?
#交通建設不能等
高閔琳會後也補充,反觀新北的淡海輕軌,2014年11月才開工,僅花費4年綠山線便已通車,聯結捷運紅樹林站到淡海新市鎮,也帶動了淡海新市鎮的發展。除了綠山線之外,藍海線、安坑線正在施工中,三芝線已進入規劃階段,後續還有五股泰山線、八里線、深坑線、泰山板橋線正在進行評估,輕軌的路網正逐步成形。而高雄的鄰居屏東縣,也正積極爭取捷運延伸至屏東市區與東港。
現階段中央把「軌道建設」視為重點扶植地方縣市的計畫大力補助,全國各縣市都趁此機會強化自己的交通設施、建構大眾運輸系統;高閔琳認為,若高雄還在美術館及大順路的爭議而舉棋不定,將使得珍貴的軌道建設經費被其他縣市瓜分,高雄將失去寶貴的資源和發展的機會。
#岡山路竹捷運延伸 #前站開發 #後站天橋
另針對岡山路竹捷運延伸線、岡山第二交流道進度,以及橋科聯外道路開通等重大地方議題,高閔琳議員亦質詢要求捷運局加速推進岡山火車站後站跨軌道天橋及配套措施、前站廣場亦應積極進行土地整體開發規劃,除了具備轉運站功能,更應提升停車空間、引入商場與金融便利設施。
#岡山第二交流道 #公車進入校園
此外,成功爭取「公車進入校園(嘉興國中)」的高閔琳也要求市府交通局,岡山第二交流道工程應將嘉興東路3巷拓寬該項工程,有效提升周遍嘉興國中師生以及周邊產業聚落之通勤、通學安全。陳其邁市長日前答詢指出橋頭科學園區預定於明年底「選地招商」,對此高閔琳也要求交通局與地政局、工務局新工處等加速開闢聯外道路,特別應優先開闢「高鐵橋下」道路。
#成功爭取公車式小黃
#燕巢線 #橋頭中崎站頂鹽站
高閔琳也積極為偏鄉、非都市地區爭取彈性運輸(共乘服務、公車式小黃),全力改善長輩就醫、地方鄉親通學通勤上班之交通便利性。上一屆成功爭取燕巢線公車式小黃,串連燕巢衛生所、義大醫院;高閔琳這一屆也積極爭取公車既有路線繞駛增加「橋頭區中崎站」;近日更積極爭取舉辦過會勘及協調會,爭取95線公車進入橋頭區頂鹽里,預計11月1日進行試辦。
#找回城市光榮感
針對觀光局業務,高閔琳議員也批評,前朝韓市府不只市長韓國瑜、前觀光局長潘恆旭狀況連連,讓高雄從2009年世界運動會累積的城市光榮感瞬間變成城市羞恥感;而當時韓市府找的觀光代言人似乎不太符合高雄市民的想像和期待。高閔琳舉陳菊市長時代的觀光代言人五月天為例,建議觀光局應重視高雄市充滿陽光、熱情、海洋、豪邁直率和勇敢的特色,尋覓合適人選來代言高雄、推展城市行銷。
#崗山之眼開放露營
針對北高雄觀光景點 「崗山之眼」,高閔琳也提出建議,指出在改善交通動線、拓寬道路、增加停車空間等硬體設施後;觀光局運用阿公店水庫周邊景觀、泥火山和營火蟲等特殊的生態及地質景觀,推出適合親子出遊的配套遊程並研議開放露營。
直播1:https://v.gd/LJDOOF
直播2:https://v.gd/cxj7LB
薄扶林住宅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周末尋樓熱 #區區尋樓
嘉賓:天窗文化CEO 李偉榮、著名地產博客 脫苦海
處處有寶藏,區區有商機,剖析香港本地有哪些值得投資的樓盤
本期主題:薄扶林 篇
《 #周末尋樓熱 》節目逢周六早上九點,40分鐘的精彩內容,讓你度過一個充實的周末早晨!
---------------------------------------
相關閱讀:
《智取筍盤2——升值地段大發現》
天窗網店購買 http://bit.ly/2nPTq5n
Google play電子書http://bit.ly/2nQba0r
脫苦海《智取筍盤 – 68個樓市大勢關鍵詞》
實體書http://bit.ly/2NSZ8iQ
google電子書及試讀http://bit.ly/2FoYT9m
-----------------------------------
想向專家提問交流,或聽更多不同的意見及分析,立即訂閱 #睿富WeatlHub。想支持我地就 Like 及 Share!
Facebook// 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Website// www.wealthub.hk
薄扶林住宅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周末尋樓熱 》節目逢周六早上九點,40分鐘的精彩內容,讓你度過一個充實的周末早晨!
主持:天窗文化CEO 李偉榮、著名地產博客 脫苦海
本期嘉賓: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民生「五大訴求」?土地問題都要行「緊急法」?公屋富戶購買力強】
相關活動:檳城置業樂活5S攻略工作坊
https://bit.ly/2MPfV2G
———————————————————
本期內容:
#專家暢談 湯文亮
每周一位專家,暢談樓市走勢分析地產投資風向。
#區區尋樓 29:01
處處有寶藏,區區有商機,剖析香港本地有哪些值得投資的樓盤
本期主題:薄扶林 篇
#梁隼有計 36:31
地產博客梁隼每周一個買樓小貼士
本期主題:先住後付的買樓安排
———————————————————
相關閱讀:
脫苦海《智取筍盤2 - 升值地段大發現》
實體書https://bit.ly/2p7Ibp8
電子書及試讀https://bit.ly/2M2OaEu
湯文亮博士《庶民經濟學 - 買樓者言》
實體書購買https://bit.ly/2UXvCa7
電子書及試讀https://bit.ly/2ICY9OM
梁準《買樓有計》
實體書購買http://bit.ly/2Y34YC0
電子書及試讀http://bit.ly/2IuGiMs
想向專家提問交流,或聽更多不同的意見及分析,立即訂閱 #睿富WeatlHub。想支持我地就 Like 及 Share!
Facebook// 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Website// www.wealthub.hk
薄扶林住宅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哋希望喺呢度重建牧場。」薄扶林村村民蕭昆崙(Alun)小時候與牛牛一起成長,全因村子毗鄰生產牛奶的牧場,亦是老一輩村民的集體回憶,後來當然是逃不過被發展商全面收購的命運,牧場關閉了,換來一幢又一幢的高樓住宅。
內地有一用語叫「城中村」,用來形容粗放式發展下,被現代化大廈包圍的古老村落。翻查文獻,薄扶林村足足有二百多年歷史,此刻就是被城市包圍,變了「城中村」。現時村內古色依然,人情味濃厚,餐廳及士多會讓村民「賒數」,村民亦會把家裡門匙託管在士多內,但最大問題是,這種生活方式仍能維持多久?
在政府眼中,薄扶林村只是一幅土地儲備,多年來都面對著被清拆的威脅,「你有你高樓大廈,我有我一個平房區」,這是蕭昆崙兩父子的心願。近年,他帶著6歲的兒子開辦導賞團,向「城市人」介紹村內文化特色,又將村內的舞火龍活動推廣出去,「難保有一日,政府要強硬收返呢個地方,我哋用一種懷柔既方式,同政府對抗,俾全港市民覺得呢個彈丸之地,原來有佢嘅價值。」
今集《港。故》帶大家深入有逾280年歷史的薄扶林村,感受一對父子為保育村子所作出的努力。
-------------
《港。故》:東網電視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