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況轉播 #CANVAS
週五夜,出門吃飯。原本稀鬆平常的一件事,這晚卻情緒高漲,化妝、更衣都令人期待,在家服役許久的相機,終於被我放進包包裡。
我來到的是 CANVAS TAIWAN,MUME前主廚Kai Ward的新餐廳,副主廚也是MUME的老班底Theodore。這也是Kai與「Little Creatures Taipei 小天使精釀啤酒餐廳」的業主合作的第二個餐廳概念,訴求是什麼呢?來自澳洲的Kai,要在此烹出摩登澳洲新滋味(Modern Australian Cuisine)。澳洲本來就是一個移民多元、文化融合的地方,很適合台灣,Kai以其多年的fine dining經驗,結合台灣食材、法餐手法、澳洲元素,打造一間氣氛輕鬆、菜色創意的中價位餐廳,應是駕輕就熟。
疫情中我已搶先體驗過CANVAS的外帶餐點。不知該不該說他們運氣「太好」,試營運當日剛好是指揮中心宣布雙北疫情進入三級的那個週六,引擎都熱好了卻只得熄火。外帶是不得不之策,也就在那份菜單裡,我嚐到了Kai主廚的悠遊靈動,維吉麥(Vegemite)、蛋白霜餅蛋糕(pavlova)讓我會心一笑。
於是想要在餐廳的環境裡好好品嚐Kai主廚的手藝。這一份內用菜單,也的確可親討喜,好吃的重點都有抓到,在鮮鹹、香脆、酸溜之間轉換,側重海鮮的表現手法也很不錯。
開胃小點確實起到開胃的作用,鬼頭刀魚塔塔、蛤蜊與烤甜椒bruschetta、雞肝慕斯吐司、馬鈴薯餅與煙燻鰻魚醬,道道都好。我特別喜歡雞肝慕斯吐司,不僅造型精準俐落,夾在金黃酥脆之間的雞肝慕斯更滑順芬芳,佐以糖漬橙皮丁很好,點亮味蕾;鬼頭刀魚塔塔也是一口脆亮,鹹辛出眾,檸檬漬黃瓜丁酸爽透淨,隱藏的調味則是柚子胡椒,用得很好;馬鈴薯餅則已是外帶期間的招牌,上了漿的脆殼咂咂作響,鮮鹹涮嘴,秘密調味是「烤雞鹽」— 洋蔥粉、雞汁粉、甜紅椒粉、芹菜籽與白胡椒的綜合體,就像洋芋片上的調味一樣令人上癮,蘸上混入自家醃燻鰻魚的酸奶醬更添鮮活。
海鮮料理接著連發。煙仔虎生魚片與西瓜湊作伙,成了亮麗豔紅的西瓜冷湯,羅勒油勾起綠香,湯汁微辣發酸,倒是有些蓋過煙仔虎的味道;小捲與珍珠薏仁燉飯則很好,小捲火候到位,焦香帶酥,底下的珍珠薏仁墨魚汁燉飯更讓人喜愛,添上了豬軟骨肉、豬頸肉的腴香,四季豆的清脆,松子的雅甜,已經很豐富的口感與滋味,卻仍有一抹清涼椒香若隱若現,原來是青花椒油!真讓人一口接一口。
一道午仔魚也很好,烹調的工夫同樣可取,眼睛看到的堅挺工整,化作舌尖上的皮脆肉嫩,熟度剛好保有濕潤,皮脆得像餅乾,單吃已很美,搭配底下的蝦頭煮甘蔗玉米則鮮甜渾厚,海味洶湧。
主菜回歸肉類,香草豬梅花肉或澳洲牛臀上蓋,佐以維吉麥醬汁,以及木耳、杏鮑菇、洋蔥泥。明白主菜出肉的需求,但這份菜單海鮮比肉好,以烹調的呈現而言,其實更喜歡外帶菜單裡的豬排,維吉麥變成照燒醬一般的glaze更鮮鹹有味。
擅長甜點的Kai,端出百香果與薄荷巧克力為大家清口。百香果醬汁披覆在奶油乳酪冰淇淋、夏威夷豆crumble之上,湯匙挖到底,一口氣品嚐酸亮、奶滑與甜脆;薄荷巧克力,是層層疊疊的巧克力慕斯、薄荷冰沙以及二者的不同脆片,全部攪散一起吃,飽到天靈蓋。
目前的個人套餐是出於防疫需求,CANVAS原本的設定是希望多人分享、家庭式的較大份量單點菜色,且以海鮮為中心。分享餐點暫不適宜,梅花座持續施行,先以這樣的面貌問世的CANVAS,已經提供不錯的用餐體驗。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VOGUE Taiw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0年前的短髮是什麼樣子呢?百年前到現在,短髮又是如何演變的呢?原來每個時期的短髮都有每個時期的小故事呢!你又最喜歡哪一個時期的髮型呢? 1920年代: 交誼舞蹈家艾琳卡索把她的波浪長髮剪短!這俏麗的短髮,成了爵士時代的風尚,有些人還用假鬢捲髮來增添風味,像是約瑟芬貝克 1930年代: 造型捲...
荷 塔 慕 勒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蒙文課
──內蒙古篇 ◎席慕蓉
斯琴是智慧 哈斯是玉
賽痕和高娃都等於美麗
如果我們把女兒叫做
斯琴高娃和哈斯高娃 其實
就一如你家的美惠與美玉
額赫奧仁是國 巴特勒是英雄
所以 你我之間
有些心願幾乎完全相同
我們給男孩取名奧魯絲溫巴特勒
你們也常常喜歡叫他 國雄
鄂慕格尼訥是悲傷 巴雅絲納是欣喜
海日楞是去愛 嘉嫩是去恨
如果你們是有悲有喜有血有肉的生命
我們難道就不是
有歌有淚有渴望也有夢想的靈魂
(當你獨自前來 我們也許
可以成為一生的摯友
為什麼 當您隱入群體
我們卻必須世代為敵?)
騰格里是蒼天 以赫奧仁是大地
呼德諾得格 專指這個高原上的草場
我們先祖獨有的疆域
在這裡人與自然彼此善待 曾經
有上蒼最深的愛是碧綠的生命之海
俄斯塔荷是消滅 蘇諾格呼是毀壞
尼勒布蘇是淚 一切的美好成灰
(當你獨自前來
這草原可以是鯨一生的狂喜
為什麼 當你隱入群體
卻成為草原的夢魘和仇敵?)
風沙逐漸逼近 徵象已經如此顯明
你為什麼依舊不肯相信
在戈壁之南 終必會有千年的乾旱
尼勒布蘇無盡的淚
一切的美好 成灰
--
◎作者簡介
席慕蓉,祖籍蒙古,生於四川,童年在香港度過,成長於台灣。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赴歐深造。一九六六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
在國內外舉行個展多次,曾獲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歐洲美協兩項銅牌獎、金鼎獎最佳作詞及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等。擔任台灣新竹師範學院教授多年,現為專業畫家。
著作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六十餘種,讀者遍及海內外。近二十年來,潛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鄉為創作主題。現為內蒙古大學、寧夏大學、南開大學、呼倫貝爾學院、呼和浩特民族學院等校的名譽(或客座)教授,內蒙古博物院特聘研究員,鄂溫克族及鄂倫春族的榮譽公民。
--
◎小編 #鄭里 賞析
作為華語詩壇中極具盛名的詩人,或許不少人對她的印象仍是〈一棵開花的樹〉的淒美心碎,或〈渡口〉中雋永的分別。席慕蓉在許多人心目中是青春的印記,彷彿那就是她的姿態。然而,鮮少人察覺,席慕蓉的詩作中,還有一片風沙飄揚的土地。
蒙古,席慕蓉以血脈相連的故鄉。在此之前,蒙古之於這位詩人,只是被反覆轉述的記憶。直到1989年,她親自踏足日夜夢迴的土地,卻在親見了殘破的景象後,開始寫出了更具批判性的寫實作品。那彷彿是一種夢碎的過程,在本作〈蒙文課──內蒙古篇〉中也可見一斑。
在詩作的前兩段,已經定下「我們」向著「你們」對話的基調。詩人將蒙文名與中文的「菜市場名」做連結,讀來有些詼諧的趣味,同時也鋪陳了後續的論點。即使我們是相差甚鉅的族類,心中卻共有對美好的嚮往,像「我們」為兒女命名時,也如同「你們」一樣,蘊含著期望與祝福。
第三段,詩的語調轉入控訴。我們(的語言中)如你們一樣,也擁有悲傷、也擁有欣喜,也擁有愛與恨。而本詩也不保守地將控訴意味隱藏於反問中,而在次段呈現出來。括弧中的詩句被區隔開來,彷彿是在講述之間停頓思索。那本該是隱於內心的獨白,卻在詩作中獲得彰顯。席慕蓉曾在訪談中提及蒙古人的好客,也許得以與此段遙相呼應。為何當「你」獨自一人時,能成為我們的摯友,卻又在群體之中與我們反目呢?
接下來的詩句,詩人透過蒙文重現的,也許正是自己過往夢中,那片美好的景致。過往在這片土地上,有廣袤的生命彼此善待,蒼天與大地盡皆遼闊。而次段「俄斯塔荷是消滅 蘇諾格呼是毀壞/尼勒布蘇是淚 一切的美好成灰」則彷彿現況的揭露。後面又一段的獨白,大體意涵與前段相同,但其中的「鯨一生的狂喜」一句,似乎寫出這座草原,本該能涵養極其巨大的生命。
然而錯誤的開墾,終於使這片草原乾涸,並被沙塵所籠罩。於是詩人寫下「風沙逐漸逼近 徵象已經如此顯明」然而最銳利的控訴緊接在後:「你為什麼依舊不肯相信」
本詩最末,詩人以乾旱與美好的湮滅作結。收束時的語調彷彿沉入一場嘆息。然而倘若已然絕望,又何來控訴的必要?何來詩的必要?或許詩人作為懷抱理想的族類,在每一次看似絕境的描寫中,其實揭示的是:只要仍在書寫,就還存在希望。
-
小編鄭里其他作品可見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gW88Rp
#生態詩 #席慕蓉 #蒙古 #蒙文課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6/20210601.html
荷 塔 慕 勒 在 托特塔羅占卜教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托特塔羅線上課—初階大阿卡納牌意實驗班】
牌卡作者克勞利與其妻子蘿斯,在一次開羅蜜月旅行中,無意間接觸了埃及古代神祇荷魯斯,創造出以律法之書為基礎的塔羅牌。
每張牌卡藉由靈視與靈聽的能力,繪出一幅幅美麗的水彩畫形象,幾何線條勾勒出遠近的對比,在平面的畫板上創造出立體空間。
現實生活中神祕學的實踐者們,不僅拿牌卡占卜吉凶禍福,也將之用為冥想及魔法操作。
占卜方面不輸偉特的正逆位解釋,非常適合所有人學習與使用。
這堂實驗課比照原入門課程內容,不刪減課綱,所有入門班的基礎完全教給你們,互動聊天的學習方式,讓大家聽過就有印象,學完課程就可以知道每張牌的重點。
並且在課堂最後教大家進行牌卡簡易魔法操作!
在托特塔羅牌意初階班你可以學到:
1.二十二張大阿卡納的小故事與重點
2.符號的含意與這張牌的關聯性
3.每張牌對應感情與工作的解釋方法
4.簡單的DIY開牌儀式
5.牌卡簡易魔法操作
上課時間:5/5(三)晚上19:00至22:00
5/12(三)晚上19:00至22:00
5/19(三)晚上19:00至課程結束
上課採取先講重點再講細節的模式,讓你在認識每張牌過程中輕鬆學會托特塔羅!
滿四人即開班,未來網路複訓免費
原入門班舊生費用1500元
課程費用:3500元
上課地點:LINE線上視訊
報名方式請私訊粉專❤️
#慕雙 #托特塔羅牌 #托特 #網路教學 #thothtarot
荷 塔 慕 勒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00年前的短髮是什麼樣子呢?百年前到現在,短髮又是如何演變的呢?原來每個時期的短髮都有每個時期的小故事呢!你又最喜歡哪一個時期的髮型呢?
1920年代:
交誼舞蹈家艾琳卡索把她的波浪長髮剪短!這俏麗的短髮,成了爵士時代的風尚,有些人還用假鬢捲髮來增添風味,像是約瑟芬貝克
1930年代:
造型捲髮加上旁分魅力無窮!起源於好萊塢年輕明星像是珍哈露,
比莉哈樂黛在耳後,以梔子花來裝點她的捲曲短髮
1940年代:
在工廠裡,長髮是個危險!短捲髮變成了愛國的象徵,大家都留那種髮型~從第一夫人愛蓮娜羅斯福到爵士名伶莎拉沃恩
1950年代:
髮型開始變得鬆散,像蓮納荷恩、麗塔莫瑞諾、奧黛麗赫本等明星的髮型都鬆散且飄逸,連超短的精靈短髮都要蓬亂!
1960年代:
西西莉泰森開創自然短髮風格,體現「黑即是美」運動,她在CBS電視台的黃金時段影集「東邊及西邊」中展現自然髮型,維達沙宣利落時髦的五點式短髮立刻形成風潮
1970年代:
滑冰名將桃樂絲漢彌爾帶回國了金牌及楔形髮型,那種快乾的髮型很適合奧運選手!黛安娜羅斯及潘葛瑞兒,以圓蓬頭接續超密捲髮讓長髮看來變短
1980年代:
短髮、羽狀及上慕斯是瑪丹娜(Madonna)及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的註冊商標,布莉姬特尼爾森和雪兒則往後梳,葛莉絲瓊斯的上平式看來極為火爆
1990年代:
另類女孩則是留不規則的短瀏海像是電影「網路駭客」裡的
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四個畢業生」裡的薇諾娜瑞德(Winona Ryder)或「衝擊年代」裡的克蘿伊塞凡妮,唐妮布蕾斯頓和荷莉貝瑞(Halle Berry)讓精靈短髮大行其道
2000年代:
前瀏海變長,長瀏海梳到旁邊是王道,像是凱特摩絲(Kate Moss)、維多莉亞貝克漢(Victoria Bechham)及席艾娜米勒( Sienna Miller),索蘭芝剪超短髮大家也跟著一起學!
2010年代:
當長髮留膩時人們就會想動剪刀,短髮當道,酷兒偶像露比蘿絲(Ruby Rose)帶回不對稱短髮,接下來呢?像超模阿朵瓦阿波哈(Adwoa Aboah)及克莉絲汀史都華(Kristen Stewart)一樣剃光頭
100 Years of Short Hair
#短髮 #百年潮流回顧 #Allure
------------------------------
❗需要字幕的朋友 👉 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 其他熱門主題推薦 】
▷ 祕技片:女星變美&化妝包 ► http://bit.ly/2vWUYMS
▷ 時尚:穿搭、精品 ► http://bit.ly/2FfFvbi
▷ 瘦身:瘦腿、塑腰、練翹臀 ► http://bit.ly/2f7qFHW
▷ 名人:每月封面人物 ► http://bit.ly/2iGe94s
▷ 美容:保養 / 彩妝技巧 ► http://bit.ly/2fns0cP
▷ 73個快問快答+歐美明星搜包 ► http://bit.ly/2yKtwDj
------------------------------
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 馬上訂閱傳送門 → http://bit.ly/2eoVk7R
--------------------------------------------
【更多VOGUE TAIWAN】
+ Web:http://www.vogue.com.tw/live/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oguetaiwan/
+ Twitter:https://twitter.com/Vogue_Taiwan
+ LINE:voguetaiwan
▷ Make sure you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hit the notification bell, so you don’t miss any of my new videos → http://bit.ly/2eoVk7R
--------------------------------------------
※關於時尚,VOGUE說了算!自從1892年第一本VOGUE在美國出版以來,至今已有122年的歷史,始終被時尚專業人士所推崇,因此榮譽為Fashion Bible時尚聖經
--------------------------------------------
※台灣VOGUE 隸屬Condé Nast Interculture Group,相關國外影片皆是由國外授權提供給台灣使用,台灣VOGUE 秉持服務網友,讓更多中文語系觀眾可以看到國際影片和中文字幕,所以在此頻道上傳推薦給大家,也請喜歡我們頻道的各位可以訂閱我們的頻道,我們會繼續努力帶來更多的內容給大家
荷 塔 慕 勒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人在巴黎期間所拍攝的資料量過多、檔案也偏大,不巧又遇上住所網路頻寬極為龜速,於是放棄了前一天拍、隔天隨即發佈的Vlog計畫,決定回到加拿大後再完成這些剪輯與發佈。
共同行程第四天,我們決定去看『城市地標 - 巴黎鐵塔』,雖然這幾年已經陸續來了三次,但沒看見愛菲爾 (Tour Eiffel),總有種空虛感....哈!連續的大晴天到了這天突然轉陰,還好天際線還是在我們出了捷運站時瞬間放晴。可能很多朋友沒有弄清楚,以為看鐵塔就要無極限的逼近她!但事實上,最佳的欣賞角度應該是在捷運站 【Trocadéro / 夏樂宮】 這一端的遠眺平台上,這裡才能無死角的拍到無限美的愛菲爾全身照片。拍完遠照後,再沿著投卡德侯花園 (Jardins du Trocadéro) 往鐵塔方向走去,然後從一路從平視角拍到變仰天角。
不過正如出發前收集到的一些資訊,環繞在艾菲爾 (或知名旅遊地標) 附近都會出現許多手拿問券板,以非常貼近到讓人開始感到不舒服的距離,問你會說英文或法語 (大部分是女性工作人員)的人。她們開場會問你一些關於關愛盲眼人士的看法,但很快的也不浪費時間,直接了當要你捐款幫助組織。
製作人Pierre一開始就成為目標被纏上,因為自己的戒心,一開始就完全不想理她們,從旁觀察很明顯地可感覺到這些人士的積極,並帶有些許侵略性的肢體距離,她們應該不會是要幫助啥眼盲組織,反倒更像是一個詐騙集團工作團隊,完全鎖定遊客下手,特別是人單影隻的男性遊客,最容易成為目標,不過零星還真有遊客掏出錢來耶~
一路從艾菲爾途經戰神廣場,然後轉往亞歷山大三世橋 (Pont Alexandre III),重點還是在欣賞這些建築物的美感與整座城市的活力與細膩景致。雖無法得知當時的法國皇帝 拿破崙三世和他的 塞納太守喬治 • 歐仁•奧斯曼 (George-Eugène Haussmann) ,為了徹底改變在1853年這座臭氣沖天的城市,開始歷經20年的變造計畫,一共拆除19,730座歷史建築,同時新建34,000座建築,而最終成就了如今壯闊的巴黎面貌。
1944年二戰期間,當盟軍解放巴黎時,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下令轟炸,毀掉這座城市巴黎。但只因德軍司令迪特裏希 • 馮 • 肖爾蒂茨 (Dietrich von Choltitz),極為欣賞巴黎的美,不忍心下手而拒絕執行命令,同時也因法國當時選擇投降,最終才能完整保留下巴黎今日的城市樣貌。歷史已遠,但留下的遺跡讓人讚嘆!
當日午茶,選定了抵達巴黎隔天就趕著想要吃到,也才剛剛對外開放沒多久的藝術甜點大廚 Cédric Grolet的新店,這間店鄰近杜伊樂麗 (Tuileries) 捷運站,就在莫里斯 (Le Meurice)飯店一旁,入口位於6 Rue de Castiglione, 75001上。當然排隊是一定會上演的戲碼,但比起鄰近的另一間甜點名店「Angelina」,Cédric Grolet的店,應該只有從網路上認識他作品的人才會甘心來排隊。整間店很小沒有座位,外觀比不上巴黎名店的富麗堂皇。不過當地朋友說:「想要貴婦奢華版的人,可以直接到Le Meurice飯店喝下午茶」。因為Cédric Grolet就是該飯店的甜點主廚。
當天品嚐了:
1. 擬真檸檬 (檸檬與薄荷調味) Citron Vert
2. 擬真蘋果 (蘋果與時蘿調味) Tarte Pomm Verte Sculptée
3. 咖啡塔 Tarte Café
幾天下來,在嘗試過巴黎當代具有代表性甜點店後,倒是有些個簡單想法與歸納。
1. 甜點大廚們一致都改用洞洞塔圈了。
2. 塔皮都一致擀到2mm厚度
3. 油酥塔皮風味,每家各具獨特風味特色
4. 塔皮烤到極乾,並選擇覆塗刷糖漿後再次烘烤,防止內餡浸潤塔皮。
5. 大膽創新風味及擬真水果的慕絲甜點,普遍受到注目。
6. 多層次堆疊的精緻甜點,確實考驗主廚美學與對味覺融合的實力。
7. 如何保留鮮果風味,應該是很值得做為甜點學習之路,值得鑽研的目標
★ 美食座標 - 莫里斯 (Le Meurice) 飯店的Cédric Grolet甜點店
https://goo.gl/maps/bBg3w5QHUHK2
★ 關於這位甜點巨星,這篇文章連結有非常完整的介紹
http://www.biosmonthly.com/columnist_topic/9482
Days Like These by LAKEY INSPIRED https://soundcloud.com/lakeyinspired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 CC BY-SA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joGCrgfYr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