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悲傷、才能走過悲傷
悲傷,不是一種選擇,它不是你可以控制的,
更不是你可以決定說:「我要不要悲傷」?
當意外發生、人遭逢變故,
就像你的愛人去世、你的寵物死了,
你就是會難過、就是會悲傷。
此時,否認事實,否認事件帶給你的感受,都是無用、皆是枉然。
如果想要度過難關、走出創傷,
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納事實、接納悲傷。
---------------------------------
接納,不容易,我明白。
我們之所以無法接納悲傷,是因為,
#我們無法接納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實。
--------------
有一次下課後,一位女士跑來找我簽書。
每次我簽名後,都習慣在書上順便提一個字,像是「放鬆、放下、平常心」等等簡單的字。
其實我都是憑直覺隨意寫的,因為我相信,這樣的靈感是來自宇宙的訊息,
或許對某些人會是一個提醒。
然後,憑直覺,我在那位女士的書上寫了:「接受」兩個字。
寫完,我把書還她。結果她打開一看,不得了,她當場崩潰,立刻嚎啕大哭,大聲喊著:「不要,我不要接受」。
我被她突來的情緒給嚇到了,想說這是怎麼一回事?
然後站在她一旁的女士告訴我:「去年她唸台大的兒子車禍過世了,她一直走不出來…。」
原來如此。失去愛子,對一位母親而言,那是撕心裂肺的痛啊,心都碎了,這是旁人所無法理解的痛。我想。
-----------------------------
等到那位女士回神過來,她滿臉淚水的對著我說:
「我兒子很乖巧、很善良、他很優秀的,怎麼可能會發生這種事,我不甘心、不甘心啊。」
她拒絕接受這個事實。
我心懷悲憫地望著這位女士,緩緩的說:
「我很遺憾你兒子過世了,我猜你一定很痛、很傷心。
你可以悲傷的,這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你也可以憤怒,怨老天不公平。
你也可以哭泣,當你想念你兒子的時候。」
我知道這樣的語言對她的安慰根本有限,
因為悲傷就是悲傷,
每個人的悲傷都只能自己來擔、無法假手他人。
#哀悼悲傷是需要時間的,時間是一位好的治療師,
悲傷的消化與消融,真的沒有捷徑。
(#本文歡迎分享)
(未完,明天繼續分享悲傷治療PART 4:#如何哀悼悲傷)
-----------------------------------
這是系列寫悲傷療癒的文章故事,
如果前面兩篇您尚未閱讀、可點入以下連結:
文章1:【可以允許他人悲傷嗎?】
-----哀悼是一種療癒的過程
https://blog.xuite.net/joe.chou/twblog/589148289
文章2:【好好的悲傷、才能道別悲傷】
---與悲傷共舞
https://blog.xuite.net/joe.chou/twblog/589148294
文章3:【接納悲傷、才能走過悲傷】
----否認悲傷、其實是否認讓我們悲傷的事實
https://blog.xuite.net/joe.chou/twblog/58914830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9的網紅友善的小徐 shengyuan hsu photograph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哭泣女孩系列舞蹈劇場》,是將《哭泣女孩》攝影計劃的理念,從相片的平面帶到舞台的立體,將拍下快門瞬間所捕捉的淚水,蒸發於劇場空間。 《哭泣女孩》「讓愛與悲傷共舞」 將於2014年2月8-9日,上環文娛中心演講廳演出。 主要製作人員: 監製 Wild Feast Dance Producti...
與悲傷共舞 在 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昨天吳天王「關心」喪妻的辛龍、下最後通牒要他趕快走出傷痛的新聞,意外引起大家熱烈迴響。
為什麼我想在臉書上做這個分享呢?(我昨天的臉書)
其實我對吳這個人沒意見、沒興趣,重點也不是針對他,
重點是:吳天王的關心方式、及他所使用的語言,
大概就是我們一般社會主流價值面對悲傷的作法吧。
做為一個後現代的心理教育工作者,
我只是想藉此機會、給出一些悲傷治療的「心理專業知識」,如此而已。
#很高興大家對這個主題的興趣並熱烈參與回應。
---------------------------------------
好好悲傷 、才能道別悲傷。
好好Say hello 、才能say goodbye。
直面我們的情緒,如此才是化解情緒、自我療癒之道。
我們的文化對情緒充滿「偏見」與誤解,
我們總是被教導「不要難過、不要悲傷、要堅強、要勇敢,」
阻隔情緒的結果就是,
我們活得像行屍走肉,無感、僵化、解離、冷漠、無法與人連結,
情緒其實不是我們的敵人,它是我們生命的一部份。
#否認情緒就是否認生命。
面對情緒,我們唯一能做的,
就是面對他、理解他,與之共處。如此而已。
-----------------------------
#故事分享 #與悲傷共舞
雪菁是一位優雅的中年婦人。
幾年前、她心愛的丈夫因癌症去世,
當時的她傷心欲絕,流很多眼淚。到現在依然如此。
她說:丈夫是這個世界上最疼愛她、也是最理解她的人。
她悲傷了好幾年,也哭了好幾年。
過程中,她去做了心理諮商、上心理課程、去旅行、去學跳舞、學花藝。
她用這些方式,目的不是為了擺脫悲傷,
反而是為了能夠跟自己的悲傷,好好在一起。
有一回,在課堂裡,雪菁說起自己心愛的丈夫時,依舊淚流滿面。
在那個當下,她與她的悲傷,充分融合,她讓自己的情緒、充分流動,
當下那個充滿悲傷、淚雨如花的她,有一種說不出的美。
----------------------------
雪菁告訴我們,有一次,她出門準備要去上舞蹈課,
下捷運時,她突然聽到一首歌,那是當年老公追求她時、一起約會聽的歌。
當下,突然一陣悲傷襲來,她好難過,於是就坐在捷運的出口、一個階梯上開始哭泣,她痛哭流涕、哭得很傷心。
車站裡人來人往,但她不逃避、不壓抑、不害羞,
當下,她只想要好好的哭一場、盡情的悲傷。
這是一個很美的畫面。
在那個當下,即使外面的世界喧囂不已,但那都與她無關。
雪菁獨自浸泡在自己的悲傷之海裡,自由的游泳、盡情地悲傷,與自己的悲傷同在。
---------------------------------
然後她告訴我們,當時她坐在捷運門口哭泣的時候,
有很多人看見,都只是看一眼就走過去了,沒理會她。
她說,這樣反而好,這是她要的。
這樣她就可以專心哭泣、不被打擾。
反而有時有些人出於好奇或關心,靠近她、問她:「小姐你怎麼了?」,她覺得這樣的關心反而對她是一種干擾,會中斷她的情緒。
她說當中最讓她感到安慰的作法,就是一位小女生,
她默默寫了一張小紙條、輕輕的放在她旁邊,
不說一句話,就走了。
等她哭完以後,拿起那個小紙條一看,
裡面寫著:「親愛的朋友,我知道你現在很悲傷,祝福你平安」。
這個語言溫暖了她,讓她感到自己的悲傷被看見、被撫慰了。
她還說:「因為這個紙條,讓我有力量站起來,繼續前進,走到舞蹈教室,
繼續進行我的舞蹈課,繼續與我的悲傷共舞。」
是的,當悲傷可以流動、可以被允許時,
它就長出了前進的力量,確實如此。
(歡迎分享)
(PS:明天繼續分享悲傷治療PART 3;如何哀悼悲傷)
與悲傷共舞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類不假思索地的每個角落不斷展開各種行為,與今後將要發生的事情不可思議的連結, 喚起更多各式各樣的事件,那全部最後又將被時光的海洋淹沒。我們只能試著牢牢掌舵,所以,至少我想抬頭挺胸。」
─ ─《馬戲團之夜》吉本芭娜娜
這兩個月把時間與心力都投注在奧斯卡獎季上,暫時冷落床頭那疊成堆的書,果然還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雖然有抓住一點零碎的睡前時間多少翻幾頁,但總是阻止不了那漸趨沉重的眼皮,進度隨之慢了下來,但是能在關燈前翻一翻吉本芭娜娜是一種幸福,雖然日本文學真的充斥無止境的內心獨白,偶爾讀讀這樣淡雅恬靜的筆觸,宛如陽光灑落清風拂過心頭,不僅療癒書中人物,也沉澱了我們一整天匆忙下來亂糟糟的思緒。
與死亡和解,與失去共處,與疼痛共存,與悲傷共舞,遺憾也能如同美麗的晚霞一樣流過心中,少不經事時身體反射總比頭腦運轉迅速,往往立意良善卻不小心親手傷害了在乎的人,人生不同階段裡重視的事物不盡相同,然而時間將彼此推得越來越遠,歲月也會讓揮之不去的身影更加清晰。
沙也加在阿悟、一郎與女兒未散之間,還有溫柔包覆她的種種關愛裡,輕描淡寫的交織出現在與過去的人生,時間沖淡一切,而事過境遷後心隨境轉,始終過不去的有一天也就自然而然的輕輕跨過了。
「沒有時間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像味噌或醬油發酵,就像放著自然會熟成的葡萄酒,過去的心酸痛苦在時光的沖刷下變得不值一提。只有人心依舊執著。」
簡介說著,此刻花正盛開,且看此時陽光。我們有時候過於極端,不是往旁邊想得太多,就是後知後覺的下意識逃避,鑽牛角尖的自溺於來不及釋懷的缺憾裡,但是 Life comes full circle,人生到頭來都將回到原點,真正的愛讓人心平氣和,心平氣和方能深思熟慮,裂縫才有修補的機會,傷痕也才會等到痊癒的一天。
「人在,人走,別離,相遇,我認為那都是溫柔的。」
與悲傷共舞 在 友善的小徐 shengyuan hsu photograph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哭泣女孩系列舞蹈劇場》,是將《哭泣女孩》攝影計劃的理念,從相片的平面帶到舞台的立體,將拍下快門瞬間所捕捉的淚水,蒸發於劇場空間。
《哭泣女孩》「讓愛與悲傷共舞」
將於2014年2月8-9日,上環文娛中心演講廳演出。
主要製作人員:
監製 Wild Feast Dance Production
創作總監:陳頌盈
音樂總監:溫昊翁
創作演出:陳頌盈、霍嘉穎、粱翠瑩、葉嘉儀、黃嘉兒
平面設計:YK @ TAZ'Y DESIGN CO.
燈光設計:黃靜文
錄像設計:秦鉊良
執行舞台監督:Kinphen Leung
LED:Keith
大會錄影:Green Lau
行政及票務:JetBo Ngan
「哭泣女孩舞蹈劇場」是我第一次去香港拍哭泣女孩(共去了兩次)認識的舞蹈老師Debra一起合作改編的作品,也算是一個小小夢想吧!如同我一直以來希望呈現給觀眾知道的觀念:一個攝影project或者說「創作」可以更重視的是他「中心思想」,而表現形式其實可以很多元,這才是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人與人的關係,創作者之間的互相影響、惺惺相惜的感覺,真的很值得紀念。
作品網站:www.hsushengyu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