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時報第109期 📌最高法院難以割捨的職權糾問思惟/陳文貴(臺灣高等法院法官、中國文化大學兼任副教授)
本文探討臺灣刑事訴訟制度,針對最高法院判決,論述有關刑訴法第163條第2項與第379條第10款之關聯性解釋與適用問題,從憲法與國際人權公約所宣示的公正審判原則、無罪推定原則,以及最高法院判決理由。陳文貴老師另外分析涉及訴訟當事人「禁反言法則」等幾個憲法問題,加以分析評釋。希望能達成拋磚引玉,促使刑事司法實務能進一步落實,憲法與國際人權公約所要求,現代刑事訴訟程序理應具備的幾個基本共通原則。
✏關鍵詞:職權原則、禁反言法則、國家禁反言、訴訟平等權、公正法院原則、無罪推定原則
✏摘要:
臺灣刑事訴訟制度早期沿襲歐陸法的職權糾問審理模式,法院應依職權調查對於被告不利之證據,否則會有應於審判期日調查之證據而未予調查之判決當然違背法令問題。然公正審判原則、無罪推定原則,乃現代民主法治國家刑事訴訟制度之基本原則。基於法律應整體評價解釋適用之法理,屬於舊時代職權糾問審理模式的刑事訴訟法第379條第10款規定,自應參照同法第163條之規定,同採限縮解釋方法,僅限於有利於被告之證據而法院未依職權調查者為限。
✏試讀
🟧職權糾問制度的改革
在2002年刑事訴訟制度改革以前,刑訴法受當時日本法與德國法的刑事訴訟制度影響甚為深遠,訴訟制度強調法院之真實發見與正確認定事實及適用法律之職權進行主義。雖然審檢分隸後,檢察官對於被告有利及不利之證據,均應負客觀之注意義務,但審判中仍由審判長依職權調查證據,縱檢察官所舉出之證據,不足使法院憑藉據以就檢察官所主張被告應成立之犯罪產生確信,法院亦應依職權調查證據而為事實之認定,因認證據之調查與蒐集,均屬法院之職權,審判乃偵查之延續,即採所謂職權原則進行之刑事訴訟制度。2002年2月8日修正前(下稱「舊法」)刑訴法第163條第1項即據此規定:「法院因發見真實之必要,應依職權調查證據。」即係在強調,當時刑事訴訟制度所採行的真實發見主義與職權原則。
🟧公平正義之維護的調查限制
早期最高法院判決見解仍多有執囿於職權糾問主義之思惟,認為刑訴法第163條第2項但書所謂:「於公平正義之維護」,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之,並不區分公平正義之維護,係有利被告或不利被告之證據。是倘遇檢察官對不利於被告之證據,表示不予調查,而法院竟不予調查,逕行判決者,如其係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之證據,而有補充介入調查之義務時,此項義務,並不因檢察官陳述不予調查之意見,而得豁免不予調查之違誤;甚至亦有判決見解認為,法院應接續自訴人之地位依職權調查證據之判決理由謂:更應主動依職權調查,不能僅以自訴人所舉證據能否使法院得被告有罪確信之心證,作為其判決被告有罪或無罪之唯一論據。
🗒全文請見:最高法院難以割捨的職權糾問思惟/陳文貴(臺灣高等法院法官、中國文化大學兼任副教授),裁判時報第109期
📕本期目錄: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2793
📢訂閱 #月旦雜誌,最新優惠:http://qr.angle.tw/gyj
📢#月旦知識庫 最新購點優惠:http://qr.angle.tw/dzl
📚#元照新書:http://qr.angle.tw/pp8
📚8/31前,教科書滿2,000元贈好書一本:http://qr.angle.tw/svu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網】(https://n...
自訴人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問俐媽看不看日韓劇,我看!
但我不愛看愛情劇,
因為我已經不相信愛情了呀🤣🤪💔
日韓劇也有不少職人劇,
之前俐媽都是看醫護相關的,
#俐媽英文教室醫療篇
如醫龍、仁醫、派遣女醫、浪漫金醫師、盜心師、孤島醫生、醫療船、頂級手術刀、產科醫鴻鳥、法醫女王、檢法男女、監察醫朝顏、默默奉獻的灰姑娘醫院藥劑師葵綠⋯等。
最近孩子在家學習,
俐媽也利用職人劇(#請推薦俐媽棒棒的職人劇🙏🏻),
讓他們大致了解該職業的工作內容、經歷等等。
這幾天看了一部日劇「鴉色刑事組」,
主角竹野內豐是刑事法官,
他會傾聽原告、被告的聲音,
不求績效,而是找出事情的真相。
重點是,竹野內豐是俐媽年輕時的迷戀呀😍
感謝學姐的資料分享,
俐媽今天送上「刑事訴訟篇」(相關單字其實很多,俐媽挑和劇情相關的單字喔)
—————————————————————-
☑️ 俐媽英文教室—刑事訴訟篇:
🧑🏻⚖️ criminal law (n.) 刑法
🧑🏻⚖️ jurisdiction (n.) 管轄權
🧑🏻⚖️ defendant (n.) 被告
🧑🏻⚖️ recidivism (n.) 累犯
🧑🏻⚖️ prosecutor (n.) 檢察官
🧑🏻⚖️ prosecutor investigator (n.) 檢察事務官
🧑🏻⚖️ private prosecutor (n.) 自訴人
🧑🏻⚖️ judge (n.) 法官
🧑🏻⚖️ defense attorney (n.) 辯護人
🧑🏻⚖️ witness (n.) 證人
🧑🏻⚖️ testify (v.) 作證
🧑🏻⚖️ perjury (n.) 偽證
🧑🏻⚖️ jury (n.) 陪審團
其他大餐請見:
https://www.instagram.com/p/CPQlIttJPQA/?utm_medium=copy_link
—————————————————————-
有沒有法律界的俐媽學子要補充呢?😃
#俐媽英文教室
#俐媽英文教室法律篇
#俐媽英文教室戲劇篇
#之後想來推薦美劇
#你們會想知道嗎
#台大明明的老師連看劇都在想大餐
自訴人 在 張淵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前因關心立委蔡適應被媒體傳出辦公室同仁受賄疑雲,而遭提告自訴的基隆市議員呂美玲、張淵翔及韓世昱,今到基隆地方法院出庭前接受媒體採訪表示,整件事是基於公眾利益,對於民眾關心的公共議題提出質疑,是議員的職責與本分,不會因為對方採取訴訟干擾的手段而退卻,反而樂見透過司法程序釐清民眾的疑問,並再次呼籲蔡適應別再閃躲逃避,勇敢站出來向基隆民眾清楚說明,其辦公室收賄疑雲的真相到底為何。
市議員呂美玲表示,整件事情起因是TVBS報導,基隆立委蔡適應辦公室黃姓助理有向廠商索賄的疑雲,這自然必須接受社會大眾的公評,而今天他們三位代表民眾針對報導內容表達評論以及提出質疑,蔡適應辦公室竟然連這樣的基本法律素養都沒有,如果真認為是被誣陷抹黑,報導內容與事實不符,大可去告惡意爆料的物流公司副總,或報導此案的TVBS以正視聽,但卻反過來告提出質疑關心真相的人,如此消耗司法資源,只圖模糊事實焦點,動機為何不免讓人更加啟人疑竇。
韓世昱也進一步表示,從TVBS報導後,蔡適應辦公室第一時間否認有黃姓助理的存在,但今天本案的黃姓自訴人,就是明報導中的黃姓助理,確實是蔡適應的助理之外,甚至還是他國會辦公室的主任;另外在相關資料一一出現後,被指涉參與其中的民進黨中執委也確有其人。從蔡適應關於本案對外的所有言行看來,很明顯就是一直在說謊、在圓謊,如果事實並非報導那樣有不法情事,那為何說法一變再變,始終不敢直接面對媒體採訪,只有心虛的人才會如此。
張淵翔最後則是提出幾點疑問,今天的訴訟是「自訴」案件,表示這個訴訟是不會有檢察官參與證據的調查,身為當事人的他很好奇,為何蔡適應辦公室為何不向地檢署按鈴申告,由檢調介入調查所有的事證,這樣不是更有利于案件真相的釐清嗎?難道是想避免司法資源的浪費?還是其實是害怕一但檢調節入調查後,某些不能曝光的證據被檢調查獲?所以才採自訴程序,試圖透過訴訟進行干擾?
最後,三人同聲表達無懼訴訟的干擾,樂見透過司法還圓事實真相,並呼籲蔡適應像個有擔當的男人,主動出面解釋相關疑問,不要只敢躲在銀幕後發文自打嘴巴,別忘了廉潔是政治人物的基本要求。
自訴人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提供您每日即時新聞、深度報導及新聞議題分析,帶您看見更好的未來!
———————————————————
追求真相 · 深度紀錄 · 多元觀點
———————————————————
看更多新聞:
■【P#新聞實驗室】(https://newslab.pts.org.tw)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https://pnn.pts.org.tw)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自訴人 在 江宜樺無罪自訴人:對司法絕望不再上訴20201012 公視中晝新聞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追蹤【公視新聞 ... ... <看更多>
自訴人 在 得曉諭自訴人撤回自訴。 簡單說明一下梗: 刑事訴訟法有分為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如何在崩潰的刑訴中尋找一點樂趣<補充> 刑事訴訟法326條法院或受命法官,得於第一次審判期日前,訊問自訴人、被告及調查證據,於發見案件係民事或利用自訴程序恫嚇被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