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賢碎碎念】~ 自行車 迴轉速/踏頻(cadence)
接觸自行車運動也半年了,騎車的心態也從休閒騎,變成有點想要進步了!特別是之前外騎時,常常看不到別人的車尾燈。
一開始只會注意心率區間不要爆掉,在這個區間中盡力騎;但後來騎車的朋友叫我注意踏頻,會讓騎車更有效率。
不過這個踏頻,真的是各家說法都不同,朋友說要保持 90 RPM,看YOUTUBER脆瓜城主說要保持 100 RPM,還有些文章說要保持 80 RPM。雖然大家的理由都是高迴轉數可以減少肌肉骨骼的負擔(Ex. 比較不傷膝蓋、比較不會抽筋或力竭),但對於要保持多少的迴轉數最好,還是莫衷一是。
於是,就像第一個小孩要照書養,第一次想練車,就來查查有沒有什麼文獻有寫吧⋯⋯
第一篇是2004年的文獻,找了6個精英車手,分別以不同的踏頻(60,80,100,120 RPM)進行最大及次最大測試,於 0、50、125、200、275 和 350 W 的功率下測量相關生理數據。
結果發現作功為350W時,在80 RPM下,是最有效率的。
第二篇也是2004年的文章,這篇找了14位男性精英車手,分別以不同的踏頻(60,80,100,120 RPM & 自選頻率[Free-Chosed Cadence, FCC]),進行計時賽(time trial)。在測試期間,每五分鐘會測量攝氧量及血中乳酸濃度。
結果發現很多有趣的東西:
* 與 80 rpm 相比,60、100 和 120 rpm 的完成時間分別慢了 3.5、1.7 和 10.2%
* 80 rpm 時的總效率分別比 60、FCC、100 和 120 rpm 時大 2.9、2.3、3.4 和 12.3%
* 100 rpm 時的最大能量轉換率(turn-over rate),比 80 rpm 時高 1.7%(但是,這樣的轉換效率,並沒有彌補總做功的效率)
然而,大家看到這兒,一定會問:「丫那些研究都是找精英車手耶,我們這種休閒騎的會不會差很多?」
的確,在參考文獻3.中,就發現那些充分訓練的自行車手,和我們這種菜逼巴的,在號召肌肉做功的能力上差異很大!
還好,2019年有篇研究,顧及了我們這些凡人的好奇心(文獻4.);這篇研究找了大學中的教職員生,共14人(11男、3女)。
以2.5 W·kg 的恆定功率騎車,去測量相關的生理數據,如:代謝成本、下肢運動學、關節活動等等⋯⋯;踏頻則是以40,60,80,100 RPM去測試。
最後發現 81 ± 12 rpm,是受試者覺得最舒服的踏頻。
〖小結〗
看了那麼多字,其實可以發現這類的研究,受試者人數其實都不多。是不是能代表大多數族群,可能還有待評估。而且最後一篇文章中,受測者覺得舒服的踏頻,橫跨了69~93 rpm,這樣好像有講等於沒講呀?
對我來說,至少有個方向,從一般人覺得最舒服和高手最有效率的迴轉數80 rpm 開始試,每次騎訓練台用不同的迴轉數,再從中去找出最適合自己的。
試到現在,我覺得對我來說,最舒服的區間是落在85-90 rpm;踩到100 rpm時,會覺得比較容易累,有時只是升一個檔位,就有快爆心率的感覺。
最後,朋友就說我對練車那麼有興趣,直接推坑買功率計了⋯⋯這個好貴呀!他推坑的Quarq功率計,都快可以買一台智慧型訓練台了。我的車都還沒外騎到耶,還是先緩緩好了。(自行車的坑好深呀)
〖參考文獻〗
1. The most economical cadenc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workload
https://doi.org/10.1007/s00421-004-1175-5
2. Cadence and performance in elite cyclists
https://doi.org/10.1007/s00421-004-1226-y
3. Patterns of leg muscle recruitment vary between novice and highly trained cyclists
https://doi.org/10.1016/j.jelekin.2005.12.007
4. The Effect of Cadence on the Mechanics and Energetics of Constant Power Cycling
https://doi.org/10.1249/mss.000000000000186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Vamos Sports翊起運動,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6自行車環台賽,3/6第一站在台北市府舉行,今年中華隊陣容由巫帛宏領軍,還有劉書銘、黃文忠、盧紹軒、曾亦豪! 這些台灣頂尖車手的FTP,你想知道嗎? 還有很多自行車相關快問快答,考驗中華隊好手! 【訂閱Vamos Sports頻道】http://goo.gl/zmhAI9 【Vamos Sp...
自行車功率訓練書 在 徐國峰 HSU KUO FE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教]游泳PB班+[學]跑步功率課】
[教] 本週剛好要到台北南港國小進行游泳PB班的先修課程,本次訓練營將以四百公尺自由式為目標,針對體能、力量與技術開設訓練課程。四周的訓練過程中有二天先修課,教授自由式的力量訓練動作、技術動作、泳力檢測以及四週的個人化課表,預計再收1~2位名額,有興趣的可以參考課程內容:https://reurl.cc/E7EMbk
[學] PB班的先修課程只到中午,下午將前往參與譽寅的跑步功率課。自從使用跑步功率計Styrd已經有八個月以上了,雖然已買了書籍研究,也把網路上官方和譽寅的文章和QA看完,這幾個月用下來也頗有心得,但還是想好好聽聽譽寅的分享。
2014~2015年間我跟 羅譽寅 LO U IAN合著過兩本書,隨後我們跟Xjack共同創辦了RQ,並在同一個耐力訓練的領域努力,我偏向訓練理論、框架和訓練法方面的研究;譽寅專注在科學化訓練的「實戰」領域,也就直接運用數據來訓練選手,並協助運動員突破個人最佳成績。這是一種實際運用數據來訓練他人的能力,在這個領域裡,「功率」是最關鍵的數據之一,也是譽寅研究比我深的數據(無論跑步和自行車功率都是),譽寅在把功率數據實際應用於訓練實務上已積累了許多的經驗,對跑步科學化訓練或是跑步功率訓練有興趣的跑者與教練,請把握機會一起來學習:
https://reurl.cc/j7LjOD
#KFCS 游泳PB班
#StrydTW 跑步功率課
#跑步功率計
自行車功率訓練書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閱讀 Atomic Habits 原子習慣的讀後感,有科學方法地培養好習慣、戒掉壞習慣
我從去年以來, 在不同的 Podcast 及文章中聽到看到大家推薦 Atomic Habits (原子習慣) 這本書, 許多想法讓我耳目一新, 於是買了這本書來閱讀,我最近剛讀完, 和大家分享我的讀後感。
書中一開始提到了英國自行車隊的傳奇故事:
從 1908 年長達 110 年以來,沒有一位英國選手在全球重大的環法自行車賽中奪冠,甚至連單車廠商都不願意賣車給他們使用,怕會影響商譽。
2003 年,戴夫.布萊爾斯福德擔任英國自行車隊國家隊教練,與前任教練最大的不同,就是布萊爾斯福德異常投入他所謂「微小增長的總和」- 這套哲學的要旨,就是在你做的每一件事情當中找到微小的改善空間。
布萊爾斯福德跟他的教練團隊一開始做的小調整,可能在你的料想之內:重新設計單車坐墊,使其更為舒適;在輪胎上塗抹酒精,增加抓地力;要求選手穿上電熱式緊身褲,讓肌肉在騎車時維持理想溫度;使用生物反饋感應器監控每個選手對不同訓練的反應;在風洞測試不同的布料,讓室外比賽的選手換穿室內比賽服,因為那更輕,也更符合空氣力學。
然而,他們並未止步於此。布萊爾斯福德跟他的團隊繼續在被忽略、未被料想到之處尋求百分之一的改善:測試不同的按摩油,看哪種能讓肌肉最快恢復;雇請一名外科醫師來教導選手如何洗手,以減少感冒的機率;為每個選手找出能帶來最佳睡眠品質的枕頭與床墊;他們甚至把後勤卡車的內壁漆成純白,以便察覺到往往會被看漏的細小塵埃,避免其影響到精確調校過的比賽用車。
當數百個這類微小的改善累積起來,成果來得比所有人的預想都快。
2008 年,英國車隊拿下六成的北京奧運金牌,2012 倫敦奧運他們創下九項奧運紀錄與七項世界紀錄。接著英國隊在六年內五度於環法自行車賽登頂。
我們每天持續在做的微小行為,日積月累下來就會成就我們的成就。 書中說到 “Success is the product of daily habits—not once-in-a-lifetime transformations. (成功是每日習慣的結果,而不是一生只有一次的大轉變)”
“Your outcomes are a lagging measure of your habits. Your net worth is a lagging measure of your financial habits. Your weight is a lagging measure of your eating habits. Your knowledge is a lagging measure of your learning habits. Your clutter is a lagging measure of your cleaning habits. You get what you repeat.” 你目前有的結果, 都是你習慣的延後呈現, 你的財產淨值是你財金習慣的延後呈現、你的體重是你吃東西習慣的延後呈現、你的知識是你學習習慣的延後呈現、你的髒亂是你清潔習慣的延後呈現, 你當下得到的,就只是你一直重覆做的習慣的結果。
我們設定目標, 總覺得我們一定可以靠意志力來實現, 但真實情況是僅僅依靠意志力是無法每次都到達目的地的!我們需要有一個習慣、一個系統,讓我們很自然的去接近我們理想的狀態。
“You do not rise to the level of your goals. You fall to the level of your systems.” 你不會提升到你設定的目標, 而總是落到你持續系統的層次。
比如說一個業務員,他/她想要的目標可能是是每個月業績 100 萬元, 但要從實行的角度來看, 他/她可能會分析他/她一週要 25 萬元, 等於是每天要 5 萬元, 打電話成功率可能只有 5 %, 所以要達到這樣的目標, 他/她的系統可能是每天打 100 通電話, 不論當天是否超過業績, 就要把這 100 通電話不多不少地打完, 日積月累每天 100 通電話培養的習慣, 更可以讓這個業務員達到理想的業績。
身分認同也是一個習慣累積的重要因子:
新年新希望,大家總是在一月的時候目標遠大的設下許多目標, 但往往堅持不了多久,為什麼會這樣呢? 作者提到你要把目標放在成為哪一種人, 而不是只是一個結果。 書中舉例來說, 有兩個人都在戒菸中, 當他們的朋友又遞上一根煙要請他們的時候, 一個說: "不了, 我在戒菸", 而另一個說: "不了, 我不抽菸" (原文是說 I'm not a smoker), 你覺得哪一個人戒菸成功的機率更大呢?把自己預想成你想要變成的人,在培養習慣上更有效果。
而形成一個習慣,主要有 4 個步驟模式:
cue (提示), craving (渴望), response (反應), and rewards (獎勵)。 如果說你每天去上班都會經過一個甜甜圈店, 甜點的香氣給你提示, 讓你的身體渴望可以吃到甜食, 於是你就會進店裡買, 最後你吃到甜點的滿足給大腦獎勵完成這一次的行為迴圈, 持續幾次之後, 這就會變成你的一個習慣。
因為以上形成習慣的模式, 作者提到我們要想養成好的習慣, 就要從這個模式軌跡來實行:
1. Make it obvious 讓要做的習慣很明顯。比如說養成吃水果的習慣,就把水果放在家中最明顯的位置。
2. Make it attractive. 讓要做的習慣很有吸引力。比如說買你最喜歡的水果,讓你看到就有想要吃的慾望。
3. Make it easy. 讓要做的習慣很簡單。 像是可以吃比較容易吃的水果 (香蕉、藍莓等不用削皮的水果)。
4. Make it satisfying. 讓要做的習慣令人滿足。 吃完你喜歡的水果, 你也會因為健康而很開心滿足。
最最最重要的技巧是, 我們在嘗試新的習慣的時候, 可以先從很小很簡單的行為來當作完成目標, 比如說要養成去健身房的習慣, 可以一開始規定自己每天去 2 分鐘, 時間一到就要馬上離開。 2 分鐘內可以做任何想做的運動, 當我們的習慣累積, 每天已經可以完全不會抵抗的去健身房之後, 就可以再慢慢調整時間及做的運動內容。 “A habit must be established before it can be improved. (習慣必須先養成才能改進)” 。
總結來說,這本書提到一些重點:
1. 習慣是每一個細小改變複利而成的。我們所有的狀態都是習慣的延後呈現而已。
2. 如果想要達成一個目標,忘記設定目標這件事, 專注於你的系統,把系統設置好、按系統行事,目標常常可以一起達成。
3. 最有效改變習慣的方式,不是專注你要做的目標,而是成為什麼樣的人,身分認同讓你從心理層面的認知來影響實際的行為。
4. 行為改變有 4 個準則: 讓要做的習慣很明顯、讓要做的習慣很有吸引力、讓要做的習慣很簡單、讓要做的習慣令人滿足。
去年 12 月我寫了一篇: 如何訂定職業及人生的目標?那時候的我有些迷惘、無法決定中長期目標。 在看完了 Atomic Habits 原子習慣這本書之後, 我算是找到一些答案, 我應該要藉由我想要成為的身份來建造我的系統,從容易之處開始塑造,慢慢走、培養我人生的積累,在接下來的旅程完成一些我想要達到的自我實現。
書中還有很多科學方法、例子、以及詳細說明,我推薦你閱讀 Atomic Habits 原子習慣這本書來細細品嚐體會:
Amazon 連結: https://amzn.to/38NTXWH
博客來中文書連結: http://bit.ly/3cTuj6l
歡迎關注我的粉絲專頁,了解更多矽谷經驗、矽谷人物專訪、及各式矽谷新奇事務。 https://www.facebook.com/PivotSoftwareEngineer/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20/03/atomic-habits-reviews.html
自行車功率訓練書 在 Vamos Sports翊起運動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6自行車環台賽,3/6第一站在台北市府舉行,今年中華隊陣容由巫帛宏領軍,還有劉書銘、黃文忠、盧紹軒、曾亦豪! 這些台灣頂尖車手的FTP,你想知道嗎? 還有很多自行車相關快問快答,考驗中華隊好手!
【訂閱Vamos Sports頻道】http://goo.gl/zmhAI9
【Vamos Sports粉絲專頁】http://goo.gl/C7ol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