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拾輔導室Q&A:住院治療期間為什麼要運動?】
/
許多血拾人都經歷過: 床躺太久腰酸背痛、肌肉曲線沒了、小腿肚肉團鬆弛晃呀晃的,或者藥物副作用覺得好懶好累(◞‸◟)
可是,
一直被叮嚀「不可以懶惰,你要盡量運動呀~」
⠀
聽多了就煩!心裡 厭世惡魔👿大崩潰:
「治療就累得要死,為何一定要我運動?哼?」
「身上掛滴管線、還有人工血管,怎麼動?」
⠀
本篇邀請 #血拾人👩🏻💼拾柒 來回答 #住院治療期間為什麼要運動
⠀
/
《Q1: 治療期間「運動」到底多重要?》
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
不論是苦於被關在病房不得動彈的「運動愛好者」
還是想到運動就像要了小命的「宅男宅女」
與癌症搏鬥的旅途上 #維持體力是重要的助力!
⠀
在化療、放療、電療及各種藥物的副作用摧殘
加上安裝人工血管、軟針等管線限制活動
體內能量被大量消耗+循環代謝下降
+怕拉扯又不敢動+ #懶
結果,體內機能運作緩慢,細胞得不到充足養分
當然越躺越累!肌肉流失!
⠀
住院時,做點 #緩和運動
可幫助治療期維持體力和肌耐力!
⠀
⠀
《Q2: 身體出現哪些狀況「不適合」運動呢?》
‼專科護理師提醒 #不適合運動的身體狀況
⠀1. 白血球太低,低於 3000/ul (個/立方毫米)
⠀2. 血小板太低,低於 50,000/ul
⠀3. 血紅素太低,低於 10 gm/dl
⠀4. 發燒
⠀5. 脈搏不規律
⠀6. 骨頭痛
⠀7. 有噁心、想嘔吐的感覺的時候
⠀ ⠀
⠀
《Q3: 病房空間那麼小,能做哪些動作?》
⠀
⓵ #能走就能做
繞繞護理站與走廊,一天 30 分鐘,享受陽光灑落的午後
如果需要推 「點滴架」理順管線,注意別纏繞勾到
👩🏻💼:走路速度依自身狀況調整,如許可建議稍微加快步伐,但不要奔跑
⠀
⠀
⓶ #能站就能做
雙腳輪流後抬腿、向前90度高抬腿,10下一循環,每次 3 組
👩🏻💼:雙腳沒力可以把床圍拉起,扶著扶手比較安全
⠀
⠀
⓷ #坐著也能做
擴胸、高舉抬臂、手肘彎曲,10下一循環,每次 3 組
⟡⟡進階版-增加重量:準備兩個 500c.c.寶特瓶,裝滿水變成簡易的啞鈴
⟡⟡如果太重也可以選擇小瓶 200~300c.c.的
(例如:桂 X 燕麥、喝完的倍 X )
👩🏻💼:上肢運動小心人工血管或軟針,動作放輕放慢
👩🏻💼:正在打藥或輸血者,避免做擴胸和抬舉的動作
⠀
⠀
⓸ #躺著也能做:
把床清空並完全放平,棉被枕頭可放到一旁或先收起來
左右輪流抬腿、大腿彎曲、橋式,10 下一循環,每次 3 組
⟡⟡如果覺得脖子懸空不舒服仍可墊枕頭
👩🏻💼:橋式,由於床墊太軟,經由專業人士建議,不適合在床上做,最好能準備「瑜珈墊在硬質地板上施做」會比較安全
⠀
👆👆👆
這些運動都能在網路上找到許多詳細且正確的執行方式
⠀
除了搭配本篇《簡易圖解懶人包》
提供幾個拾柒覺得教學完整的「進階版運動影片」給大家參考(留言處第一則)
/⠀
⠀
👩🏻💼拾柒 小叮嚀
:#所有運動均量力而為,注意安全最重要!
:#每個動作都要配合呼吸_不求快但求紮實,才能達到效果並且不會受傷喔!
:要做之前都要 #先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諮詢醫師和專業醫療人員
⠀
祝福各位血拾人,重獲健康身心!
⠀
- - -⠀
👩🏻💼拾柒
16歲罹患血癌,17歲重生,藉由寫字、畫畫紀錄罹癌生活,出版繪本《癌!唉…哀?愛!》,換血又換肺,創立 寫癌writecancer 創作小天地,希望把得到的愛與溫暖傳遞下去
▴ FB: 寫癌writecancer
▴ IG: @17writecancer
- - -
📢血拾輔導室報告:以上內容為個人經驗分享,僅供參考。若有醫療上的疑問,請務必與您的治療團隊諮詢
- - -
⠀
#血拾輔導室 是什麼?
:曾患血液疾病的我們,都經歷過罹癌時出現一大堆艱澀複雜的問題,希望集結「血液疾病的治療」有經驗的前輩、及具醫學背景專業人員,以一問一答的型式,統整大家的知識精華,方便後進癌友找尋繁雜問題的答案。
⠀
如果你有興趣想加入,分享經驗幫助其他病友
歡 迎 留 言 報 名!
「腳背痛掛什麼科」的推薦目錄:
- 關於腳背痛掛什麼科 在 血。拾人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腳背痛掛什麼科 在 中西醫師黃獻銘aka阿銘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腳背痛掛什麼科 在 Dr. KuanKuan 眼科官官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腳背痛掛什麼科 在 [問題] 左腳腳背痛要掛哪一科呢? - 看板Road_Running 的評價
- 關於腳背痛掛什麼科 在 復健科醫師都在做的「筋膜保養」這3招快學起來解決你身體的 ... 的評價
- 關於腳背痛掛什麼科 在 上背痛看哪科的推薦與評價,DCARD 的評價
- 關於腳背痛掛什麼科 在 腳背痛... - 虹約復健專科診所Irisdream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 的評價
- 關於腳背痛掛什麼科 在 蜥蜴王 (5)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腳背痛掛什麼科 在 中西醫師黃獻銘aka阿銘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Amy】
「我追蹤了阿銘師一年了,終於鼓起勇氣掛號。感謝主安排在今日此時此刻。」Amy笑著說,一邊把助行器折放好。
———————————————
如果遇到患者是粉絲我都特別感到溫暖,平常擠出時間來分享的勇氣與知識能被收到,對我是莫大的鼓舞。而遇到主內的姐妹弟兄也讓我感到安心。
「我這個問題困擾三年以上了,看過無數醫師與治療。」
Amy的左半身容易無力痠痛,下半身尤其嚴重,最近數個月甚至要使用助行器才安心。
發病初期在西醫的檢查,從中風、多發性硬化症、或俗稱漸凍人的脊髓側索硬化症都被懷疑過,但檢查都是陰性。
我依序檢查着Amy的骨盆旋向,手腕足弓的可動性,發現雖然這些硬體結構有歪,但是不足以解釋Amy的症狀,於是開始檢查軟體的神經控制。
「我兒子等等會來,他左腳有先天罕見疾病,之後也要麻煩黃醫師幫他看看。」Amy苦笑道
「是不是有種說法,孩子有先天疾病是跟媽媽有關?我也替他操心了不少。」
「嗯嗯之後看到再說吧!」我當下聽了並不以為意,並繼續專注在診斷Amy。
門診時常遇到患者「順便」問家人朋友的狀況,但對我最重要的是當下的患者。
五十二條肌力測試的結果顯示,Amy左側的腹橫肌無力,可以解釋Amy的半身無力,但奇怪的是,我並沒有辦法找到明確的深層核心可以喚醒這肌肉。於是我祭出我的秘密武器:#共振頻率微電流 儀,簡稱 #FSM。
我稱呼FSM是”西洋的氣功機”,原理是相同頻率的兩個物質可以彼此共振,類似音叉的道理。藉由數十年的研究,德國與美國的科學家先後歸納出近千種人體組織的頻率,並且藉由頻率下指令。
比如著名的 40赫茲為消炎與行氣的頻率,10赫茲是脊髓的頻率,兩個頻率合在一起可以促使脊髓消炎,對於神經疼痛有幫助。
Amy的狀況並不單純,所有內臟的頻率都不太像,但我靈光一閃地看到頻率表上(我沒辦法背起近千種頻率)有個關於粒線體的頻率。
#粒線體 是細胞內的發電機,所有我們攝入的營養最終要藉由粒線體來轉化為可用的能量,通常跟神經發育或表現的問題有關。雖然我從未使用過這個頻率,但直覺告訴我試試。
「欸!突然有力氣了。」在粒線體頻率下,Amy的腹橫肌可以被喚醒。我看見了一絲曙光,接著測試可能有幫助的藥方: #測藥氣。
我結合肌動學與中醫,邏輯是 先測出患者核心肌力的缺陷為何以代表身體的缺陷,如果加上某元素(中藥材、營養品、穴位、頻率、情緒)可以把缺陷弭平,代表該元素很大機會對該人體有效。
Amy被測出有效的中藥方為「柴胡龍骨牡蠣湯」,是《傷寒論》中常用來處理情緒造成的精神官能症,這也引導我去思考Amy是否有心結。
「我都有看黃醫師的 #診邊故事 系列,也透過信仰去覺察自己的心結,但這幾年沒有特別發現什麼。」Amy對於“阿銘流”療法很有sense,已經先做好功課了。
診間的門響起敲門聲,一個國小男生有禮貌地問好,原來是Amy的兒子剛下課來找媽媽。我注意到他左腳有些異樣,可能是Amy 提過的先天疾患。
因為孩子在場(不想出去),我也不好意思直接開始詢問Amy的往事,因為這時候當事人可能有所保留。所幸FSM也有情緒的頻率,我便開始測試。
經過七大情緒的雙盲測試(由助理選擇情緒頻率,我與患者都不事先知情,以免被暗示),我看了測試結果不禁啞然,望向Amy與她兒子,不知道怎麼開口才是。
「結果是什麼啊?怎麼開始有點想哭哈哈?」Amy 打趣問道。
我要了張紙條寫上結果遞給Amy,Amy便再也忍不住地爆哭,如同地殼裡壓抑已久的岩漿從火山爆發。
紙條上寫著「罪惡感」。
·
·
·
我輕輕拍著Amy肩膀,靜待她釋放壓力,她抽泣着說:「我一直對我兒子感到很抱歉,我找了好多醫師都沒辦法,甚至我一直希望……他的腳變成我的腳就好了……」
聽到這我也不禁動容,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其實Amy早已透露她將孩子的疾患當作自己沒生育好的信念,但我一開始沒注意到。
一位母親雖無法將自己的肉體換給孩子,卻願意獻上自己腳的靈魂。
我跟Amy說:「我收到妳對孩子的愛,相信孩子也會收到妳。上帝給我們不同的試煉,並不是任何人的錯。妳看到孩子的病痛,不過我相信妳也帶給孩子許多喜樂。無論如何,上帝都愛我們。」
治療後,Amy感覺腰腿輕鬆了不少,且比較有力氣,我鼓勵她一起努力,還有一段路要走。
事後想起,我們每個人的粒線體其實都來自於母體,科學家認為或許可以追溯到人類起源的第一位母親。Amy的粒線體頻率與此有沒有關係,我不得而知,但我發現到一個人選擇的觀點,決定了命運。在Amy身上,我體驗到一位母親為孩子執著可以有多麼大的力量。
*保護當事者隱私,人物與部分細節經變造
--------
【診邊故事】伴大家入眠
罪惡總在深處蠢蠢欲動
應該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情緒蠢蠢欲動
你的內心深處是什麼呢?
--------
今晚21:30 【診邊特輯】
●【診邊特輯】下背痛的三種原因,你知道了嗎?
附上快速連結:
https://youtu.be/_J9Mso56BZ8
--------
●YouTube快速訂閱:
https://reurl.cc/r8g9Nb
●IG快速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amin_shih
#中西醫師黃獻銘 #診邊故事 #罪惡感
#測藥氣 #共振頻率微電流
腳背痛掛什麼科 在 Dr. KuanKuan 眼科官官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只要是在桃園接受 PGY (一般醫學訓練) 的年輕醫師應該都會去高揚威診所,再次感謝桃園榮總設計的 PGY 訓練套餐,高揚威診所真是潮到出水。
開業術不稀奇,但有沒有聽過山地開業術。
全國第一間以山地醫療模式成功獲利的診所。不只這樣,開張至今已第二十五年業績仍持續成長,連健保局都覺得奇怪。Google「高揚威」,媒體盡是報導高醫師得到醫療奉獻獎的部分,但我認為山地開業術才是最精華最值得學習的地方。畢盡高醫師自己說有了成功模式才能找到學弟妹進來一起服務,醫療奉獻獎是用來讓更多人知道他在幹嘛才接受的。
還在學生時代,我原以為醫療奉獻獎是一種「封聖」,是一種悲憫的代償獎勵機制,到今天我才了解醫療奉獻獎得主的真正意義是替家鄉醫療找到獲利引擎,藉由引擎來驅動飛輪(flywheel),讓更多資源引入偏鄉,讓更多利益回到原住民身上,甚至長期取得公部門計畫的試辦桿位,成為計畫領頭羊,營造與政府互利共生的關係。
最終目標是提高原住民同胞的平均壽命。
成效驚人。
*
這篇文我想試著拆解高醫師的飛輪,同時還原今天跟隨巡迴醫療的過程。不過高醫師語速極快,又不斷拋出大量數據,理解錯誤盡請見諒。
高揚威醫師,自稱兇悍的泰雅族人,家醫科醫師,綽號山大王,老爸是日治時期理蕃政策下的醫療政治菁英,但在高醫師小時候便過世了。高醫師以高醫公費生身份畢業之後回到復興鄉衛生所服務,復興區位於桃園的東南角山區,地廣人稀,山高水長。即便在衛生所時期已經過得不錯,薪水高,事情少,還以對當時來說先進的聯合與分潤模式,串連各山地衛生所取得不錯的成就,但是他還想做更多。所以在健保開辦時自己出來開業,開業地點就在衛生所旁邊一條街。
講到這邊,高醫師介紹開業術第一堂課,人口與地理學。現在桃園市兩百多萬人,復興區只有一萬出頭,這樣開業可以賺錢嗎?一般來說只要服務地點的人口基數有三千人便能支撐一間診所營運,但佔了桃園市三分之一土地面積,人口密度僅為市區六百分之一的復興區有可能嗎?高醫師接著指著牆上的地圖,分析各村人口現況與他後來引薦學弟們的開業地點,復興區現在的診所只有一間泰千診所與他沒有關係,而泰千位於人口更稀少的羅浮村,但位於要道上所以可以吸納台七線與其支線上其他村的人口。
復興鄉不僅不是蛋黃區,連蛋白區都算不上。但是高醫師說即使是蛋殼區,只要量做得夠大,服務夠多元,蛋殼還是能夠獲利。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長尾效應的案例呀。
而且蛋殼上一點點的醫療資源,就是居民的全部,沒有就真的一無所有。
事後證明,比起衛生所,私人診所的彈性與自由度更高。
*
本來大家都勸他不要出來開業,放棄幾十萬收入與半退休式生活,高醫師仍然出來開業。原本很擔心會不會沒病人,結果開業第一天八十幾個病人,第二個月每日破百,一路到今天,一個月四千五百多單,成為山地無合理門診量限制的醫院。
診所病人跟診所前面種了二十八年如今炸到四樓屋頂的九重葛一起成長,一樣旺盛。
這根本不是一間正常的診所會做到的規模,即使是平地也是很誇張,或者應該說只有山地才能夠這樣做,而高揚威診所又是第一間如此成功的山地診所,所以別具意義。
當然這些是靠努力換來的,二十四小時急診、對山地來說最重要的夜診服務、巡迴醫療,這都是衛生所一開始沒有的東西。另外有些設計事後看來是歪打正著,如免收掛號費讓原住民願意看診,高揚威診所是第一間做山地篩檢服務的診所。經由篩檢抓出需要治療的人(比想像中的還要多得多),然後自動化病歷,藉由定時提醒病人回來拿藥。提高營業額同時提高原住民慢性照護品質。
能來看診的人最少也是是亞健康,那來不了的呢?高醫師是全國第一間接山地醫療巡迴計畫的私人診所,他戲稱整個復興鄉前山後山都是他的醫療牧場,每週巡迴醫療車走的三條路線彷彿拖網漁船,將生病的人一網打盡。各種疾病需求,各種健康狀態被各種粗細的服務網包圍。部落中心是社交據點,都來到家門口了,就醫門檻當然降低許多。他又戲稱自己像郎中,因為許多原住民工作為粗重活,常常腰痠背痛需要貼布。
再來高揚威診所又成為第一間視訊醫療站的連線診所,服務更偏遠的患者。早期因爲連線頻寬不夠,常常聲音跟影像對不起來,所以發展出三線平行連線的方式,影像讓病人看得到能安心、聲音讓問診能即時、傳真讓處方可以傳遞,三者不同步但有效。視訊站不僅成為醫療牧場的牧童,也是送出部落醫療需求的即時狼煙。
後來又針對病情更重的原住民朋友做居家醫療。因為時間一久想要收束外勤服務,但是禁不起公部門遊說。一做下去發現不得了,必須要做,因為在深山裡,躺在家裡的患者實在太令人難過,一個下蘇樂部落四十戶有八戶躺著臥床病人。另一方面資金面算一算發現可行,一個月一百八十個案,一個給付八百,加上林林總總項目結論是做得起來。高醫師一邊打趣道,居家醫療替下降的診所業務補上業績。後續也有討論居家醫療飽和以後的政策調整,但細節太多,我只知道高醫師明確了解自己站在偏鄉的風口浪尖,出來發言可以獲得什麼影響力。
*
診所幾乎把所有類型的患者都包進來了。之前也接了糖尿病照護網,還有長照賦能的據點,本來想要連護理之家都做,但門口的巷子實在太小無法容納雲梯車進來不符合條件。如今又接下長照A據點,天吶是A據點,可能是我孤陋寡聞,沒聽過哪間診所接下A據點,A據點負責個案管理與發派,是層級最高的長照據點。高醫師說他現在有兩把刀,一把醫療,一把長照。接下來會好好使用二刀流照顧山上的年邁同胞。
提到與政府合作的計畫,他以長照交通接送為例。復興區三輛車購置費用加上每個月三位司機約十九萬元,有多間民間企業來標,衛生局找高醫師去替欲標的企業上課指出復興區的需求,講著講著,衛生局乾脆委託高醫師幫忙整個長照交通的計畫。當然除了一般長照業務,以復興區稀少的醫療資源而言,長照醫療的部分當然是送他這邊,穩定業務量多少有幫助。與公部門打交道,長期而言人和絕對是重要的,高醫師也講了許多,但是運作過程橫跨年度實在太長,人員太複雜,我實在記不起來就省略不提,結論是平時就要親切待人,譬如當初菜鳥高醫師買微波爐給吃冷便當的護理師,照顧了胃也照顧了心。
其實在這邊可以看出政府與高揚威診所之間互利共生的關係,兩邊彼此需要,政府需要偏鄉成績,而全桃園只有一位高醫師;而診所需要財源來開拓更多業務。高醫師說寫公部門計畫,不外乎就是四點:必要性、實質解決方案、自我能力與可被監控性。幾十年下來接的計畫量實在很可觀。
最後是現在全台灣有三十幾間山地診所,有十八間高醫師有參與輔導,將模式 ditto 複製出去,包括剛剛提到的人口地理學、經營策略與計畫等。高醫師表示有為者應如是,實在太帥。
*
雖然整個話題都是數字,但很明顯上面這些計畫根本就不是光靠獲利就可以做起來的,就算有錢也做不來,需要強烈的動機與靈活的身手,還有最重要的是關鍵的部落理解者。有了名與利才能做更多事,但絕對不是終點,高醫師就是最好的案例,甚至連後事都投入其中。
在巡迴的過程中看到一些有趣的設計,比如桌機一體的看診電腦,宏碁筆電黏在小邊桌上,下面連接網卡與電源,螢幕後蓋黏著健保卡讀卡機,裡頭的醫囑系統是很早期與展望亞洲科技共同設計,高醫師說好可惜沒有申請專利都被拿去用了。醫囑系統設計了大量的套餐,讓即使是司機大哥(兼護佐)也可以準確無誤的從巡迴車拿藥。
巡迴車的部分,是靠三年前在 Flying V 的募資計畫《讓距離不再是距離》獲得 821 人贊助共三百多萬與台積電基金會馳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當初的募資頁面,寫的真的是很可愛很真摯。
對我來說,高醫師是一個善於調度資源臻至化境的人。
政府資源、民間資源、慈善資源。
*
回到飛輪,什麼才是山地私人診所的飛輪呢?總結以上,首先飛輪的目的地不是最高獲利,而是原住民健康品質,因此需要多樣化全方位(但不那麼賺錢的)健康服務,這群服務,即便有現有的公共健康資源,仍必須細心分別對接到各個項目,因此需要具有規模化的機構執行才能降低單一服務的建置成本。譬如單單是一個糖尿病共照網在山地肯定是難以單獨執行。
越大的診所規模,各項目計劃可以共享固定成本,多餘的經費便可以多聘人,或是更好的分潤,讓更多人願意來一起幫忙,提升照護品質,讓診所規模更大,於是循環。這是我今天學到最大的收穫。
今天的課程彷彿公路電影,一路聽高醫師滔滔不絕,在北部橫貫公路的部落與部落之間移動,停下來便看診,動起來便分享,一路到晚上。晚上烏漆媽黑的,司機大哥還眼尖發現騎腳踏車掉到山溝裡的小孩,還好沒事,真是嚇死我也。
在沒有路燈的山溝旁,看著高醫師替驚嚇的小朋友做初步的骨骼肌肉理學檢查,即使是路邊還是聖光滿滿,亮亮的。
社區醫學真是有意思!
腳背痛掛什麼科 在 腳背痛... - 虹約復健專科診所Irisdream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腳背痛 ✓這是一種這是退化性的足背關節炎 發生的位置是中足--跗蹠關節 常見症狀~~ 1️⃣承重時,在腳背會有疼痛感2️⃣在起床走下第一步時,可能會有非常尖銳的 ... ... <看更多>
腳背痛掛什麼科 在 [問題] 左腳腳背痛要掛哪一科呢? - 看板Road_Runni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最近無論是跑步或騎單車,
左腳的腳背都會有輕微的疼痛感,
痛感來自於某個腫起來的點,在連結大姆趾的筋上面,
用手去壓的話會有明顯痛感。
呃…我並不是要請板友們隔空看診與隔空抓藥,
只是我實在不曉得這個去醫院掛哪一科,
爬了一下文並查了資料,
骨科、神經科似乎都有人說,
請問這算是骨科還是神經科呢?
附上男性腳ㄚ圖,不喜勿點 XD
圈起來的地方有點腫
https://dl.dropbox.com/u/11623432/Photo17.jpg
跟右腳比起來腫的地方更明顯
https://dl.dropbox.com/u/11623432/Photo59.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224.22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