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聞之色變的胃癌前奏曲...幽門桿菌*
胃酸是消化系統極為重要的免疫關卡,
可以消除食物上大部分的細菌、殺死外來的致病原,
本來醫界也以為,胃處在一個無菌的狀態,
直到發現那隻胃酸殺不死的細菌...幽門桿菌!
⚠️重點1 #幽門桿菌會有什麼症狀
幽門桿菌會寄生在胃黏液或胃黏膜細胞中,
而且一住就是一輩子,被視為胃的違章建築。
感染幽門桿菌的人,約有8成症狀不明顯,
包括慢性胃發炎、胃脹氣、消化不良等,
部分病人則可能有胃潰瘍、缺鐵性貧血等症狀。
⚠️重點2 #幽門桿菌會傳染嗎
有個說法說,要知道感情好不好,
只要看有沒有同時感染幽門桿菌就知道。
這是因為幽門桿菌的主要傳染途徑,
是唾液和被有菌糞便汙染的水和食物。
在同住的情況下,若自身感染幽門桿菌,
伴侶被感染的機率有7成,子女則有4成。
⚠️重點3 #有幽門桿菌就會得胃癌嗎
幽門桿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一類致癌物,
過去研究發現胃癌病人中9成有感染幽門桿菌。
雖然這不等於「有幽門桿菌一定會得胃癌」,
但可靠數據仍證實約1至3%會得到胃癌,
所以通常建議一旦抓到幽門桿菌,就格殺勿論。
目前殺菌治療成功率最高高達97%。
⚠️重點4 #誰需要檢查胃幽門桿菌
臺灣的幽門桿菌盛行率超過3成,
其中 #家人伴侶有感染者、#長期脹氣消化不良、
#消化道潰瘍患者、#長期使用消炎止痛藥者
都屬於高危險族群,建議要主動前往篩檢。
⚠️重點5 #幽門桿菌檢查一定要照胃鏡嗎
幽門桿菌篩檢有非侵入性與侵入性的。
在所有非侵入性的檢查方式中,
準確率最高的是 #碳13呼氣檢查 (吹氣就能檢查),
其次是 #糞便幽門桿菌菌抗原 與 #抽血看幽門桿菌抗體。
侵入性檢查指的是透過胃鏡來執行的方式,
包括 #尿素酶測試 與 #切片組織檢查 等兩種。
📣加LINE #因為我值得信賴
https://reurl.cc/E2QR6A
📣看書 #許你一個好胃來
https://reurl.cc/L1Rkpe
#吳文傑醫師 #肝膽腸胃科
#彰化員生醫院 #台北中山醫院
#跨科會診 #終結胃食道逆流
#胃癌 #胃鏡 #膠囊胃鏡 #脹氣 #消化不良 #胃炎
胃鏡切片會痛嗎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去年二月開始的疫情爆發至今,
大家勤帶口罩勤洗手,真的預防很多呼吸道感染👍🏻 但因為腸胃道感染的病毒🦠是酒精無法預防的~所以過年後感冒的病人不多,
幾乎都是腸胃炎的病人😅
腸胃炎的衛教之前寫過囉~
▶️ https://ppt.cc/fgHSmx
那寫一下也是我們診所常見的病人族群
⚜️ #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主要是因為食道上皮是鱗狀上皮,並非耐酸的柱狀上皮,胃會分泌胃酸主要是為了 #物理性殺菌跟消化食物,胃酸PH值平均為2 ,甚至比檸檬汁還酸,若食道長期被胃酸反覆侵蝕,久而久之就容易產生胃食道逆流。
👉🏻 症狀:#胃酸逆流、#胸口灼熱(俗稱火燒心)、#食道異物感、#吞嚥疼痛、上腹漲、噁心感、消化不良、打嗝、甚至有的會胸口疼痛、夜咳、夜間氣喘發作、聲音沙啞、嘴巴發苦發酸。
(其中”吞嚥困難”有時是食道癌的症狀之一,有時初期會難以辨別,請給醫生評估喔!)
👉🏻診斷:
1️⃣ 病史、理學檢查。
2️⃣#上消化道內視鏡:最直接也最準確的診斷方法,也可以順便檢查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或需要的時候也可以切片檢查。
3️⃣24小時食道酸鹼度測定。
4️⃣食道蠕動壓測量。
👉🏻 治療:
1️⃣藥物:#制酸劑搭配胃腸藥效果通常不錯,其中質子幫浦抑制劑效果比H2拮抗劑更好。若檢查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也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2️⃣手術:現在藥物治療效果通常不錯,但如果藥物效果不彰,可以考慮胃底折疊手術。
⚠️ #胃痛不是吃止痛藥‼️🙅🏻♀️
➡️在門診看到不少民眾,說自己胃痛吃了止痛藥都沒效,或胃很痛要求來打止痛針,其實除了普拿疼跟嗎啡類止痛藥,很多消炎止痛藥是傷胃的,反而短暫的止痛後會胃更痛‼️
除了藥物控制,搭配飲食習慣的調整也是非常重要的!現代人壓力很大,不乏小學生就來看胃痛,也有高中生胃鏡就看到胃潰瘍的~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幫助減少胃痛發作的頻率喔❗️
1️⃣#睡覺時三小時禁食,才不容易胃酸逆流。
2️⃣#睡覺可以抬高枕頭,或左側躺減少胃酸逆流。
3️⃣#咖啡因會讓賁門括約肌變鬆,胃食道逆流症狀會惡化,#建議不要空腹喝黑咖啡☕️、濃茶🍵、碳酸飲料🥤跟酒🍺。
4️⃣#高脂肪食物會刺激胃酸分泌:建議避免油炸食物、難消化的食物(如:糯米或珍珠🧋)及辛辣食物。
5️⃣#建議不要穿太緊衣服,如:腰封等。懷孕、肥胖等增加腹壓的情形也容易有胃食道逆流,維持適中體重也有幫助。
6️⃣#飯後一小時內建議不要做核心運動。
7️⃣#三餐定時定量,讓食物定時中和胃酸,因為空腹時間過久,胃會持續分泌胃酸,讓症狀加重。
8️⃣#不要暴飲暴食,三餐吃七分飽,才不會把賁門撐開加重症狀。
9️⃣ #尼古丁會增加胃酸分泌,並影響下食道括約肌的運作,所以不要抽菸🚬。
🔟#吃飯放慢速度,不要囫圇吞棗,容易胃脹氣。
值得注意的是,#壓力荷爾蒙會使胃酸分泌增加,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或容易焦慮的人,也容易胃炎或胃食道逆流,所以適時排解壓力也是很重要的喔~
其中慢性咽喉炎,也跟胃食道逆流有關,之後有機會再來介紹~
#佳鴻診所(備有胃、腸鏡)
🔽以下圖片取自永信藥品網站
胃鏡切片會痛嗎 在 傅志遠 Peter F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些時候,病人對檢查的期待與結果有落差時,會需要花點時間解決「情緒問題」,然而更複雜的是對檢查的目的也有落差時....
有個病人,上腹部悶痛了一個多月,在其他醫院的電腦斷層裡懷疑胃部腫瘤,所以住院做進一步評估。
標準做法就是排胃鏡與抽血檢驗,檢驗的項目包括腫瘤指數。在等待胃鏡的這兩天,腫瘤指數的結果已經先出來,落在標準值內。然而隔天的胃鏡看到一個明顯的腫瘤,雖然病理切片還沒有確定是癌症,不過基本上八九不離十。
「確定嗎?會不會搞錯了?」對於我向他說明檢查的結果,病人顯然不太能接受。
「基本上,惡性腫瘤的機率很高,要有心理準備。」
「那為什麼前天驗的腫瘤指數,告訴我是正常的?」病人前兩天很高興腫瘤指數落在正常範圍,我當時沒有對他的「高興」有任何評論。
「正常也不代表一定沒有問題,無論先前的檢驗如何,胃鏡已經看到腫瘤,所以『你有腫瘤』。」
「既然正常也不代表沒事,那就是說這個檢查根本不準嘛!那何必做呢?」
因為這個抽血的數值,病人跟我講了十多分鐘,一直糾結在「醫師告訴他『腫瘤指數正常』,但卻診斷出癌症。」這件事。質疑檢查的必要性,質疑檢查的準確性,質疑是否有誤判.....
「無論先前的檢查如何,我建議你勸媽媽面對現實,要開始做抗癌的準備。」講再多也沒有用,病人還沒接受事實,我離去前很認真地向家屬說明。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插播一下很多民眾對「腫瘤指數」的迷思,很多人會想用腫瘤指數做為癌症的篩檢或診斷工具,如果正常就沒事,升高的話再做進一步檢查。
標準放的很低的話,確實是可以做個「最基本的篩檢」。問題就是真的很基本,正常值不一定沒有癌症,升高也未必一定是癌症造成。
臨床醫療上,腫瘤指數高低的意義是在於「已經診斷出癌症」的狀況下。我們通常會在治療前(手術、化療、放療、標靶....)驗一次當做基準值,然後對照治療後的數字,做為治療效果的評估。
或是在癌症的長期定期追蹤中,比較每一次的數值,做為腫瘤細胞活動的評估,若是在多次都是正常值後突然升高,則必須懷疑復發或擴散。
換句話說,一開始的數值不是拿來做為診斷之用,升高不用太害怕(因為還沒開始治療),正常也不能掉以輕心。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插播結束。
自我檢討的結果,可能是沒有清楚向病人說明「每個檢查代表的意義」,連帶病人對檢查結果有不正確的期待,後面要再解釋就要花更多時間。
很多醫療端覺得理所當然的事,病人未必能理解。當我們基於「理所當然」而做的處置,若是沒有溝通清楚,後面問題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