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跳高的袋鼠】
#一個關於習得性無助的實驗
前幾天拜訪宜蘭的一間牧場
意外的發現,裡面竟然有袋鼠!
連在動物園都不曾看過的袋鼠這裡竟然看的到
孩子們自然很興奮地搶著餵食
「他會跳很高嗎?」唯可問
「袋鼠應該會跳很高吧」我不確定的回答
「他可以跳像牆那麼高喔!」
一旁的工作人員指著旁邊的一道牆熱心地回應
那牆將近一層樓的高度
「哇! 可以跳這麼高呀!」我驚呼
「對呀! 不過他們現在不會跳這麼高了」
「為什麼?」
「因為在他們小的時候,飼養空間的天花板比較低,他們跳起來時就會撞到天花板,幾次之後他們就不會再跳了」
我聽完之後理解了
同時也覺得心情好複雜
還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
「我們是不是也都跟袋鼠一樣
被無形的天花板侷限了自己的能力?」
明明可以做得到,但卻不相信自己做得到
過往的經驗彷彿無形的天花板
就算活在沒有天花板的天空底下
內心的恐懼也讓我們不敢嘗試再往上跳
這讓我想起一個殘忍的實驗...
#習得性無助的實驗
五十年前塞利格曼(M. Seligman)和梅爾(S. Maier)做了一個經典的「習得無助」實驗。他們讓兩組狗兒不定時接受完全相同的電擊,但第一組狗有控制權,被電擊時只要壓一個板子就可以逃避電擊;第二組狗則完全被決定,不管牠們做什麼,都與是否被電擊無關。
實驗第二天,兩組狗都接受另一個逃避電擊的實驗,籠子中間有道隔板,狗被電擊時,只要跳過隔板就可以逃避電擊。
結果,第一組狗一被電,就會趕緊跳到隔板以逃避電擊。但第二組狗,就是昨天「被決定」的狗兒,放棄了努力,躺下來被動的接受電擊。牠們哀哭,大小便失禁,但就是不再嘗試跳過隔板。結論是:第二組的狗學會一種「做什麼都沒用」的想法,牠們「習得無助」了。
(以上內容取自曾世杰院長)
在正向教養中孩子負向行為中的最後一項
就是無能放棄
當孩子試過各種努力都無法滿足內在深層的渴望時
孩子就會開始自暴自棄,同時也產生無助與絕望
「沒有用的,放棄吧! 我做不好,我沒有能力也沒有價值,我也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不要對我抱以任何期待與希望,一切都只是徒勞,因為我做不到。」
在這階段的孩子會變得非常的退縮、消極與逃避
對於成人的任何作為都毫無回應也毫無改進
進而也讓成人感到挫敗、無助與無能無力
要不是完全放棄孩子,就是過度的幫助與保護
如同被眷養的袋鼠
失去天生就有的跳躍能力與自信
只能活在人類所期待,那小小的園區當中
#實驗過後三十年發現名為希望的迴路
2016年7月,兩位心理學家共同發布了一篇新的研究文章。
通過腦神經研究,實驗顯示當年「習得性無助」的現象,「被決定」的狗兒並非「學會了」無助;而是,因為前一晚不斷受到電擊,產生強烈的焦慮感和壓力,出現哺乳動物的自然反應—就是抑制了反應(inhibit control)。
原來,腦部的原廠設定是認為,凡是我們感到壓力的東西,都是無法控制的,因此自然反應是「沒反應」。
而有控制權的狗兒,因為在前一晚練習了用壓板子來控制情況,牠們學會了「控制」,因此超越「沒反應」,而做出正常的躲避。
塞利格曼和梅爾稱之為「希望的迴路(hope circuit)」,通過日常的「控制訓練」,建立抗壓性(resillience)。從學會控制當下發生的事做起,開始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負面事件感到有掌控權。
(以上內容取自女人迷womany)
這也和正向教養在面對無能放棄的孩子
所採取的相應作法不謀而合
#建立孩子希望的迴路
面對無能放棄的孩子
所能做的就是鼓勵、鼓勵、再鼓勵
並停止所有負面的評論與責備
陪伴孩子從小事情開始練習
一步一步透過簡單任務的成功建立自信
只要孩子有顯現積極與努力的部分
那怕再微小,也都要給予鼓勵和肯定
讓孩子慢慢找回可控感
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價值,且值得被愛
✏️本日金句:
「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願我們與孩子
都能重拾在天空下跳躍的勇氣
#正念育兒 #正向教養 #意識父母
/
補充: 感謝 糖果家好好睡 的提醒
關於袋鼠因為天花板擋住而「受限」
以及狗兒遭受電擊而「受創」的差異
(話說習得無助這個實驗網路上找到的版本都不太一樣,但主要傳遞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受創相較於受限所產生的壓力多的更多
不過在我看來兩個最終都會導致受創的結果
差別在於主動跟被動,以及形成壓力的速度
這篇主要想傳遞的意思是
無助會成為一種慣性反應
而要打破這種慣性,需要因著鼓勵與小成功而來的勇氣
一步一步的調整淺意識中的信念
不管孩子亦或成人都是,與你們分享
(我自己過去也曾經是個無助的成人,所以特別有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POPA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同嘅性格特質,有的主動積極,有的內歛謹慎,還有些……hmmm……怎樣鼓勵也沒用,經常覺得自己會失敗、不敢嘗試,令父母既擔心又勞氣,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真是天生懶散、沒自信,或是有其他你意想不到的原因? 參考資料 Seligman, M. E., & Maier, S. F. (196...
習得性無助的實驗 在 貓心—龔佑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女人迷 womany X 抽書 ]
最近閱讀了慕顏歌的新書《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2》,書中的序章深深地吸引著我。序章中概略提到了「習得性無助」的實驗,讓我重新審視了這個 8 年前學過的理論。
這本書雖然我覺得大部分的章節都蠻無趣的,但也有一些可讀之處。出版社還有一本扣打,再抽給讀者!
在11/8晚上9點前公開分享本文、按讚本文、按讚我的粉專、留言標注五名好友,就把這本書抽給讀者!
習得性無助的實驗 在 健美女大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對自己嚴苛才會進步,是一種迷思】
有時跟學生的對話裡,我說到我自認是個意志力低落的人。得到的回應清一色都會是「屁啦,怎麼可能!」學生似乎容易對教練有一種想法,那就是教練一定是自律甚嚴、意志力過人,才可以深蹲蹲很重,或身材很 fit 等等。似乎「教練」這個職業一映入腦海,一般人就自動會有一種「準備好要來接受逼迫」的心理準備。如果教練沒有狠狠逼迫自己一番,可能還會稍嫌失落。「這樣會有運動效果嗎?」
看到這篇文的標題,有人可能會立刻聯想起那些「反例」,也就是那些不對他嚴厲,他就擺爛或無所適從的人。是,這樣的人你我身邊都一狗票,甚至是我們放眼所及的多數。但這並不是因為我的標題下錯了(事實上,研究早就證實,比起嚴厲地自我批判的人,善待自己的人長期下來能夠完成更多成就),而是這些人的「本質」並非如此。這是被一整群相信要嚴苛、打罵或是剝奪選擇權才能讓人有長進的家長、師長與上司所塑造出來的。當你已經被灌模成這樣的形狀了,你也就只能裝進這樣的容器裡。著名的心理學家 Martin Seligman 廣為人知的「習得性無助」的實驗,就是在闡述這樣的現象。
(這裡有寶貴一課可以學起來:即使整個社會都跟你不一樣的時候,你也不一定是錯的 XD)
運動領域的,就更崇尚嚴厲對待自己了。我們幾乎無法想像,對自己太「好」的人,怎麼可能練出大肌肉?怎麼可能瘦身?怎麼可能忍受那些日複一日的艱苦訓練或低糖低油低鹽blahblahblah?我其實以前也很難理解。後來我終於想通了:這樣的想法,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把所有人放在同樣的標準下比較,預設所有人都一樣想要、一樣適合、一樣的自我實現方式,也有一樣的價值觀與背景條件「在運動這件事上登峰造極」。這對於原本就喜歡訓練的教練們而言,真的超不直覺。我們也許花一輩子都很難理解,為什麼運動對很多人來說,可以痛苦成那樣。
再說,拿運動員當例子,真的很沒說服力。「運動員的體能」,如果不是世上第一,也會是世上第二最適合「曇花一現」這個成語的玩意。那麼極端的體能狀態,幾乎是只要你後腳一離開訓練場,就會馬上開始衰退。這種為了特定時空特定目的做的努力,根本不適用一般人。不管是生理上 (Preininger et al.,2012) 與運動效果每個人差異極大這件事 (Ahtiainen et al., 2016),還是心理上:每個人想要的、適合的、能做到的、願意做到的、準備好要做到的都不一樣,這種比喻都是架空現實的謬誤。
我認為,長期運動有成且能維持的人,並不是他有意志力。他們跟其他人的差別,是「他有意願/能力/條件把意志力投入在這件事上」,且不覺得累(想想看:什麼是你擅長或做起來有成就感的事?就是那種感覺)。雖然很多人寧願相信這一切都純粹是意志力的結果。對「要求人要有意志力者」,也許是因為長期被誤導;而對於「被要求要有意志力者」,也許是因為害怕改變(這非常正常),畢竟只要相信對方跟自己的差異越大,就越不用承擔必須起身改變自己的壓力。
一直用不符合科學的方式純粹強調意志力的重要,只是在製造挫折感。挫折感解決不了任何事。只會打擊到那些有心卻不得其門而入的人。
(當然,挫折感某種程度可以說是「有用」,例如健身房愛用的「挫折感行銷」。這是一種出自於「只要展示我比對方強他就會信任我」心態的奇怪手法。相信有在健身房被教練或路人問候過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那就是對方會習慣用一種「你錯我對」的方式來試圖說服你,所以一開口就少不了告訴你「錯」了。然後繼續滑坡到「錯的姿勢」等於「受傷」)
我不是意志堅強的人(其實你也不是,相信我),所以我不會選擇一直用把自己逼到極限的方式,而是掌握好許多步驟,讓我自己不要在無法控制的情況下跌入腦內啡低落以致行為失控的處境。它需要花時間(但不用擔心,我指的是長期,而不是一次花很多。我不吃疲勞=意志力那套 XD),但好處是你對自己可以慢慢有更多掌控,越來越不必在失控與來回擺盪的高山低谷間感到無能為力。最終,你的付出不會徒勞,只會越來越事半功倍。
相關文章:
意志力哪有那麼威 https://goo.gl/1EF6Gn
姿勢的重要性被誇大了 https://goo.gl/L4rkad
習得性無助的實驗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同嘅性格特質,有的主動積極,有的內歛謹慎,還有些……hmmm……怎樣鼓勵也沒用,經常覺得自己會失敗、不敢嘗試,令父母既擔心又勞氣,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真是天生懶散、沒自信,或是有其他你意想不到的原因?
參考資料
Seligman, M. E., & Maier, S. F. (1967). Failure to escape traumatic shock.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74(1), 1-9. doi:10.1037/h0024514
蔡純純(2015)。從「習得性無助」談如何幫助孩子不放棄。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9),頁66-70。
Ware, D. (2013, December 17). Examine Your Attribution Style. Retrieved from Psychologist's Guide to Emotional Well Being
習得性無助的實驗 在 #從藝術看情緒:: {別讓你的無奈(Resignation) ,變成習得性無助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Martin E. P. Seligman 和Steven F. Maier 用 狗狗做了實驗,並提出了「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這個概念。 ... <看更多>
習得性無助的實驗 在 [資訊] 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 看板prozac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資料來源:https://goo.gl/oRUSSZ
<<習得性無助:讓你一事無成的天使與魔鬼>>
因為相信痛苦一定會來到,選擇放棄採取行動,接受預期的痛苦結果,可概括「習得性無
助」之意涵。透過理解此概念,避免自己不小心陷入習得性無助的漩渦裡!
「害怕悲劇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麗的東西我越不可碰。」王菲這句經典的歌詞,是
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經典心理表現。
可能你或者你身邊的人正在經歷這樣的體驗:發現自己努力了很久,但卻始終不能達到預
期的效果。因此,你們開始感到無力抵抗某種「影響命運的力量」。當你開始相信這種「
命運」,便會開始覺得虛無,不再樂觀,彷彿一切努力都是無益的。
如何對抗這種虛無的悲觀感?又或者,如何幫助身邊有這種習得性無助的人?這是我們今
天要討論的問題。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
20 世紀 60 年代,Martin Seligman 經過動物實驗,提出了習得性無助的理論模型:動
物在先前的經歷中,習得了「自己的行為無法改變結果」的感覺,因此,當它們終於置身
於可自主的新環境中時,也已經放棄嘗試。一直在籠子裡被反復電擊的狗,多次實驗後,
只要電擊的信號音一響,即便實驗者在電擊前已經把籠門打開,狗也不會逃走。相反,它
會在電擊到來前就倒地不起,痛苦呻吟。本來可以採取行動避免不好的結果,卻選擇相信
痛苦一定會到來,放棄任何反抗。這就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就是這樣一種被動
的消極行為。
表現在人的身上往往是,當一個人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並反覆失敗,形成
了「行為與結果無關」的信念後,可能就會將這一無助的感覺過度泛化到新的情境中,甚
至包括那些本可以控制的情境。比如,你已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孤獨中,你就會漸漸
認為孤獨才是人生的真實,從而更加放棄與他人交流。(推薦閱讀:讓自己更成熟的三個
願望:放棄完美,卻迎接完整)
習得性無助受環境的影響最大。
一方面,一些極端環境會催生習得性無助。受虐待的女性、孩子和人質,是習得性無助的
高發人群L們已經接受了「嘗試是無望的」這樣的暗示。一個典型的表現是,當他
們離開長期受關押、虐待的環境時,會因為無法面對任何事情(因為害怕可能的失敗),
而經歷一段非常痛苦的適應期,無法正常生活。
另一方面,家庭的管教方式也有著很大影響。研究表明,過度管教、過度溺愛的家庭都會
提高孩子習得性無助的機率。如果在上大學之前還不會自己洗衣服,不會做一頓簡單的飯
菜,或者在家庭的角色中,父母是經常說教、嚴加管制的(更像是老師),孩子在脫離家
庭環境後(比如上大學後、就業時)往往會倍感無助。
在習得性無助的影響下,很多人會尋找外部的因素作為責備的對象。比如,會把自己期中
考失敗的原因,歸結為沒有足夠的睡眠,或者是「老師是個混蛋」。他們也會責備自己,
認為自己很蠢。
習得性無助很容易導致抑鬱當一個人不再認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覺得付出的
努力與最終的結果無關,那麼可能就會變得無助和無望。這裡的抑鬱,不僅僅指持續一段
時間的普通的抑鬱情緒,也包括更嚴重的抑鬱症狀。因此,習得性無助經常出現在對於抑
鬱症的臨床研究中。許多抑鬱症患者的表現是,當他們失敗時,就會產生極大的挫敗感,
放棄嘗試,產生「做什麼事都是無濟於事」的感覺。
總的來說,習得性無助理論具有三個重要因素:
-個人行為和結果之間的無關聯性,
-對「自己所希望的結果不會發生」、或「不希望的結果將會發生」的預期,
-不再做出任何行為以改變現狀的反應。
<<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無助?>>
習得性無助的人,往往在歸因方式上存在問題。這是 1978 年,Seligman 和他的學生 Ab
ramson 和 Teasdale 進一步補充修正無助感理論得出的。
歸因是指,人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過程,作出的解釋和推論。當個體經歷了失敗或挫折時
,會有不同的歸因風格:例如,失敗是由於內部的自身原因,還是外在環境造成的;導致
失敗的原因是穩定的,還是不穩定的;導致失敗的原因是普遍的,還是個別的。(推薦閱
讀:【向輸過的人致敬】小球 莊鵑瑛:在這個時代,失敗是一種幸運)
研究表明,抑鬱症患者更傾向於採用這一解釋風格:將壞的結果歸因於內在的、普遍的、
穩定的特質。這三種角度被歸納為「3Ps」:personal/pervasive/permanent.
了解以下這三個角度,也會幫助具有習得無助感的人們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
內在(personal):他們容易將自己投射到問題上,認為什麼都是自己的錯。會
降低個體自尊。
普遍(pervasive):他們認為問題不僅僅是問題本身,而是影響到生活中的每個方面
。這使得失敗的影響會泛化。
穩定(permanent):他們認為,問題是不可能被改變的。使得失敗產生更長久的
消極影響。
這種歸因方式的一個典型情境是學業困難。那些成績不好的、無助的兒童更容易採取內在
的、普遍的、穩定的歸因(如自己的學習能力不足,而這種能力是無法改變的),而非外
在的(某次考試比較難)、個別的(僅僅不擅長某科)、不穩定(這次沒有認真複習)的
歸因,他們報告了消極的感受,同時預期下次也會做的很糟糕,採取了無用的策略,並反
复思考無關的事情。一次失敗會讓他們覺得要垮掉,然而之前的好成績則對他們不產生影
響。
20 世紀 80 年代之後,無助感理論又有了新發展,即無望感(hopelessness)。與無助
相比,無望感涉及到對整個未來的消極預期,以及隨之而來的反應。
我們之所以能夠且願意付出努力改變我們的生活,是因為我們抱有一個信念,即「我們的
行為會產生特定的結果,掌握這其中的聯繫,可以讓我們在未來通過行為達成目標。」如
果這一信念遭到了破壞,我們就失去了控制感,產生「怎麼努力也沒有用」、「自己希望
的結果不會發生」的預期,可能會使我們不再採取行動以改變這種情境。更糟糕的是,對
嘗試和努力的放棄可能導致我們的預期成真,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此外,人們不一定只會從自己的經歷中習得無助。這種情況被稱為,替代性無助。替代性
無助是指,人類可以通過觀察另一個人的行為得到的結果(如受到獎勵或懲罰)而進行替
代性學習,同樣的,人並不需要直接體驗不可控的事件,只要觀察到發生在其他人身上的
不可控事件、無助效應,也會產生習得性無助。目睹父母的婚姻困難的孩子,即使從未經
歷過戀情,也會有習得性無助,認為自己無論如何不會得到圓滿的感情。
群體性無助是另外一種情況。Simkin、Lederer 與 Seligman 的研究曾發現,讓某個小群
體作為一個整體來完成無法解答的問題,可以使整個小組產生無助感。接下來,如果讓他
們接受下一個任務,會發現他們被本來可以被輕易解決的問題難住了。所以有時,一群人
並不會幫你更好的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抱團無助。
<<如何對抗習得性無助?>>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們並不建議隨意對號入座。如果曾經歷比較重大的創傷應激性事件,
或者擔心自己有抑鬱症,建議優先尋求專業診斷和幫助。
前面說到,危機可能會造成習得性無助,但也可能有好處。有的時候,當面臨巨大的危機
時,人們也有可能自動走出習得無助感的枷鎖。這有點像,重大危機下,人被迫為了生存
激發出突破自己的潛能,不得不相信過去不相信的事。
根據研究者的報告,重新進行歸因訓練和認知干預可以有效改善習得性無助。在心理諮詢
和治療的臨床領域,CBT(認知行為療法)也經常被用來治療抑鬱症和改善習得性無助狀
況。
而面對日常生活中的無助感,下面一些小建議可能會幫到你:
1.檢查自己的歸因模式,即,我們是不是錯誤地提前將自己判了死刑?並將一時的困難誇
張成永久的困境?
2.不要輕易說「不可能」,給自己一個嘗試的機會。(推薦閱讀:別設限自己的人生,你
將有無限可能)
3.先著眼於完成小的任務,那些微小的抵抗。在取得小的進步和成績後,及時用它們來激
勵自己,即使是慶祝自己每一個微小的勝利。切身體會到「自己真的可以做到一些事情」
本身就是一種鼓舞。研究者曾在監獄、收容所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當收容所裡的人連選
擇睡哪張床、吃什麼樣的食物的權利也沒有的時候,他們找工作、找房子的願望就會進一
步降低。而當他們在一些事情(哪怕是極小的事)上也能有選擇、擔負責任的時候,就能
夠逐漸完成更大的任務。
4.有時候,讓我們無助的,僅僅是無助本身。壓倒我們的,往往是一種抽象的感覺。當
我們滿心都是「我完蛋了」的念頭時,也許我們可以將它具體化一些,比如「我具體遇到
了什麼事情,讓我感覺很糟糕」,這樣,我們就可以問出下一句,「現在這個情況下,我
還可以做些什麼?」
對於習得性無助,我們應該勇敢地正視自己的內心,並且驕傲地戰勝它。除了死亡本身,
你的命運並非無法抵抗。偉大的詩人里爾克,曾在他的書《給青年詩人的 10 封信》中提
到:
「我們所謂的命運是從我們內部走出來,並不是從外邊向我們走進。只因為有許多人,當
命運在身內生存時,他們不曾把它吸收,所以他們也認不清有什麼從他們身內出現。」
習得性無助就是我們體內產生的命運,看清它,我們就能從中擺脫。
所以當悲哀發生時,不要沉溺於無助。悲哀往往是一些新事物進入我們的生命的時刻。這
些新事物會改變我們,從而改變我們未來會發生的事件。習得性無助可能真的會讓你的一
生一事無成,但擺脫它卻能讓你變成一個強者。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你有所幫助。
以上。
Reference
Seligman, ME, & Maier, SF (1967). Failure to escape traumatic shock.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74(1), 1.
Peterson, C., Maier, SF, & Seligman, MEP (1993). Learned helplessness : a theo
ry for the age of personal contro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mkin. DK, Lederer. JP& Seligman. MEP (1983).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groups.
Behaviour Research & Therapy, 21(6), 613–622.
Abramson.LY Seligman. MEP& Teasdale. JD (1978).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
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7 (1): 49–7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247.1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rozac/M.1527423865.A.DF8.html
※ 編輯: littlewren (223.140.247.160), 05/27/2018 20:26: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