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聽完一本有聲書 #週一編輯室推薦
繼《做工的人》之後,作者 #林立青 再次透過《#如此人生》,寫出邊緣勞動者受社會的擠壓下,他們的真實的生活景象,窘迫的社會資源,以及現實的社會歧視。
🎧️ 現在就收聽《如此人生》►https://bit.ly/3kVyTHq
#本週編輯 #吃貨小姐姐
#建議聆聽本書時搭配咖啡套椰奶
從四月爆發諾富特飯店群聚感染開始,台灣的疫情便開始延燒,到了五月,從羅東遊藝場群聚、五股獅子會群聚,一直到萬華出現確診數暴增後,5月15日雙北緊急升級至第三警戒。
當萬華茶室剛傳出確診訊息時,許多人觀望著「人與人的連結」議題,成為「性」的窺伺者,此時全台並沒有警覺事態嚴重,而隨著疫情延燒,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在5月19日時宣布全國進入三級警戒,並公布戶外全程戴口罩等9大防疫指引,像是戶外全程戴口罩、市內禁5人群聚等相關規定時,大家在開始抱怨三級警戒讓自己不便的種種言論時,都忽略了,社會上最弱勢的人,其實都是被社會福利排斥在外的。
「最需要幫助的人,多半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向誰開口。」作家林立青如此說道。而他所書寫的第二本書《如此人生》,也充滿著深深的感慨。
如此人生啊……八大女孩、酒促小姐、夜間工人、失業廠員……這些都是實際存在著,基層的勞動者,眼睜睜看著社會把他們擠壓至最邊緣,連轉身的餘地都沒有,然後被指責不夠努力。但因為林立青的書寫,讓我們看到了這群勞動者,深刻的描述可以引人同理,進而減少誤解和歧視,這是他作品的可貴之處。而林立青也在三級警戒後以實際行動持續關注萬華的弱勢團體,盤點需求與傾聽,這些舉動也獲得廣大迴響,扭轉大眾對於萬華的看法。
#聲音主播徐壽柏 在錄完《如此人生》這本書後提到:「比起錄完第一本《做工的人》,這本《如此人生》,讓我更有比較多人生的感慨。書中的每個勞動者都有自己專精的技藝,但是他們的生活品質卻沒有像那些有學歷的人過得好。若是身邊有人說出歧視的言論與偏見時,我現在能做的,就是多跟他們分享讀完這兩本書之後的觀點,把以前錯誤的觀念改掉,至少要給予尊重。」
寶瓶文化 #鏡好聽製作 #有聲書
#鏡好聽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夫夫之道 FuFuKnow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夫夫環島愛台灣上一集請點此 Please watch the previous episode 👉 https://fufuknows.pros.si/LoveTaiwanEp12 回到心深處的家。 一早離開蕾米斯莊園,早晨的清粥小菜,是莊園主人的母親起床煮的,但因為昨晚弄影片...
羅聆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家庭情緒勞動不失衡】1-3
親愛的HIGH媽~
很高興聽到妳說,想一起聊聊我們家圍爸和喵爸之間怎麼合作與情緒勞動?
真是太難得有人願意一起聊聊家裡頭的情緒勞動了!
也許「情緒勞動」這個詞,真的有這麼一點學術?但我卻覺得這是家庭照顧工作中,最最最核心的一環,既花費最多的時間,也花費最多的心力。情緒勞動就是得耐住性子,然後一而再,再而三,無論怎麼不耐煩,就是得好聲好氣,或穩住自己完成的所有家裡的那些,好像不做也不會怎麼樣,但心情就是不太美麗的事。像是不想讓家裡看起來亂糟糟,總要做一些規劃,不管是採買或是什麼的,或是要記得家裡什麼東西在哪裡,還有有時得在伴侶溝通、親子溝通、家庭溝通時,就得耐下性子,為了維持關係好好溝通,就算當下不一定願意。
我在學習成為家長的過程中,很常聽到有人對家庭主婦說這句話:「妳不就是整天在家,沒什麼事,怎麼東西不都整理整理?妳在家也沒什麼事,怎麼不……」
喔!不!講這樣話的人,最該來體驗一下那種「在家工作」,所有的家事彷彿都是自己的事的感覺!我常說:「家事就是永遠做不完的事。」而且,好像永遠有可以挑剔或做得更好的地方,家事真的碎瑣到一個無遠弗界。
我記得我讀研究所的時候,忘了是什麼狀況,秀了一張我和喵在家的投影片,我說我們家已經整理過了,我心底覺得整潔程度是滿意的「95分」,我沒有說出來。而現場的另兩位媽媽同學,直接了當地說:「這樣子不及格,連30分都沒有。」
究竟,這些事要用誰的標準?
──
妳問我:「防疫在家渡過了將近九個星期,你們和肉肉的這九個星期,過得如何呢?看你在粉專上分享跟肉肉的互動的時候,我經常想,你們和肉肉一起共渡的一天,不知道是怎樣的?你和喵爸,通常是怎麼一起合作的呢?」「我很好奇,同志家長的家庭,在這波疫情停課不停學之中,是怎麼運作的呢?家裡的主要照顧者是爸爸的家庭,在這波居家隔離之中,又是怎麼運作的呢?」
很開心的是,防疫終於要降級,但我比較希望家務、照顧工作也可以跟著降級,說完這句話,只能乾笑。
我們好像一直都沒有「典型的一天」,防疫這段期間,真的是太慌亂了。
我和喵爸都是老師,我們都把學校的工作帶回來,突然WFH的時間,我們心裡是直接WTF。因為得照顧肉肉,有時候白天喵爸在另一個房間上課、辦公,我就主要照顧肉肉和處理家務,料理食物;到了晚上,喵爸下班,換喵爸照顧肉肉,我就開始工作上班。因為,這段時間我還得做研究寫論文,所以有時還得在趁喵爸、肉肉沉睡,夜深人靜之時,好好打開錄音檔、逐字稿、分析表,然後一字一字地敲著鍵盤。
更別說,我得為了倡議「同志無血緣收養」家庭的事,忙著準備演講或聯繫倡議團體,為了讓肉肉在法律上能有兩個爸爸,努力爭取更多人的支持與理解。我想這是異性戀家長不用煩心的事吧。然後一邊忙著,也不總是這麼順利的,因為肉肉會隨時亂入,讓我知道,我的人生不是只有工作、論文和倡議,還有這個寶貝女兒。我很難拒絕她渴望我陪伴的眼神。我也清楚知道,我花多少心力投入在她身上,她就會和我建立多親密的關係。
但這樣也是不夠的,因為如果我只照顧到這些,那家裡還是會一團亂,也會讓我和喵爸的關係變差,我一定要多處理一點事,不然,喵爸也會很崩潰。
我需要記得,桌上的杯子、碗盤不能都是喵爸收,自己要主動一點。地上的玩具,還是要叮囑肉肉撿一撿,不然我就得一直小心踩到地雷。或是,告訴自己:我得乖乖自己把玩具撿一撿,成為肉肉一覺醒來,就發現家中總有自動撿玩具的天使降臨。
我一邊料理食物,一邊把能洗或過水的器具給洗了,盡量留給喵爸比較好清洗的部分,或是讓他可以不用一直待在廚房。
要記得幫檢查尿布還夠不夠,要不要再買,溼紙巾還夠不夠,衛生紙還夠不夠,沐浴乳還夠不夠,洗衣粉還夠不夠,奶粉或要煮的食物還夠不夠(麵呀、菜呀、油呀、鹽呀)。夠的時候,沒有人會發現,不夠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發現。喵爸也會檢視夾鏈袋、垃圾袋、洗衣袋、洗碗精、密封夾、牙刷之類的夠不夠。不知不覺,我們形成我們各自的管區,他管的區域我只管用,我管的區域他也可以省點心。
家中的情緒勞動清單好像無限長,永遠需要在我和喵爸的Line對話中記下,還要記得出門時順道買什麼,還有什麼事要再排入行程之中。無論外食要吃什麼,或是在家要煮什麼,好像總有規劃不完的事。
對了,通常我是會規劃旅行行程,或是公園行程、博物館行程,那種需要交通移動行程的人,我總是得安排出一個我們三人都能滿意的行程,這也不太容易。記得有一次,喵爸帶肉肉去台北參加同志遊行,因為我還有工作沒跟去,喵爸才突然發現平常我會把所有車票準備、路線處理好,我沒在北上的現場,他才突然感受到我在旅行中的存在感。
對我來說也是這樣的,喵爸不在,我看到堆積的衣服和碗盤,我就頭痛,我真的不偏好做這類的事。不是不會做,而是真的沒那麼喜歡做,如果要做,一定是不得不做了,或是為了讓喵爸開心一下,才做的。
我通常是家裡挑書、買書、查育兒資訊的那個人,喵爸則是帶著肉肉買玩具的那個人,也是讓肉肉每一類玩具都能有一個家的那個人。喵爸有超強的收納能力,已然是收納達人,許多朋友來我們家是在參觀喵爸驚人的收納物及收納術!喵爸總是會規劃家裡還可以怎麼調整,可以讓玩具擺放得更好,或衣物、各種家裡的用品更容易被看得或取用。而且記得家中每一樣東西放在哪裡,喵爸就是我們家的SIRI,總能在我一開口詢問,就告訴我物件在哪裡。像這樣的事,我真的完全無法像他那樣傑出與花費心思,我比較喜歡面對文字作戰,就像現在寫這封長長的信一樣。喵爸會說:「太多字了,我不要看。」但我會說,那些收納的事,「太專業了,請跳過我。」
這就是我們居家防疫期間的生活,但好像扣除輪流上班、上課的這件事,其他就是我們每日又每日不斷循環,又總有些不同的日常。
沒有居家防疫的日子,我還得指導肉肉每週的作業,寫肉肉的聯絡簿(要在聯絡簿上寫上有意義的東西也不太容易),與學校作親師溝通,協助學校家長會的事務等等。
我完完全全不敢相信,我上面說的這一堆事情,如果只有媽媽要負責,會怎麼樣不崩潰?怎麼樣不憂鬱?我完全沒有辦法想像沒有喵爸的日子和生活。
我常和喵爸說:「如果只能在肉肉和你選一個人,我一定是選擇你。因為你對我太好了,沒有你我怎麼辦。」(哈,放什麼閃?)
謝謝妳說我們的合作像跳舞,我很喜歡這個形容。很美。但我們也不總是跳得曼妙,有時候也會拐到腳。我們腦子各裝著不同的東西,好讓彼此都少裝一點對方裝的東西,才不會什麼都要看頭看尾。我們有著不同的知識和技能,來分工把家裡所有的事張羅好。
但關於肉肉的事,基本上,就是我們共同的事,所有肉肉的事,我們都盡量交流、討論,一起學著處理。不管是誰要去做自己的事,都能充份地相信對方能好好照顧我們共同的寶貝女兒。就算有時教養意見不同,先支持他就對了!
───
妳又問我:「接肉肉回家之前,是怎麼樣一起面對和準備孩子的到來,中間的情緒勞動分擔,是怎麼流動的呢?接肉肉回家的第一天,是怎麼樣照顧和安頓,在那些兩個人都是第一次、兩個人都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
當時,我們為了把肉肉接回來,我們只有兩三天可以好好搬家,和佈置一個準備好的環境。因為社工覺得我們原本的家太小了,要我們租屋、買房,才能把肉肉帶回家。我們準備好的空間,需要有各種的安全檢視,我們完成了兩頁的檢核表,以及確認育兒用品全部備妥,社工師才會讓我們把肉肉帶回家。
還好喵爸的同事、學生們一起幫我們很多忙,才在短短的時間,網羅一起整理一車又一車的恩典牌,準備好新家。幾天內準備了尿布、奶粉、奶瓶、嬰兒床、安撫娃娃、哄睡神器、防蚊紗罩、嬰兒枕頭、嬰兒棉被、防踢被、衣服、保暖衣物、洗澡盆、止滑墊、板凳、嬰兒用溼紙巾、嬰兒用沐浴乳、嬰兒用洗髮乳、紗布巾、屁屁膏、身體乳液、口水巾、擦澡巾、米精、奶粉分裝盒、溫乳機、保溫熱水瓶、食物罐、寶寶湯匙、學習碗、用餐圍巾、安全餵食椅、副食品保存盒、加熱盒、夾鏈袋、推車(傘車、戰車)、背巾、安全座椅、幫寶椅、趴行墊、防撞墊、固齒器、圍欄、健力架、布書、其他教玩具、醫藥箱、空氣清淨機。反正呢,我們一起準備與整理這些物品的過程,也是我們準備成為父親的過程。
我相信我們第一次成為家長,都是一樣的慌亂。你們又是怎麼準備這一切的呢?
接肉肉的第一天,老實說,肉肉是天使寶,朋友總叫我們不要立旗,就不多說了。我們只最擔心肉肉還是嬰兒,在轉換環境上,飲食、睡眠和排便的適應。肉肉算是滿重睡眠的孩子,原本的保母在前四個月也把肉肉照顧得很好。
肉肉入家時,我正在心理師實習。很感謝當時我實習的診所,讓我有很大的空間,讓我近乎全職照顧肉肉。但全職照顧的過程,我也覺得滿崩潰的,經歷了一種彷彿產後憂鬱的過程。我好像失去了原有的人際關係,我打開眼睛就是照顧肉肉,那時肉肉每兩小時又會睡一次,我得趁那個時間去煮副食品,查詢育兒知識、準備接下來和他醒來要一起做些什麼,順道整理家裡,好讓喵爸在五點下班後回來接手肉肉時,不用再煩其他家務事。週間白天是我和肉肉主要相處的時間,週間晚上和週末主要是喵爸和肉肉相處的時間。一三五是我幫肉肉洗澡,二四六就是喵爸幫肉肉洗澡。星期日嗎?就都別計較了。
後來這些日子,我和喵爸家庭照顧與育兒的分工,大概經歷了四五個週期的改變。有時候喵爸也會崩潰的,他會覺得我什麼都沒做,他做了好多。我就會告訴他,我明明了做了什麼什麼,我希望他能看見我有做什麼什麼。他會覺得我根本沒做什麼。
抱怨一下希望對方多做的,覺得自己做太多。然後再一起抱著哭一下,也反省自己哪裡還可以調整,嘗試接受難以調整的部分,繼續行動找解方。我們再繼續從這個動態的過程,調整出新的平衡。
正如妳說的:「凡是兩個人一起育兒,哪有完全平衡的呢?」「情緒勞動失衡是一種常態。」
我是這樣想的。抱怨是健康的,有機地回應抱怨,聆聽抱怨,並從對方的抱怨看到對方的看重的部分。
從對方的抱怨中,聽到對關係的需求,對於獲得更多支持的需要。從抱怨中,聆聽到:自己對對方的感恩。我一直都相信,會有抱怨,就是失衡了,抱怨是因為真的已經試了很多,也忍了很久了。因為這些情緒勞動真的向某一方傾斜太多了,該是再一次調整的時候了。
如果家就像一個小孩,小孩會成長,家會成長,我會成長,我的伴侶也是,我們的關係也會成長。我們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創造更多彈性與調整的,不是嗎?
我們兩個同志爸爸,都在賺錢工作,沒有人可以貶低對方的工作,無論是職場上的工作,或是在家裡這些難以計算的情緒勞動。我們很幸運的是,沒有「男主外,女主內」的框架,可以成為從家庭照顧中逃逸的藉口。因為我們想讓孩子學習的是,「我們是爸爸,我們也是媽媽,我們都要一起為我們的家庭關係負責。」讓任何一方垮了,我要承擔的會更多,我一點也不想要讓這個局面發生。
Gemma在書中說:「我很緊張,也很疲累,但我對羅伯的無所作為並沒有任何不滿。畢竟這種分工已經在我們心底根深蒂固,我們兩人從未想過還有別種分工方式。」
我和喵爸在育兒的過程,也是小心翼翼,也都疲累。但是,我總覺得我為這個家做得不夠,因為我總是看到喵爸做了很多。分工永遠無法平衡,因為喵爸常有著比我高的標準,做得比我更好。但在我瘋狂投入論文的期間,原本只會煮白飯、水餃和玉米濃湯的喵爸,竟也學著做出一道又一道的美味菜餚(雖然過程中也有無數次可怕的調味和焦味,但有嘗試就值得一再鼓勵)。
所謂「性別意識形態」,分為「鞏固」及「拆解」異性戀父權體制的兩種性別意識形態。我想,在這兩者間,我們沒有選擇,唯有「拆解」與不斷調整,我們才有辦法存活下去,並維持著這個痛苦並幸福著的家庭生活。誰叫家是我們最甜蜜的負荷呢?
親愛的HIGH媽。心理師,
我也有對妳們一家有很多的好奇呢!對妳們來說,育兒過程中,最有價值的情緒勞動,而會想不斷投入的會是什麼呢?對妳的伴侶來說,他可能感到最想投入的情緒勞動會是什麼?
相同的,當妳和先生間,情緒勞動失衡會帶來妳們的關係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在溝通情緒勞動失衡的經驗中,什麼是對妳來說最困難的?什麼時候變得比較不困難?是怎麼創造出那一點,不容易的合作經驗的呢?
這些問題,我也好想問問,和我們家不一樣的──異性戀的家庭們,妳們究竟是怎麼和伴侶一起走到現在的?
平安自在
圍爸
#拒絕失衡的情緒勞動 #共同承擔情緒勞動
#情緒勞動 #家庭情緒勞動
#爸爸樣 #老子都不老子 #老媽子可不老媽子
High媽。心理師
蔓媽咪與他的小跟班們 一起闖天下go
社團法人高雄市全人教育家長協會
育兒性別實踐實驗室
羅聆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竊竊詩語「#師徒聯手,#其利斷金」參賽作品分享※
侑芃〈關於道德〉
如果蔬菜是植物的營養器官,
那麼把地瓜葉吞到肚子裡去算不算是器官移植?
你說我違反倫理道德?
因為地瓜沒有簽同意書。
你吃肉鬆口味的蛋餅嗎?
摻在稀飯以外的肉鬆都是不道德的
你吃咖哩會直接淋上白飯嗎?
放任醬汁染指白飯都是不道德的
你吃皮蛋豆腐會攪散嗎?
破壞主體性的行爲都是不道德的
有關食物的道德指南,且讓我娓娓道來:
靈芝 千年精華 據說能延年益壽
跟杏鮑菇一樣是真菌卻貴了n倍,這不道德
一條根 包治靈肉分離的坐骨神經
拿來噴膝蓋的東西可以煮湯,這不道德
雙響砲 一聲不響 貨架上的板凳選手
一份麵條拆成兩塊來賣,這不道德
三色豆 最敷衍的便當菜 單飛比較nice
強迫小學生吃冷凍蔬菜,這不道德
四季豆 乾煸過後風味尤佳
吃不出季節的推移,這不道德
五香乖乖 輸給椰子口味不是不夠香
工程師說綠色才有效,理科霸凌,這不道德
六大類食物 課本裡面都有教 但傳唱度不如168斷食法
要求國人按照營養標示進食,這不道德
七味粉 拉麵店的標配 通常旁邊是牙籤罐
日本人標示的辣度都是騙人的,這不道德
八仙果 不能帶你過海 可以幫你祛痰
中醫說不能咬要含才有效,這不道德
九層塔 若以羅勒稱之 價格上漲百分之二十
用羅勒葉佐酥炸雞肉稱呼鹹酥雞,這不道德
十全大補湯 可以補氣補血 啊紓困補助要自己申請
喝完沒有變得十全十美,這不道德
千層蛋糕 吃多了肚子會長出千層浮屠
明明只有幾層卻擅自進位成千層,這不道德
胃食道逆流的人不能吃甜食,胃乳卻是甜的,這不道德
讀完這首詩卻不會肚子餓的人,最沒道德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侑芃 創作,新開頻道「#人有艸凡」
#林依儂 手寫,粉專 字影扶疏,Instagram:writingxphotography
#老馬 朗讀
※聆聽老馬生動的朗讀,請至其頻道:https://youtu.be/EWsZLWu6oHc
※#竊竊詩語 於2021/6/10至6/30間舉辦「師徒聯手,其利斷金」創作友誼賽。本篇為「#乂侑狂楚方籤卐芃萊仙島卍」(#楚狂、侑芃)組參賽作品之一,手寫亦為社友依儂支援,影片由侑芃自行製作,影片傳送門:
https://youtu.be/jlzUUazAAWs
※侑芃
從小名字屢遭念錯,又煩鬱煩浴盆⋯⋯等綽號族繁不及備載。
立志成為廢文界的吟遊詩人,然筆名至今仍難產。和Windows 95同期,生於台灣鐵路節,於是此後的日子註定得通勤奔波。
經歷:台灣正常大學/五金行掌櫃資歷2X年/設計策展助理/寫字畫圖教學生/返鄉鮭魚籌錢出國唸書卻遇到肺炎。興趣:喜歡上課於是大學修了175學分,但還是成為教育界的逃兵。喜歡古著,喜歡泰奶。特質:因為人類圖有無常通道,容易吸引各種好壞事,染成金髮仍抵擋不了路上搭訕的人(問路借錢傳教直銷)。
拖延症導致至今仍沒有粉絲專頁,不介意歡迎加我臉友看笑話:Yu-Peng Lu
羅聆奶 在 夫夫之道 FuFuKnow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夫夫環島愛台灣上一集請點此
Please watch the previous episode 👉 https://fufuknows.pros.si/LoveTaiwanEp12
回到心深處的家。
一早離開蕾米斯莊園,早晨的清粥小菜,是莊園主人的母親起床煮的,但因為昨晚弄影片弄太晚,所以賴了一點床,只有里歐品嚐到,聽說滋味很棒,很有家常菜根香的感覺。之後,我們來到南方澳,參拜兩座不同的媽祖廟。
第一次來這裡是我們剛交往的時候,之後,每當我們來到南方澳一定都會進到這兩間廟,和媽祖銷假,打打招呼,訴說一些心願,希望能夠得到媽祖的守護,繼續往前。而這裡的媽祖也很特別,有使用紅珊瑚打造的金身,也有黃金與翡翠打造的,材質不同,卻都透出莊嚴的光與法像。
參拜完,吃了黑糖糕,滿足的前往獅子園和大獅子拍照,結束後就往羅東啟程。
我們先抵達鑫南洋小品,這是小洋蔥留言才發現的寶藏店,原來店長與整個店家都是社團法人台灣酷兒權益推動聯盟的夥伴,能夠在店內看見彩虹小物與一大面性別酷兒驕傲旗。更重要的是美食超好吃!肉骨茶、冰火菠蘿油、南洋咖哩雞飯、紅油炒手與雞肉串、絲襪奶茶等等等等等,讓我們一口接著一口呀!
店家特製的辣醬真的超好吃,可惜沒有販賣,要不然里歐一定會帶好幾罐回家。
品嘗完以後我們又經過小洋蔥開的手搖店艾莉卡惡霸買飲料,原來艾莉卡是他們家的惡霸犬,故以此命名,所以這間店也是他和寵物的連結。飯飽喝足之後,我們經過羅東中山公園拍照,感觸良多。
去年的第二屆宜蘭驕傲大遊行便是從這裡啟程,還記得那時候我們在這裡和大家一起走遊行,並歡慶台灣迎接同婚專法的通過,雖然知道離真正的平權還有好大一段距離要努力,仍然是大家共同凝聚的回憶。
阿超當時還在這個舞台唱著歌呢!
結束後我們來到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認識稻米從無到有和穀物的存放與後續製作,在炎熱的夏天品嘗一杯金棗茶,算是為今天的旅程畫下美好的句點,在羅東的PGO門市檢查一下電動車的狀態後,便朝著今晚夜宿的地方前進。
宜蘭傳藝老爺行旅。不曉得這是第幾次來到這裡,幾乎數不清了!這裡的人事物可以說是夫夫之道的貴人,副總MARK從第一次邀請我們來入住,到後來我們成為朋友,陪伴我們走過生命無數個進程,不只借用我場景拍攝夫夫劇場,連我的論文口試都排開行程見證我們兩人的成長,是生命中無可取代的貴人。
更重要的是,這裡位於寧靜的五結,環山又緊鄰冬山河的環境,使得這裡多了份靜謐,而行旅內的特色文創結合在地農作,使得每一次前來,都能帶走不同的感受與能量。
這次我們終於不再是為了工作或拍攝而來,而是兩個人以不同的角度欣賞這裡的慢、這裡的靜與美,能夠卸下包袱與沉重的生活壓力,好好給自己放假,聆聽蟲鳴鳥叫與慢活的時光,為環島的尾聲拉開序幕。
這是環島的第十三天,明天即將邁入倒數前三天,而明天則是在礁溪一整天的拍攝行程,雖然在環島,還是抽了時間進行夫夫劇場的備檔拍攝。也是一種不同的體驗,能在環島的途中,見見朋友,見見夫夫劇場的演員們。
在他們身上,我們接收到好多表演的力量,能與他們並肩前進,是幸福的奢侈。
時間:2020年7月30日
行經:蕾米斯莊園>南方澳南天宮>南方澳進安宮>蘇澳獅子園>鑫南洋小品>艾莉卡惡霸>羅東中山公園>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宜蘭傳藝老爺行旅
交通:PGO電動車Ur1
總里程數:42公里
住宿: The Place Yilan 宜蘭傳藝老爺行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zxmnStwgWs/hqdefault.jpg)
羅聆奶 在 木曜4超玩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阿部瑪利亞 首支個人單曲《Shine Shine the Night》
🎧 數位聆聽: https://orcd.co/shineshinethenight
阿部瑪利亞 Maria Abe
https://cbtv.tw/subAbe
詞 Lyrics:曼達 / 溫蒂蒂 Wendy T. / 鍾子揚TeN
曲 Composer:3R2 / 曼達 / 溫蒂蒂 Wendy T.
出發之前 看著倒數的時間
做好了準備 穿上最美高跟鞋
夕陽面前 今天會成為永遠
站在屬於我的舞台 閃亮今夜
好奇怪ね 幸せ的感覺
輕輕地跳躍 就飛得更高更遠
美麗的光線一點一點 透出心裡面
(Sing like) lalali lalali lala lala
(Would you come to me closer)
最美好的一刻 現在要登場了
(Would you come to me closer)
你將會看見我
(Shine shine the night )
Shine shine the night 煙花盛開
Shine shine the night 照亮黑暗
Shine shine the night 閃耀 tonight
Shine shine the night
I’m shinning like a
就像夜裡的花朵
努力盛開在夜空
怕黑的人跟著我
(Gonna shine the world)
絕不讓煙火熄滅 繼續照亮著黑夜
(Sing like) lalali lalali lala lala
(Would you come to me closer)
最美好的一刻 現在要登場了
(Would you come to me closer)
你將會看見我
Shine shine the night 煙花盛開
Shine shine the night 照亮黑暗
Shine shine the night 閃耀 tonight
Shine shine the night
I’m shinning like a
Shine shine the night 不再等待
Shine shine the night 就是現在
Shine shine the night 閃耀的愛
Shine shine the night
Shine shine the night 煙花盛開
Shine shine the night 照亮黑暗
Shine shine the night 閃耀 tonight
Shine shine the night
I‘m shinning like a
(就像夜裡的 花朵)
支持木曜加入深度會員:https://cbtv.tw/join
Youtube頻道資訊↓↓↓
➤訂閱木曜主頻道:https://cbtv.tw/SubMuyao
➤訂閱月曜一起玩:https://cbtv.tw/SubMuyao2
編曲 Music Arranger | 3R2
監製 Executive Producer | 鍾子揚TeN
製作人 Producer | 溫蒂蒂 Wendy T.
執行製作 Production Producer | 羅惠群CHUN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r | 溫蒂蒂 Wendy T.
和聲 Backing Vocal | 溫蒂蒂 Wendy T. / 曼達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 | Johnson.L @海揚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Major 7 Creative Co., Ltd.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 海揚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Major 7 Creative Co., Ltd.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 | Double @NERDYBOYProduction
混音助理 Mixing Assistant | Joe.H @NERDYBOYProduction
混音室 Mixing Studio | NoStandard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 | Double @Nerdyboy Production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 | Nerdyboy Space Capsule
-
藝人公司 Artist Management | 隨身遊戲股份有限公司 Walkgame Corporation
藝人經紀 Artist Manager | 黃惠玲 Jasmine / 陳佳蕙 Shadow
A&R/企劃統籌 A&R Director | 賴文亞 WaWa
企劃執行 Marketing Assistant | 美里 Misato
藝人造型 Artist Stylist | 揚森徐 YANGSEN HSU
藝人/舞者彩妝 Artist & Dancer Makeup | 平羽媜 Arial
彩妝助理 Artist & Dancer Makeup Assistant|游汶儒 LULU
藝人髮型 Artist Hair Style | 方鳳憶 Pandora
舞蹈編排 Choreography | 謝宇傑 Ben Hsieh
舞者 Dancer | 羅致瑋 Rod / 彭薇臻 Hana / 黃庭楷 Kai / 衛羿芃 Ponpon
舞者髮型 Dancer Hair Style | 陳薇羽 Vivian
MV特別演出 MV Special Guest |
#邰智源
彩妝/髮型 Makeup & Hair Style | 班班 Ben Ben
#坤達 Kun Da
彩妝 Makeup | 陳傑嚴 Old Chen
髮型 Hair Style | 顏寶霖 Eason yn
影像製作公司 Video Production Company | 沙西米 RawnFresh
導演 Director | 林鈺瑄 EML、瞬時真 Jamie MacGregor
副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 黃韋翔 Wayne Huang
導演助理 Assistant to Director | 范振寗 J.FAN
專案 Project Manager | 馬瑞廷 Martin Ma
製片Producer | 許雅淳 Sheyalips
執行製片 Line Producer | 杜婉寧 Winn Du / 蔡孟潔 Jessie Tsai
製片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蔡長庭 Tsai Chang Ting / 小寶 Bow Chang
美術 Art Designer | 王新年 Xinnian Wang
執行美術 Set Decorator | 沁沁 Chin Fu
美術助理 Art Assistant | 楊鎔卉 Condy Yang
攝影師 DoP | 高興萱 Kao Hsing Hsuan
跟焦師 Focus Puller | 陳亮廷 Chen Liang-Ting
攝影助理 Assistant Camera | 程鼎暘 Young Cheng / 尤哲清 You Zhe Qing
二機 B Camera | 黃瀚陞 Moose Huang
二機助理 Assistant to B Camera | 陳立杰 Li Jie
燈光師 Gaffer | 曾鈺展 Zeng Yu Chan
燈光助理 Best Boy | 曾皓 Andrew Tseng / 楊宇凱 Yang Yu Kai / 張寧恩 N
剪接&調光 Editor & Colorist | 瞬時真創意 Temporary Truth Creative / 林鈺瑄 EML
演員造型/梳化 Actors’ Stylist & Make up | 許慈芳 Zana Hsu
演員造型/梳化助理 Actors’ Stylist & Make up Assistant | 鍾貞 Gem Chung
演員:實驗對象 | Frank Yang
保鑣 | 褚宏哲 Jason / 江紀廷 Eric Chiang / 彭偉強 Johnny Peng
場地 Location | 滬尾藝文休閒園區 FAB GREEN VILLAGE /
將捷金鬱金香酒店 FAB HOTEL NEW TAIPEI /
禮萊廣場 FAB MALL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 沈時華 Carol Shen / 陳云宣 Xuan Chen / 小羅家族 Lo-family
本影片屬麥卡貝網路電視所有,未經授權不得任意下載、上傳或做其他利用。
歡迎分享影片連結。
本節目合作提案請洽cbpm@walkgame.com
#一日系列 #木曜4超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hcQTof7F5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