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發達、各種商品都能輕易找到販售來源,不只台灣景氣不好,國外廠家為了多銷甚至提供包運或含運,讓市場上能有更多選擇,也不再被傳統代理商掌握銷售命脈,當價格不是絕對影響因素,服務自然必須提升。
國外的月亮不一定比較圓,但大品牌一定比較便宜,如果不是從事貿易這行的小夥伴,多多少少會納悶中間差價去哪了?
也可能誤會這是門簡單好生意,為免洗了頭才發現沒水,又或見到心儀商品一個手滑、從此踏入等貨跑關心酸日常,因此根據過去自己經驗,加上眾多老前輩分享你可能沒想到的眉角:
進口貨物包括衝浪用品都會有下述費用
一.海外部分
1. 國外稅金8%
2. 包裝費用
3. 內陸運輸費用
4. 跨國運費
二,國內部分
1. 報關所需費用(拆櫃驗櫃報單倉儲文件等)
2. 關稅
3. 營業稅
除非本身是進出口貿易行家或可以靠行,否則小量進口的手續與費用加上去後、會比網站上看到的訂價高得多的多得多,這還沒有加上時間與試錯成本唷~直白點說,#網站上看到的售價不代表你實際到手的費用
有這個基本認知後,訂國外的商品是很好的訓練,指的是在語言/溝通訓練/日夜顛倒/耐心/懂多少髒話/往心裡吞多少垃圾方面,當然在東西到港開箱的那刻,這些都是值得的!
代理商與自購自運的差異,除了價格外
#重點在服務與風險
首先認識一下有哪些種類的代理商:
「獨家代理」:代表某個區域被其壟斷,即便是直接聯絡原廠也會被婉拒,他們的貨量大、以量制價讓取得價格低,這類商品自行進口的c/p值較低。
「經銷商」:非獨代、沒有地區限制,任何人都可以跨過他們直接向原廠購買。
那為什麼這類非獨代的經銷商還能存活呢?
這就關係到前面所提的服務與風險
衝浪板進口的注意事項:
1.運送過程的保護
花錢包得好不一定不會破
但不花錢運輸肯定各種破
受損風險本身就是一成本
能先跟原廠溝通分擔風控是最好
白紙黑字或購買運送險也是條路
2.與窗口的溝通
長期配合熟悉廠商習性
量大容易獲得原廠的重視
跑單幫或一次性購買真的賭人品
自己就遇過對方拿滯銷品充行貨
3.客製內容拿捏
材質、尺寸、色膏、龍骨、加強處
選配、標配、加價購項目
整合複數單需求是超乎想像困難
有些單色加價,兩色反而免費
或正面不加錢,背面收三倍
藝術家的收費標準根本迷因
這些都小case
做對是應該
到港開箱發現整批不知道誰的會哭笑不得
4.合約完成的定義點
國外廠商一般收訂就要全額付清
後續有沒有寄出,時間有無拖延
貨到哪個轉運點貨品內容正確與否
想用合約定義都不見得被搭理
訂單量小,人家願意接就偷笑
5.大環境的影響因子
疫情影響原料生產/貨運時間費用
如果不是常年配合的貨代與報關行
此時不哄抬價格更待何時
更別提等待併櫃可能都海枯石爛…
這些是真實會遇到的問題,想避免跟處理需要經驗累積,也是單看網站價格無法被量化的服務,自己訂東西就當作學習,跌久了膝蓋都很硬
網路上的售價與最終到台灣的成本大約會差多少呢?以下舉個例子給大家自行參考
各國皆不同,中國的出口報價情況是這樣的
CBM:計算貨櫃的容積單位
1CBM=1立方公尺
海運費:USD35/CBM
CFS:USD10/CBM (併櫃裝箱費)
DOC:USD45/SET(出口文件費)
VGM:USD10(載貨貨櫃驗證總重)
報關費:USD70/SET
買單費:USD70/SET
提貨費:看是賣方或買方支付
台灣換單費 NTD 2300
台灣拆櫃費 NTD 380/CBM
燃油附加費 NTD 210/CBM
海關驗關費 NTD 500
台灣報關費 NTD 2400
海上保險費 NTD 400
EDI NTD 50/SET
倉租 NTD30/CBM/DAY
機械使用費 NTD55/CBM
關稅 2.5% (衝浪板)
5%. (配件)
營業稅 5%(NTD)
進口長板都是3CBM起(長度關係)
短板至少要2CBM起 (材積問題)
由此可推算大約的成本費用,有些是固定費用需要數量攤分,依照經驗與現實條件,進口6片以下非常不划算,這也是團購都要湊單等單的原因。
上面只是故事的冰山一角
商品要有市場都必須建立在需求上,畢竟 ....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除非這東西沒人進口,或是價差大到已經是黑心的程度,否則忙了一圈發現省個幾千元... 耗費時間浪費精力最後可能還跟好朋友撕破臉,才是真正得不償失
經過很多次教訓後,我認為
#能用錢解決的都是小事
#老了時間成本越來越重要
#有開團的歡迎揪我
畫虎爛分享時間
如果有影響到店家權益或覺得不該說
請私訊我討論
但效用不高因為
反正我也不會撤文😅😂😂
網路經銷合約 在 吳瑞奇的 B M 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了八年多,無數種購車狀況,很久以前就得到一個心得,盡量不要先付錢(包括付訂)去買一個價格、內容、甚至是何時能夠交到消費者手上都無法確定的商品,除非賣方是極為可以信賴的人(不是只有嘴巴掛保證、還得要有實權)。回到這個例子,實際的來龍去脈我不清楚,只是針對德訂車的這一塊,在台灣BMW總代理汎德旗下分公司經銷商購買尚未到港、甚至是尚未發表的車輛,交車期限通常都無法百分之百確定,畢竟生產線遠在千里之外‧‧‧‧‧‧但銷售業務是怎麼樣跟客戶說明解釋,或是有沒有拍胸脯跟客戶掛保證一定何時會到?這可能就是這件事情的關鍵了‧‧‧‧‧‧‧更何況看新聞內容,買方還同時在兩間BMW公司簽約,這種狀況一旦上了新聞甚至上了法院,說實話大概都是兩敗俱傷,如果對法律不夠了解,甚至消費者從頭吃虧到尾的狀況也不算少見【以這個案子新聞報導的內容來看,消費者面子裡子雙輸的機率很高】。
糾紛發生了要怎麼解決,有很多方法,但是真相如何,大概只有當事人以及上帝才會知道,就算進了法院讓法官判,判決的結果就代表真相嗎?那也未必.......雖然能夠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那更好的方法就是,盡量避免讓問題發生,現在無論買甚麼都要上網看看評價,相反地自己想要賣東西的時候,就很怕買方出爾反爾然後威脅要給負評,因此我個人是建議,最簡單就是,客戶遇到店家業務是把客戶當賊看,那就不要買;店家業務遇到客戶把店家業務當土匪看,那就不要賣‧‧‧‧‧‧‧‧很久之前就在FB講過,買車雖然有一些方法跟竅門(像我個人基本上就是不建議德訂,在置頂文裡面有滿詳細的解釋),但是最重要的大前提還是在於「跟誰買」~
當然在這邊我也必須要幫一些很認真做事的業務說句話,真的有很多狀況,業務詢問公司的回應不夠完整、甚至是錯誤,或是在這個漫長的等待交車過程中,某些環節出了錯,通常都不是業務可以控制的問題出現了,最後都是業務要去面對客戶去解決去斡旋..........很多車主、準車主對於新車銷售業務的態度多半都是比較半信半疑(甚至是不相信的居多),說實話新車銷售業務對於客戶的態度也是戒慎恐懼(怕客戶突然不滿意、反悔、無法溝通而客訴、甚至是神秘客測試),這幾年網路發達,傳遞出來的訊息也越來越極端,買方看到一些有關於賣方(無良黑心店家之類的)的負面消息,就會希望把契約寫得越清楚越詳細越好;賣方看到一些有關於買方(奧客濫用契約猶豫期審閱期)的負面消息,就會想方設法降低可能會做白工的損失‧‧‧‧‧所以我常半開玩笑說,現在每一筆成交的訂單,都是「恐怖的平衡」,都是車主怕被騙被坑、業務怕簽約之後客戶反悔喊告,在憂喜參半之中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平衡點,所以能夠滿意的成交一部新車,說容易好像也真的不是那麼容易啊~
另外,有些業務都會把業務人生,貼在網路上,有時候看到了一些極品客戶,也不得不搖頭‧‧‧‧‧‧‧也許這些極品客戶看到了文章會反省、也或許不會,但是客戶畢竟是客戶,某種程度上,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業務多替客戶保留一些餘地,當然如果碰到客戶貼文章或是上了爆料公社之類的公開討論區,發文澄清那是無可厚非,不然業務人生,真的是每一位業務都有說不完的故事,雖然有些客戶真的很極品,但是否有必要把故事PO出來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各種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永遠是最難的一件事~
#當我們的FB好友或追蹤人數越來越多就代表著我們更應該要謹言慎行
網路經銷合約 在 青創學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青創學院 #創業課程第一品牌
🔥8月課程全在這裡!🔥
創業的朋友們快來上課學習充充電吧!!!
全課表 ->https://lihi1.com/BA2AL
【8/03|一】代理vs.經銷合約訂定與履約
【8/04|二】連鎖品牌的加盟制度
【8/04|二】如何讓KOL幫你賣貨?
【8/05|三】創造與優化網路社群(高雄)
【8/06|四】薪資設計實務
【8/06|四】股東/合夥協議人合約訂定與履約(台中)
【8/06|四】如何制定連鎖加盟合約(台中)
【8/06|四】決戰30秒!短片即戰力速成(高雄)
【8/07|五】FB有效發文術與IG經營技巧
【8/10|一】餐飲開店-數字串起的創業與商圈評估
【8/10|一】餐飲開店-餐點熱賣決勝自商品地圖
【8/11|二】開店創業教戰班-提升門市營運績效管理
【8/12|三】看懂財報,洞悉公司營運狀況
【8/13|四】LINE官方帳號2.0操作活用(高雄)
【8/13|四】千億商機 × 跨境電商串連亞洲市場
【8/13|四】廣告標題吸睛術(台中)
【8/14|五】薪資設計實務(台中)
【8/14|五】社群行銷圖文設計速成入門
【8/15|六】合法上路銷售食品化妝品(台中)
【8/17|一】掌握內容行銷秘笈
【8/17|一】決戰60秒!手機拍片與剪輯製作
【8/17|一】初學者也快速上手的會計帳務處理(台中)
【8/18|二】開店創業教戰班-創業資金及帳務規劃
【8/19|三】LINE官方帳號2.0操作活用(台中)
【8/19|三】海關數據資料B2B行銷外貿(高雄)
【8/20|四】FB有效發文術與IG經營技巧(高雄)
【8/20|四】6小時搞懂進口代理創業的眉角!
【8/21|五】不容忽視的KOL口碑行銷
【8/21|五】海關數據資料B2B行銷外貿
【8/24|一】LINE官方帳號2.0操作活用(台北)
【8/24|一】辦理設立登記流程
【8/25|二】電商網拍必學拍出吸睛好賣相(台中)
【8/25|二】WordPress SEO 優化教戰班
【8/26|三】總部如何制定連鎖加盟合約
【8/26|三】Google Analytics提升網站業績(高雄)
【8/27|四】營運獲利分析 X 臉書廣告投放(台中)
【8/27|四】Instagram美圖行銷及視覺內容新手班
【8/28|五】LINE官方帳號優惠券活用班
【8/28|五】LINE官方帳號集點卡活用班
【8/29|六】員工分紅配股與股權規劃實務(台中)
【8/31|一】海關數據資料B2B行銷外貿(台中)
【8/31|一】成本與訂價實務技巧
【8/31|一】自創品牌,商標申請註冊DIY
網路經銷合約 在 經銷合約書範本英文、採購合約英文、英文合約簽名在PTT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英文代理合約範本寄賣合約範本精采文章寄賣合約範本,代理合約書範本,英文合約範例,寄賣合約[網路當紅],商品寄賣合約,銷售代理合同Sales Agency Agreement 合同號: ... ... <看更多>
網路經銷合約 在 Re: [問題] 請問"被"代理或經銷要如何談判和簽約- 看板toberich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合約的問題,是最好解決的
商業的行為,是最難處理的
以下都是血含淚。
假若你的產品毛利高,
而且是可以破解或模仿的,
那仿冒者必油然而生。
香港那家公司,背後可能是中共的仿造廠商,
先跟你要一批貨,在淘寶上試水溫,
如果賣得好,以後就自己做,賣不好就斷貨
另外,合約裡一定要註明,「有糾紛發生時,審理訴訟並適用的法律,是哪個國家」。40年前的Civil Jurisdiction act,讓不同國家的法院,基本上都會互相尊重各國的判決。
心痛的是,我卻見過太多小廠商,沒寫到這一點而被吃死死。
回到你的問題,
Q1,Q2的答案是:若敵暗我明,先提高價格,就能有效掌握他的行為。先不要用想,讓利可以有後續的合作機會。
Q3:一般都是先收訂金對方收到貨後再付尾款,但建議你要收到款項和預繳的報關費再出貨
=======================================
附註,為了更全面思考銷往國外的business model,要先考慮和決定的因素如下
一、供應商及經銷商的資格、信用、能力
二、智慧財產權:
1.經銷的產品或服務內含有哪些智慧財產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含外觀設計等相關專利)、商標或其他。
2.誰擁有這些智慧財產權(可能不同的權利由不同人享有)?
三、經銷的領域:
1.此份合約授權經銷的領域範圍(國家)為何?
2.供應商可以在此領域內自己銷售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嗎?
3.供應商可以在此領域內指定其他經銷商嗎?
4.經銷商對於其他領域的經銷權,有優先議約權嗎?如果有,是否有何限制?
四、合約期間:
1.此份經銷合約的有效期間要多長?
2.經銷商有怎樣的續約權?或者,要使合約到期後自動更新延長?一期幾年?
五、分經銷商:經銷商是否有權指定分經銷商?
六、供應商供應的產品或服務,需符合怎樣的規格或標準?
七、價格:
1.產品或服務的價格為何?(價目表、折扣率)
2.上述價格是含稅或不含稅?
3.價格調漲需要多久以前通知?次數有無限制?
4.如果每次訂單會有不同的計價,那麼這個計算、確定的程序為何?
八、訂單:
1.下單的程序(包含時間限制、拒絕與承諾)為何?
2.下單(以及拒絕與承諾)的方法為何?傳真、電話、其他網路方式?
3.供應商有無要求變更訂單的權利?如何行使?
4.經銷商有無變更firm order的權利?如何行使?
5.經銷商有無最低購買額的限制(在一定期間內)?
6.經銷商有無最低下單頻率的限制?
7.經銷商需多久前提供訂單預示量?
九、包裝:產品應如何包裝(包裝最小量、材料、Marking)?
十、運送:
1. 下單至交貨可以有多少時間?
2. 交貨地點?
3. 貨物的所有權與風險何時移轉給經銷商?
4. 誰負責取得製造、進/出口許可?
十一、付款:
1.誰負擔下列費用:包裝、海運、保險、進/出口許可、海關其他雜費、稅與關稅、倉儲、運送。
2.付款方式為何?
3.遲延付款的效果為何?
十二、行銷:
1.供應商與經銷商應共同進行的行銷活動有哪些?
2.供應商應提供的行銷活動或資源有哪些?(如廣告、宣傳、型錄、人力支援、財物支援等等)
3.經銷商在銷售人員方面、銷售的努力方面、廣宣方面、參展方面、記錄保存方面、向供應商報告方面,以及行銷的成本方面,分別應達到怎樣的要件或標準?
十三、訓練:
1.供應商應提供什麼訓練給經銷商(或其顧客)?
2.訓練在哪裡舉辦?由誰負擔費用?
3.有何經銷商必須參加的訓練?
4.上述訓練要在哪裡舉行?誰負擔成本?
十四、庫存:
1.供應商有無最低的庫存量?多少?
2.經銷商有無最低的庫存量?多少?
3.供應商應準備多久的售服零件庫存量?
十五、技術支援:供應商應提供怎樣的技術支援服務給經銷商?
十六、保證(warranty)與責任限制:
1.供應商應提供什麼樣的warranties?
2.是否排除何種默示的擔保(implied warranties)?
3.供應商就其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有無責任限制?
十七、客訴:
1.供應商或經銷商對於客訴問題有何調查和解決的機制或流程?
2.經銷商回過頭來對供應商索賠的請求,有何限制?
十八、合約終止:
1.終止合約需要在多久以前通知對方?
2.一方若有違約,他方需給予違約方多久的改正期間,才有權終止合約?
3.在終止合約後,對於經銷商的剩餘庫存,雙方各有怎樣的權利?
十九、其他:
1.準據法與爭議解決方式?
2.雙方協議的其他特殊條件。
※ 引述《rock3 (Kanamoto)》之銘言:
: 大家好
: 小弟在本版潛水一段時間,剛好目前有遇到一些問題想要請教大家,還請大家幫幫忙
: 就是我在去年2016六月自己開發出一項商品,在台灣至今已販售約超過2000個
: 最近有個朋友告知香港一間公司有興趣代理或經銷我的商品,對方想要跟我談
: 因為我自己這個商品開始賣以後才開始學習如何經營網拍,粉絲團等等
: 算是自己第一步創業,所有東西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就是一個菜鳥生意人
: 忽然有人想要代理我的產品我就有點摸不著頭緒要從何著手
: 所以花了幾天爬文跟找Google大神,發現要注意跟要擬定的東西實在有夠多
: 爬文跟查詢後目前大概就是打定可能開出經銷的方式,也就是對方每次都是買斷一批貨
: 然後談妥第一年至少要叫的數量,有達標就可以優先續約,並約定對方的銷售地區等
: 我目前第一步遇到的問題就是:
: 1.對方在香港,假如到時候對方違約,譬如銷售到其他地區.價格亂訂......等,因為我
: 只是一間小小的一人公司也不可能請律師跨海提告之類的,有什麼方法是可以預防的嗎
: 2.我的商品台灣售價為400元,若對方一次進1-300個,一年約銷售1-2000個,給對方
: 的利潤空間有什麼行情嗎,因為給太多我沒利潤給太少怕對方嚇跑,對我來說這是一
: 個不錯的機會可以打到國外市場,我希望可以由此機會學習如何與國外做生意,對我
: 下一個產品的問世與目標市場可能很有幫助,所以價格的拿捏我很沒有頭緒,如果一
: 開始為了打市場給對方的利潤過高,也怕之後調不回來,感覺很兩難,是否可以請有
: 相關經驗的人提供一下類似的談判手法。
: 3.一般都是先收到款項再出貨,還是先收訂金對方收到貨後再付尾款呢?運費跟關稅是先
: 報給對方先收還是對方收到後我出示單據請對方再匯款過來呢,如果對方延遲付款(
: 尾款)有什麼辦法可以防止或反制嗎?
: 其實我的問題還很多,只是這幾個問題是目前第一階段就卡關的,身邊的朋友也有些人
: 建議說做生意每個人的手法都不一樣,不用抄別人的,只是我會比較想要至少知道一些
: 大多數人的操作方式或是行情,也是怕被對方看出我是完全沒有經驗的人會被吃死死的
: ,以上這些問題還請大大們抽空回答一下,謝謝^____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8.22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berich/M.1484326511.A.50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