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送給大家一些陽光☀️
昨天和朋友在討論城市綠化計劃,自己覺得近年來波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運動,很值得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
記得小時候,大家對於那些長出很多雜草的草皮非常反感,覺得這些都是市區雜亂的象徵。因此,城市裡的綠地都開始重新規劃,種花種草~ 結果發現,市區內的昆蟲數量越來越少,自然生態因此也大受影響~再加上氣候變遷的情況,專家建議要規劃城市生態保育區。
那些生態保育區非常有趣。在原本有塊綠地的地方,決定不再修剪草皮,讓小花雜草一起長出來,吸引更多昆蟲。因為城市對於昆蟲類算是比較不容易生存的環境,保育區會設有「昆蟲飯店」,讓小昆蟲可以在裡面休息,甚至也可以住進去,讓市容景觀充滿大自然氣息🥰
大家喜歡這樣的城市改造嗎?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的網紅楊寶寶的島女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ekerle estate 韋克勒區域】 布達佩斯是一個很美的城市 很多區塊的特色不同 大布達佩斯有23個區塊 我想我今天來到的是最美的一塊 從地圖上你搜尋這個區域 你就會發現這是一個特別規劃過的區域 非常有條理的矩形社區 19世紀 布達佩斯已經達到了一個飽和的狀態 所以開始準備擴展成大布達...
「綠化計劃」的推薦目錄:
- 關於綠化計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綠化計劃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綠化計劃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綠化計劃 在 楊寶寶的島女生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綠化計劃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綠化計劃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綠化計劃 在 一顆小種子(「穿梭行動綠化計劃」活動歌曲) (1985)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綠化計劃 在 8月4日綠化社區,活化古蹟"山林計劃"居民諮會 - Facebook 的評價
綠化計劃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睡前故事:【John Denver 在灣仔種下的樹】
大家都認識這棵樹。
坐電車時會經過,去街市時會經過,他是1994年由著名歌手 John Denver (唱〈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Leaving on a jet plane〉那位) 親自種下的樹,編號623。當年綠化計劃於灣仔一共種植1000棵樹,但原來要追查這些樹的下落並不容易。 同期就只有編號600、由彭定康種植的垂葉榕爲人所知。那棵樹位於莊士敦道/盧押道交界,和昌大押對外,現在26年了。
雖然這棵樹長得這麼靚、雖然他由明星種下,但三層高的樹都是只得個好迷你一平方米左右的立足之地,怪不得香港的樹會倒塌,到時大家又埋怨樹危險了。
雖然說香港人也是住在很細的屋中,但是這麼高這麼大的樹,整棵樹加上樹葉的重量,為了公眾安全,只得這麼少地方住是不行的。樹博士在一次訪問中就說至少要兩米乘兩米的空間才夠。香港人也是一樣,所以香港有這麼多人病囉 —— 但你的「家」又真是細了少少。
住在灣仔26年,這棵樹見證了不少居民的生活,包括我和小狗,還有婆婆和貓貓的生活。
這棵樹就在我家小狗 Rosie 的動物專科醫院斜對面。還記得那次我帶 Rosie 檢查,有位婆婆也是早上放下她的貓貓,她最錫的貓貓。我們都是三點來接回動物。
她那隻是16歲的貓貓,牙齒流血,去了幾次其他獸醫都找不出原因。突然眼睛變矇了,發生得很快。於是被轉介去專科獸醫。
看得出全家都好疼錫她,護士帶她出來前,婆婆就在自責,怎麼這麼遲才知道「咁嚴重」,要被轉介往專科醫院照 CT scan,整家人都不願意要婆婆一個人帶貓貓來。大家本以為只是爛牙。她告訴我她這麼多隻貓,最錫就是她,因為她最乖。
這時候,護士帶了又精靈又嗲人的貓貓出來,護士說癌細胞已經擴散至整個口腔及腦袋,什麼都做不到了,加上她已十六歲,就讓她盡情地吃喜歡的東西和每天食止痛藥吧。
貓貓還好開心,好精神。我和婆婆都沒想到是「這麼嚴重」。 在這裏住的樹就會見到很多同類事情,那是突然下大雨的下午,她帶著十六歲的貓回家,在大樹下等車。
大樹總在我們身旁,陪伴我們,為我們在傷心和開心時提供護蔭。他們也是活生生的生命,沒有樹木我們的生活會是怎樣呢,但我們總是這麼待薄他們,不是嗎?
假如我是樹木,我會想住在灣仔道與莊士敦道的交界嗎?
聽說灣仔是全香港最有錢的區。這棵樹由著名歌手種在全香港最有錢的地段,肯定令其他樹木好羡慕。 初被派往那裹時,其他樹可能都曾幫他送行。
好像我有次在成田機場見到十個高中男仔向一個正要離開日本出國讀書的高中生送行,揮著手,看他在玻璃另一邊坐着電梯離開,所有人一邊揮手,一邊手機拍住 ig story,並呼叫着什麼。對方聽不到,但感覺得到。
誰知,樹先生住下來才知道原來沒有甚麼朋友。最近的一棵樹在大約幾十米外 ,只能遠觀⋯⋯可能他心裹面不時唱「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想跟幾十米外那棵樹一起私奔,但他們好難好難才可以溝通到,因為有一定距離。
想回到哪裹?看都看不清楚,因為四周大廈林立,放眼遠望,是真正的石屎森林,從前的故鄉山巒,滄海桑田,從這裹再看不見。
Storyteller:貓珊 Dear tree 親愛的樹
Illlustration by Onemouthli
〖關於貓珊〗
於四年前開始收集香港人寫給樹木的信件,亦因此聽到好多故事,希望大家都會喜歡。
#投稿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ubscribe our newsletter: https://bit.ly/2YWEwYs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如有任何問題、創作提案、廣告企劃或慈善推廣,歡迎電郵至說故事工作室 info@story-teller.com.hk
#EveryoneIsStoryteller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綠化計劃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睡前故事:【John Denver 在灣仔種下的樹】
大家都認識這棵樹。
坐電車時會經過,去街市時會經過,他是1994年由著名歌手 John Denver (唱〈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Leaving on a jet plane〉那位) 親自種下的樹,編號623。當年綠化計劃於灣仔一共種植1000棵樹,但原來要追查這些樹的下落並不容易。 同期就只有編號600、由彭定康種植的垂葉榕爲人所知。那棵樹位於莊士敦道/盧押道交界,和昌大押對外,現在26年了。
雖然這棵樹長得這麼靚、雖然他由明星種下,但三層高的樹都是只得個好迷你一平方米左右的立足之地,怪不得香港的樹會倒塌,到時大家又埋怨樹危險了。
雖然說香港人也是住在很細的屋中,但是這麼高這麼大的樹,整棵樹加上樹葉的重量,為了公眾安全,只得這麼少地方住是不行的。樹博士在一次訪問中就說至少要兩米乘兩米的空間才夠。香港人也是一樣,所以香港有這麼多人病囉 —— 但你的「家」又真是細了少少。
住在灣仔26年,這棵樹見證了不少居民的生活,包括我和小狗,還有婆婆和貓貓的生活。
這棵樹就在我家小狗 Rosie 的動物專科醫院斜對面。還記得那次我帶 Rosie 檢查,有位婆婆也是早上放下她的貓貓,她最錫的貓貓。我們都是三點來接回動物。
她那隻是16歲的貓貓,牙齒流血,去了幾次其他獸醫都找不出原因。突然眼睛變矇了,發生得很快。於是被轉介去專科獸醫。
看得出全家都好疼錫她,護士帶她出來前,婆婆就在自責,怎麼這麼遲才知道「咁嚴重」,要被轉介往專科醫院照 CT scan,整家人都不願意要婆婆一個人帶貓貓來。大家本以為只是爛牙。她告訴我她這麼多隻貓,最錫就是她,因為她最乖。
這時候,護士帶了又精靈又嗲人的貓貓出來,護士說癌細胞已經擴散至整個口腔及腦袋,什麼都做不到了,加上她已十六歲,就讓她盡情地吃喜歡的東西和每天食止痛藥吧。
貓貓還好開心,好精神。我和婆婆都沒想到是「這麼嚴重」。 在這裏住的樹就會見到很多同類事情,那是突然下大雨的下午,她帶著十六歲的貓回家,在大樹下等車。
大樹總在我們身旁,陪伴我們,為我們在傷心和開心時提供護蔭。他們也是活生生的生命,沒有樹木我們的生活會是怎樣呢,但我們總是這麼待薄他們,不是嗎?
假如我是樹木,我會想住在灣仔道與莊士敦道的交界嗎?
聽說灣仔是全香港最有錢的區。這棵樹由著名歌手種在全香港最有錢的地段,肯定令其他樹木好羡慕。 初被派往那裹時,其他樹可能都曾幫他送行。
好像我有次在成田機場見到十個高中男仔向一個正要離開日本出國讀書的高中生送行,揮著手,看他在玻璃另一邊坐着電梯離開,所有人一邊揮手,一邊手機拍住 ig story,並呼叫着什麼。對方聽不到,但感覺得到。
誰知,樹先生住下來才知道原來沒有甚麼朋友。最近的一棵樹在大約幾十米外 ,只能遠觀⋯⋯可能他心裹面不時唱「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想跟幾十米外那棵樹一起私奔,但他們好難好難才可以溝通到,因為有一定距離。
想回到哪裹?看都看不清楚,因為四周大廈林立,放眼遠望,是真正的石屎森林,從前的故鄉山巒,滄海桑田,從這裹再看不見。
Storyteller:貓珊 Dear tree 親愛的樹
Illlustration by Onemouthli
〖關於貓珊〗
於四年前開始收集香港人寫給樹木的信件,亦因此聽到好多故事,希望大家都會喜歡。
#投稿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ubscribe our newsletter: https://bit.ly/2YWEwYs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如有任何問題、創作提案、廣告企劃或慈善推廣,歡迎電郵至說故事工作室 info@story-teller.com.hk
#EveryoneIsStoryteller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綠化計劃 在 楊寶寶的島女生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Wekerle estate 韋克勒區域】
布達佩斯是一個很美的城市
很多區塊的特色不同
大布達佩斯有23個區塊
我想我今天來到的是最美的一塊
從地圖上你搜尋這個區域
你就會發現這是一個特別規劃過的區域
非常有條理的矩形社區
19世紀
布達佩斯已經達到了一個飽和的狀態
所以開始準備擴展成大布達佩斯
當然的建築商多半為了解決人口居住問題
都在狹窄的道路上 建造密集的多層公寓房
但從郊區搬過來的新居民
實在不適應沒有綠化的城市
所以有一些建築師就開始推廣
「花園城市計畫」
主要的中央廣場
對於“為社區建設”的概念非常重要
因此由當時的明星建築師KárolyKós贏得
他使用放射狀的街道佈局設計了該佈置
並設計了一個帶有商標的木質大門
更多設計師提交了房屋計劃案
一到二層、雙套房到十二套房之類的建築
所有設計均遵循KárolyKós
建立的“特蘭西瓦尼亞風格”
包括高屋頂和大量使用木結構
所有房屋均提供寬敞的花園,
街道佈局是舒適,綠樹成蔭的大道
初期就種了五萬顆樹🌲
而且該社區擁有完善的園藝服務
還協助居民種植果樹在自家花園
當時的總理SándorWekerle非常支持
所以這個區域最後就以此命名
區域的核心廣場 就以主要設計師
Károly Kós卡羅利·科斯
(影片中有講錯在此修正)
KósKároly廣場上一棟建築物的外觀
被用作匈牙利流行的每日肥皂劇《Barátokközt》
所以匈牙利人非常熟悉 😂
非常感謝我的匈牙利朋友
帶我來這個區域
我從來沒想過會有那麼美麗的社區
隱藏在大城市布達佩斯裡面
鬧中取靜的住宅區 擁有所有的生活機能
警察局、學校、商店、就只差沒醫院
重點是這些百年老房子
居然還可以被保持的那麼完整.太完美了
Thank very much my hungarian friend
Bring me to this area
I never thought there
would be such a beautiful community
Hidden inside the big Budapest
A quiet residential area
with all the functions of life
Police stations, schools, shops,
Just didn’t have hospitals
The point is these century-old houses
It can still be kept so intact .Is amazing
匈牙利🇭🇺真的會超出你的想像
Hungary🇭🇺
Will really exceed your imaginatio
Town news小鎮新聞📰
http://uj.kispest.hu/
#島女匈打日記
#20210421
#楊寶寶的島女生活
#楊寶寶的代購生活
#米包深旅行
#migisbackpack
#隨團旅遊達人
#浪漫旅人
#紅白拖台妹
#帶著國旗去旅行🇹🇼
#島女迷路中✈️
#島女在匈牙利🇭🇺
#Hungary🇭🇺
#匈牙利🇭🇺
#Budapest
#布達佩斯
#匈牙利不只有布達佩斯
@wow_hungary
@Discover_hungary
@we_love_budapest
Wekerle estate
Wekerletelep
韋克勒區域
Kós Károly tér
卡羅利·科斯廣場
綠化計劃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捷運都更、#主幹道沿線都更、#危老都更,是市府團隊推動「#都更三箭」最重要的主軸。截至目前市府城鄉局團隊在都更總申請量已達455件、累積核准212件、說明會辦理315場並持續辦理中,我們將在兼顧環境和公平正義的前提下改善市容,持續給市民朋友們安心的居住空間。目前新北市在「推動都更三箭」的進度如下:
🏠 都更第一箭:捷運蓋到哪、都更做到哪,第一階段21站已經優先推動。提供增額容積獎勵加速捷運周邊都市更新,並可取得 #托老 、 #托幼 或 #社宅 等公益性設施。
🏠 都更第二箭:主要幹道沿線市容的改善,5個月內完成都市計劃施行細則修訂,並且於7月份公告實施,針對沿線道路寬度及建築基地若達一定規模即可給予獎勵。
🏠 都更第三箭:針對最重要危老重建,特別成立 #都更推動辦公室 ,目前已經辦了315場對外說明會,危老重建申請已達110件並核准了81個案子。更在7月份時率先全國發佈都市更新申請代拆辦法,採公權力處理協調不成的待拆戶,保障居住安全。
🏠 翻轉城市環境:6月份時親自前往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報告 #塭仔圳市地重劃,感謝委員會於7月時讓這個延宕20年的都市計畫審議通過,預計109年啟動市地重劃作業。 #五股垃圾山 也是一個挑戰,已於9月公告實施擴大五股都市計畫發布前試辦計畫,將在110年底完成環境整頓及綠化,同時,結合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環保局等相關單位力量,並由副市長 #謝政達 擔任召集人,環保局長 #劉和然 及警察局長 #陳檡文 擔任副召集人,透過跨局處整合成立 #環境稽查重案組 以整頓垃圾山為首要目標。
都更案不是與民爭利,而是以維護民眾利益來更新都市發展。對於少數不同意見者,#居住正義 還是要維護,所以在程序完備情況下,市府有公權力就要展現魄力和執行力,不要等到憾事發生,才後悔當初沒做好。別人不做的,我們來做,大家一起努力,我們的決心不容挑戰。
#新北大工程 #安居樂業 #以人為本
-趕快來跟侯市長做朋友吧!-
☑️LINE@ https://page.line.me/youyi/timeline/
☑️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houyuih/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ou.yuih/
綠化計劃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星光大道(英語:Avenue of Stars)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東部的尖沙咀海濱花園,於2003年5月23日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宣佈贊助4,000萬港元,由旅遊事務署、香港旅遊發展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支持及全面性建設。星光大道於2004年4月27日舉行開幕典禮,於翌日開幕予公眾,由香港政府部門管理。2015年10月8日起,星光大道需封閉至2018年年底以進行擴建工程。星光大道是為了表揚香港電影業界的傑出人士的特色景點,仿傚美國荷裡活星光大道建造,傑出電影工作者的芳名與掌印均鑲嵌在經過特別製作的紀念牌匾上,依據年代及次排列在星光大道上。目前,星光大道可以容納1000塊紀念牌匾。星光大道放置多尊造型塑像,包括位元於入口處高6米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銅像、位於大道中段以電影拍攝情況為題材的系列塑像(包括導演、攝影師、燈光師及收音師)。2005年11月27日,一尊兩米高,按照電影《龍爭虎鬥》造型的李小龍銅像在星光大道揭幕,以紀念李小龍65歲冥壽。2011年,添置了香港動畫代表作品麥兜──銅像,以表揚動畫電影對香港電影界別的貢獻。2014年7月18日,「香港的女兒梅艷芳」銅像被豎立,以表彰梅艷芳畢生的卓越成就,及她為香港社會所帶來的貢獻。梅艷芳的像由雕塑家曹崇恩所製作,整座銅像高約兩米,基石刻有劉德華以書法親題的「香港女兒梅艷芳」。到2016年2月17日,康文署發言人表示,根據2015年9月至11月舉行的公眾參與活動所收集的意見,絕大多數受訪者希望該處盡量減少興建構築物,決定修訂尖沙咀海濱優化計劃,採取以簡約為原則的設計方案,不建電影館及餐飲設施,讓大眾可以在一個更寛敞的空間漫步。 新修訂的設計方案由世界著名園境建築師James Corner設計,原本在地面的巨星掌印改為放置在木製的扶手欄杆上,方便遊人拍照外,更可透過AR技術與巨星合照。而原有的多個被鐵馬分隔的明星銅像亦改為放置在流水階梯上。計劃同時大量增加遮蔭設施、不同類型的戶外座位,以及綠化空間。星光大道旁的水面會加設音樂噴泉及小型水上舞臺,但最終未有加設。[17]場內亦設一個由香港年青設計團隊laab設計,由「美樂士多」營運的美食亭和七部流動銷售車。包括「好茶養生」、紙藝精品「POSTalk」,「微影」和出售李小龍紀念品及星光大道限定的禮品或食品。工程原計劃於2018年第3季竣工並重新開放,較原定時間早了1季。但由於工程進度緩慢,最後延遲到2019年1月31日重開。到2019年重開後,銅像增設AR(擴增實境)功能,遊人下載應用程式後,便可與影像現場合照。現時香港電影金像獎銅像設於文化中心一邊的入口,而李小龍銅像、麥兜銅像及香港女兒梅艷芳銅像則設於近尖東的入口,而以電影拍攝情況為題材的系列塑像(包括導演、攝影師、燈光師及收音師)仍放在星光花園面向維港文化匯的平臺。
綠化計劃 在 8月4日綠化社區,活化古蹟"山林計劃"居民諮會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8月4日綠化社區,活化古蹟"山林計劃"居民諮會 by Ming Yeung. 4 Likes. Cecily Yu and 3 others like this. Loading... Try Again. Cancel. Loading... Loading... ... <看更多>
綠化計劃 在 一顆小種子(「穿梭行動綠化計劃」活動歌曲) (1985)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一顆小種子(「穿梭行動 綠化計劃 」活動歌曲) (1985) - 1985年原版MV. 老孩子兒歌網- 真人版MV. 老孩子兒歌網- 真人版MV. 2.61K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