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路意外事故頻傳,相信在過不久國曆七月的校門開之後會見到更多這類事故發生。
-
而最常看到這類不幸意外的發生年齡,很多都是年輕剛拿到駕照的熱血青年,追根究柢總結的原因不外乎是過度熱血,或是沒有基礎的車輛操作知識所造成的。
-
有車友傳了這篇某個社團的熱血車友分享的文章給教士,相信這位車友也是出於好心的分享。不過真的要分享給熱血車友的話,其實不用講這麼多過彎時的東西。
-
#真正要分享的應該是煞車的時機點
-
教士看過很多熱血騎士分享的追焦照,很多都會犯一個大忌,那就是過彎時右手指還是保持在煞車拉桿上。這絕對是錯誤而且十分危險的習慣。
-
很多人一定都有入彎前感覺車壓不下去的感覺,大部份的人會怪罪給車的操控性不好,但真正造成的原因其實是「 #因為你入彎帶著重煞車」
-
-
不要崇拜漫畫那套唬爛的超高過彎速度,也不要覺得那是真實,更不要覺得入彎速度快就會有超高過彎速度,在真實世界超高的入彎速度只是讓你早點去見上帝而已。
-
正確的煞車觀念:入彎前的直線減速→緩慢釋放煞車→入彎前一刻將煞車與油門全放讓車能順利放進彎道→緩慢且柔順的補油加速出彎。
-
很多人迷信的帶煞入彎、延遲煞車,真正的作用方式其實就是:
"延後直線煞車減速的時間→製造你比正常入彎更大的煞車力道→讓你能比正常速度更早切入進彎位置→緩慢釋放煞車→入彎前一刻全放煞車與油門將車放入彎道→緩慢且柔順的補油加速出彎"。
#它的重點是比正常時間更晚且更大的制動
#用於製造比他人更早搶進入彎點的時機
#絕對不是要你一直重煞到入彎前一刻
-
-
這是比賽上需要纏鬥或防守時才會用的技巧,對增加過彎速度一點幫助都沒有,所以你在山道上用這招不會比較快,只會讓你的前輪磨秏的更嚴重製造出你騎車很殺的假像。(當然很多人會對這點嗤之以鼻)
-
-
有點離題,回到主題「 #什麼是正常的入彎煞車方式?」
其實就是要和大家說,#過彎時最不能碰的兩個東西就是前煞車與離合器拉桿。
-
先不說離合器,單獨說前煞車帶來影響莫過於會讓你用於導向與平衡車身用的前輪,因制動力道而影響了前輪的導向性。
-
入彎帶著重前煞入彎,你的車就會壓不下去;彎中拉了前煞,輕則車身立起外拋重則前輪過載失去抓地力打滑。
-
教士看過很多不幸意外大多都是前煞使用不造所造成的,所以大家也不用過度把焦點放在過彎速度,因為當你的入彎減速確實,就能避免掉絕大多數的不幸意外。
-
-
至於這位熱心車友分享的知識文,教士笑笑的說,其實你重點都劃錯了。
車子過彎不是離和力和向心力在拉扯,而是在你車輛的循跡性的穩定與否。
會造成外拋有3大主因:錯誤路線、過早大補油門、彎中拉前煞
-
錯誤路線:每次過彎你的進彎點就會決定你過這個彎的路線。當你入彎的位置沒有空間讓你製造相對應你速度所需要的傾角時,你的車在通過apex點時自然的就是會往外拋。補救方式大多是靠後煞車將車硬修回正常路線。
-
過早大補油門:當你緩慢且柔順的轉動油門,車身就會開始從傾角狀態緩慢拉起進入加速狀態,而這時你的出彎線動線也會是一個漂亮的弧形。
但若你油門補的太猛就會使得原本那緩慢拉起的"弧形"就會變成直線,而若彎道還沒結束就會變成你的車拋向對向。補救方式大多是靠緩慢收油壓低車輛加速時的暴衝力道,並將車拉回原本路線。
-
彎中拉前煞:彎中拉前煞就會讓你原本過彎時前輪的導向性被破壞,同時車身會被立起。新手騎士若碰到這個狀況大多會緊張的把前煞拉死,下場不是前輪過載失去抓地力打滑,不然就是筆直的衝向對向車道。這是最致命也是最容易出現的失誤。
補救方式主要是需要透過練習,當真的不幸拉了前煞車身立起時,請儘速釋放前煞並緩慢的讓車重新恢復傾角。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路操作時就會發現往往會過度緊張左手就鬆不開了。
-
-
而這個也是最多上新聞的不幸意外故事發生的主因。我們往往能在影片裡看到對向的騎士就像著了魔一樣筆直閃也不閃的衝向對向的無辜大貨車,會這樣不是他們被魔神仔附身,而是因為他們錯誤的使用了前煞。
追根究柢,若是我們的教育部能夠早點對這些年輕學子從小建立正確的騎乘觀念,是不是就能避免掉更多的意外發生呢?
唉
-
-
-
BTW,其實彎中點前煞這個技巧教士平常也會使用,主要是在陌生山道碰到彎中帶彎的狀況,當傾角已用盡無法再深入時,就會輕點前煞將車身立起後重新製造傾角入彎。但這一切都是要建立在合理的過彎速度下。
所以奉勸各位熱血騎士:
入彎高速非好漢,要安全且快速的過好一個彎道,就入彎前好好減速,然後好好的練習該如何更早且更快的出彎補油吧
「絕對不是要你一直重煞到入彎前一刻」的推薦目錄:
- 關於絕對不是要你一直重煞到入彎前一刻 在 重車日誌-教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絕對不是要你一直重煞到入彎前一刻 在 Re: [閒聊] ABS反應不及? - 看板bik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絕對不是要你一直重煞到入彎前一刻 在 重車日誌-教士- 近期山路意外事故頻傳,相信在過不久國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絕對不是要你一直重煞到入彎前一刻 在 [問] 重機騎乘時, 髮夾彎該怎麼克服??? (第6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絕對不是要你一直重煞到入彎前一刻 在 2022山路過彎技巧-汽車保養配件資訊,精選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絕對不是要你一直重煞到入彎前一刻 在 2022山路過彎技巧-汽車保養配件資訊,精選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絕對不是要你一直重煞到入彎前一刻 在 煞車拉桿很緊的評價費用和推薦,PTT.CC、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絕對不是要你一直重煞到入彎前一刻 在 煞車拉桿很緊的評價費用和推薦,PTT.CC、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絕對不是要你一直重煞到入彎前一刻 在 [問題]高速緊急煞車有降檔的機會嗎?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絕對不是要你一直重煞到入彎前一刻 在 Re: [閒聊] ABS反應不及?- 看板biker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絕對不是要你一直重煞到入彎前一刻 在 重車日誌-教士- 近期山路意外事故頻傳,相信在過不久國 ...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它的重點是比正常時間更晚且更大的制動#用於製造比他人更早搶進入彎點的時機#絕對不是要你一直重煞到入彎前一刻- - 這是比賽上需要纏鬥或防守時才會用的技巧,對增加過 ... ... <看更多>
絕對不是要你一直重煞到入彎前一刻 在 [問] 重機騎乘時, 髮夾彎該怎麼克服??? (第6頁)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入彎前 先放油門+慢慢減速+引擎煞車,盡量走外側,然後一鼓作氣從外側切入內側(剛好是在髮夾彎最尖端)。 此時你要注意你的速度是否可以邊靠著引擎煞車的動力過彎,不行的話 ... ... <看更多>
絕對不是要你一直重煞到入彎前一刻 在 Re: [閒聊] ABS反應不及? - 看板bik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Aaron910135 (光輝日落)》之銘言:
: 剛剛去D卡看到一個很令我不解的回文,他說ABS會反應不及鎖死。
: 我認為的ABS是一直連續點放煞車使輪胎不至於鎖死而且因為比人為操控還快,所以也
不?
: 是我的認知錯誤還是...?
ABS有幾個大家很愛問,或似懂非懂的地方,在這邊我想跟鄉民們蕉流蕉流~~
我不敢說自己有多懂,或說的就是100%正確,只是最早我在購入ABS車款前,有興趣去找
、去瞭解一些原理資料,可以分享給大家討論
如果有專業本科的人士,看到內容有不對的地方,歡迎糾正或是補充更正確的資訊,讓騎
士都能更瞭解ABS是什麼樣的東西,與在安全上帶來的巨大優勢
以下是騎士對ABS最愛問的,或質疑的地方,不外乎就那幾個點
1.ABS作動的原理,為什麼可以防鎖死?
2.ABS可以縮短煞車距離嗎?
3.人可以煞的比ABS更精準嗎?
4.ABS會影響操控嗎?
5.輪胎的好壞會影響ABS的作動嗎?
6.汽車跟機車的ABS是一樣的嗎?
7.有ABS能保證不撞車嗎?
1.ABS作動的原理,為什麼可以防鎖死?
根據大量數據統計,車輛的"滑差率"若維持在15%~20%,可以有最大的煞車效率
有些人滿頭問號對不對?
首先,各位要知道,一台移動中的機車,有兩種速度
一個叫輪速:車輪運動的速度
一個叫車速:車輛真實的移動速度
由於車子是靠輪胎與路面接觸在移動,輪胎有抓地力與變形等等的各種因素影響,實際上
車速不一定等於輪速,加速時輪速可能大於車速,減速時輪速可能小於車速
而車速減輪速再除以車速之值,就是滑差率
如果車速=輪速,那滑差率=0%
如果車速100KM,輪速80KM,滑差率=(100-80)/100=20%
滑差率數值比20%越高,那你輪胎鎖死的機率就越大
滑差率數值比20%越低,那理論上來說,可以再施加的煞車力道的空間就越大
當你在煞車的時候,滑差率是一個無時無刻都在變化的值
15%~20%的最佳值,只是一個統計出來的數字,並沒有一個標準,例:當滑差率大於20.548
7%,輪胎就一定會鎖死,沒有這種事
所以這也造成了不同廠牌的ABS,對於這個啟動ABS的時機點,都不太一樣
有些人會誤以為,ABS作動的前一刻就帶表你輪胎一定就是要鎖死了,其實不一定,15%~2
0%是一個Range
保守的ABS廠商,早點作動,激進一點的廠商,晚點作動,僅此而已(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的
廠商做不到接近20%又穩定的煞車表現?可能喔~)
但各位這時可能有另一個疑問,車速跟輪速哪裡來?
輪速很簡單,你前輪上的霍爾式輪速傳感器,就可以取得數值
那車速呢?難道靠GPS?
非也,因為在機車上,並沒有車速的感測器。
蛤?沒有?
沒有的話少一個數值要怎麼算滑差率,要怎麼保持滑差率15%~20%?
這種事情不是一個單純用數學去解的題,條條大路通羅馬,不要煩腦少一個X或Y怎麼去算
方程式,只要實際結果是滿意的就夠了
你只要讓車子每次急煞的結果,都可以保持在滑差率15%~20%就行
但你還是會問,這只有輪速怎麼做到?
我講一個簡單的概念,就算你只有輪速這個訊息,你也可以將"上一次取樣的輪速與這一
次取樣的輪速做比較與計算",再給它一個限制,超過這個限制,ABS就作動,低於這個限
制就忽略
但當然實際上ABS的設計複雜的多多多多了,不會只有參考輪速,或只有一項的判斷基準
,還有其它的設計,但最終ABS系統整體的調較,都只有一個目的,可以讓實際的煞車表
現,盡量跟統計數據一樣,接近滑差率15%~20%就行了。
2.ABS可以縮短煞車距離嗎?
理論上不會,但實際在路上會
理論嘛,你只要用手與屁股,去感受輪胎與路面抓地力的極限,施予剛剛好完美的力道,
你就可以在最完美的距離停下,不需要ABS系統,就算是一套完美的ABS系統,也頂多打成
平手
實際上,上述的狀況根本就只有頂尖車手做的到,各位是一般用路人,難道你的工作是每
天在練極限煞車嗎?(GP車手是你??)
相信我,你沒那麼厲害
而且更重要的是,馬路非賽道
不是叫你不要騎快,是告訴你,馬路的路面狀況比起賽道爛到爆
水、沙、斑馬線、人孔蓋,各種抓地力數值的變化,GP車手來跑一樣噴出去,但ABS不管
,它是看數據辦事,該作動就作動,該忽略就忽略,不會出錯是ABS最強大的地方
ABS到底會不會有比較短的煞車距離?
在九成以上實際路況的緊急情況下,都可以比較短,重點是"穩定"
3.人可以煞的比ABS更精準嗎?
當然可以,就像上面講的,只有在靠煞車吃飯的人做的到(自信爆棚的人我就懶得說了,
怎麼GP不是你去比?)
在賽車場上為什麼不搭載ABS?
因為賽車運動,除了本來就是比車手的技術外,當ABS作動時,對車手來說是一種干擾
一套ABS如果設定的比較保守時,大直線進彎前的急減速,最後一刻給你ABS作動,我看大
概就只能直直去吃沙了,車手根本不能在ABS作動的同時做入彎的動作,就算是用上設定
很極限的ABS也沒用,因為車手自己的控制也很極限,這對車手來說只是造成一種恐懼,
到底會不會突然ABS作動?
4.ABS會影響操控嗎?
如上題的狀況,作動的當下會影響,拉桿一直抖,煞車也是一直點放,你傾角怎麼下去?
側掛要怎麼掛?
所以,如果今天你是為了享受賽車運動極限的樂趣而買車,當然不建議買ABS車款,但也
不建議在馬路上拼極限。
5.輪胎的好壞會影響ABS的作動嗎?
理論上影響不大,因為ABS還是依數據辦事,好的輪胎也不會打破滑差率的公式
但抓地力好的輪胎一定可以減少煞車的距離,值得投資
(但請不要投資那種要熱胎很久才有爆炸高抓地力的胎,你通勤可能家裡一出巷口就上戰
場了,還熱胎?)
6.汽車跟機車的ABS是一樣的嗎?
原理概念一樣,但效果不太一樣,汽車的更強大
汽車的ABS可以邊作動時邊閃避障礙物,但機車不行,不過這是兩個支點與四個支點間絕
對的差異
機車就是拉正直直煞,不鎖死減少摔車機會
未來會不會有跟汽車一樣能進行閃避的,我認為會有,科技日新月異對吧
7.有ABS能保證不撞車嗎?
講這種話之前,先想一想,好好騎車,是"任何一款車"都應該做的,跟ABS無關
那為什麼我們推廣ABS?因為ABS是在突發狀況發生的時候救你,是一種保險,你願不願意
投資而已
現在政府還有補助,如果我還不買有ABS的車,我真的覺得我是棒鎚
阿~~打的好累,想說的大概是這些,歡迎大家一起討論,糾正也歡迎,但請告知出處,一
直想瞭解再多一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11.187.6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598717861.A.3E8.html
※ 編輯: s90755166 (124.11.187.68 臺灣), 08/30/2020 00:56:24
避...
配性的問題,而且改卡鉗改越大,你總泵也會改吧,那就更複雜了不好說
影響最大是輪圈尺寸改變
因為改變輪圈尺寸會直接影響到輪速的讀取結果
※ 編輯: s90755166 (49.214.209.240 臺灣), 08/31/2020 19:41:5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