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中的科技文獻
歷史春秋網
作者:何紹庚
中國歷代統治者重道輕藝和鄙薄科學技術的思想,決定了《四庫全書》(以下簡稱「《四庫》」)的收書原則。四庫館臣明確提出:「聖朝納錄遺文,以闡聖學明王道者為主,不以百氏雜學為重也。」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四庫》收書無疑側重於儒家典籍,但乾隆也曾諭示對那些「發揮傳注,考核典章,旁暨九流百家之言」而「有裨實用者」「亦應備為甄擇」,因此,《四庫》著錄和存目的科技文獻從總量上看還是不少。
據粗略統計,《四庫》著錄的科技文獻有300餘種,約佔全書著錄的十分之一,存目360餘種,約佔全書存目的二十分之一。其中以數學、天學、農學、醫學、生物學和地學方面的書籍最多,而工程技術方面書籍較少。工程技術書著錄和存目僅有100餘種,主要涉及建築、水利、交通運輸等,偏頗較甚。就中國古代成就卓著的天、算、農、醫四大學科而言,當時采進的重要著作,《四庫》大多著錄,僅有少數列入存目。如天學的《新儀象法要》、《曉庵新法》,數學的「算經十書」、《數書九章》、《測圓海鏡》,農學的《齊民要術》、《陳農書》、《王禎農書》,醫學的《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以至金元四大醫家的主要論著等,都已悉數收錄。明代四大科學名著(《本草綱目》、《徐霞客遊記》、《農政全書》、《天工開物》),也著錄了前三種。工程技術類著錄有《考工記》、《營造法式》、《武經總要》等,存目書則涉及建築、紡織、冶鑄、水利、交通運輸、造船、兵器、造紙、印刷、陶瓷、製糖、釀酒、製鹽等,名目不少,但數量不多。《四庫》收錄的一些綜合類著作,亦常為科技史家所徵引。如沈括《夢溪筆談》,詳細記載了中國古代兩項重大發明(活字印刷術和指南針)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成果,是名副其實的科技史上的名著。另外,在《尚書》、《詩經》、《周禮》、《禮記》、方志、筆記、文集等文獻中,也間有一些關於中國古代科技發展情形的珍貴史料。由上可見,《四庫》中的科技文獻和科技史料是相當豐富的。
《四庫》不僅收有當時流傳的許多科技文獻,更為可貴的還是從《永樂大典》中輯錄了一批當時罕傳罕見之書。例如數學名著《九章算術》,在明末清初幾近失傳,南宋鮑瀚之刻本僅存五章且是孤本,另有一部這一殘本的影抄本。著名學者戴震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九章》及劉徽等注,使之成為全帙,並做了初步的整理與校勘。他還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秦九韶的《數學九章》。中國數學史上這兩大名著幸賴《四庫》保存下來,重顯於世,後經多次翻刻而流傳至今。又如《永樂大典》收錄的《熬波圖》,圖文並茂,是有關製鹽技術的重要文獻,也經《四庫》著錄而得以傳留。在《四庫》中這類文獻還有不少。在《永樂大典》絕大多數卷冊已經被毀無存的情況下,《四庫》保存和整理中國古代科技文化遺產的功績就不言自明了。
《四庫》中的科技文獻對當時和後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由於參與編纂《四庫全書》的人大多是學有專長的一流學者,如戴震、李潢、陳際新、郭長發、倪廷梅等都是精通天文數學的專家,因而他們在天文數學方面的選書和整理工作就比較細緻準確,水平也比較高。因而,這些文獻的存世對今人瞭解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非常重要。但也必須看到,《四庫》收錄的科技文獻與儒家典籍和各種文集相比,數量要少得多。即使有些已采進的重要科技文獻也未著錄,僅僅是存目而已,有的後來甚至連底本也散失了,這不能不說是它的缺陷。例如《算法統宗》、《甘石星經》、《飲膳正要》、《耒耜經》、《豳風廣義》、《安驥集》、《洗冤錄》、《南船紀》、《糖霜譜》、《酒譜》、《梓人遺制》等,都是相應領域的重要著作,但《四庫》皆存目而未著錄。另外,清政府雖曾在全國範圍發起大規模的征書活動,並給予獻書者某種獎勵,但不少皇戚貴胄、高官顯宦甚至民間藏書家,都不肯進獻或全部進獻所收藏的孤本、善本和抄本等珍籍。如《四元玉鑑》、《楊輝算法》等都是在《四庫》成書後才由阮元收集到的。又如清康熙時欽天監監正、著名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明安圖有關三角函數冪級展開式的數學成就當時已為人所知,而作為天文算學纂修兼分校官的陳際新,既是明安圖的得意弟子,又曾直接參與整理編成明安圖的數學名著《割圓密率捷法》,可《四庫》也未收錄該書。還有一些科技著作很可能是因為政治原因而未收錄。如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是一部關於中國古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百科全書,其內容幾乎涉及當時社會的全部生產領域,但也不見於《四庫》,其原因就很可能是因為宋應星有反清思想,其兄又殉明自盡,所以被排斥在《四庫》之外。
《四庫》所收科技文獻都有或簡或繁的書目提要,但《四庫》書目達一萬餘種,卷帙浩繁,四庫館臣雖多飽學之士也難以仔細研究,因而書目提要紕繆疏漏之處亦復不少。如戴震輯錄的《九章算術》,其功績在於完整地恢復了這部數學經典著作的全貌,其校正的文字也不在少數,但也有師心自用、以意擅改而改錯了的文字。不過,各書提要中存在的種種缺陷也為進一步整理和研究這些歷史文獻提供了許多值得深入研討的課題。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就是學界公認的重要成果。
《四庫全書》中的科技文獻,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全面地展示了中國古代數千年來豐富多彩的科技文明。這些珍貴的科技文獻不僅對於保存、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深入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而且有些文獻如農書、醫書、動植物譜錄、地理方面的著作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這是前人傳留下來的一份極其寶貴的科技文化遺產,值得我們珍惜。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Herman Ye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ttps://www.facebook.com/hy.page 片中提到的 ":易經 Mathematics"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q68p2kyAPEXO_0sMMmbm0X 數學古文明: https://www....
算經十書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唐代學生怎樣學數學? | 生活知史
唐代確立了中國古代數學教育的典範,不僅沿襲了北朝和隋代開啟的「算學」制度,也設立了「算學博士」的官銜。要令廣大學子能夠學習數學,少不了良師和教科書。顯慶元年(656年)於國子監內設算學館,由算學博士指導學生學習數學;同時唐高宗指派數學大師李淳風負責編撰和註釋十部漢代以來的算學著作,最終編訂了《算經十書》。
《算經十書》包括了《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孫子算經》、《五曹算經》、《夏侯陽算經》、《張丘建算經》、《海島算經》、《五經算術》、《綴術》、《緝古算經》等十部著作。
這十部算書,以《周髀算經》為最早,估計在西漢已經成書。當中主要記載了西漢以前對天文計算的研究。而《九章算術》則是十部算書中最重要的一部,它對古代數學的各個方面全面完整地進行敘述,而且還有豐富的練習題可以讓學生操練。
而《海島算經》則是三國時期數學大師劉徽所作。書名是因著第一題「今有望海島」(數學文字題!),取名為《海島算經》,書中記載了不少地圖測量的問題,是古代人繪製地圖的算數基礎。
其他著作中,有不少包含交易計算、稅收統計,算術研究等內容,可謂包含了唐以前的古代世界對數學的理解。
《算經十書》更成為唐代和之後各朝代的數學教科書,對唐朝以後數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為宋元時期數學的高度發展奠定基礎。
而《新唐書》和《唐六典》中,更記載了唐代學生如何學習並說明學習每書的時間。當時算學學生分為兩類,一類以處理政務中的數學為主,他們需要用七年時間學習八本算書,當中還列明《九章算術》和《海島算經》應用三年學習,而《周髀算經》和《五經算術》一年即可。而另一類學生主要就是以天文曆法導向,他們要用七年時間主攻《綴術》和《緝古算經》,這兩本書都以艱深複雜聞名,當中《緝古算經》中還出現了三次方程式。
不過唐代學數學始終是比較冷門的學科。《新唐書》記載,算學每年招收約三十名學生,由兩名算學博士和一名算學助教負責教導。在七年的學習期間中每年有年末都會舉行歲考。只要有三次沒有通過考試或在算學館中待了九年的學生將被逐出算學館。
最後,唐代是怎樣在科舉考數學的呢?方法也是相當有趣,第一部分就是常規的數學考試,考官模擬一些試題,要求學生用書中的方法作答。而另一部分則是帖讀,用來測試考生是否熟讀教科書。通常會從《數術記遺》或《三等數》中取出一行,然後遮住其中三個字,要學生說出是哪三個字(填空題!)。這樣就是為了考驗學生是否真的有用心讀過原著(背書!)。
#知史 #生活知史
#中國歷史 #中国文化 #古代 #古代文化
#唐代 #數學 #算學博士 #算經十書 #九章算經
算經十書 在 Herman Yeu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hy.page
片中提到的 ":易經 Mathematics"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q68p2kyAPEXO_0sMMmbm0X
數學古文明: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e9mOi1K8qO_F78mFm0_u7PQdRt0JvC
算經十書 在 山外圖書社大陸書專賣- 算經十書作者: 錢寶琮出版社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算經十書》系我國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十部數學典籍,這十部典籍分別是《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孫子算經》《張邱建算經》《五曹算 ... ... <看更多>
算經十書 在 序跋观止008 《孙子算经》序孙子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序跋观止008 《孙子 算经 》序孙子孙子曰:夫算者:天地之经纬,群生之元首,五常之本末,阴阳之父母,星辰之建号,三光之表里,五行之准平, ... ... <看更多>
算經十書 在 [其他] 數學課本在古代叫算經? - 看板Mat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算經]就是古代的數學書籍?
最近在圖書館,看到了很多古書, 比方說算經十書就是古代比較有名的十本數學課本
據說是漢唐兩朝流傳下來的 其中[海島算經]運用到大量的三角函數,頂多古代人不認識
sin跟cos而已
[緝古算經] 則著重於解三次方程式的根
而[九章算術]與[夏侯陽算經]對於國家稅收的計算更是不遺餘力
想當然爾,這些書都是文言文, 但我想中文系教授都不一定看得懂吧
數學系教授也是看不懂這些古書的, 因為數學系教授也沒受過專門的文言文訓練呀
版友有人看過這十本書當中的任何一本嗎? 或是試著解個任何一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24.17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th/M.1666279025.A.D4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