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我聽到最搖頭🤧的減重方式是什麼嗎?
在網路上最充足的資訊應該就是減重的建議吧! 有些建議會帶來一些幫助,但有些卻毫無科學根據,沒效率,容易誤導讀者,甚至讓人因此賠上健康。
今天想分享其中3個我在網路上常見的減重迷思,希望大家從此以後能忽略這類型的建議,並在聽見別人說「妳知道XXX可以幫助減重嗎?」的時候,為清楚她是在哪裡聽的,什麼科學根據與證明?還有也很重要的一點,問問自己這個方式適合你嗎?
❌不科學迷思論點❌
1️⃣就算你不餓,一定要吃早餐。
✅簡單來說,你不會因為吃或不吃任何一餐變胖或變瘦。你會因為整天下來熱量攝取過剩而變胖。我有時有吃早餐,有時沒吃早餐,以前常出國工作更是時差亂七八糟不知道是哪一餐。我專注的只有營養攝取,熱量平衡與規律運動。這六年我體重體脂都在49kg, 19%左右。
2️⃣只專注在熱量控制
✅雖然能量赤字是減重的關鍵,但食物營養不同,一卡不等於一卡。營養豐富的全食物會帶來飽足感與身體需要的支持與續航力。至於高糖高油的加工食品,只會讓血糖快速震盪,讓脂肪儲存更多,飢餓感更強烈,也進而容易產生情緒化爆食。
3️⃣ 3. 喝排毒果汁
✅又稱果汁斷食法,過去這幾年都非常有名,但缺乏研究數據去證實它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你可能可以靠果汁減下個3-5公斤,但你願意繼續多久「只有果汁,超低卡路里」的生活呢?
果汁的成份為高糖且低蛋白質,一點也不知道怎麼可以標記成營養健康?對於長久健康與食物控制,高糖低蛋白低油脂都是不好的組合。
所謂的“排毒“應該是肝臟與其他器官天天在做的事情,不需要靠果汁來加強。
喜歡這次的迷思破除嗎?歡迎轉發,並留言分享妳聽過最扯的減重方式!也別忘標記這邊文章給妳正在嘗試減重的朋友!
🔆愛自己從吃好開始2.0 線上課程。現正開放報名中!
詳情請看首頁連結
#潔絲的享吃吧 #減重迷思 #熱量赤字 #天天量體重 #吃早餐 #排毒 #斷食 #果汁排毒 #重訓女孩 #飲食迷思 #增肌減脂 #女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PanSci 泛科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週四動畫日】市面上好多款負離子吹風機,但什麼是負離子?又為什麼負離子會讓頭髮比較順呢?那到底該不該花大錢買負離子吹風機呢? 讓我們一起來解析負離子吹風機的科學迷思吧! 頭髮還會: 頭髮暴露你的行蹤 http://pansci.asia/archives/3112 生理時鐘在頭髮裡打卡 htt...
科學迷思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是「左腦型」還「右腦型」?其實,腦不應該被分成左右型】
沒錯,我們的腦確實是分成左右兩個分工的半球,只不過大多數的工作,要左右開弓一起處理,因此貝克駁斥那些「左或右腦型」的流言,因為只要胼胝體還沒被咔嚓掉,整個腦應被視成一體。
還有個常見的迷思:腦究竟男女有別嗎?在生物學上,確實是有差。然而,這個差異並不大......
#腦力 #打破大腦偽科學 #迷思 #神經科學 #都市傳說 #溫故知新 Readmoo讀墨電子書
科學迷思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贈書】【好書分享:科普心理學《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身為《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推薦者之一,請大家直接看看我認真撰寫的推薦序(難道平常都不認真嗎!!??),一起鼓起勇氣當變態吧!!
《科普、瞌睡或蝌蚪,你讀的是哪一種?》
放眼望去,市面上的科普與心理學相關書籍何其多?有的讀者基於興趣研究;有的讀者以為看過就會變聰明(其實不會,最後還是得靠自己)。看書的原因有千百種,但茫茫書海中的科普與心理學書籍只有三種。
第一種名為「科普書」,實為「瞌睡書」,理論博大精深,非相關領域的讀者難以參透。第二種表為「科普書」,內為「蝌蚪書」。之所以名為「蝌蚪」,表示其尚未長大。這類書構局有如危樓,地震一來隨即散架。既無高深言論、亦無傑出見解,把三百頁的書拿起來抖一抖,抖掉圖解、插畫和精美編輯,大概只剩一百頁,其中還包含十頁的序、跋、推薦序和出版資訊。簡單來說,「蝌蚪書」只是一種心理安慰劑。
第三種則是貨真價實的科普書。從內容、結構到編排皆井然有序,也許內容有點硬,但作者以清楚、詳實的文字與譬喻,引領讀者循序漸進品味智慧的結晶。它是一種有計畫的寫作,既可獨立成篇,亦能觸類旁通,分支細流最終亦川流入海。當所有知識在讀者腦中融會貫通之際,便進入獨孤求敗之無書勝有書的境地,能實際應用於生活中解開謎題。
這本《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正是第三類的科普書(鋪梗也鋪太久),約莫讀三十本才會出現一本的科普書至尊,如同乙女遊戲攻略全部男角後,才會出現的神祕角色(而且好/壞結局都得通關兩遍)。全書從心理學的定義、起源、學術演變過程,和不同學派的歧見講起,讓讀者對心理學擁有初步和全面性的理解。本書文筆輕鬆幽默,然內容密度很強,只需要用上一點專注力消化,即可品味這碗打通任督二脈的熱湯。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我們為什麼喜歡恐怖電影?〉這則Q&A。個人閱讀此篇時深感慚愧與佩服,我當年的碩士論文正是研究恐怖電影,雖然修過基礎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等課程,但皆淺嚐即止,沒有進一步鑽研、涉獵。假如當時我手邊有這本書,便可按圖索驥,尋找有力的心理學理論支援論文說法,令研究內容更為縝密。
除卻對研究者的貢獻,本書對一般大眾亦為趣味兼實用性之閱讀佳作,例如書中提到〈有人找你吐苦水,怎麼回話最省事?〉,相信這是許多人的困擾。閱畢該篇章,除了重覆播放《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和用封箱膠帶貼住對方嘴巴,你又多了一項更為人性的選擇。
而〈你是左腦人還是右腦人?差在哪?〉一節,則充分顯示大眾如何被所謂的科學迷思誤導(想想我們做了多少類似的心理測驗,甚而歡天喜地張貼在臉書上分享給朋友,現在趕快登入帳號通通刪掉啊~),過往許多熟知的錯誤理論和概念,於書中一一推翻,以最新理論重新詮釋,並賦予實用意義。
本書唯一的缺點,大概是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或許會跳過〈禿頭為什麼當不了總統?〉這一節希望他不要放棄希望、堅持讀完,因為最後實驗證明「禿頭當不了總統」只是刻板印象,他的王位之路前途無量(亮)。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新書,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索取。
2、留言請留:『《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心理學教你當變態的勇氣!』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18/04/30(一)晚上十一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得獎者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18/05/01(二)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喬爾利維 #遠流 #英國知名科普心理學家 #41則人類異常行為 #變態人格測驗 #直白有梗幽默有趣 #當變態的勇氣
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goo.gl/uUT65u
★金石堂:https://goo.gl/aTQvSb
★誠品:https://goo.gl/vHMZ8S
★讀冊:https://goo.gl/K6nQH7
★遠流:https://goo.gl/7QXTiL
科學迷思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週四動畫日】市面上好多款負離子吹風機,但什麼是負離子?又為什麼負離子會讓頭髮比較順呢?那到底該不該花大錢買負離子吹風機呢?
讓我們一起來解析負離子吹風機的科學迷思吧!
頭髮還會:
頭髮暴露你的行蹤
http://pansci.asia/archives/3112
生理時鐘在頭髮裡打卡
http://pansci.asia/archives/332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MDBvnqNEPw/hqdefault.jpg)
科學迷思 在 【破除生物小迷思】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正式週最後一天】 【破除生物小 迷思 】 還沒來逛過你就落伍啦!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 科學 學會NTNU Student Association of Life Science. ... <看更多>
科學迷思 在 用科學破解食物迷思|公視#獨立特派員單元精華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完整報導:https://youtu.be/lZOUZVq7vKQ關於食物,令人困惑的 迷思 很多, ... 有部分發霉還能不能吃❓用四分鐘,讓食品 科學 專家與微生物學者幫您解惑.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