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聚焦的近視眼後遺症】
專注、聚焦、集中投注足夠資源以成事,是很重要的方法。但是運用不當,反會導致嚴重後遺症。
使用過單眼相機拍照的人都知道,當你焦距聚焦於眼前的人物時,背景就會模糊。這種因為聚焦於單點、導致周遭影像變模糊的「近視眼後遺症」,在我們生活中經常發生,例如,過度專心就會忘了時間,邊走邊思考容易踢到臺階等不勝枚舉。
工作上的過度聚焦,也會產生幾種典型的「近視眼後遺症」。比方說,做事過於追求完美的人,因為一再希望做到最好,眼中只有那單點的事務,而輕忽其他關連事物的重要;思慮反而失之偏頗,甚至導致判斷失準。追求完美反而更不完美,甚而產生反效果。
又比如思考時,倘使過度專注在一個特定點上,反致忽略周遭相關連事務及其連動影響,就形成單點思考、見樹不見林。
或者是,只聚焦在自己狹隘、局限的範圍內思考,對外界事務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就形成自閉思考、以井觀天。
以生理現象來比喻,「近視眼」就是長期習慣於過度聚焦,導致眼球疲乏與定型。而預防近視眼的方法,便是養成一段時間就要「望遠」的習慣;當眼球透過看近、看遠的切換,適時適度變換焦距,便能防止近視。
避免工作上的「近視眼後遺症」,便是要刻意自我提醒:當專注投入相當時間後,就要轉換焦距,讓思緒轉換到半休息狀態,拉遠觀看整體後再重新投入。或是,當遇到需要下判斷作決定的關鍵時刻,刻意跳脫當下糾結的幾個點,拉遠遠觀後再重新對焦……。這種經常伸縮鏡頭、重新對焦的習慣,對於容易陷於單點思考、見樹不見林的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習慣。
因此,當我們自覺專注投入而有過度聚焦的傾向時,便要自我提醒:應適時跳脱出來,改用「望遠模式」。亦即以整體、宏觀、系統的角度,溫習欲執行事物的精神目的與手段方法,校準定位、理順邏輯後再繼續投入,以免走錯方向。輕則事倍功半白忙一場,重則甚至導致判斷失誤。
所以,當你自覺很專注投入,卻無法達到好的成效,甚至產生反效果時,可能就是患了「近視眼後遺症」,殊為可惜。假如你有這種現象,下定決心調整習慣吧!
#連結閱讀
1.努力,但不要用蠻力!
http://bit.ly/2Bji3ef
2.改變,是一種經驗,是一種能力
http://bit.ly/2UIg1vU
3.做事前,先找到你的GPS
http://bit.ly/2TaBVdm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通路集團,2020年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1兆3,300億元。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
看遠無法對焦 在 歐霸麻的歐北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沒有瞎,我回來了❤️ D-Day
#近視雷射紀錄
.
現在的眼睛感覺是「看著朦朧美的世界」,
目前視力恢復了八成,
看遠的都看得到也沒有散光、炫光或畏光,
看近的有點像點完散瞳劑感有眼糊需要對焦,
然後整體視覺多了一層美肌感,
眼前的大家、環境都充滿的迷霧美。
#衛教單上說這是正常現象
#完全視力恢復需要數天或數週
/
手術過程:緊張感100、疼痛感0😂
9點到眼科報到後是重新檢查視力,
我以為上週六才檢測做過今兒個報到後就要去雷射,
沒想到為了手術精確今天再重新測一遍。
#檢測的一個半小時過程超緊張
#我的諮詢師問我會緊張嗎?
#我說會啊我全家都緊張我等下就失明回去了
#哈哈哈哈哈哈他說不可能啦有的話早就上新聞了
檢測完的時間來到10:30接著就被帶進去手術室準備,
諮詢師全程陪同的協助我更換手術衣、戴頭罩、更換拖鞋,
然後再帶我到準備室做最後手術流程說明,
將我的緊張不安感減到最低,真心感謝❤️
進到手術室後的過程是這樣的,
以下是我手術前拿掉眼鏡的印象紀錄。
🔹 散光紀錄:醫生說我散光重要先做紀錄
1. 躺上手術檯點眼睛麻藥藥水
2. 等待麻藥藥效及等醫生(這時候我竟然躺著躺著快睡著了)
3. 醫生放入撐眼器做紀錄
4. 完成紀錄取出撐眼器換到手術室
🔸 雷射手術:很像進入電影裡的未來科技
1. 躺上雷射機台(機台長得有點像核磁共振那樣一個大圈)
2. 點上麻藥藥水
3. 醫生放入撐眼器
4. 開始前提醒手術中注視關注點
5. 醫生隨著操作儀器過程會邊提醒注意跟說明進度(醫生非常溫柔)
6. 雷射光不是超強光是一個眼睛可接受的綠點點光
7. 當光點漸漸模糊到不見時我的眼睛也看到一片白(這時候腦中跑馬燈又開始想是不是瞎了)
8. 機台會說著未來科技電影裡的語調“ xxx off”表示結束
9. 機器雷射時間真的只有23秒(我一直在默默數什麼時候結束)
10. 醫生這時候開始將那個白色霧膜取出,過程不會痛只有感覺視力前方的霧膜在移動
11. 視力漸漸慢慢地沒有霧膜看見顏色、形體
雷射手術過程我非常緊張我一直左手拉右手,
不是因為怕痛是因為我怕我無法達成醫生交代的注視,
聽起來注視關注點很容易,
但你就怕一個什麼自然反應眼睛飄掉,
於是過程中我真的屏住呼吸大腦不斷提醒自己。
/
術後紀錄:酸澀感是一時的,配合點藥就會好。
做完手術後在回家的路上眼睛是酸澀的,
這時候內心又急著想驗證視力好了沒?
卻又睜眼就很乾澀,
所以乖乖聽話回家點眼藥水、閉上眼睡他的6小時。
我大概是休息5小時後就睜眼想看,
接著的視力情形就如同我開頭說的看遠的ok近的恢復中,
當我回報我媽我手術順利後,
她打電話來不可置信嘖嘖稱奇,
一直說現在科技太進步了XD
我阿嬤接到消息也是打電話來關心,
然後以她眼科手術前輩之姿提醒我注意事項XD
朋友們也是在line訊息追蹤關心手術進度,
再一起幫忙開心跟喝采❤️
#我上一波接二連三接獲如此的關注是生產時嗎?
#噗感覺一樣喜氣洋洋
厚啊!今日報告到此,
圖片為睡覺要戴的蒼蠅王眼鏡哈哈哈哈哈,
這個超搞笑!
♪──── ──── ────♪
【嘉義樂億酒店】狂賀🎉熱賣完銷
手術完就接獲住宿券已經銷售一空,
大家都私訊來問我有沒有庫存?
我跟廠商已經聯繫後台訂單對單中,
如果有我一定會告訴大家❤️
【好禮活動】
🎁抽2張瘋貓季展門票 https://reurl.cc/xgqo4N
看遠無法對焦 在 Juling's Blo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目前眼睛狀況及各式放大鏡
白内障手術已過了二個多月,右眼已開刀二個多月,左眼也有一個多月,術後恢復光明,遠的看的越來越清楚,但近的卻没改善,一樣不清楚,感覺老花度數有加深,己對我生活造成困擾,有問醫生可以配老花眼鏡嗎?醫生說我用的人工水晶體是多焦的,可經過訓練及點眼晴肌肉放鬆的藥水來獲得改善,現眼晴肌肉無法放鬆到可以對焦,所以近的還看不清楚,目前眼晴也還在點藥中,感覺在看不清楚的狀態下,越用眼看近的東西,眼晴肌肉就越無法放鬆,視力也變的更糢糊,感覺看没多久,眼晴就好疲勞,眼睛也會紅紅的。術後這段時間,不只很少看報紙,連電腦也不常看,就怕在吃力的狀態下,用眼傷害視力,因白内障手術也改變我的一些作息及習慣,一直以來就是夜貓子,不到三更半夜不睡覺,以前都是白天做東西,到晚上才整理照片及寫文章,常常都要寫到半夜二、三點才能po文,po了文章有時還不睡覺,又繼續上網追劇到三、四點才睡,長時間用眼過度,才讓我眼晴提早老化,有些後悔以前沒好好愛護眼睛,雖然術後遠的看的清楚,但狀況時好時差,問醫生有辦法改善嗎?醫生建議我多看遠看近,最好是去走山路,讓視野開闊有助於強化視神經,也可調節眼睛的肌肉對對焦也有幫助,所以現我都很早起床,每天5點左右天剛亮就出門去運動,太晚太陽太大也熱,就走不久,所以要趁早出門,我也怕曬黑,雖然不是去走山路,但大多在公園裡繞圈走,住家附近的公園環境很不錯,運動一個多小時才回家,現為了眼睛好,作息變得很正常,也徹底改變我以往的生活習慣,每天在公園走,讓眼晴多看遠處,雖然開始運動才過了三星期,明顯有感覺看遠比之前更清楚,但近的還是看不清楚。
以前很愛在蝦皮或momo買東西,每次上網瀏覽網頁,都花掉好多的時間,現也改變了,因看近吃力,也讓我購物的慾望降低,少上網也少亂買東西,現買最多的東西居然是放大鏡,因為看不清楚已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加上醫生又說,目前還不適合配老花眼鏡,所以只能買放大鏡輔助,暫時解決看不清楚的困擾,放大鏡只是將字體或物體放大,而不會有對焦的問題,市面上賣的放大鏡,除了倍數不同,還有不同種類的放大鏡,有放大鏡眼鏡,還有㩦帶型及一般型,因應不同的需求,我買了好幾種,而且也不只買一支,客廳、廚房及房間也都有,才能隨時都方便取用,一般放大鏡需用手握著移動,看報紙還合適,但要看電腦、平板,因為還要打字或寫字,一般型的就沒這麼方便,原先在網路上看到放大鏡眼鏡,我買了放大1.6倍的放大鏡眼鏡,眼鏡型的放大鏡,確實比一般手握型的,視野更開闊,看東西也更舒服,字有放大些,看了就有清楚些,但還是覺得1.6倍不夠,後來又看到其他牌子有更高倍數,而且有附2種不同倍數的鏡片,於是又買了另一支放大鏡眼鏡,原先已買了1.6倍的放大鏡眼鏡,所以這次挑選放大2倍及2.3倍的鏡片,雖然字體放大2倍看了最舒服,但這牌子鏡片較重些,戴久了鼻樑還是會不舒服,還是1.6倍那支眼鏡較輕,久戴較舒服,但這牌子沒有出放大2倍的眼鏡,只有I.32倍、1.6倍和1.85倍,目前兩支眼鏡視情況輪流用,後來買的這支附2種不同倍數鏡片的眼鏡,也有好處,鏡片部份可往上翻,當没看近時,眼鏡可以不拿下來,直接將鏡片往上翻就好,所以也很方便用,我也有在文具店買手持式的放大鏡,因為有更高的倍數,才能應付更小的字,有些產品的說明書字或信件字太小,我需要買更多倍數的放大鏡才看的清楚,我還買了㩦帶型放大鏡,出門購物或辦事時可放口袋或皮包,體積小好攜帶,為什麼購物也需要,因為我看不清楚包裝袋上或盒上的說明及保存期限,有時會想看成份或熱量,辦事有時要填寫表格,所以都有需要,以前從不覺得老花對我有困擾,因為拿掉眼鏡,近的看的很清楚,也希望我照著醫生說的點藥水,可以改善我的老花,也可減輕我的困擾。
https://rulichsu.pixnet.net/blog/post/492462452-%e7%9b%ae%e5%89%8d%e7%9c%bc%e7%9d%9b%e7%8b%80%e6%b3%81%e5%8f%8a%e5%90%84%e5%bc%8f%e6%94%be%e5%a4%a7%e9%8f%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