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築.新空間|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NEW OPEN】
位在忠孝西路懷寧街口,由日本建築師渡邊節設計、在1937年完成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社」,歷經80多年曾作為「臺灣航業公司」(1946)與「臺灣省公路局」(1958)的大樓建築,經外觀復原、內部修復後,轉以「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之姿登場,成為以攝影、影像為主軸的美術館展覽交流空間。
活化再利用的嶄新空間共有三層,一樓是〈未來市x COFFEE TO〉(耶),二、三作為展覽展示之用,保留了原本的空間格局,成為一個個或獨立或串連的展示室。在試營運期間(3.25-4.18)的三樓所展出的是《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由臺北藝術大學林宏璋教授策展,用鏡子為比喻,探討20世紀中期以前的台灣攝影史脈絡,並邀9位當代攝影家以「藝術研究」計畫方式展出,轉譯或重新詮釋攝影資產,回應臺灣早期攝影史。
二樓的另一個展覽《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巡迴全球6個城市,在臺灣作為亞洲唯一也是最終站。由紐約國際攝影中心展覽企劃總監、獨立策展人David Campany策劃,展覽從一張超現實主義大師Man Ray拍攝的迷樣灰塵照出發(後來命名為〈灰塵滋生〉,Dust Breeding),這張照片是在達達主義倡議者杜象工作室裡一件創作中作品,作品覆蓋的一片玻璃上的灰塵為拍攝主體。展覽從灰塵照延伸,連結起66組選件,「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整個展覽脫離不了灰塵但很乾淨(哈秋)。
室內展間門的牆面色彩有點豐富,有灰有綠有白也有黃,還有一間暗室。空間的亮點是中間迴旋而上的樓梯(估計是網美打卡點),這也是老建築的一大特色,另外還有個獨立於外新增築的圓形電梯。這棟老建築在交通繁忙的臺北車站旁完成修復真不容易,且在如此黃金地段可作為文化場域值得稱許。
https://ncpi.ntmofa.gov.tw/
#看說明牌要謙卑 #一天廠商一天參觀
看說明牌要謙卑 在 「連假返鄉必看!」清明連假交通懶人包 交通疏導與管制措施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而且不管再怎麼委屈,都要學會「 謙卑 再 謙卑 」。受夠了複雜又難懂的新聞嗎?簡單易讀又詳細的資訊都在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卡普大叔特約指揮官2021 ... ... <看更多>
看說明牌要謙卑 在 你必須要能夠可以安靜得好好的想(也就是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休息要適當, 一直衝的人終究沒有爆發力,所以神要我們休息,懂得休息的人才會有爆發力。 在我們休息完之後,我們可以修正這一年不好的東西,可以重新洗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