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麼冥想的?冥想,不見得非要盤腿不可】
前幾天在限時動態分享自己的冥想經驗,沒想到獲得這麼多人迴響,私訊問我平常都是怎麼冥想?冥想多久?步驟是什麼?
我是一年前接觸冥想,身為初學者,起初我的步驟很制式化,就是挺起脊樑盤坐床上,放個大自然音樂閉目 15 分鐘。
睜開眼睛,驚訝視野一片清明,神清氣爽,我喜孜孜地傳訊給長期冥想的友人說:「我覺得好有用,而且好簡單喔!」
朋友告訴我,一週後再來找他匯報感想,話不要說太早。
-
持續三天後,我就產生想要放棄的念頭。
就我的情況論,我在冥想中遇到最艱困的狀態就是「腿好麻」,盤腿久了,你會感受到大腿持續痠刺,於是你開始駝背,希望能藉由調整動作緩解痠麻感,不過沒什麼用。
我開始分心,感覺上半身跟下半身似乎都不在一個平衡狀態,腦袋難以放空,想的都是大腿好痠、背無法挺直、脖子好僵硬,反正就是各種阿雜。
大概到第五天,我早上起床想到冥想就很煩,心想要撐過那段腿痠背痛的時間,真是讓人痛苦。
後來我和朋友聊到冥想的瓶頸,朋友笑著對我說:「喂,妳是在放鬆耶,妳又不是在修行,妳就用妳最舒服的方式去冥想就好啦!」
朋友這句話突破我的盲點,對啊,我不就是求個身心放鬆而已,規規矩矩一大堆幹嘛?
-
隔天我重啟冥想,但這次,我不打算照著書上或網路上的正規途徑走。
床上躺平,我以一種瑜伽「大休息式」的姿勢預備,雙手雙腳打開,把自己當成一棵樹,身體朝著床下扎根,從頭頂、肩頸、背部到髖骨,放下一切重量,讓他們扎實落在床上。
等到呼吸稍微平穩,我開始進行觀想,想像一道白光從天而降、覆蓋我的全身,白光點滴擴散到我的四肢百骸--通常想到這裡,我的內心就會湧現一股急欲敞開所有、接受那道光的振奮,就像在沙漠久旱逢甘霖、忙著打開早已空空如也水壺的流浪者。
正因曉得沙漠的酷熱,也因瞭解清泉的難得,流浪者只想盡情搜刮老天的這份餽贈,好抵禦接下來的漫漫長征。
拿快渴死的旅人這比喻聽起來有點詭異。
但在資訊爆炸流通、腦袋跑得比心還快的社會,外加繁重工作量和難以解決的種種關係問題,我是真的感受到「好好放鬆」這件事有多麽得來不易。
畢竟很多時候,你以為你的「身體」正在靜下來,可是你的「心」根本沒有,你需要更多時間專注著讓整個時空靜止,僅有你跟身體對望。
至於你到底放鬆沒?到時候你自己就會知道。
但如果要我敘述,我會認為當你不再刻意去「觀想」某件事,包括那道白光時,你就是真正放鬆了。
OK ,我知道聽起來很矛盾,我強調要到達「心靈放鬆」這個目的前,你還是得先「觀想」,因為觀想是幫助你先聚焦,讓你的腦袋不要想些有的沒的,先專注你想的人事物。
(像是我是想像白光浸入全身,你也可以想你爸媽對你說好話,想你小孩和你玩,想你走進大山大海,就是請先把自己置入一個屬於你的情境裡)
—
等到觀想差不多後,相信你那時已經產生出一種「自我療癒」的溫暖感覺,通常這時候有人已經會醒過來了,同樣能達到治癒效果。
但其實,這樣還沒有到真的心靈放鬆,畢竟你腦袋還在動嘛(只是它已經懂得聚焦)
倘若你跟我一樣還沒有醒,那麼接下來,你可以開始慢慢把這些情境除去。
怎麼除去情境?
我的方式是把雙耳打開,聆聽窗外車聲鳥叫,偶爾有家裡狗狗甩毛的聲音、走路的聲音、喝水的聲音,我很少會放音樂,因為當你專注聆聽周遭環境時,你腦袋是真的不會思考或想像東西的,這才是真正的清空大腦。
由於你之前已經先通過觀想聚焦獲得正面和自癒的開闊情緒,這時再來清空大腦,才會更有助於讓你「舒服的放鬆」。
所以「觀想」還是不能省去的第一步驟,但你第二步驟就是把它拿掉,從見山不是山回歸見山是山。
冥想這篇文章特別難寫,在於「形而上的感受」是難以用文字形容,因此寫到這裡,能看懂多少的讀者,可能代表你與我的文字有緣。
—
直到現在,我依然是不盤腿的。
但這種「非正規」的冥想動作,我認為同樣擁有放鬆靜心的效果,於是便一路堅持到現在,整整一年。
每當冥想結束,那種清亮的視野依舊存在,讓我更加確信:自己的方式是對的,起碼適合現階段的自己。
對我來說,我冥想僅是想放鬆,放鬆是我的目的。
既然目的都曉得了,又何必去管站著坐著還是蹲著,你自然會知道哪種放空方式最能達到你的需求,也比較容易走得長遠。
等到時間久了,若你想要挑戰盤腿靜坐,到時身體抗拒程度也不會像最初這麼強烈。
普世追求身心靈平衡,我們透過各種管道想要打開覺知,網路與書籍能給予我們豐沛的知識可以擷取,告訴我們該怎樣做才正確、怎麼做才有效。
但是很少人會告訴我們,很多時候你只要先掌握「目的」就好,至於該使用何種方式去實踐,與其聽從別人,不如遵照自己的心意、盡可能先用舒服的方式入門。
就連我上頭打這麼多冥想步驟,也是我摸索而來,我還是鼓勵大家自己去嘗試、自己去體會才是真的,然後也沒必要熱情地干涉別人這樣不對那樣不好。
祝大家冥想愉快。
白光干涉 在 幽樹的療癒客棧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理諮商都只是在聊天嗎?】
#圖片是我送給學生的畢業禮物
「心理師很好賺耶,聊聊天吹個冷氣就有錢」這句話應該會名列一句話惹怒心理師的前三名吧?雖然有時候心理師真的只是在跟你聊天,但很多時候看似不經意或日常的閒談裡,往往帶有心理師的專業判斷!
或許是受到國外電影的影響,很多人都以為在諮商晤談裡,心理師應該要講出像是「鬼神是為了活人而存在的,活人不需要他們,他們就不存在」這類看似富有人生哲理的話,我當初大學也是帶著這種幻想進入心輔系的,然而後來我才發現,越是有效的治療,越需要用貼近當事人的語言來說,因為這是最直接讓當事人感受到「同理」的方式。
【心理師在談話時通常在想什麼】
大多數的心理師應該都會同意,打從當事人坐下來開始,至少會觀察幾件事:
1.服裝穿著:
從一個人的穿著就已經透露出社經地位、價值觀、生活穩定度,甚至是心智成熟度等資訊
2.身體細微動作:
每個人都會有不自覺的習慣動作,例如抿嘴、捏手、腳抖、眼神飄忽、摸耳朵、雙手抱胸,這些動作都反映了一個人的內心狀態,我不一定會直接解釋背後的意義,但有時會提出來討論,因為這會幫助當事人增加對自己的認識。
3.說話習慣:
即使是小孩子,仍然擁有自己的說話習慣,這些習慣會跟我們的想法、價值判斷、內心渴望、人際模式有關,而上述這些內在狀態又會進一步與原生家庭經驗有關,觀察一個人的說話方式,能夠更容易理解他潛意識裡的需求。
當然根據不同心理師的理論取向,還有很多需要觀察的,但光是上述三點其實就已經夠忙了(多數人生活中跟人閒聊時都不大可能需要想這麼多吧)
【心理師說話時通常想做什麼】
多數時候我們面對身邊親友的困擾時,最常見的反應是給建議、沈默、說教、安慰或鼓勵,這些事情心理師有時也會做,但更多時候我在晤談時會做下列幾件事:
1.接住當事人的情緒
無論只是單純說「哭沒關係」或「你每天的生活真的很不容易」,或在沈默裡眼睛默默紅了,我的語言跟身體都很自然散發出「我跟你在一起」的訊息,這個同在的能力剛開始或許是刻意訓練的,久了就成為發自內心的感受。
2.幫助當事人理解自己
有時候我會很自然的問青少年「欸你家有誰也會說一樣的話嗎?」或是「妳跟男友最近感情如何?」,甚至只是單純問問「你這兩週過得怎麼樣?」
這些看起來很日常的問話,其實都是在幫助他們透過回應我的探問,慢慢理解自己的情緒跟想法,並看見自身行為帶來的影響,成年人的個案我問的會比較仔細,但同樣是希望引導他們能細膩的整理生命經驗,看見自己真正受困的點是什麼。
3.推動當事人邁向療癒
心理師回應的內容之所以有時候跟親友不同,是因為心理師在受訓過程中,有許多關於「改變」與「安放己心」的知識。
老實說,我對當事人的關懷可能很難超過他身邊最要好的朋友或家人,但為何在諮商晤談裡,我有機會促成這些重要他人所無法帶來的改變?有些時候是因為透過專業訓練,我明白光是「替你好」並不見得真的有幫助,人心的療癒往往需要這個人感受到自己有力量、被尊重與接納,所以我有時會說「我不會認為你來諮商就是要處理原創傷或把自己修好,但我希望在這裡你可以聊對妳來說最重要的」
【心理諮商的挑戰是替每個人量身訂作】
回到諮商技術或專業理論裡,我在說話時當然還有很多不同層次想做的,但我覺得困難點往往不在「我要做什麼」,而是「怎麼做」!
舉例來說,我對30歲的已婚婦女可以說「對啊,每次婆婆挑惕妳沒把孩子教好時,真的會很氣吼?因為妳覺得她憑什麼要來干涉妳家的事,妳甚至會氣先生這時怎麼沒跳出來幫妳說話?妳覺得先生都沒體諒自己的辛苦。」
但我對國一的青少年可能會說:「導師這樣罰你,覺得很不爽吼?覺得他老是都在針對你,欸~他幹嘛老是要這樣搞你啊?」
面對不同對象時,即使回應相同的情緒,甚至要帶出相似的晤談方向,在說話內容、語氣跟方法上都會有很大不同,如果很不巧有兩個當事人被排在連續的時段裡,或像我去學校一次就接3小時以上的晤談,有時中間下課還要跟專輔或導師諮詢,腦袋真的要內建四核心,上千轉速的cpu才夠用呢!
所以,下次如果你/妳見到心理師,請別再說:「只是聊天就有錢賺,真好」,專業的「聊天」,就跟其他行業一樣,都是門藝術啊!
(我能在從外地搭火車趕回台北接案的路上用手機打完這篇文章也算是一門藝術吧)
白光干涉 在 幽樹的療癒客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心理諮商都只是在聊天嗎?】
#圖片是我送給學生的畢業禮物
「心理師很好賺耶,聊聊天吹個冷氣就有錢」這句話應該會名列一句話惹怒心理師的前三名吧?雖然有時候心理師真的只是在跟你聊天,但很多時候看似不經意或日常的閒談裡,往往帶有心理師的專業判斷!
或許是受到國外電影的影響,很多人都以為在諮商晤談裡,心理師應該要講出像是「鬼神是為了活人而存在的,活人不需要他們,他們就不存在」這類看似富有人生哲理的話,我當初大學也是帶著這種幻想進入心輔系的,然而後來我才發現,越是有效的治療,越需要用貼近當事人的語言來說,因為這是最直接讓當事人感受到「同理」的方式。
【心理師在談話時通常在想什麼】
大多數的心理師應該都會同意,打從當事人坐下來開始,至少會觀察幾件事:
1.服裝穿著:
從一個人的穿著就已經透露出社經地位、價值觀、生活穩定度,甚至是心智成熟度等資訊
2.身體細微動作:
每個人都會有不自覺的習慣動作,例如抿嘴、捏手、腳抖、眼神飄忽、摸耳朵、雙手抱胸,這些動作都反映了一個人的內心狀態,我不一定會直接解釋背後的意義,但有時會提出來討論,因為這會幫助當事人增加對自己的認識。
3.說話習慣:
即使是小孩子,仍然擁有自己的說話習慣,這些習慣會跟我們的想法、價值判斷、內心渴望、人際模式有關,而上述這些內在狀態又會進一步與原生家庭經驗有關,觀察一個人的說話方式,能夠更容易理解他潛意識裡的需求。
當然根據不同心理師的理論取向,還有很多需要觀察的,但光是上述三點其實就已經夠忙了(多數人生活中跟人閒聊時都不大可能需要想這麼多吧)
【心理師說話時通常想做什麼】
多數時候我們面對身邊親友的困擾時,最常見的反應是給建議、沈默、說教、安慰或鼓勵,這些事情心理師有時也會做,但更多時候我在晤談時會做下列幾件事:
1.接住當事人的情緒
無論只是單純說「哭沒關係」或「你每天的生活真的很不容易」,或在沈默裡眼睛默默紅了,我的語言跟身體都很自然散發出「我跟你在一起」的訊息,這個同在的能力剛開始或許是刻意訓練的,久了就成為發自內心的感受。
2.幫助當事人理解自己
有時候我會很自然的問青少年「欸你家有誰也會說一樣的話嗎?」或是「妳跟男友最近感情如何?」,甚至只是單純問問「你這兩週過得怎麼樣?」
這些看起來很日常的問話,其實都是在幫助他們透過回應我的探問,慢慢理解自己的情緒跟想法,並看見自身行為帶來的影響,成年人的個案我問的會比較仔細,但同樣是希望引導他們能細膩的整理生命經驗,看見自己真正受困的點是什麼。
3.推動當事人邁向療癒
心理師回應的內容之所以有時候跟親友不同,是因為心理師在受訓過程中,有許多關於「改變」與「安放己心」的知識。
老實說,我對當事人的關懷可能很難超過他身邊最要好的朋友或家人,但為何在諮商晤談裡,我有機會促成這些重要他人所無法帶來的改變?有些時候是因為透過專業訓練,我明白光是「替你好」並不見得真的有幫助,人心的療癒往往需要這個人感受到自己有力量、被尊重與接納,所以我有時會說「我不會認為你來諮商就是要處理原創傷或把自己修好,但我希望在這裡你可以聊對妳來說最重要的」
【心理諮商的挑戰是替每個人量身訂作】
回到諮商技術或專業理論裡,我在說話時當然還有很多不同層次想做的,但我覺得困難點往往不在「我要做什麼」,而是「怎麼做」!
舉例來說,我對30歲的已婚婦女可以說「對啊,每次婆婆挑惕妳沒把孩子教好時,真的會很氣吼?因為妳覺得她憑什麼要來干涉妳家的事,妳甚至會氣先生這時怎麼沒跳出來幫妳說話?妳覺得先生都沒體諒自己的辛苦。」
但我對國一的青少年可能會說:「導師這樣罰你,覺得很不爽吼?覺得他老是都在針對你,欸~他幹嘛老是要這樣搞你啊?」
面對不同對象時,即使回應相同的情緒,甚至要帶出相似的晤談方向,在說話內容、語氣跟方法上都會有很大不同,如果很不巧有兩個當事人被排在連續的時段裡,或像我去學校一次就接3小時以上的晤談,有時中間下課還要跟專輔或導師諮詢,腦袋真的要內建四核心,上千轉速的cpu才夠用呢!
所以,下次如果你/妳見到心理師,請別再說:「只是聊天就有錢賺,真好」,專業的「聊天」,就跟其他行業一樣,都是門藝術啊!
(我能在從外地搭火車趕回台北接案的路上用手機打完這篇文章也算是一門藝術吧)
白光干涉 在 白光干涉儀(WLI) - iST宜特 的相關結果
白光干涉 儀(White Light Interferometry, WLI),屬於非接觸式的3D光學量測儀器,屬光學輪廓儀(Optical Profiler, OP),可進行樣品粗糙度分析。 ... <看更多>
白光干涉 在 白光干涉儀操作手冊與規範 的相關結果
白光干涉 儀操作手冊與規範. 機台位置: 綜合大樓104 光電性質檢測實驗室. 管理老師: 李志偉老師. 管理實驗室:奈米表面分析實驗室管理實驗. 管理實驗室分機:4436 ... ... <看更多>
白光干涉 在 白光干涉儀 的相關結果
白光干涉 儀 ... 光的干涉現象,即從目標物件表面到某點為止的光線距離(光徑)上產生差異的現象。光干涉儀就是利用此現象來檢測目標物件表面的凹凸起伏。右圖為干涉儀的結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