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金鐘獎資深演員 #龍劭華 猝逝,身後經醫界了解他長達12年受糖尿病所苦,長期服藥卻未回診,可能併發三高慢性病,腦部基底循環不好,突然倒下且沒有呼吸心跳,有可能是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肺栓塞或基底動脈阻塞。
國家衛生研究院統計的「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顯示,台灣糖尿病盛行率達11%,患者人數已經超過230萬人,其中9成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而每十個患者中會有一個是年輕人,糖尿病患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其中男性患者佔的比例較高。
因第二型糖尿病與遺傳、長期高澱粉的飲食及肥胖有關,本身醣類代謝較差加上肥胖及不健康的飲食,使身體對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反應下降,因而使血糖居高不下。
美國Geisinger健康醫療中心近年針對糖尿病導入食療衛教,提到:「健康的飲食、運動,絕對是預防糖尿病的不二法門,而且有助於調節血糖。」
好食課營養師團隊也指出,初期血糖偏高尚未成為糖尿病前期時,在這個階段若能做好良好的飲食控制,便能大幅降低進入糖尿病病程的情況。若是已經確定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更需要做好飲食控制,避免糖尿病併發症的產生。
擔心父母或是自己得面對這個「國病」?!今天就幫大家整理5種飲食法預防糖尿病!
📢想要控制血糖,就要先瞭解為什麼會高血糖?
我們所攝取的澱粉、糖等碳水化合物(醣類)進入體內後會經由消化道分解成葡萄糖,而葡萄糖會由小腸絨毛吸收到血液中稱之為”血糖”, 胰島素會使血糖進入細胞提供能量給器官運作,而過多的血糖會儲存成肝醣或脂肪,提供未來能量所需。
當我們血液中葡萄糖突然快速增加,身體也會增加胰島素的分泌來降低血糖,長期下來,細胞會對於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造成儲存血糖的效率降低,而這樣的現象稱之為”胰島素阻抗”,而胰島素阻抗使血糖居高不下,當空腹血糖大於100mg/dl,這樣的現象稱之為”高血糖”,空腹血糖大於126mg/dl就是患有糖尿病。
#好食課營養師團隊 提醒大家,若不重視血糖的穩定,使身體長期處於高血糖的情況,會使身體中器官受損,導致許多併發症的產生,像是心血管疾病、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以及腎臟病變等等。
💬小編簡單說:
血糖快速上升下降→細胞儲存血糖的效率下降→形成”胰島素阻抗”
當空腹血糖在100mg/dl~125mg/dl之間為糖尿病前期,也就是所謂的”高血糖”;當空腹血糖高於126mg/dl,就是”糖尿病”
所以”胰島素阻抗是糖尿病前期的症狀”。
要怎麼吃才能成功控制血糖呢?幫大家整理以下6種飲食法,都對改善糖尿病及高血糖有幫助!
㊙【均衡飲食】
‼飲食重點:每天要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全穀雜糧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避免過多熱量堆積,均衡飲食建議三大營養素的比例為醣類55%、蛋白質20%、油脂25%。
✔優點:穩定血糖、減少微量營養素缺乏的問題、避免過多熱量堆積及慢性病的發生
#好食課營養師團隊 告訴大家,膳食纖維會增加食物在胃停留的時間,提升我們的飽足感,且能拉長腸道消化吸收的時間,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有益於血糖穩定。
㊙【#減醣飲食】
‼飲食重點:將碳水比例控制在45%以下,以低GI全榖雜糧類澱粉為主,減少胰島素的分泌,降低葡萄糖儲存成脂肪的機率。
1.不碰精製糖類食物
含精製糖的食物需要嚴格限制,避免精製糖使血糖快速提升,增加脂肪堆積的機會。
2. 降低碳水化合物(醣類)攝取
減醣飲食中碳水化合物來源減少,胰島素便不會大量分泌,身體較不易囤積脂肪,同時可以增加身體脂肪的運用及代謝。
3. 適量蛋白質
減少飲食中的醣類後,需要提升飲食中蛋白質及油脂的比例,充足的蛋白質攝取,能幫助維持身體的肌肉量,並減少身體分解肌肉作為能量來源的機會。
4. 烹調用好油
減醣飲食攝取油脂的比例較一般飲食更高,因此選擇好油,才能減少大量油脂攝取可能增加的疾病風險。
🉐降血糖效果:未精製的全榖雜糧能有效避免血糖快速升高,且將醣類比例降低,避免血液中有過多的血糖。
✔優點:穩定血糖、幫助瘦身、預防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
㊙【#地中海飲食】
‼飲食重點
1. 每餐都有新鮮蔬菜,營養均衡:蔬果中富含植化素,是重要的抗氧化營養素來源,能預防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危險因子。
2. 選擇非精製的澱粉類:適量全榖根莖雜糧,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取,保留澱粉類食物本身富含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能夠使排便順暢,使代謝廢物不堆積在腸道中。
3. 每週至少攝取2-3次的魚肉:優質的蛋白質來源,飽和脂肪含量較低,對心血管較沒有負擔。
4. 用好油:以橄欖油及堅果作為主要油脂來源,不飽和脂肪酸較高,且富含ω−3脂肪酸,屬於抗氧化營養素,對心血管有保護的作用。
5. 少吃紅肉及甜點:紅肉中的飽和脂肪及甜點中的反式脂肪皆屬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需要注意吃的頻率,一週最多一次,同時減少甜點的精緻糖攝取,穩定血糖。
🉐降血糖效果:整體飲食法可降低胰島素阻抗為主因,大量蔬果、全穀類為低GI食物,也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波動。
✔優點:穩定血糖、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楊斯涵營養師 指出,地中海飲食可有效降低糖化血色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得舒飲食】
‼飲食重點:低鈉、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有效降低血壓。
1. 選擇好澱粉:好澱粉就是「非精緻」的澱粉,建議一天至少一餐選擇地瓜、燕麥、全麥吐司、糙米飯、南瓜,或五穀飯等富含纖維質及鉀的粗食,可幫助降低血壓。
2. 天天5蔬果:蔬果中富含維生素、植化素、礦物質(鉀、鎂、鈣)。
3. 白肉取代紅肉:選擇雞肉、魚肉,取代豬肉、牛肉等紅肉,減少飽和脂肪酸。
4. 每天2杯低脂奶類:補充鈣質、蛋白質。
5. 吃堅果好油:多方攝取不飽和脂肪酸,降低身體發炎反應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降血糖效果:全榖雜糧類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膳食纖維也可以降低胰島素阻抗,延緩血糖上升。
✔優點:降低血壓、血脂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大家有發現嗎?上面四種飲食法都有共同特色!
澱粉類以”全榖雜糧”為主,不食用精製加功過的碳水,來穩定血糖。
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來延緩血糖上升及降低胰島素阻抗。
”不飽和脂肪的好油脂”,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
最近也開始有一些醫師、營養師提倡”彩虹飲食法”,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什麼是彩虹飲食法!
㊙【#彩虹飲食法】
‼飲食重點:將蔬果分為紅、橙黃、綠、藍紫、白色、咖啡色、黑色等7種顏色,強調每日需攝取上述顏色中的5種以上蔬果,每種約一個拳頭大小的份量,而且每餐蔬果份量約80%,剩下的20%以全榖雜糧、蛋白質、油脂為主,不同的蔬果裡面含有的植化素不同,不同的植化素也有不一樣的功效及抗氧化能力,蔬果中的膳食纖維也被證實有助於降低胰島素阻抗的發生,尤其是水溶性膳食纖維更能有改善腸道菌相、延緩醣類的吸收。
🉐降血糖效果:豐富的膳食纖維能降低胰島素阻抗發生,延緩醣類吸收。
優點:多方攝取不同的植化素,達到抗氧化的效果,能有效降低血糖及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可以吃【#生酮飲食】嗎?
‼飲食重點:生酮飲食法主要是嚴格控制碳水的比例,大量提高油脂的攝取,讓身體逐漸以消耗脂肪做為能量來源。
✔優點:短時間可以減緩高血糖症狀,
❌缺點:醫界普遍認為,生酮飲食會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過低,甚至導致昏迷;而為了燃燒脂肪產生酮體的同時也會產生大量酮酸,過多的酮酸會導致血酸濃度上升,並且造成腎臟負擔等副作用。採用此種飲食法需要考慮可能引起的風險。
📢#史考特醫師 分享4個”逆轉胰島素阻抗”的訣竅給大家:
1.斷絕精製澱粉
✔吃原型食物、優質澱粉、豆子、地瓜、芋頭、糙米
2.改變進食順序
✔先吃蔬菜→喝湯→吃肉→吃澱粉
3.用168斷食法
✔168斷食降低熱量、降低胰島素阻抗
4.搭配運動
✔運動燃燒掉多餘的葡萄糖、脂肪
注意:糖尿病患在進行任何飲食治療前應先諮詢醫師營養師意見以避免嚴重副作用產生。並且勿自行斷藥,以免延誤病情。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
簡單的分享⮫讓更多朋友認識減醣
隨手的按讚👍給予我們溫暖的支持💕
生酮缺乏維生素 在 尼克史達德國代購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品牌特價🔥
🇦🇺澳洲原裝Wagner 綜合維生素系列
款式:🚹男士 / 🚺女士
每瓶容量:100顆
‼️任選2️⃣瓶👉🏻🉐️890元 含國際運費
國內運費65~80元🉑️併運
➕1、私訊或Line:@wny7585b
🛒代購空運約4週到貨
🥸澳洲Wagner男士綜合維生素100粒
✔️包含支持人體能量生成的B族維生素
✔️包含支持心血管系統健康的養分
✔️包含睾丸激素合成所需的硒和鋅✔️以支持男性健康的睾丸激素水平
✔️包含維生素K和維生素D以支持✔️健康的骨骼礦物質密度
男性的營養需求,專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配方可能會有所幫助。
平衡並支持正常的男性生理和功能。多種維生素可用於支持眼睛健康和維持毛細血管健康。
當飲食攝入不足時,可能有助於預防維生素C,D,E,K,B1,B2,B3,B5,B6,B12,生物素和葉酸缺乏。
當飲食攝入不足時,它也可能有助於預防鋅,硒,碘,鉀和鉻的缺乏。維生素D有助於鈣的吸收,缺乏鈣的飲食會導致以後的骨質疏鬆症。
💊每顆膠囊含有
維生素Betacarotene
1.2mg、硝酸硫胺24.7mg Equiv 、維生素B1 20毫克、維生素B2 20毫克、維生素B3 20毫克、鹽酸吡哆醇24.3mg、維生素B6 20mg、生物素150μg、葉酸95μg、維生素B12 20μg、維生素C 50mg、維生素D3 200 IU 、維生素E 20 IU 20mg、V1 K1 50µg、泛酸鈣31.7mg,泛酸、Vit B5 29
毫克、鈣2.7mg、礦物質
鈣37.3mg、總鈣40mg、鎂10mg
、鋅 15mg、鉻200µg、碘150µg
、硒(以硒代蛋氨酸
提取)50µg 、Tri藜乾果實2g、
刺五加根(西伯利亞人參)根600mg、輔因子柑橘生物類黃酮提取物5mg
✅使用方式:
每天隨食物服用1粒膠囊。
➿➿➿➿➿➿➿➿➿➿➿➿➿➿➿
🥰Wagner女士綜合維生素100粒
女性的營養需求可能與男性不同,因此專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配方可能會有所幫助。
這種複合維生素可用於支持眼睛健康和維持毛細血管健康。
當飲食攝入不足時,這種多種維生素可以幫助預防維生素C,B1,B2,B3,B5,B6,β-胡蘿蔔素和生物素的缺乏。
當飲食攝入不足時,它也可能有助於預防鋅,鐵和碘的缺乏。維生素D有助於鈣的吸收,缺乏鈣的飲食會導致以後的骨質疏鬆症。
💊每粒膠囊含有
維生素β-胡蘿蔔素為1.2mg、硝酸硫胺24.7mg 、維生素B1 20毫克、維生素B2 20毫克、維生素B3 20毫克、鹽酸吡哆醇24.3mg 、Vit B6 20mg、生物素150μg、葉酸95μg、Vit.B12 20μg、Vit.C )50mg、Vit.D3 200 IU 、Vit.E 10 IU 10mg、維生素 K1 50μg、泛酸鈣31.7mg 、維生素B5 29mg、鈣2.7mg。礦物質鈣37.3mg、總鈣40mg、鎂10mg、鐵5mg、鋅5mg、鉻200μg、碘150μg、硒50μg幹葡萄(葡萄)種子2.5g、刺五加(西伯利亞人參)根900mg、柑橘生物類黃酮提取物5mg
✅使用方式:
每天隨食物服用1粒膠囊。
❌不含❌麵筋,小麥,乳製品,雞蛋,大豆,人造色素,人造香料,人造甜味劑或防腐劑。
生酮缺乏維生素 在 安營養師說營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長小心服用)
可能大家都在提倡斷食的好處,但是很少人注意到真的適合嗎?🤪
在個體差異下,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都會去影響身體及心靈‼️
今天跟大家探討執行斷食的另一面說法吧✨(不小心做到10頁)
從我開始在臨床工作再到運動營養,然後現在的預防醫學,這段期間不乏有減重尋求的個案,最常聽到的就是「營養師,我要執行168、204、7天斷食法….」
然後最近動不動就聽到大於3天以上的斷食法😂
啊,為什麼都沒有瘦然後很不舒服!然後還低血糖想吐….
✅先來看看長期的斷食(24小時以上)身體是如何作用的呢?其實我的想法斷食也是禁食的一種😂
👉能量代謝:在24小時到48小時禁食期間,會將體內儲存到肝醣釋放做為能量來源,除了肝醣也會執行「糖質新生」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分解體內的蛋白質以胺基酸的形式轉化成葡萄糖(這個狀況身體是處於消耗、耗能)給予大腦及紅血球能量(大腦、紅血球是只吃葡萄糖的)!
雖然酮體可以給予大腦能量,但我的看法是弊大於利😅有機會來探討這個議題💡
👉再更長時間的斷食(72小時),脂肪開始分解,這是身體的保護機制,為了不讓體蛋白、肌肉繼續分解,此時身體👇
1. 基礎代謝下降
2. 賀爾蒙的變化(皮質醇上升、胰島素降低)
3. 細胞質量減少、體重減輕
4. 電解質異常(磷、鉀、鎂、鈉…)
✅好的以上只是禁食身體的變化,大家有想過結束禁食後開始吃東西對人體是一種非常需要注意的問題,在臨床上很常發生成「再復食症候群」‼️
其實在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況會產生體內平衡的混亂,我們醫學俗稱的「三低一高」的狀況!
👉高血糖:一下子進食讓血糖高外原本睡著的胰島素也會甦醒開始工作合成原本身體所缺的能量(這不是好現象),而跟能量(醣類)代謝最有關係的維生素B1消耗殆盡外,進食需求大增造成惡性循環🥲
👉低血磷、低血鉀、低血鎂:在胰島素醒來後增加葡萄糖進入細胞作用,血中的電解質們也會一起進入細胞,原本就不夠直接更缺乏,造成一連串不好的影響😕
其實說那麽多,就是人體有能量守恆定律,在營養充足下身體代謝會正常運作,但現代人飲食精緻化外也沒有定時定量、壓力大外營養素消耗量大,再去讓身體經歷長時間的禁食,依我目前的想法真的不建議做長時間的斷食,可能好處有,但有想過背後的隱憂嗎?畢竟這只是一個策略,不是長久之計🤪
(啊,有營養不良、慢性疾病、特殊族群真的不要拿生命開玩笑啦!)氣鼠🤪
168、204、52斷食法也是要考量狀況或是諮詢一下專業人士蛤🙋
👇以下開放討論~
👩🏻⚕️追蹤@ @health_dietitian 漲芝士
👩🏻⚕️分享收藏💞
#營養師 #自嗜作用 #斷食 #排毒 #7天斷食 #營養素 #健康 #好好吃飯 #腎上腺疲勞 #血糖 #電解質失衡 #營養 #fasting #intermittentfasting #health #能量代謝
生酮缺乏維生素 在 生酮需要補充的營養素《MCT(中鏈甘油三酯)油》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維生素D(體重*90mcg,一天不超過1000mg)》 由於維生素D缺乏症在普通人群中普遍存在,而生酮飲食的人群飲食限制較為限制,因此強烈建議人們補充 ... ... <看更多>
生酮缺乏維生素 在 不餓但虛弱,疲倦,遲鈍?身體產生酮?生酮飲食加斷食,補充營養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如果你在 生酮 時感到虛弱,則可能是營養缺乏。 處理 生酮 飲食期間能量不足 ... 疲勞—— 缺乏維生素 B1、維生素B5或鉀食用:營養酵母,鉀和鎂(電解質和蔬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