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參加 #逍遙園 啟用典禮,這個日治時期的老建築修復,有好多的故事在裡頭。
1940/11/1,80年前的今天,這個地方也同樣舉行一個莊園的開幕儀式,當時的市長宗藤大陸開心的迎接淨土真宗西本願寺派第22代當主大谷光瑞成為高雄市民。
大谷光瑞,在逍遙園這裡訓練門生,也因為要建築這棟莊邸,必須要採用適合台灣氣候的木料,大谷還在六龜一帶栽植柚木,並力推紅茶、咖啡、柑橘及其他南洋植物等高經濟作物產業,也成為發展熱帶農業的大型實驗性莊園。
「逍遙園」2008年底被高雄市政府列為暫定古蹟,2010年1月公告為歷史建築,當時負責跟國防部溝通的文化局副局長郭添貴(現任市府副秘書長),曾提議「以地易地」或是「容積移轉」,但國防部都以眷改基地有收益問題而不予同意。
2011年,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女研究生徐敏思以裸體演出行為藝術,呼籲市府重視逍遙園的保存,當時引起熱議;但也因為這樣的行動,對逍遙園的保存產生民間力量的凝聚。
今天上午致詞的市長陳其邁、及副市長史哲都說,2016年踏進逍遙園的時候,一度認為根本沒有保存的可能性,因為屋樑頹圮、地上掉落的木衍架及木料雜亂無比,並且,找不到當時的 #建築設計圖。
這樣的一棟老建物,在很多民間志工的投入下,文化部總算撥款推動修復,其中為我們解說的 黃朝煌 及他的老師 陳啟仁,在逍遙園的修復上,做了非常多的功課,黃朝煌甚至還因此到日本研究,成為京都西本願寺所建立的龍谷大學研究生。
這段為了一棟老莊園奮鬥的歷史,過去我來不及參與,但是光聽到今天現場的簡報及導覽,內心是很澎湃。
高雄還有很多值得好好保存的工業遺址,像是連接鼓山 #台泥舊廠區(前身為淺野水泥株式會社),以及三民 #中都唐榮磚窯廠(前身為台灣煉瓦會社打狗工場),到 #中都濕地(前身為早期合板公司儲木池),如果可以也爭取到文化部的支持,可以串聯出早期高雄工業最早起源的故事,
這些充滿濃濃歷史味道的荒廢建物,吸引不少獵奇者,到現場拍照、甚至進行婚紗攝影,但很可惜的是,荒廢就繼續荒廢著。
今天看到逍遙園整修完工的成果,令人感動,但也想起這些,應該要賦予歷史價值的建物,還在持續凋零中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五十多年來,在教育改革的理論、政策和實踐研究等方面發揮了引領指導作用,為重大教育決策諮詢、教育理論學術創新、高級專業人才培養、先進教育思想傳播、教育科學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的智力貢獻和人才支援。2011年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更名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北京大學三角地是校園的中心地帶,位...
瓦窯溝歷史 在 遛小人樂園 - 最懂小人心的旅遊平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振興券消費 #一倍價格三倍體驗 #來嘉住宿送體驗
【親子同遊❤嘉義縣最貼心】零用花、振興花、嘉一起最好花!
不只幫你把錢變大大大,搭配振興券再加碼專案行程
🤩嘉義縣瘋了!小孩放電、大人放鬆的最嘉首選!
-------------------------------------------
💝一倍價格 三倍體驗
💰️現金100元👉️給你價值300元的體驗
📍嘉義小奈良|#阿里山逐鹿部落
📍研發創新玩創意|#卡普秀醫美觀光工廠 #嘉義觀光酒廠
📍音樂課齊吹奏|#卡羅爾銅管樂器觀光工廠 #梅問屋觀光工廠
📍動植物互動課|#綠盈牧場 #紅瓦貓
📍大自然溝通課|#獨角仙休閒農場 #怡馨緣茶花莊
報名GO▶️ https://reurl.cc/R45px6
/
🎫振興券200元👉️給你價值600元的體驗
📍古文物歷史課|#故宮南院 #棒棒鯨奇樂園
📍樂拼貼美術課|#板陶窯 #頂菜園
📍玫瑰童話園|#曙光玫瑰有機農場
報名GO▶️ https://reurl.cc/kdxRDr
-------------------------------------------
💝好吃又好玩
🎫振興券500元👉️給你價值899元的體驗
📍感覺統合小戰士|#築夢森居
💰️現金100元+🎫振興券200元
📍一起玩台17|#外傘頂洲(凱旋號) #向禾休閒漁場
報名GO▶️ https://reurl.cc/GV89zx
-----------------------------------------
💝嘉有小職人 住宿送體驗👉️價值600元
搭配「#安心旅遊」,夜宿嘉義縣合法旅宿,即可免費報名體驗
📍小小茶藝師📍咖旅小達人📍小小海盜📍小小農夫📍嘉有小獵人
報名GO▶️ https://reurl.cc/9Eejdn
-------------▼貼心提醒▼-------------
🔶活動期間
自2020年7月27日至2020年9月30日
🔶報名時間
第一波開放|2020年7月27日 19:00
第二波開放|2020年8月10日 19:00
🔶臉書 慢遊嘉義 粉絲專頁私訊
🔶電洽大心小組陳小姐|07-7020408 #11
#親子同遊嘉義縣最貼心
#遛小人Fun電去
#懶人包
瓦窯溝歷史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仰韶文化 ——彩陶文化(約公元前5000—3000年)(二之二)|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仰韶文化的發現
1916年6月當瑞典人安特生教授在山西勘探銅礦資源的時候,偶然的機會讓他發現了一批古新生代的生物化石,這一發現結合當時礦藏資源勘探工作難以為繼的狀況,安特生教授以及當時地理測繪研究所所長丁文江先生隨即調整了工作重心,轉而進行對古新生代化石的大規模收集整理工作,同時這一工作也得到了當時民國農商部以及瑞典皇家的支持,於是,安特生先生的考古生涯自此也拉開了帷幕。
仰韶文化主要分佈於黃河中下游一帶,以河南西部、陝西渭河流域和山西西南的狹長地帶為中心,東至河北中部,南達漢水中上游,西及甘肅洮河流域,北抵內蒙古河套地區。已發掘出近百處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均反映出較同一的文化特徵。
仰韶文化遺址總面積近3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米,最厚達4米。1951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小規模發掘,發現這裡有四層文化層相疊壓,自下而上是仰韶文化中期 ─ 仰韶文化晚期 ─ 龍山文化早期 ─ 龍山文化中期。由於以彩繪陶器為特徵的文化現象首先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故命名為「 仰韶文化」,從而使仰韶村遺址聞名中外。1961年3月國務院將仰韶文化遺址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中國歷史博物館組織中國和美、英、日等國的考古專家進行國際田野文物考察,在仰韶村附近的班村,發現了大量珍貴文物,其中最有價值的是數十斤5000年前的小米,說明中國農業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
遺址
仰韶文化遺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距縣城9公里。遺址北依韶峰,三面環水,風光宜人,山水秀美,土地肥沃,是我們祖先狩獵、漁牧、定居的理想場所。遺址從東北到西南長900餘米,從西北到東南寬300餘米,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度2—4米,這種現像說明我們的祖先在此長久地過著定居生活。
仰韶村遺址被發現後,引起了考古學界的高度重視,為了進一步了解該遺址的文化內涵、來龍去脈,新中國成立後,對該遺址的發掘與研究工作,又先後進行了兩次。
1951年6月,中國科學院考古所河南調查團夏鼐等專家學者對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遺址進行了第一次發掘,發現有紅底黑彩、深紅彩的陶罐、碗、小口尖底瓶,以及龍山時期的磨光黑陶、壓印方格紋灰陶,帶流陶杯和繩紋灰陶鬲等。第一次的發掘研究工作是在1980年10月一11月和1981年3—4月間進行的,由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同澠池縣文化館共同主持發掘,這次發掘進一步澄清了仰韶村古文化遺址的內涵,證實了該遺址含有仰韶和龍山兩個考古學文化、四個不同發展階段的地層疊壓關係。第一期文化,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第二期文化屬豫西、晉南和關中東部地區仰韶文化的晚期遺存;第三期文化屬河南龍山文化的廟底溝類型;第四期文化為河南龍山文化的三里橋類型。仰韶村遺址經過新中國成立後的二次發掘,獲得了大量的遺跡、遺物,從而為研究我國社會發展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仰韶文化是黃河流域影響最大的一種原始文化,它縱橫二千里,綿延數千年,在世界範圍內來說,也是首屈一指的。漢族的前身「 華夏族」,最早就發跡於黃河流域,而仰韶文化遺址中諸多考古發現,如陶器製造、紡織做衣、繪畫雕塑、文字、曆法、宮室營建等等,同文獻記載中炎帝黃帝時代的創造發明相吻合。
工藝
生產工具以較發達的磨製石器為主,常見的有刀、斧、錛、鑿、箭頭、紡織用的石紡輪等。骨器也相當精緻。有較發達的農業,作物為栗和黍。飼養家畜主要是豬,並有狗。也從事狩獵、捕魚和採集。各種水器、甑、灶、鼎、碗、杯、盆、罐、甕等日用陶器以細泥紅陶和夾砂紅褐陶為主,主要呈紅色,多用手製法,用泥條盤成器形,然後將器壁拍平製造。紅陶器上常有彩繪的幾何形圖案或動物形花紋,是仰韶文化的最明顯特徵,故也稱彩陶文化。
仰韶文化製陶業發達,較好地掌握了選用陶土、造型、裝飾等工序。多采用泥條盤築法成型,用慢輪修整口沿,在器表裝飾各種精美的紋飾。陶器種類有缽、盆、碗、細頸壺、小口尖底瓶、罐與粗陶甕等。其彩陶器造型優美,表面用紅彩或黑彩畫出絢麗多彩的幾何形圖案和動物形花紋,其中人面形紋、魚紋、鹿紋、蛙紋與鳥紋等形象逼真生動。不少出土的彩陶器為藝術珍品,如水鳥啄魚紋船形壺、人面紋彩陶盆、魚蛙紋彩陶盆、鸛銜魚紋彩陶缸等。陶塑藝術品也很精彩,有附飾在陶器上的各種動物塑像,如隼形飾、羊頭器鈕、鳥形蓋把、人面頭像、壁虎及鷹等,皆栩栩如生。在半坡等地的彩陶缽口沿黑寬帶紋上,還發現有50多種刻劃符號,可能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質。在濮陽西水坡又發現用蚌殼擺塑的龍虎圖案,是中國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原始時代龍虎形象。
中國的仰韶文化距今約五、六千年,這時的陶器是以紅陶為主,灰陶、黑陶次之。紅陶分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兩種。主要原料是粘土,有的也摻雜少量砂粒。在仰韶陶器中,細泥彩陶具有獨特造型,表面呈紅色,表裡磨光,還有美麗的圖案,是當時最聞名的。細泥陶反映了當時製陶工藝的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考古上常將仰韶文化稱為彩陶文化。西安市半坡村發掘的彩陶盤也是屬於仰韶文化的產品。
當時彩陶的製作,據分析主要經過四個程序。第一,常選用可塑性和操作性較好的紅土、沉積土、黑土等,經過淘洗和沈濾後成為較純較細的原料。從分析出土的彩陶片來看,泥質比後來的上等陶器並不遜色。第二,制壞。彩陶壞最初大多是手製。小型器皿是直接捏塑而成的;較大的陶器,其體部壞子,一般採用泥盤築法分兩段製成。粗壞製成後再裝上頸口,嵌入把手,制壞工序初步完成。其外形圓正規矩,對稱性很強,在器壁外有輪紋存在。這表明仰韶文化時期,已開始出現慢輪製陶。第三,彩繪和紋飾。一些較精細的彩陶,在彩繪之前,往往將陶壞放入極其細膩的泥漿中,讓它披上一層均勻的陶衣便於上彩。彩繪就是將有色的天然礦物塗繪在陶壞上。仰韶文化時期陶器的紋飾大多是用帶有花紋的木印板拍印上去的。第四,燒窯。從考古發掘的材料來看,仰韶文化時期的陶窯主要是豎穴窯和橫穴窯。它們都是由火口、火膛、火道、窯室等所組成,在火膛中燃燒起來的火焰,經火道到達窯室。這兩種窯,由於有了窯室,陶器不是直接在火焰上燒烤,已較原始的篝火式或爐灶式有了很大的進步。分析出土陶片的燒結狀況,彩陶的燒成溫度大約已達950℃。
到了龍山時期(公元前2300年左右,指的是在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發掘的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址),手工業製陶有了巨大進步。制壞方法廣泛使用輪制,造形精美,而且開始用高嶺土製白陶。在這個時期,人們已懂得利用燒成後期,窯內的氣體特性來賦予陶器以各種顏色。仰韶文化時期,陶器通常在氧化焰中燒成,陶質內的鐵大部分被氧化成高價價鐵而呈土紅色。到龍山時期,由於陶窯的改革,人們在陶器即將燒成時,一方面猛加燃料,同時封閉窯頂,致使窯內氧氣不足,陶器就在還原焰中焙燒,陶質內的鐵大部分轉化為低價鐵,使陶器呈灰色或灰黑色。所以龍山文化時期灰陶的產品最多。
在商代出現的刻紋白陶和薄殼白陶,尤為出色。它們質地優良,刻劃精細,造型端正美觀,堅硬耐用。白陶之所以有這些優點,主要由於使用了高嶺土。高嶺土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鋁,含鐵量低,質料較細,可塑性強,在高溫燒成後,外形潔白美觀。人們對高嶺土的使用和認識,與後來瓷器的發明有一定的聯繫。在陶器的外表若再著一層釉,不僅器表光滑美觀,而且便於洗滌,尤其是儲藏酒類的飲料,不會因滲透而損失。所以釉陶的出現,表明了製陶工藝的又一大進步。
到了商代的中後期,釉陶逐漸增多,表明人們已從無意識地發現釉料發展到有意識地配製釉料。對出土的商周釉陶進行的分析,證明當時使用的釉是石灰釉。即由石灰石或方解石等碳酸鹽加上一定量的粘土和其它物質配製成的。
建築
仰韶文化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佈局,周圍有一條圍溝,村落外有墓地和窯場。村落內的房屋主要有圓形或方形兩種,早期的房屋以圓形單間為多,後期以方形多間為多。房屋的牆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裡面的,也有用木頭做骨架的。牆的外部多被裹草後點燃燒過,來加強其堅固度和耐水性。選址一般在河流兩岸經長期侵蝕而形成的階地上,或在兩河匯流處較高而平坦的地方,這里土地肥美,有利於農業、畜牧,取水和交通也很方便。
聚落建築的佈局整齊有序。半坡聚落保存較完整,居住區在中心,外圍繞一周大壕溝,溝外北部為墓葬區,東邊設窯場。共揭露出40多座房屋遺跡,有一座大房子為公共活動的場所,其他幾十座中小型房子麵向大房子,形成半月形佈局。仰韶文化居民死後按一定的葬俗埋葬,多長方形土坑墓,墓中有陶器等隨葬品,小孩實行甕棺葬。盛行單人仰身的直肢葬,但合葬墓佔一定比例。合葬的人數不等,多的達80人。葬制中實行女性厚葬和母子合葬,反映了以女性為中心的特點。聚落房子朝向中心廣場的統一佈局,則表明當時維繫氏族團結的血緣紐帶根深蒂固。這些與母系氏族社會組織的特徵是相吻合的。
地理分佈
甘肅概況
仰韶中期的發掘相對早、晚期顯得單薄一些,但仍可初步確立甘肅仰韶中期的界定標準,提供了一定的研究空間。它的主要文化特徵歸納如下:
(1)遺址大多位於山谷中的河邊台地,隴東黃土塬的塬邊及溝壑也被先民選作居住地,對環境條件的適應生存能力比早期有所提高,海拔較高的甘南臨潭發現的此類遺存就是明證。已經發掘的三個重要遺址都是在早期遺存的原址之上擴展而成,調查發現的中期遺址往往含有早期遺存,顯示出早、中期一脈相承的親緣關係。聚落佈局因資料所限不甚清晰,但大地灣遺址表明,聚落內已存在多個處於相等地位的中心,社會組織呈現出多級分化的趨勢;
(2)房屋仍為半地穴式建築,大地灣遺址中的房屋均為方形或長方形,師趙村發現一座圓形房屋遺址。大多在穴壁立柱,這說明穴坑之上已增設立面牆體,室內空間增大,採光也好,比早期房址進步。少數房址採用「 料姜石」作未加工的居住面,以此提高防潮性能。灶坑以圓形桶狀為主,出現雙聯灶,即前後兩個灶坑相通,表示人口及炊事活動的增加。房址可分為大、中、小型。大型房址面積近70平方米,出土眾多陶、石、骨器,並有精美彩陶,表明房址主人應是氏族首領。中型房址面積在25平方米—50平方米之間,可能是大家族長和未成年子女的居室。小型房址面積大多在15平方米—20平方米之間,當屬一般社會成員的居室;
(3)陶窯均為橫穴窯,大地灣、師趙村均有發現。一般分為火塘和窯室兩部分,火塘是添柴生火之處,呈圓形或長方形,有火道通人窯室。窯室均呈圓形,周邊設環形火道,受熱較勻。火塘一般低於窯室,由下往上火勢自然加強,燒陶技術比早期有顯著提高;
(4)本期墓葬資料甚少,按常理推測應有集中的公共墓地,但至今未見踪跡。不僅甘肅未見,其他省區也未發現。這一奇特現像或許表明了中期的先民們選擇了尚不可知的埋葬習俗。我省僅在大地灣發現3座零星墓葬,均為成人單身葬,其中1座側身屈肢,另2座仰身直肢。都有隨葬品,分別為陶甕和骨笄;
(5)陶器以細泥紅陶、夾砂紅陶為主,還有少量的橙黃陶、灰陶以及褐陶。飲食器多為細泥紅陶,其中不少是彩陶,罐、缸、甕等炊器和盛儲器則以夾砂紅陶為主。器形以平底為主,少量為尖底,偶見圜底,這是陶器形制的重大改變,平底陶器終於基本取代了圜底器,在史前文化上首次成為主流器形。常見器物有斂口平底缽、曲腹彩陶盆、雙鋈盆、多孔盆形或缽形甑、雙唇口尖底瓶、弦紋或繩紋短頸罐、大口小底缸、曲腹甕等,器類較前複雜,大型器物增多。紋飾仍以繩紋為主,其次為弦紋和線紋,還有少量的剔刺紋、附加堆紋等。製陶以泥條盤築法為主;
(6)陶製生產工具以紡輪、陶刀為主,仍有少量的陶銼,形制較前複雜。細泥捏塑的紡輪增多,陶片改制的減少。陶刀形制更為規整,數量增多。陶製裝飾品仍是常見的陶環,但陶質細膩,小巧玲瓏,還出現酷似羊角的陶製裝飾品;
(7)石器的形態和技術比早期有所進步,加工較為精細,如常見的石斧更為厚重,石鏟刃部更為鋒利,石刀鑽孔由近背部向中部轉移;
(8)骨器種類、數量與早期相比有較明顯減少,表明狩獵在經濟生活中地位下降。出現不少精品骨鏃、骨笄。
從文化特徵上可以看出,甘肅仰韶中期是在早期的基礎上孕育發展而來,其陶器繼承了早期的許多文化因素,但又有明顯的變革,其經濟形態與早期大體相同,但狩獵比重下降。與陝西等鄰省同期文化面貌相比,差異不大,但有分化的趨勢,地方區域性特點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凸顯出來。
陝西概況
在潼關縣境內,已發現的仰韶文化遺址,有兩處:
一處是南寨子仰韶文化遺址。位於吳村鄉南寨子魚化屯小河和潼河交匯處,南高北低,東西寬約350米,南北長約1000米。這處遺址的文物,除部分灰坑因修築隴海鐵路受到一些破損,大部分尚保存完好。發現有高2。5米、長達30米的灰層一處,直徑3米到4米的灰坑11個,人骨架三個,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鐮、石環,還有紅灰陶環,夾沙紅網墜的口、耳、底,有彩陶缽、紅陶盆、夾沙陶罐等的口和底,還有紅、彩陶片等。陶器飾多樣,有繪畫紋、網紋、水紋、繩紋、蘭紋和附加堆紋等。
另一處是張家灣仰韶文化遺址。位於港口鎮張家灣圪岔路以西的二層高原(當地人叫二層台)上,東西寬約50米,南北長約100米。這處遺址發現有露出在南高紅2米的灰坑兩個。灰坑內有集中的草泥和紅燒土,抗日戰爭前夕至今,出土的文物陶器瓦甕、瓦罐、陶瓷瓦甕、陶片和石塊等。陶器紋近幾年有繪紋、畫紋、蘭紋等多種。
這兩處古文化遺址,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具有人類聚居生存的優越條件。它們都是在1980年經省、地、縣普查文物小組發現鑑定的。出土文件收藏於縣文化館中。(二之二,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瓦窯溝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五十多年來,在教育改革的理論、政策和實踐研究等方面發揮了引領指導作用,為重大教育決策諮詢、教育理論學術創新、高級專業人才培養、先進教育思想傳播、教育科學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的智力貢獻和人才支援。2011年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更名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北京大學三角地是校園的中心地帶,位於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南,因為學生活動集中而聞名。七八十年代,學生遊行總是要經過三角地;現在成為學校活動資訊的集散地,尤其每學期初,各家社團在此宣傳招新。1980年,中央開展基層民主改革實驗,允許各高校學生自由競選海澱區人大代表。幾十年間歷經政治風雲的北大「三角地」,議政熱情重又沸騰起來。當時,候選人各自在「三角地」前,發表競選宣言、改革綱要,擁有競選班子,還召開選民答辯會,做民意調查。由於參與者上千,選民答辯會移至「三角地」旁邊的老講堂。候選人討論的議題,遠非區人大代表所涉工作,從「文革」、重新認識社會主義,到論證中國改革之路,再到探討人性解放問題。1989年春,三角地亦成為八九學運的資訊集合地之一,多張學生社團,教師的大字報在三角地貼出,亦是到目前為止三角地的最後一次政治言論高潮。2007年10月31日,三角地信息欄被校方清除。未名湖是北京大學校園內最大的人工湖,位於校園中北部。形狀呈U形。湖的南部有翻尾石魚雕塑,中央有湖心島,由橋與北岸相通。湖心島的南端有一個石舫。湖南岸上有鍾亭、臨湖軒、花神廟和愛德格•斯諾墓,東岸有博雅塔。是北京大學的標誌景觀之一。
琉璃廠大街位於北京和平門外,是北京一條著名的文化街,它起源於清代,當時各地來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集中住在這一帶,因此在這裏出售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較多,形成了較濃的文化氛圍。大多數外國人來京旅遊都要到這裏。實際上從歷史上遠在遼代,這裏並不是城裏,而是郊區,當時叫“海王村”。後來,到了元朝這裏開設了官窯,燒制琉璃瓦。自明代建設內城時,因為修建宮殿,就擴大了官窯的規模,琉璃廠成為當時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廠之一。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後,這裏變為城區,琉璃廠便不宜於在城裏燒窯,而遷至現在的門頭溝區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廠”的名字則保留下來,流傳至今。
瓦窯溝歷史 在 新北水利|瓦窯溝整治有成重現生態契機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新北市整治瓦磘溝有成,不到2年的時間讓中永和人看見瓦磘溝的蛻變,臭水溝味沒了,排水溝內出現鳥類聚集,生態環境大為改善,居民也都見證了生活品質 ... ... <看更多>
瓦窯溝歷史 在 台灣歷史文本nft - 【消失中的故事VI】 瓦窯溝...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消失中的故事VI】 瓦窯溝上次,我們談了安坑的永豐圳,這次我們順著永豐圳的路徑來到了中、永和的交界處,這裡有著另一條有地方記憶的「臭水溝」,這條水溝曾經是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