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氛原料-關於麝香
學習之路永遠不會停止~~
麝香這一詞幾乎與香水劃上等號,它可能是某人身上的氣味,也可能是某個動物的代表,不論什麼品牌,不僅是香水,香皂,洗髮精,化妝品,甚至清潔劑裡都可能有麝香的存在,麝香只是各種類似原料的概括名稱,仔細分類下來可還是有很大的學問。
➡️ 天然麝香
最早的天然麝香來自麝香鹿,它的性腺分泌氣味來吸引雌鹿與設置領域,在歐洲歷史的記載,麝香具有催情、神性的代表,早期為了要獲取天然麝香,往往需要透過獵殺的方式十分殘忍,一公斤的麝香大約需要30~50隻麝香鹿,近年有些人開始圈養這類動物,以現代技術不傷害動物生命前提取得麝香,但現在成本還是相當高的,況且,小編之前在學校聞過天然麝香的味道,相信我,真的比廁所的尿味加10倍,它是需要稀釋成0.1%甚至更低才會讓人感到氣味美好。
植物系中也有類似麝香的氣味,其中黃葵籽(Ambrette seed)的氣味是小編最喜歡的,但是想使用它的大前提就是口袋要夠深,小編曾買過10ml近7張小朋友,現在跟著桂花原精一起鎖在櫃子裡當寶貝。
➡️ 人工合成麝香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CITES 也稱華盛頓公約)在1979年將麝香鹿列入受保護物種,因此現在市面上看到的麝香幾乎都是人工合成麝香,這也是說,如果今天你在一瓶號稱「天然」香水的成分中看到麝香二個字,您覺得它真的是全成分天然嗎?不妨思考看看。
——————————
人工合成麝香分類
——————————
|硝基麝香(Aromatic nitro musks):由於部分具有致敏性,因此絕大部分已經不再使用,目前還能見到的是麝香酮(Musk Ketone)、黃葵麝香(Musk Ambrette)、二甲苯麝香(Musk xylol)
|多環麝香(polycyclic musk compounds):就是在化學結構中具有多個環型結構的麝香,我們最熟悉就是IFF公司的佳樂麝香(Galaxolide),便宜又好用,非常多的香水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另一支吐納麝香(Tonalide)雖然單價較高,但是它的氣味比較濃郁也受到調香師的喜愛,不過這二支100% 原料都很難搞,一個濃稠到很難分裝,一個是塊狀難以溶解,果然好味道也需要付出代價。
|大環麝香(macrocyclic musk compounds);它的化合物結構是單環結構有10~15個碳原子,氣味最接近麝香酮,對環境的影響最小,但價格也比其他麝香高,麝香T(Ethylene brassylate)、黄葵内酯(Ambrettolide)、環十五烷內酯(Exaltolide)都是目前調香師常用的麝香原料,但有趣的是有些人聞不到它們的味道,建議可以稀釋成1%後再聞看看或許就會找到它們。芬美意(Firmenich)生產的 麝香烯酮(Muscenone)非常接近硝基麝香的氣味,現在已經大量取代麝香酮的使用。
|脂環麝香(Alicyclic musks):麝香家族的新成員,分子結構以烷基酯為主,有趣的是這類麝香具有一點果香,因此很常應用於果香調中,小編有一支格蓬酯(Allyl Amyl Glycolate),一開始也聞不到它的味道,直到稀釋後才聞到那種刺鼻尖銳的水果香,最初實在很難把它與麝香分類在一起,所以它分類在的果香中,但它真的是麝香家族;開司米酮(Cashmeran)有人分類在多環麝香,但也有人反對,因為它的結構比較複雜,但又不符合國際香料協會(IFRA)多環麝香的分類標準,它有麝香的氣味特質,但又綜合了果香、木質、樹脂等氣味。
不同的麝香氣味都不是一樣的,常常有學生問我為什麼不是「白麝香」的味道?不得不承認Body shop的產品實在賣的太好了,讓大家對麝香氣味產生既定印象,就算來上體驗課也會問為什麼調不出白麝香的感覺?這個真的是很大的錯誤,「白麝香」是一支產品,它裡面大概有4~5種麝香的組成,而且佔比非常的高,我們的體驗課程只用到其中之一的佳樂麝香,當然沒辦法滿足。
原料的認識一直是調香學習課程中最大的困難,這幾支麝香如果沒有同時放在面前一一比較真的很難記憶與區別,疫情期間或許也是一個自我訓練的機會,也希望每個人都能健康平安。
———————————
#專業調香師養成班
#高階班
#單體原料
#企業氣味設計
#客製化氣味設計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環 十 五 烷 內 酯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蝦皮購物 (Shopee) 嚴選LIVE x 凱鈞玩美學堂" 又來囉!夏天高溫持續發威,油水失衡、暗沉斑點、敏弱泛紅問題層出不窮,這回老大就與韓國專業醫美保養品牌Dr.Jart+ Taiwan 聯手分享各式夏日超實用保養方案💪🏻
Dr.Jart+是由18位韓國頂尖皮膚科醫師共同研發,以專業藝術設計聞名,致力打造兼具時尚與專業的產品內涵!這次帶來最新最夯最暢銷的明星商品與線上朋友同樂👏🏻
❶Dr.Jart+活力保濕平衡安瓶水凝霜組(安瓶/水凝霜)
⏩活力保濕平衡安瓶
活力保濕平衡安瓶,終極補水!透過5-HA玻尿酸複合成份及褐藻糖膠精華,快速為肌膚補充大量水份。質地:濃稠糖漿狀
📍關鍵成份
6,000ppm(0.6%) 5-HA玻尿酸複合成份,小分子和高分子高濃度玻尿酸精華 滴滴傳送至肌膚底層!
•高分子:有助肌膚吸收水份,自然水潤
•中分子:於皮下鎖住水分
•小分子:從皮膚內部深層補水
使用褐藻醣膠取代水配方,提高持久且高效的保濕效能,終極補水配方,褐藻醣膠(海藻提取物)代代水,有助於抑制玻尿酸溶解,保持水分
⏩活力保濕平衡水凝霜
喚醒肌膚保濕力;小分子膠原,喚醒肌膚保濕因子,快速提升保濕力,特別針對乾燥肌膚,缺水無彈性肌膚,敏感性肌膚。活力保濕平衡水凝霜中的淡雅香氛為天然植萃成份,無須擔心會對肌膚敏感,具有美白、抗皺、雙重保濕效能!
❷Dr.Jart+活力保濕安瓶面膜組(安瓶/面膜)
⏩活力保濕平衡安瓶
⏩錦囊妙劑活力保濕面膜
關鍵三亮點
🔸木醣醇保溼成分+微分子玻尿酸+天然海草萃取,立即補水舒緩倦容!
木醣醇保溼成分能立刻潤澤肌膚,形成一層天然屏障鎖水膜,不但補水又鎖水;微分子玻尿酸更有強大的滲透力,讓活水因子滲透肌底;天然海藻精萃能去除肌膚角質再深層補水;多種保溼成分不但能讓肌膚立刻水潤亮澤,更能立刻舒緩倦容,素顏就能潤、透、亮!
🔸生物纖維面膜,高含水量瞬效導入!
生物纖維面膜材質,不但有超過本身重量的含水量,更能零空隙緊密貼合肌膚曲線,迅速將高效活力保溼成分直送肌底!
🔸無添加十種成分,敏弱肌也能開心用!
皮膚專家認可,不含10種添加物(對羥基苯甲酸酯、苯氧乙醇、二苯甲酮、三氯生、百里酚、雙咪唑烷基脲、異丙醇、硫酸、礦物油、環甲聚矽氧烷),敏弱性肌膚可使用
❸Dr Jart+ V7維他命超肌光擊黑校色霜
獨家添加角鯊、紫蘇籽、生物素,除了兼具保濕、保養、保護肌膚三效,更利用獨家專利「柔霧光感技術(RosyLight)」融合7種維他命黃金比例配方,有效校正肌膚蠟黃、擊倒長期累積的暗沉,更提供新時代光感肌膚打造與保養新的選擇與解方
❹Dr.Jart+V7超肌光擊黑保濕組(保濕露/水凝乳)
⏩清爽妝前保濕露
關鍵三亮點
🔸7種維他命7%黃金比例
不僅能提亮與亮白膚色,更能帶來好氣色,肌膚由內而外更加容光煥發
🔸雞尾酒酸複合成份
內涵果酸中PHA(多重水基果酸),有助於角質軟化及代謝,使膚色更清晰
🔸亮白肌膚,低敏無刺激
醫美級專利配方,經皮膚科測試,低敏無刺激,能安心使用
⏩輕盈水凝乳
關鍵三亮點
🔸7種維他命7%黃金比例
不僅能提亮與亮白膚色,更能帶來好氣色,肌膚由內而外更加容光煥發
🔸質地清爽,保濕乳液
親膚網狀結構,有效提供長效保濕,並有助於活性成份快速吸收,玻尿酸複合精華,給予肌膚長效保濕和緊緻效能
🔸亮白肌膚,低敏無刺激
醫美級專利配方,經皮膚科測試,低敏無刺激,能安心使用
❺Dr.Jart+如膠似漆強效面膜
超未來乳膠面膜新誕生,密集導入整瓶安瓶,安全配方,天然植萃,藻酸+多重海藻萃取添加面膜,可修護毛孔、緊緻肌膚!
粉色⏩強效緊緻
藍色⏩強效保濕
黃色⏩強效亮白
灰色⏩強效淨嫩
❻神奇分子釘保濕修護系列
分子釘(Ceramide),又稱神經醯胺,可強化肌膚屏障,修護表皮層,鎖住水分不流失。透過專利多層次微脂囊技術,將五種型態分子釘包覆,能更有效地傳遞活性物質,使保養成份能快速滲透入肌底!改善敏感及缺水細胞,提升肌膚保濕度、控制水份流失!神奇分子釘系列成分獲美國EWG 認證為綠色環保護膚品! 更通過敏感性肌膚測試,成分安全,敏弱肌可安心使用,系列提供修護凝露、修護精華液、滋養霜、面膜....等品項
😊精彩分享與示範內容,就在蝦皮購物-蝦導播頻道-蝦皮嚴選LIVE節目中,Dr.jart+ 旗下還有許多超人氣保養商品,一起到品牌館逛逛吧!只要精準呵護肌膚,炎炎夏日也能持續擁有細緻勻稱的完美好膚質唷!
#凱鈞的工作日常
#酸編視角
環 十 五 烷 內 酯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MIT科技評論12/26
* 【南極古冰蓋的融化可能會再次發生,並導致新一輪全球洪水】
據phys 12月21日,科學家認為由人類活動引起的全球變暖會再次引發南極洲的巨型古冰蓋融化,從而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該研究於12月初在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會議上宣佈。
俄勒岡州立大學的地質學家Anders Carlsony領導的研究團隊表示,約在12.5萬年前,高溫曾引起冰蓋融化,而如今的氣候情況則與當時相似。
南極洲冰蓋融化成為引發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因素。波士頓大學古氣候學家Jeremy Shakun則告訴Science雜誌,在過去的十幾年中觀察到的大規模融化可能只是一個開端 。一旦古冰蓋開始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以每世紀2.5米左右的速度上升。
(圖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 【火星快車號傳回火星冰層照片】
據《衛報》,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號探測器傳回了最新照片,火星上的Korolev隕石坑被厚厚的冰層覆蓋,總體積超過530立方英里。官方公佈的完整隕石坑圖片由5張照片組合而成。
Korolev隕石坑以俄羅斯火箭工程師Sergei Korolev命名,位於火星北部低地區域,其直徑約50英里(80.6千米),冰層厚度超過1英里(1.6千米)。隕石坑與周圍平地存在高低差,火星空氣流過冰面時會冷卻並下沈,形成冷空氣保護層,防止冰層融化。(圖片來源:Björn Schreiner/DLR/ESA)
* 【馬斯克:Starship太空船有望在明年四月前試飛】
據Engadget網站12月24日,馬斯克在推特上透露,Starship太空船原型有望在明年三、四月試飛,然後會舉辦一場技術演講。
Starship的前身是大型獵鷹火箭(BFR),但是後來馬斯克將其更名,連帶一起改名的還有火箭助推器Super Heavy。馬斯克披露的數據顯示,火箭的直徑約有30英尺,飛船本身高度約55米。
Starship原型機目前還沒有建造完成,因此沒有確鑿的技術細節和數據。(圖片來源:SpaceX)
* 【讓滑雪更輕鬆的外骨骼裝備Elevate】
據12月24日newscientist,Roam Robotics公司創造了一款名為「Elevate」的滑雪外骨骼裝置。
該設備可以通過氣墊緩衝巨大的壓力,並在轉彎時為腿部提供額外的支撐,使他們從高山上飛馳而下時,在斜坡上滑行得更遠。其機身結構為一條伸展至膝蓋、大腿和滑雪靴的機械綁帶,電池為背包式,可以支撐在滑雪道上滑行 一整天。
當有人使用「Elevate」滑雪時,Elevate會嘗試模仿他們的動作。這是為了提高穿戴者對裝置的控制力,同時能讓他們輕鬆實現轉向。其中一個零部件,閥門執行器能夠減少約佔滑雪者體重百分之三十的壓力。該公司還表示,穿戴此設備向山下滑行時,能減輕滑雪者膝蓋受到的影響。(圖片來源:Roam Robotics)
* 【FDA警告!某些抗生素可能會導致動脈瘤】
據CNN 12月21日,FDA發佈警告稱,根據最新研究表明,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可能會對導致動脈瘤 。
FDA的局長Scott Gottlieb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是一種致命性疾病,一般情況下患病風險很低,但據觀察,當患者開始使用氟喹諾酮類藥物時,患者發生動脈瘤或夾層的可能性是前者的兩倍。」
氟喹諾酮類藥物是非常常用的抗生素,它包括: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 被廣泛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FDA要求在處方信息和患者用藥指南中添加關於動脈瘤的警告,並建議對於已患有動脈瘤或已知有動脈瘤風險的患者,應該考慮替代治療方案。
* 【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對撞機將迎來為期兩年的升級改造】
據紐約時報,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將對大型強子對撞機進行為期兩年的升級改造,旨在於2020年前將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生產率提高10倍。
對撞機原理是將亞原子拋擲在地下17英里的電磁跑道上,將它們粉碎後,篩選出新的粒子和自然力量。利用這台儀器,物理學家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這個發現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宇宙中存在質量、多樣性和生命等諸多問題。
大型強子對撞機第一次關閉將持續兩年,一直到2021年。期間,工程師們將改進一系列能加速質子的小型跑道,並將它們注入主對撞機。然後對撞機將運行兩年,到2024年將再次關閉兩年,工程師們將安裝新的磁鐵來加強質子束、增強碰撞效果。(圖片來源:CERN)
* 【可持續的「塑料」即將出現,或將改善海洋環境】
據12月24日eurekalert,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製作可持續生物聚合物的新技術,可以生產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產生無毒性廢料並回收成有機廢料。他們的研究成果最近發表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雜誌上。
據聯合國統計,90%的海洋污染物為塑料,它們的降解十分緩慢,且制備過程中還會產生污染物。因此研究人員利用以海藻為食的微生物生產出一種叫做聚羥基鏈烷酸酯(PHA)的生物塑料聚合物。這種工藝以環境和居民友好為前提,主要利用海洋資源來生產生物塑料,不會影響人們耕地和淡水使用,有望幫助許多國家從石油衍生塑料轉向生物降解塑料。
目前,研究人員現在正在進行基礎性研究,以找到適合生產不同性質的生物塑料聚合物的最佳細菌和藻類。
* 【川普簽署立法,以12億美元推動量子計算研究】
據12月22日Geekwire,川普總統剛剛簽署了一項法案,在五年內撥款12億美元用於促進量子信息科學的發展。
該法案設立的國家量子協調辦公室( National Quantum Coordination Office )將成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的一部分。同時還呼籲制定一項多年的戰略計劃,以幫助美國保持在量子競賽的最前沿。
計劃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建立新的研究中心,匯集來自計算機,物理學和工程學等不同學科的研究人員,幫助進行實驗和培養未來的量子研究人員。
與此同時,中國和歐盟也正在投資數十億美元用於量子計算。
(圖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